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鋼刀連」的生命——記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

2020-12-27 光明網新聞中心

  【奮鬥強軍·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

  光明日報記者 陳勁松 光明日報通訊員 歐陽林 馬藝訓

  滇西,一片英雄的熱土。

  烈日當空,莽莽群山在紅土地上綿延,一座座被烈日曬得泛黃的野戰帳篷組成莊嚴陣列。這是奉命守護邊境安寧、在此駐訓維穩的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臨時營區。

  透過升騰的硝煙,是一幅幅浴血奮戰的歷史畫卷。機動一中隊誕生於抗日烽火,歷經百團大戰、淮海戰役、兩廣戰役和西南剿匪等百餘次戰鬥洗禮,因戰功卓著,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

  「傳承鋼刀精神,爭當戍邊鋼刀!」一個個年輕的戰士面對那座屬於「鋼刀連」的榮譽室莊嚴宣誓。那一雙雙堅毅的眼神、布滿老繭遒勁的雙手,透著隨時準備戰鬥的高度戒備。

  把榮譽寫在血染的戰旗上

  「戍守邊關,每一次執勤都是戰鬥。」對於在邊境執行任務的艱險,一班班長楊虎林最有發言權。

  在緝毒戰鬥一線,楊虎林遭遇過一次生死考驗。當時,他和兩名戰友查緝一輛可疑計程車,就在打開車門的瞬間,犯罪嫌疑人突然暴起,對準戰友的胸口連捅3刀。生死關頭,他們憑藉防彈衣的保護,協力將其制服。

  一次次出生入死,楊虎林為何還想著戰鬥?答案是為了「鋼刀連」的榮譽。

  從軍16載,楊虎林帶過多茬新兵。他深有感觸地說:「讓新兵們聽一聽先輩的戰鬥故事,摸一摸先輩用過的裝備,比單純的理論灌輸管用得多。」

  「我們中隊榮立集體特等功2次、大功2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2次,湧現出200餘名英模……」指導員戴東傑指著連隊榮譽室內一幅幅熠熠生輝的錦旗,一塊塊閃耀光芒的獎牌,如數家珍般介紹著,臉上溢滿自豪之情。

  接過英雄的戰旗,雖然中隊官兵換了一茬茬,但流淌在他們血脈中的榮譽傳承,綿延不絕。近年來,一中隊官兵總結了「設卡堵截、蹲點守候、拉網遮斷」等10多種訓法戰法,推動戰鬥力快速生成,不斷在戰旗上續寫新的榮譽。

  把榮譽寫在萬裡山河間

  每一個榮譽背後都有機動一中隊官兵的犧牲奉獻,都熔鑄著家國情懷。

  昏暗的車廂裡冷如冰窟,大家蜷縮著身體,沒有一個人出聲。高原的海拔、氣壓和紫外線,以一種異常冷峻的方式,考驗著抵達這裡的每一個人。

  2008年3月赴雪域高原駐訓的那段經歷,註定將成為黃雲波和戰友人生中的難忘記憶。

  頭昏腦漲、四肢無力、氣喘籲籲……黃雲波從未想到,自己的高原反應如此劇烈。但他沒有退縮,堅持繼續徵戰高原。

  讓黃雲波變得勇敢的精神起點,就在機動一中隊榮譽室。

  「太震撼了!」回想12年前第一次到榮譽室參觀的場景,已是上士的黃雲波覺得仿佛就在昨天。在榮譽室,聽老兵講述每項榮譽背後的一個個英雄故事,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軍旅奮鬥目標:精武強能,做先輩那樣的人。

  為了彌補手臂力量的不足,黃雲波拉橡皮筋、揮背包繩。沒幾年,他就練成中隊的「刀尖子」,連續執行了多項重大任務。

  黃雲波的故事在中隊並非個例,面對風險考驗、誘惑挑戰,一中隊官兵始終用忠誠捍衛著榮譽本色。

  「傻大兵」這個稱號,對於一中隊的戰士來說並不算嘲笑,反而是一種榮耀。

  2006年該中隊奉命擔負廣州黃埔海關執勤任務。一天臨近下班時分,一輛貨車停靠在通道口,等待驗封。班長聶望帆和戰士李雲如同往常一樣執行勾封任務。可輕輕一勾,關鎖就掉了下來。憑著經驗判斷,聶望帆立刻意識到貨車可能是「虛封」,馬上向值班室匯報相關情況。

