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捲刃的「鋼刀」,歷經139次戰鬥洗禮

2021-02-13 當兵這些事兒


「帳篷榮譽室」裡的230多面錦旗,是「鋼刀連官兵奮進的動力。

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榮譽室裡,最高處的一面旗幟上,三個大字格外醒目:「鋼刀連」。

這個以「鋼刀」命名的中隊,榮譽室裡並沒有鋼刀。

「鋼刀」的鋒芒,藏在歷史深處——

這支隊伍誕生於烽火年代,歷經139次戰鬥洗禮,榮立集體大功2次、特等功2次、一等功2次。那年,他們參加重大作戰任務,攻堅克難,不怕犧牲,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

「鋼刀」的鋒芒,閃現在年輕官兵身上——

跨過83載激情歲月,一茬又一茬的青春面孔,在這支隊伍裡百鍊成鋼,闖高原、駐海疆、守邊關、護國門,無論戰鬥在哪裡,始終是人民放心的忠誠衛士。

「要把『鋼刀』打磨得更加鋒利,就不能搞假把式」

正午,太陽直射滇西大地。哨位周邊一片靜謐。

突然,哨位前竄出幾名不明身份的男子,從身後掏出武器……接到情況通報後,一隊官兵奔襲而出。他們左手持盾格擋,右手持棍快速進攻,迅速將所有「暴徒」制伏。

戰鬥結束,官兵們一把拉起「暴徒」,輕輕拍去他們身上的塵土。原來,這是中隊組織的一次日常戰備演練。儘管不是實戰,但官兵的攻防卻是實打實。

「要把『鋼刀』打磨得更加鋒利,就不能搞假把式。」中隊長王學海快人快語。

一天,中隊官兵剛結束夜間戰鬥射擊訓練,突然接到上級下達的緊急拉動命令。隊伍一出營地,就遭「敵」襲擊。王學海一聲令下,官兵迅速多路前出,與「敵」展開激烈交火。短短10分鐘,王學海帶領官兵殺出重圍。

「我們是『鋼刀』傳人,必須時刻保持永不捲刃的狀態。」中隊指導員戴東傑說。

2017年底,中隊接到改革調整命令。面對全新的訓練課目,他們從頭學起、練起。憑著夜以繼日的拼勁,中隊戰鬥力建設再上新臺階,2019年榮獲武警部隊「基層建設標兵中隊」稱號,榮立集體一等功。

近年來,這個中隊轉戰多個任務一線,官兵們時刻緊繃備戰打仗之弦,創造並保持所在部隊9項訓練紀錄,43人次被表彰為「軍事訓練標兵」。

該中隊每個班的門口,都有一塊「凝聚著班魂的石頭」。官兵們在野外訓練時撿回來的石頭上,刻下自己所在班的名字——「勇猛穿插班」「狙擊英雄班」……

這些名字,源於每個班的光榮歷史。說起自己班的榮譽,戰士們都如數家珍。

「我們是『鋼刀』傳人,眼裡沒有『退卻』二字」

「鋼刀」永不捲刃的秘密,藏在兩件血跡斑斑的軍裝裡——

那一年,戰士鍾盛國參加上級比武。穿越障礙時,他的後背被鐵絲網劃出一道很深的口子。劇痛和鮮血,沒有擋住他衝鋒的腳步。鍾盛國咬緊牙關,奮力拼搏,最終奪得桂冠。

表彰會上,上級首長特別表揚了鍾盛國:「訓練標兵就應該這樣!」如今,這件血跡斑斑的破損軍裝,被收藏在中隊榮譽室裡。

今年1月,中隊執行任務。班長李世軍為完成任務,奮不顧身縱身一躍,在懸崖邊抓住了警衛目標的保護裝置……事後大家發現,李世軍的軍裝被磨破,上面還有劃傷後沾染的血跡。

「我們是『鋼刀』傳人,眼裡沒有『退卻』二字。」王學海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

某次任務中,時任排長羅志強、通信員餘築軍遭到敵人襲擊。餘築軍不幸壯烈犧牲,羅志強左臂中彈。上級安排羅志強返回後方醫院治療,他卻堅決請戰:「我們排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我不能走。」說罷,他又端起槍衝了上去。隨後的戰鬥中,羅志強靠一隻手端著衝鋒鎗,帶領全排打退敵人多次進攻,榮立一等功。

