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士革鋼刀

2021-02-19 武術課堂

「大馬士革鋼刀」是歐洲人的叫法,原產地印度。早期的大馬士革鋼刀是指印度、阿拉伯、土耳其等地使用烏茲鋼製造的刀劍。其中,以波斯的施西利彎刀最為鋒利,現在收藏者手中保存狀態比較好的施西利彎刀仍然可以輕鬆地將拋在空中的幾根蠶絲斬斷。大馬士革鋼刀與馬來刃、日本刀並稱為世界三大名刀。

  

  魔性花紋象徵尊貴

  

  中世紀,印度出產的一種鋼錠是製作刀劍的頂級用鋼,每年阿拉伯商人都要大量進口這種鋼錠用於武器製造。這種鋼在鑄造成刀劍時表面會有一種特殊的花紋——穆罕默德紋。花紋能夠使刀刃在微觀上形成鋸齒(肉眼無法分辨),使得刀劍更加鋒利。大馬土革鋼刀上的花紋簡直就是鋒利和尊貴的象徵。

  從1800年以來,這些原料就一直被稱為烏茲鋼錠或烏茲鋼餅。它們的形狀類似冰球,直徑約10釐米,高度不到5釐米。這種鋼的含碳量大約為1.5%,另外還有少量的矽、錳、磷和硫之類的其它雜質。

  大馬士革刀的著名產地是阿拔斯大帝(1587年·1629年)時代的波斯舊京伊斯法罕和自帖木耳時代至19世紀的呼羅珊。有代表性的鑄刃師是艾塞德·歐萊和克爾曼,他們的刀可一劈歐洲武士鋼盔立成兩半而不捲刃,又可迎劃擲空的絲巾成完整的兩片,大顯良刃之犀利。

  

  鍛造的奧秘

  

  有關專家對古代和現代鋼刀的實驗表明,帶狀結構的起因是:隨著液態鋼的冷卻和凝固,某些雜質元素發生了變化。大馬土革鋼發生變化的過程如下:當鋼水冷卻和凝固時,晶狀鐵的固體前端便延伸進液態鋼中,呈現出被稱之為枝晶的松樹枝狀突出物。在含碳量大約為1。5%的鋼中,從液態鋼固化的鐵的類型被稱之為奧氏體。在這些枝晶之間的區域(稱為枝晶間區)中,液態金屬被直接截聚下來。固態鐵所能容納的碳原子和其它元素的原子比液態鐵所能容納的少,使得這種金屬固化成晶狀鐵枝晶,而碳原子和其它雜質原子往往會溶人剩下的液態鐵中。因此最後凝固在枝晶間區內的這些原子的濃度可能會變得非常高。

  隨著鐵的固化和枝晶的生長,枝晶間區便留下了雜質原子的晶格,它們像一串珍珠那樣串在一起。當鋼錠經過多次加熱和冷卻循環後,正是這些雜質原子促使生長出成串的堅硬的滲碳體顆粒,這些顆粒便是這種鋼中顏色較淺的帶狀物。

  

  裝飾極為奢華

  

  大馬士革鋼刀不僅鋒利,而且裝飾也是世界一流的。貴族的刀大量使用了玉石和其它寶石鑲嵌,普通的刀也採用了琺瑯、金銀錯絲等工藝。大馬士革良刃上有手工紋飾,嵌滿黃金寶石,印度刀還飾有琺瑯彩工藝,真是珠聯壁合,精美之極。

  這些刀劍本身所具有的價值使其成為歷次十字軍東徵時的掠奪對象。1798年,拿破崙遠徵埃及,與土耳其、阿拉伯、埃及聯軍騎兵相遇,一陣槍戰將其擊退。拿破崙一向以治軍嚴明而聞名,但這次卻控制不了局面了,因為法國士兵發現敵軍死屍身上均佩有鑲嵌金銀珠寶的彎刀,爭相搶奪,場面大亂。拿破崙本人也禁不住好奇擇取了一件很好的帶回,這件至今還陳列在巴黎東方兵器博物館中。

  對歐洲的工匠而言,大馬士革鋼刀是如此的神秘和華麗,但是不淪是刀身還是把手,他們都無法完美的仿製,他們沒有鑄造「魔性」花紋的鋼——烏茲鋼錠;同時『也不具備伊斯蘭金銀珠寶工匠的手藝,伊斯蘭:工匠加工鑲嵌的金絲經歷千年不會掉,而歐洲工匠模仿的製品一般50年後就開始變得斑駁了。