  「天色晚了,鎖封時沒鎖好,不要小題大做,以後注意就是了。」看到聶望帆打電話,貨車司機急忙上前解釋。聶望帆沒有理會,按照海關的要求對其進行徹底查驗。見勢不妙,司機立即掏出一沓錢,使勁往聶望帆手中塞。

  「我是軍人,依法執勤是我們的職責,收起你的『小心思』,不要妄想收買我們。」在厲聲斥責中,司機只能怏怏接受檢查。經查實,這是一起機電產品走私違規案件,涉案金額高達172萬元。

  一年的執勤工作中,聶望帆和戰友多次遇到過類似情況,「傻大兵」使許多「聰明人」吃了「閉門羹」。「革命軍人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在是非面前,『傻大兵』並不傻。」聶望帆如是說。

  把榮譽寫在百姓口碑裡

  「民心,是永遠的『根據地』。」武警雲南總隊政委黃天傑說,20世紀50年代,中隊在挺進大西南期間,榮獲「千裡進軍模範連」光榮稱號。

  近年來,機動一中隊黨支部始終把「內嚴法度、外樹形象」落實到一言一行、一兵一卒,堅持每日學一條法律常識、每月上一堂法紀教育課,把條令意識、群眾紀律鐫刻到思想深處,養成高度自覺。

  二班戰士楊金在剛入伍時,對於每天打掃衛生的高標準感到十分不理解——一個臨時駐地,為啥要做到廚房不見水漬、營區不見菸頭?

  「帳篷簡陋,不是我們軍人降低工作標準的理由。身處西南邊陲,一舉一動都關乎軍隊形象。」班長李世軍的一席話令楊金深思。

  中隊營區臨近村落,村裡的大部分年輕人在外地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居多。官兵們利用休息時間幫助村民幹農活、打掃衛生等。村民波正明說:「部隊來了之後,我們有了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

  這些年,官兵走到哪裡,就把魚水情深書寫到哪裡。2014年7月,香格裡拉上江鄉發生70年來最為嚴重的山洪泥石流,中隊官兵第一時間奔赴抗洪搶險第一線,救災民、清淤泥、搬垃圾、建家園,轉戰3個任務點,死守災情最嚴重的仕旺村,連續奮戰8天8夜,共轉移受災群眾185人,搶運糧食22.5噸、牲畜102頭,搬運沙袋800餘個,加固河堤3公裡,搭設救災帳篷20頂。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25日 02版)

[ 責編:王宏澤 ]

