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瓶名叫「Atomik」的車諾比伏特加火了。
它是由英國和烏克蘭的科學家,利用車諾比核汙染區的小麥和水生產出的伏特加,是車諾比發生核災後的第一件消費性商品。據相關報導,這種酒不含危險的放射性物質,可以大規模生產,幫助車諾比周圍受損地區的經濟復甦。
事實上,在國際市場裡,伏特加一直是一種重要的酒飲。尤其是對於俄羅斯戰鬥民族來講,他們的冬天就是零下30多度的雪地裡大口喝伏特加。這種純粹透明的酒體,口感醇厚,勁大刺激,深悶一口,能快速地使暖流充斥全身。
雖然「俄羅斯人人都喝伏特加」,但伏特加並不是由俄羅斯人發明的。世界上有關於伏特加的最早文字記錄,是1405年的一份波蘭法院文書,他們記錄伏特加為「gorzaka」,意思是「燃燒」。而後,波蘭人又給伏特加改名為:「wódka」,就是俄語中「水」的意思。
現在,伏特加早已成為了俄羅斯人心中當之無愧的國酒。作為俄羅斯傳統的酒精飲料,它被命名為Vodka,可以看出酒精對於戰鬥民族的意義所在了——像水一樣不可或缺。俄羅斯的人均飲酒量全球第一。據研究人員統計,平均每個俄羅斯人每兩天飲下一瓶伏特加。
伏特加為什麼能夠深受戰鬥民族喜愛並且成為一種潮流呢?這和它的口感分不開。伏特加有很強的包容性,幾乎沒有味道,也可以誇張地說就是「水」的感覺。
伏特加採用穀物作為原料,通過蒸煮後,將原料中的澱粉進行糖化,再蒸餾出酒精度高達96%的酒體。它所採用的蒸餾法,掐頭去尾,拋棄頭部含脂質的部分及尾部含醇油的部分,只保留中部存留的酒精。這樣,伏特加就不再含有豐富且複雜的香氣,只保留純粹的酒精味。
單次蒸餾不足以使伏特加的酒體達到要求上的純淨度,因此要用木炭進行過濾,吸附酒體中的雜誌,保證酒體乾淨。最終的伏特加酒精度會超過40%,不需要陳釀即可出售。
所以和其他洋烈酒相比,伏特加製造過程中最特殊的就是蒸餾、過濾這兩步,正是這兩個過程,讓伏特加擁有了淡然如水的特質。伏特加最地道的喝法其實是冰鎮後淨飲,這樣最能保留其順滑的純正口感。由於酒精含量很高,伏特加在冰箱裡儲藏時不會結冰,卻可以使其更醇厚可口。
除此之外,以伏特加為基酒調製雞尾酒也是現在一種很流行的喝法。在酒杯中放入冰塊,混合各種飲料或加入檸檬片、草莓粒等水果調製,都能製作出一杯顏值高味道好口感輕的雞尾酒。
近年來,中國白酒也常被拿來作為基酒進行調製。2019年IBA年會暨第68屆世界盃國際調酒師大賽就首次選用了茅臺、五糧液、江小白等中國白酒作為基酒進行比賽。其中,調酒師A ndris Reizenbergs以江小白酒業旗下的黑標手工精釀作為基酒,調製的自創雞尾酒摘得本屆比賽的桂冠。
江小白作為清香型高粱酒,與伏特加有異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有酒體單純且包容性高的特徵,擁有很強的可塑性,十分適合拿來調酒。在雞尾酒中,江小白和伏特加一樣都不是張揚的存在,而是將自身隱藏在其他飲品的風味之後,享受了多重味道後的一絲熱感在提醒著、暗示著它們的存在。
美國烈酒專家表示:「國外消費者喜歡喝雞尾酒,用擁有自己特點的白酒調製出的雞尾酒,也將會是中國酒國際化的新表達。」隨著東西方文化碰撞交融,未來我們將看到國外也不再僅僅拘泥於伏特加、威士忌,而是把五糧液、江小白當成普通酒飲在任何場合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