2020年3月12日,由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及復旦大學領銜,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NEJM在線發表題為:Detection of COVID-19 in Children in Early January 2020 in Wuhan, China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報告了從2020年1月7日至1月15日,共366名同濟醫院的三個分支機構中住院兒童(≤16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情況的回顧性研究,在366名兒童中最常見攜帶病原是甲型流感病毒(23例[6.3%])和乙型流感病毒(20例[5.5%])。僅有6例患者(1.6%)檢測到了SARS-CoV-2病毒(新型冠狀病毒)。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新冠病毒對兒童似乎比較友好,兒童感染者較少,重症者更少,而且無兒童死亡病例的報導,這一現象固然令家長們感到寬慰,但家長對兒童流感的危害不可不知。
近日美國愛荷華州的一名4歲女孩在差點死於流感後失去了視力,康復一個月後,視力開始恢復,令家人驚喜不已。
這名叫傑德(Jade)的四歲女童這個流感季節沒有打過流感疫苗,在聖誕節前幾天就染上了流感病毒,而她的父母直到聖誕夜她發高燒時,才意識到這一點。
她的父母將她送往滑鐵盧的一家醫院。當她在那裡癲癇發作時,她被空運到了80英裡外的愛荷華城的一家兒童醫院,醫生告訴她的父母,流感已引起嚴重的腦損傷-流感腦病。
醫生說她可能永遠不會醒來,即使她醒了,也會留下後遺症。幸運的是,經過醫生的全力救治,在2020年元旦那天,傑德甦醒了。
醫生說很幸運她還活著,但不幸的是,她看不見了,傑德的神經科醫生說,流感病毒影響了她感知視力的大腦部分,並不知道她將來能否恢復視力。
儘管出院幾周後,傑德視力有所恢復,但她的父母仍然非常後悔沒有給她打流感疫苗以及及時服用抗流感病毒藥物。
流感疫苗雖然是預防流感及其嚴重併發症最有效的手段,但最高保護效力只有60%,在流感高發的季節(北半球溫帶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出現流感症狀,對付流感最重要的就是在出現流感症狀的48小時內服用抗流感病毒藥神經氨酸酶抑制劑,能更快地清除病毒,縮短病程,減少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在我國,常用的為可威磷酸奧司他韋,在流感季節,家裡提前準備可威磷酸奧司他韋膠囊及顆粒劑,出現流感症狀後及時服用,以儘快緩解症狀,避免出現腦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嚴重的併發症。
聲明: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