「前輩們憑藉有我無敵的血性膽氣,把勝利寫在了戰旗上。」王學海說,「如今戰旗交到了我們手上,我們就要把這種精神化作完成任務的實際行動。」

每一次執勤,都是一場戰鬥。

那次,班長楊虎林和戰友在緝毒一線查驗可疑車輛。拉開車門瞬間,毒販手持匕首出現在眼前。楊虎林和戰友毫無懼色,協力出擊,制伏毒販。

一次臨機行動,官兵們發現一間平房下面居然是一個隱藏的地下賭場。官兵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制伏不法分子後,在保險箱裡發現了兩支槍和大量子彈。

「『鋼刀』的旗幟插在哪裡,我們就紮根在哪裡」

一中隊官兵高舉」鋼刀連「隊旗,高唱「鋼刀連」隊歌。

2020年7月,王學海帶隊踏進營門。站在營房前,他眼眶一熱。

從排長到中隊長,王學海在這個中隊任職7年。這些年,中隊官兵登莽莽雪山、渡滔滔江河,轉戰四方,始終沒有一座長久駐守的固定營房。

「不知道多少回,新兵問我,中隊的營房在哪裡?野戰帳篷還要住多久?」王學海說,「我告訴他們,『鋼刀』的旗幟插在哪裡,我們就紮根在哪裡。」

戰旗所指,就是中隊官兵心之所向。

2017年12月31日上午8時,一紙命令明確了每名官兵的分配去向,並明確要求12時前調整到位。

離開老單位,許多官兵心裡滿是不舍。緊接著,主官找骨幹談心,支委與戰士談心……11時55分,一支40餘人的隊伍整齊帶出,揮別熟悉的戰友、熟悉的戰位,跑步進入新的序列。

戰旗無言,見證忠誠。王學海指著戰旗說:「戰爭年代,聽黨話、跟黨走,『鋼刀連』衝鋒不止、戰績不凡。如今面對改革強軍大潮,我們依然是黨叫幹啥就幹啥的隊伍。」

那一年,駐地發生森林大火,數千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威脅。中隊官兵聞令而動,經過4天4夜連續奮戰,共扑打火線40餘公裡,挽回經濟損失5000餘萬元。

那一年,駐訓地發生泥石流災害,中隊第一時間奔赴搶險一線,救群眾、清淤泥,轉戰3個任務點,連續奮戰8天8夜,使群眾和河堤均轉危為安。

近年來,中隊先後參加抗震救災、抗洪搶險、森林滅火等急難險重任務10餘次。中隊官兵將自己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化作了一次次服務人民的模範行動。

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官兵始終把信仰刻在心中,把使命扛在肩上,把青春和熱血揮灑在祖國大地。跨越83載,這把「鋼刀」鋒芒不減,不斷書寫強軍徵程上新的輝煌。

鋒芒不減,源自絕對忠誠。新時代「鋼刀」傳人的戰績與榮譽,是強軍思想哺育的結果,是紅色血脈賡續的證明。面對一個又一個新高地,中隊官兵始終保持聽黨話、跟黨走的絕對忠誠,錘鍊能打仗、打勝仗的過硬本領,鍛造紀律嚴、作風硬的鋼鐵隊伍。

鋒芒不減,源自不斷磨礪。面對複雜的任務環境、全新的使命要求,中隊官兵在訓練執勤一線創造新戰法、挑戰新課題,不斷提高能力標準,苦練過硬本領。他們以「鋼刀在握、堅不可摧,鋼刀出鞘、銳不可當」的精氣神,勇於自我「加鋼淬火」,為「鋼刀」精神注入時代內涵。

新徵程號角吹響,強軍目標在前方。我們應學習機動一中隊官兵的拼搏精神,不斷磨礪自己,勇當時代新銳,在火熱軍營書寫絢麗無悔的奮鬥詩篇!

請先關注公眾號,

歡迎在下面留言版留言!