  

  戰場上的威力

  

  大馬士革刀是長彎月形的,有的長刀竟彎成弓背狀,刀身大體分兩種:一種窄刃平面無血槽,而上寬下銳的居多數;另一種刃體較寬而下部近尖鋒處特別放寬,並加劃一道血槽或幾道血槽。大馬:[:蘋鋼刀雖然是單手持刀,但是刀身一般都比較長而寬,重量大,加上弧度大,所以劈砍時的威力特別大,可以把敵人連人帶甲一同劈開,當然這需要有超常的腕力和臂力。伊斯蘭騎士為了鍛鍊自己的臂力,經常單手掄大木錘(形狀類似於一個頂部裝把手的拳擊用沙包),就像中同民間力士玩石鎖那樣。在實際戰鬥中,在伊斯蘭部落中,騎士們殺敵時不是用刀砍劈,而是策馬疾馳將刀平持手中,使刀鋒平劃切抹敵人頭部或身體。印度的烏茲鋼刀多是步兵使用,一手持盾—手舞劍。現在,在印度的鄉村還有這樣的格鬥練習和表演。在大馬士革刀中,伊朗刀的把是直莖彎頭直形,護手均做成斜扁長方十字形。

  由於印度的烏茲鐵礦在17世紀末被開採殆盡,所以鑄造型花紋鋼也消失了,大馬士革鋼刀的製作就此失傳。20世紀,不斷有人想利用現代的科學來分析和複製大馬士革鋼刀,但是都失敗了,而今「大馬士革」已經成為花紋鋼的代名詞丁,現代的大馬士革鋼只是焊接型的花紋鋼了,而且這種花紋是為了美觀而製作的,沒有實際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大馬士革鋼刀的花紋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別再被騙了!
    圖:大馬士革鋼(鑄造型花紋)鋼刀圖:大馬士革鋼(鑄造型花紋)鋼刀大馬士革「花紋鋼」刀上圖現代仿大馬士革花紋鋼刀(鍛造型花紋),鍛造方法同中國花紋鋼刀。無所謂好壞,只是鋼材原材料和所蘊含的文化的不同。大馬士革「花紋鋼」刀有人說,大馬士革(烏茲)鋼刀因為花紋能夠使刀刃在微觀上形成鋸齒(肉眼無法分辨),使得刀劍更加鋒利。其實任何鋼材都是如此,不然也切割不了東西。
  • 冷兵器時代最極致的鋼刀!探秘傳說中的大馬士革鋼刀
    這句話中提到了中古時期我國的雲紋鋼(百鍊鋼)、西南的苗鋼(複合夾鋼)、日本的玉鋼、和阿拉伯帝國大馬士革鋼。最早掌握這一神兵的阿拉伯人,也在數次對外戰爭中一次次展現它神奇的威力,引得歷史上各國英雄為之著迷。
  • 略說世界三大名刀:馬來克力士劍和大馬士革鋼刀
    世界三大名刀為「大馬士革鋼刀」、「馬來克力士劍」、「日本武士刀」,國人有不甘心的,把這三種之後加上中國刀劍,並稱為「世界四大名刀」。這事兒吧……算了,咱就不說了。咱先說說大馬士革鋼刀。大馬士革鋼其實不產在大馬士革,而是大馬士革作為港口城市是這種鋼材的集散地。
  • 大馬士革鋼的前世今生
    這種鋼在鑄造成刀劍時表面會有一種特殊的花紋---穆罕默德紋,所以它是屬於花紋鋼中的鑄造型花紋鋼,區別於摺疊鍛打形成的焊接型花紋鋼。因為花紋能夠使刀刃在微觀上形成鋸齒(肉眼無法分辨),使得刀劍更加鋒利。 【前世傳奇】 大馬士革鋼以紋理圖案的精緻及複雜程度,而定出質量的高低。因為能有精細天然紋理的,必是用最優質的鋼製造所得。
  • 古代刀劍最極致的鋼材——大馬士革鋼的前世今生
    筆者認為,作為一種已經失傳近三個世紀的技術,現在所謂的各種煅造方法雖多,但那也只是當代人的推斷而已,已知的真正大馬士革鋼刀最晚製作於1750年前後,隨著還有烏茲礦(wootz)等的缺失,已經不太可能完美複製出古大馬士革鋼刀了。
  • 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敘利亞的「國禮」——大馬士革!!