相關焦點

  • 永不捲刃的鋼刀——記武警雲南總隊機動第三支隊機動一大隊機動一...
    在雲南某駐訓基地,有一支在1937年的抗日烽火中誕生的英雄勁旅:他們闖高原、駐海疆、守邊關、鎮國門,從北至南,輾轉河北、山西、南寧、深圳、雲南等地,橫跨大半個中國,在百團大戰、淮海戰役、兩廣戰役、西南剿匪和西藏平叛等139次戰役戰鬥中立下了赫赫戰功。這支英雄勁旅,就是武警雲南總隊機動第三支隊機動一大隊機動一中隊。
  • 鍛造「鋼刀連」的那團火:靠真情凝聚兵心士氣
    鍛造「鋼刀連」的那團火:靠真情凝聚兵心士氣——記武警雲南總隊機動某支隊機動一中隊「一團火」精神但在夏季,這裡的光、熱和雨水卻給在這裡駐訓的武警官兵們形成了難以忍受的外部環境。8月末的正午時分,外界溫度能達40多度,而在武警雲南總隊機動某支隊機動一中隊的野營駐訓點帳篷內,溫度高達50度。  武警雲南總隊機動某支隊機動一中隊自2019年1月移防至此,400多天的時間裡,連帳篷都被曬得發黃,官兵們幾經曬傷、起泡、脫皮,各個都變得黑黝黝的,卻無一人被這艱苦的環境嚇倒。
  • 鋼刀連:歷經139次戰鬥洗禮,始終是人民放心的忠誠衛士
    」 ——記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解放軍報記者  吳 敏  賀逸舒  特約記者  羅 鑫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榮譽室裡,最高處的一面旗幟上,三個大字格外醒目:「鋼刀連」。這個以「鋼刀」命名的中隊,榮譽室裡並沒有鋼刀。「鋼刀」的鋒芒,藏在歷史深處——這支隊伍誕生於烽火年代,歷經139次戰鬥洗禮,榮立集體大功2次、特等功2次、一等功2次。那年,他們參加重大作戰任務,攻堅克難,不怕犧牲,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
  • 走進「鋼刀連」:淬火成鋼的尖刀利刃
    這裡便是榮獲「鋼刀連」榮譽稱號的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的臨時營區。 2019年,一紙命令,讓剛轉隸武警雲南總隊不久的中隊官兵,打起背包再出發,千裡輾轉到西南邊陲。40多度的「桑拿天」、400多個晝夜的駐訓,官兵們以帳篷為家,與黃沙紅土為伍,與星空作伴,只為鍛造戰無不勝的滇西利刃。
  • 走進「鋼刀連」——「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鋼刀連」戰旗,成為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官兵心中永不熄滅的一團火。胡程 攝「鋼刀連」官兵訓練場上熱火朝天。王文濤 攝雨林深處,「鋼刀連」官兵砥礪實戰本領。王文濤 攝鄉間紅土路上,巡邏車顛簸前行。新排長許傑龍坐在車裡,緊攥扶手。
  • 「天劍」出鞘——記武警河北總隊機動支隊特戰一中隊
    武警河北總隊機動支隊特戰一中隊的官兵們,正在這條路上開展極限體能訓練,扛圓木、翻輪胎、提彈藥箱……官兵們利用嚴寒天氣,不斷向體能、心理極限發起衝擊。  特戰一中隊是一支有著光榮歷史和優良作風的部隊,從解放戰爭中走來,歷經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等重大戰役戰鬥。
  • 「鋼刀連」如何成為守護平安的「多面手」
    中新網芒市9月24日電 題:「鋼刀連」如何成為守護平安的「多面手」  記者 李純  在中國西南邊陲的某片營區內,午間的軍帳如桑拿房一般悶熱,夜晚的一絲涼意又令人「想蓋被子」。像這樣「帳篷裡一天有四季」的日子,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的官兵們已經度過了幾百天。  初到中隊營地,橄欖綠色的軍用帳篷與西南地區的紅土地相映。
  • 歷經139次戰鬥洗禮,「鋼刀」傳人時刻保持永不捲刃的狀態!
    永不捲刃的「鋼刀」——記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榮譽室裡,最高處的一面旗幟上,三個大字格外醒目:「鋼刀連」。這個以「鋼刀」命名的中隊,榮譽室裡並沒有鋼刀。
  • 武警新疆總隊某支隊特戰一中隊:以訓促戰 鍛造反恐制勝鐵拳
    武警新疆總隊某支隊特戰一中隊:以訓促戰 鍛造反恐制勝鐵拳 2020-12-23 2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部隊天地】武警第一機動總隊某支隊 | 77集團軍駐藏某旅 | 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 | 蚌埠市
    武警官兵的「雲婚禮」一起來看看吧!君子於役,不問歸期。女子於禮,靜候佳音。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 「鋼刀連」裡煉「鋼刀」
    高舉」鋼刀連「隊旗,高唱「鋼刀連」隊歌。反恐演練中,一中隊官兵冒著炮火快速突擊。一中隊官兵開展夜間反恐演練。本文圖片均由王文濤/攝盛夏8月,高溫炙烤著滇西大地,陽光將土地曬得發燙。西南邊陲的一處野外駐訓營區裡,喊殺聲不斷,正在訓練的武警雲南總隊機動第三支隊機動一中隊官兵們手握鋼槍、目光如炬,用力將手中的自動步槍刺出。40多年前,這支隊伍的先輩們參加重大作戰任務,在槍林彈雨中打出「鋼刀連」的榮譽稱號。在一茬茬官兵心中,「鋼刀連的兵」是他們身上最值得驕傲的標籤。