轉載請註明「當兵這些事兒

第 803 期

《兵道之問》上線,敬請關注!兵者,詭道也!兵是兵,道是道。該號旨在圍繞作戰準備聚智發聲、集思廣益、蓄能聚力,為勝戰盡綿薄之力。投稿:bingdao66@163.com。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歷經139次戰鬥洗禮,「鋼刀」傳人時刻保持永不捲刃的狀態!
    永不捲刃的「鋼刀」——記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榮譽室裡,最高處的一面旗幟上,三個大字格外醒目:「鋼刀連」。這個以「鋼刀」命名的中隊,榮譽室裡並沒有鋼刀。
  • 鋼刀連:歷經139次戰鬥洗禮,始終是人民放心的忠誠衛士
    鋼刀連:歷經139次戰鬥洗禮,始終是人民放心的忠誠衛士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吳 敏 賀逸舒  羅 鑫責任編輯:李晶2020-09-24 09:15 永不捲刃的「鋼刀」
  • 永不捲刃的「鋼刀」
    在榮譽室的最高處,一面由英雄的鮮血染紅的「鋼刀連」戰旗,格外引人注目。 這支英雄勁旅的前身為1937年7月成立的山西洪原遊擊大隊四中隊,後歷經數次轉隸。他們闖高原、駐海疆、守邊關、鎮國門,橫跨大半個中國,在百團大戰、淮海戰役、兩廣戰役、西南剿匪和西藏平叛等139次戰役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
  • 永不捲刃的鋼刀——記武警雲南總隊機動第三支隊機動一大隊機動一...
    在雲南某駐訓基地,有一支在1937年的抗日烽火中誕生的英雄勁旅:他們闖高原、駐海疆、守邊關、鎮國門,從北至南,輾轉河北、山西、南寧、深圳、雲南等地,橫跨大半個中國,在百團大戰、淮海戰役、兩廣戰役、西南剿匪和西藏平叛等139次戰役戰鬥中立下了赫赫戰功。這支英雄勁旅,就是武警雲南總隊機動第三支隊機動一大隊機動一中隊。
  • 走進「鋼刀連」:淬火成鋼的尖刀利刃
    從1937年7月在抗日烽火中誕生的那一刻起,這支部隊上高原、駐海疆、守邊關、鎮國門,南徵北戰,橫跨大半個中國,歷經百團大戰、淮海戰役、兩廣戰役和西南剿匪等百餘次戰鬥洗禮,為祖國和人民立下赫赫戰功。 部隊創建以來,經歷了9次重大改革。但無論走到哪裡,官兵都把榮譽帶到哪裡。
  • 走進「鋼刀連」——「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鋼刀連」戰旗,成為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官兵心中永不熄滅的一團火。胡程 攝「鋼刀連」官兵訓練場上熱火朝天。王文濤 攝雨林深處,「鋼刀連」官兵砥礪實戰本領。王文濤 攝鄉間紅土路上,巡邏車顛簸前行。新排長許傑龍坐在車裡,緊攥扶手。
  • 「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鋼刀連」戰旗,成為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官兵心中永不熄滅的一團火。胡程攝據俄《消息報》網站報導,俄國防部近日為駐克裡米亞半島第8獨立炮兵團率先裝備2A65「姆斯塔-B」超精度榴彈炮。這支誕生於抗日烽火的英雄連隊,有著「鋼刀連」的美譽。它就像一把穿越歷史煙塵的鋒利「鋼刀」,至今仍熠熠生輝。這把「鋼刀」的鋒芒,令許傑龍心馳神往。他無數次在心中勾勒過「鋼刀連」的樣子。然而,當自己來到這裡、真正成為其中一員,他發現,一切和想像中的一樣,一切又和期待的大不相同。
  • 磨礪永不捲刃的尖刀
    青山埋忠骨 史冊載功勳 在太原市牛駝寨烈士陵園 特戰隊員以戰鬥的姿態 緬懷革命先烈 他們將踏著先輩的足跡 衝鋒!
  • 四川十佳刑警候選人·南充|永不捲刃的鋼刀 張剛:做一位鋼刀刑警...
    閬中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張剛,就是這樣一位「鋼刀刑警」。今年37歲的張剛,已經在與犯罪分子鬥爭的一線戰鬥了19年。在刑偵戰線,他是業精技強的「排頭兵」,每一起案件從接到線索到破案,總是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在危急時刻,他是懲惡揚善的「急先鋒」,從錯綜複雜的線索中撥開迷霧,與犯罪分子鬥智鬥勇,使其認罪服法。