    除此之外,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很多餐廳、店鋪、酒吧等地方,都常常能看到大馬士革刀的影子。在大馬士革市,還有一個很大的古董與民俗商品市場,國外遊客去敘利亞旅遊一定會到那裡去淘換特產大馬士革刀。大馬士革鋼刀在鑄造時表面還有一種特殊的花紋——穆罕默德紋,花紋不僅僅是在視覺上震懾敵人,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刀刃在微觀上形成鋸齒(肉眼無法分辨),使得刀劍更加鋒利。
  • 烏茲鋼和大馬士革鋼的前生今世
    在德幹高原諸候國期間及之後的一段時間,烏茲鋼冷兵器再傳回阿拉伯世界—中東敘利亞的大馬士革。但此時此地的鑌鐵製作技術也淪亡喪失,不知烏茲鋼為何物,於是以多種金屬銅、銀、鎳、鉻、鐵隕石等鍛接熔煉合成為兵刃,模仿烏茲鋼的花紋,希望能達到烏茲鋼的強度和鋒利度,這種鋼材被稱為大馬士革鋼(Damascus)。
  • 走進「鋼刀連」——「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鋼刀連」戰旗,成為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官兵心中永不熄滅的一團火。胡程 攝「鋼刀連」官兵訓練場上熱火朝天。王文濤 攝雨林深處,「鋼刀連」官兵砥礪實戰本領。王文濤 攝鄉間紅土路上,巡邏車顛簸前行。新排長許傑龍坐在車裡,緊攥扶手。
  • 「鋼刀連」裡煉「鋼刀」
    高舉」鋼刀連「隊旗,高唱「鋼刀連」隊歌。反恐演練中,一中隊官兵冒著炮火快速突擊。一中隊官兵開展夜間反恐演練。本文圖片均由王文濤/攝盛夏8月,高溫炙烤著滇西大地,陽光將土地曬得發燙。40多年前,這支隊伍的先輩們參加重大作戰任務,在槍林彈雨中打出「鋼刀連」的榮譽稱號。在一茬茬官兵心中,「鋼刀連的兵」是他們身上最值得驕傲的標籤。如今,年輕一代官兵駐守在西南邊境,續寫著中隊新的歷史,這些90後、00後官兵牢記「鋼刀在握,堅不可摧;鋼刀出鞘,銳不可當」的隊訓,枕戈待旦,忠誠守護著祖國西南邊陲安寧。
  • 烏茲鋼、大馬士革鋼、花紋鋼、布拉特鋼的區別,終於有人說明白了
    大馬士革鋼究竟是一種什麼鋼?跟烏茲鋼是一回事嗎?俄羅斯的布拉特鋼又是什麼呢?還有花紋鋼指哪一種?馬來劍也帶花紋,也是花紋鋼嗎?大馬士革鋼大家慢慢發現,從大馬士革城買來的烏茲鋼錠並不適合直接打成刀劍,這種烏茲鋼刀雖然極為堅硬鋒利,但是太脆了,戰場上使用的時候不敢跟人家對砍,容易折斷。
  • 大馬士革失傳了?粉末冶金大馬士革鋼時代的來臨
    ,現在工藝已經失傳;第二種是鍛造型大馬士革鋼,也稱焊接紋路鋼,其紋路通過兩種或兩種以上鋼材摺疊鍛打而成。但在現代,傳統的大馬士革鋼無論是性能還是成本都已經不是不鏽鋼產品的對手。然而就在大馬士革鋼趨於衰退的時候,採用粉末冶金新技術的當代大馬士革鋼進入人們的視線,使人們對這種古老鋼材的重新應用看到了希望……
  • 「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這支誕生於抗日烽火的英雄連隊,有著「鋼刀連」的美譽。它就像一把穿越歷史煙塵的鋒利「鋼刀」,至今仍熠熠生輝。這把「鋼刀」的鋒芒,令許傑龍心馳神往。他無數次在心中勾勒過「鋼刀連」的樣子。然而,當自己來到這裡、真正成為其中一員,他發現,一切和想像中的一樣,一切又和期待的大不相同。
  • 永不捲刃的「鋼刀」
    在榮譽室的最高處,一面由英雄的鮮血染紅的「鋼刀連」戰旗,格外引人注目。 這支英雄勁旅的前身為1937年7月成立的山西洪原遊擊大隊四中隊,後歷經數次轉隸。他們闖高原、駐海疆、守邊關、鎮國門,橫跨大半個中國,在百團大戰、淮海戰役、兩廣戰役、西南剿匪和西藏平叛等139次戰役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