  • 永不捲刃的「鋼刀」,歷經139次戰鬥洗禮
    「帳篷榮譽室」裡的230多面錦旗,是「鋼刀連官兵奮進的動力。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榮譽室裡,最高處的一面旗幟上,三個大字格外醒目:「鋼刀連」。這個以「鋼刀」命名的中隊,榮譽室裡並沒有鋼刀。「鋼刀」的鋒芒,藏在歷史深處——這支隊伍誕生於烽火年代,歷經139次戰鬥洗禮,榮立集體大功2次、特等功2次、一等功2次。那年,他們參加重大作戰任務,攻堅克難,不怕犧牲,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
  • 「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鋼刀連」戰旗,成為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官兵心中永不熄滅的一團火。胡程攝據俄《消息報》網站報導,俄國防部近日為駐克裡米亞半島第8獨立炮兵團率先裝備2A65「姆斯塔-B」超精度榴彈炮。來到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之前,許傑龍早聞其名——這是一個多年榮獲「標兵單位」的連隊,是武警尖兵的孵化基地。這支誕生於抗日烽火的英雄連隊,有著「鋼刀連」的美譽。它就像一把穿越歷史煙塵的鋒利「鋼刀」,至今仍熠熠生輝。這把「鋼刀」的鋒芒,令許傑龍心馳神往。
  • 武警第一機動總隊某支隊糾治練兵慣性思維|敵人不會「如約而至」
    12月上旬,參加分隊封控演練的武警第一機動總隊某支隊六中隊,按照預案嚴陣以待逃逸的「暴恐分子」。「說好10點鐘衝卡,怎麼還沒來?」正當一些人疑惑演練是否會按計劃進行時,「暴恐分子」從卡口兩側突然發起衝擊,中隊官兵們倉促應戰,結果被導調組判定為封控失利。
  • 武警北京總隊某機動支隊為「十佳」老兵頒獎
    8月30日,武警北京總隊某機動支隊舉行2020年度感動軍營「十佳最美老兵」頒獎典禮,480餘名即將退役的老兵參加了典禮。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獲悉,即將退役的老兵中,從軍時間最長的超過12年,參加執行過「721」抗洪搶險、永定塔滅火、「國慶70周年」安保等任務,先後獲得優秀士官、個人嘉獎等榮譽。1997年6月出生的裴國洲入伍後成為一名光榮的禮炮兵。
  • 凜凜生威之虎——武警甘肅總隊甘南支隊某特戰中隊小記
    我和「我和忠誠有個約定」採訪團同伴們的又一個採訪目標,是武警甘肅總隊甘南支隊,是被譽為「高原猛虎」的武警特戰隊員。「在雪地乘車射擊,我還是頭一遭這麼練。」有著12年軍齡的特戰隊員李強說:「我們堅持按照實戰的要求,在顛簸疾行的防爆車中、在狂風馳過的雪山頂上擊發,目標靶由固定靶變為移動靶,終於從槍槍脫靶練就成次次優秀。」高原上負重跑步,體力很快到達極限。一小隊副小隊長石文澤摸索出高海拔地區負重跑步的決竅,帶出了一批不懼高原的特戰隊員。
  • 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舉行新兵授銜儀式
    12月11日上午,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隆重舉行2020年度新兵授銜暨入伍宣誓儀式,這標誌著該支隊數百名新兵正式加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戰鬥序列。兩個多月前,他們懷著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對綠色軍營的無比嚮往,帶著家鄉父老的囑託,從五湖四海匯集到「靖宇鐵軍」這個橄欖方陣中。
  • 習主席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在武警...
    習主席的重要講話,使武警特色醫學中心參加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們深受鼓舞,他們表示,將始終牢記人民軍隊根本宗旨,繼續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既是褒獎,也是鞭策。圓滿完成火神山醫院警戒封控任務的武警湖北總隊機動支隊某中隊官兵倍感振奮。
  • 武警青海總隊黃南支隊精準落實年度訓練計劃
    武警青海總隊黃南支隊精準落實年度訓練計劃嚴摳細訓立起真打實備導向解放軍報訊 朱宗利、夏天雨報導:初冬某訓練場,武警青海總隊黃南支隊機動中隊官兵,正按照《周工作安排表》有條不紊地進行軍事訓練。
  • 走進武警浙江總隊杭州支隊執勤三中隊:尋找一面榮譽牆背後的故事
    翻過一座小橋,眼前出現「武警浙江總隊杭州支隊執勤三中隊」的黑白色牌匾,菜地就到了。  與其說老人是來種菜、摘菜,不如說是「回家」看看。  54年前,一輛綠皮火車將嶽成波從皖南一個小鎮,拉到了位於錢塘江邊的這座營房。在這裡,他從一名士兵逐步成長為中隊長。這期間,他戀愛、結婚、生子……  轉業後,嶽成波被安置在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