  • 【守護綠水青山】黨建引領,打造森林消防「永不捲刃的刀鋒」
    組建12年來,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及其前身武警福建省森林總隊成功撲救森林火災超過750起,參與防火執勤、搶險救援、靠前駐防近千次,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而這,都是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及其前身堅持黨建引領的碩果。
  • 大馬士革鋼刀
    「大馬士革鋼刀」是歐洲人的叫法,原產地印度。早期的大馬士革鋼刀是指印度、阿拉伯、土耳其等地使用烏茲鋼製造的刀劍。
  • 「鋼刀連」裡煉「鋼刀」
    40多年前,這支隊伍的先輩們參加重大作戰任務,在槍林彈雨中打出「鋼刀連」的榮譽稱號。在一茬茬官兵心中,「鋼刀連的兵」是他們身上最值得驕傲的標籤。如今,年輕一代官兵駐守在西南邊境,續寫著中隊新的歷史,這些90後、00後官兵牢記「鋼刀在握,堅不可摧;鋼刀出鞘,銳不可當」的隊訓,枕戈待旦,忠誠守護著祖國西南邊陲安寧。
  • 一把永不捲刃的瓦刀
    一把永不捲刃的瓦刀和小軍人生不可能平坦,對於生活中的挫折我們每個人都要敢於面對,敢於向困難挑戰,不棄不餒,頑強打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自己是「一把永不捲刃的瓦刀。」俗話說:「泥水匠用瓦刀是光圖表面」。也有人,幹工程只要按時完工,不拖延工期就行,其他的都無所謂。但顏存寧不這麼認為,他有著自己做事的原則,那就是:「把別人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來幹,以實幹帶動人,以真情感化人。」
  • 鍛造「鋼刀連」的那團火:靠真情凝聚兵心士氣
    這個有著八十三年悠久歷史的中隊,前身為1937年7月在抗日烽火中成立的洪原遊擊大隊四中隊,歷經百團大戰、淮海戰役、兩廣戰役、西南剿匪和西藏平叛等戰役戰鬥百餘次,立下赫赫戰功。1979年2月,因戰功卓著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
  • 榮譽,「鋼刀連」的生命——記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
    機動一中隊誕生於抗日烽火,歷經百團大戰、淮海戰役、兩廣戰役和西南剿匪等百餘次戰鬥洗禮,因戰功卓著,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  「傳承鋼刀精神,爭當戍邊鋼刀!」一個個年輕的戰士面對那座屬於「鋼刀連」的榮譽室莊嚴宣誓。那一雙雙堅毅的眼神、布滿老繭遒勁的雙手,透著隨時準備戰鬥的高度戒備。
  • 新青年·上封面|80後刑警張剛:兌現兒時警察夢,做永不捲刃的鋼刀刑警
    四川閬中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張剛,就是這樣一位「鋼刀刑警」。今年37歲的張剛,已經在與犯罪分子鬥爭的一線戰鬥了19年。在刑偵戰線,他是業精技強的「排頭兵」,每一起案件從接到線索到破案,總是衝鋒在前;在危急時刻,他是懲惡揚善的「急先鋒」,從錯綜複雜的線索中撥開迷霧,與犯罪分子鬥智鬥勇。
  • 在戰火中誕生的人民海軍,歷經1357次戰鬥考驗,創造了輝煌的戰績
    在戰火中誕生的人民海軍,歷經1357次戰鬥考驗,創造了輝煌的戰績 2020-12-
  • 「鋼刀連」如何成為守護平安的「多面手」
    探究能夠勝任多樣化任務的原因,他指出,中隊「鋼刀精神」的傳承是首要因素。  機動一中隊的歷史可追溯至抗日戰爭的烽火年代。在1979年2月的某重大軍事行動中,部隊因其戰功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成立83年來,該部隊歷經9次重大調整,237面(個)錦旗、獎章始終跟隨部隊「機動」,陳列在營區內的榮譽軍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