  • 大馬士革鋼上的書法——堅固鋒利的伊斯蘭刀劍
    其實大馬士革鋼刀是歐洲人的叫法,用來指伊斯蘭諸族(印度、伊朗、阿富汗,布哈拉、土耳其)的大馬士革平面花紋刃。 翻開阿拉伯地區伊斯蘭教史冊,你會發現刀劍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吉哈德」(為維護安拉及其統治而進行的聖戰)的標誌,同時,它又是榮譽、尊貴和正義的象徵。古往今來,伊斯蘭刀劍一直就是其文明的標誌,並以其堅固鋒利和裝飾藝術馳聲寰宇,被公認為世界名刃之首。
  • 大馬士革的玫瑰,靜悄悄的開
    雲南曲靖小落浪村,地處北緯25°,是植物生長的黃金經緯度。
  • 烏茲鋼、大馬士革鋼是不是一回事,玉鋼、草鋼、花紋鋼怎麼區分?
    烏茲鋼、大馬士革鋼、布拉特鋼、玉鋼、瑞粉、花紋鋼常常讓人分不清楚,還有鑌鐵、玄鐵、隕鐵、毛鐵、草鋼、精鋼,這些材料之間都有什麼區別和聯繫,這篇來解讀一下。大馬士革鋼很多鐵匠慢慢發現,從大馬士革城買來的烏茲鋼錠並不適合直接打成刀劍,這種烏茲鋼刀雖然極為堅硬鋒利,但是太脆了,戰場上使用的時候不敢跟人家對砍,容易折斷。而波斯人極為擅長製作利刃,於是他們將較硬的烏茲鋼和較軟的熟鐵放在一起,反覆鍛打,軟硬材料相互支撐,製成了既不易折、又不易彎的好刀。
  • 世界城市志;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真主寵愛誰,就把誰安頓在大馬士革。」(大馬士革景色)大馬士革,敘利亞首都,是世界有人居住的最古老城市之一。大馬士革是一座有4000年歷史的美麗古城,從古老的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塞爾柱帝國,花刺子模,伊兒汗國,到帖木兒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時代,大馬士革一直被譽為「天國裡的城市」,號稱「人間的花園」」、「地上的天堂」。
  • 揮灑自如的「山水畫」大馬士革鋼
    Mark Nevling1987年開始制刀,畢生致力於鍛造大馬士革,對大馬花紋把控精準,樂於創造與眾不同的大馬紋路。他以前的作品均為小獵刀、小折刀,制刀早期的紋路還比較正常。刀身為大馬士革鋼,刀匠自己鍛造,在一側可以看出,呈現了非常明顯的類似於中國山水畫紋路,姑且以此為刀匠初衷方便描述。其中顏色明亮的高鎳鋼構成了水流,與刀身姿態一致,奔湧向前。鐵灰的鉻鋼組成了山石和靜水面,而黑色的碳鋼填補空白之處,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畫卷。
  • 永不捲刃的「鋼刀」,歷經139次戰鬥洗禮
    這個以「鋼刀」命名的中隊,榮譽室裡並沒有鋼刀。「鋼刀」的鋒芒,藏在歷史深處——這支隊伍誕生於烽火年代,歷經139次戰鬥洗禮,榮立集體大功2次、特等功2次、一等功2次。那年,他們參加重大作戰任務,攻堅克難,不怕犧牲,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
  • 揭秘運用在錶盤上的大馬士革鑲金工藝
    大馬士革鑲金工藝圖 大馬士革鑲金工藝(Damascene)這一名稱源於敘利亞著名古城大馬士革城。13世紀,這項相傳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普遍用於金屬花瓶裝飾的工藝從波斯流傳到印度。15世紀其美學魅力又進一步遠徵到中歐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