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士革鋼,是個廣義上的名字,從某種程度上就是表面花紋鋼的代名詞。在中世紀,印度出產的一種「烏茲鋼錠」,是製作刀劍的頂級用鋼,每年阿拉伯商人都要向印度進口大量的鋼錠用於武器製造。這種鋼在鑄造成刀劍時表面會有一種特殊的花紋---穆罕默德紋,所以它是屬於花紋鋼中的鑄造型花紋鋼,區別於摺疊鍛打形成的焊接型花紋鋼。因為花紋能夠使刀刃在微觀上形成鋸齒(肉眼無法分辨),使得刀劍更加鋒利。
【前世傳奇】
大馬士革鋼以紋理圖案的精緻及複雜程度,而定出質量的高低。因為能有精細天然紋理的,必是用最優質的鋼製造所得。鋼刀上的魔性的花紋簡直是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因而大馬士革鋼製成的刀具,成為刀具收藏界的極品。真正的大馬士革鋼花紋基本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材料。亮的地方是純的雪明炭鐵,其硬度比玻璃還大;暗的地方的結構是屬於沃斯田鐵和波來鐵。整體含炭量大約是在1.5~2.0 % 之間。在韌性高的波來鐵裡均勻散布著比玻璃還硬的雪明炭鐵。使得大馬士革鋼刀上可以具有非常鋒利的刀鋒,以及非常堅韌而不會折斷的刀身。在那個古老的時代就把硬度與韌性兩個相互矛盾的屬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大馬士革鋼實在具有著非同尋常的價值。
【今世再生】
大馬士革刀獨特的冶煉技術和鍛造方式一直是伊斯蘭世界的技術秘密,不為外界所知。由於印度的烏茲鐵礦在17世紀末被開採殆盡,所以鑄造型花紋鋼也消失了,大馬士革鋼刀的製作就此失傳。持續不斷的有人想利用現代科學來分析和複製大馬士革鋼刀,但是都失敗了,而今大馬士革已經成為花紋鋼的代名詞。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瑞典和美國發明了粉末冶金技術。八十年代末期,美國和瑞典的研究人員試驗成功將兩種高鉻粉末金屬分別分層累加,然後高溫高壓固結的技術,繞過鍛打這一步驟直接生產出分層不鏽鋼,重現大馬士革鋼的傳奇風採。於是一種新興的大馬士革鋼又開始出現,這就是粉末冶金模式大馬士革鋼。瑞典人九十年代初開始生產不鏽鋼大馬士革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