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6 0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6月4日上午,
當事人將寫有
「千裡迢迢堵老賴 一心為民化糾紛」的錦旗送到煙臺中院民三庭法官的手中,
表達了對法官的感激之情。
據了解,
這是一起涉外當事人買賣合同糾紛案件,
被告是外國人不懂中文,
而且一直有意躲避原告,
居住地址更是不明確,
在這種條件下,
法官是怎樣圓滿解決該案件的,
趕緊跟小編一起
來看一下今天的案例~
01
欠錢不還 原告訴至法院
原告萊州某機械廠作為產品的銷售方,與居住在浙江寧波的奈及利亞籍人西蒙先生擁有生意上的來往,因對方欠款接近130萬久拖不付,無奈之下,2020年年初,萊州某機械廠以買賣合同糾紛為由將西蒙訴至煙臺中院。
02
案件送達難,法官見招拆招
然而案件進展的並不順利,首先是送達遇到困難。根據原告提供的地址,法院向西蒙先後進行了兩次郵寄送達,西蒙均不籤收,電話亦不接。西蒙是外籍人,地址信息僅僅是原告單方提供,無法確定是否真實,因此辦案法官只能選擇去現場送達。加之今年疫情的影響,跨省出差受到嚴格限制,以至於案件因送達問題遲遲難以在程序上推進。
5月份,在全國疫情形勢明顯減輕,出差政策也進行相應放鬆的情況下,承辦法官將案情向民三庭進行了匯報,經過研究,決定派人前去現場送達,若送達不到,則去寧波當地出入境部門採集被告的居住信息,為後續的公告送達做準備。
為確保外出辦案人員的人身安全以及提高現場送達的成功率,法警隊派出一名法警配合法官助理共同赴寧波完成此次送達、調查及有關保全任務。
03
送達問題解決 卻又遇難題
由於西蒙一直有意躲避,且在寧波的具體地址經常變化,難以確定,機械廠的負責人任某和他的妻子積極配合法院工作,於5月30號乘飛機提前到達寧波查找西蒙的行蹤,法官助理和法警於5月31號(星期天)下午,亦乘飛機到達寧波。
與原告會面後,原告告知已經找到西蒙住址且同西蒙已見過面後,為防西蒙起疑心更換住處造成無法送達,兩名辦案人員商量後決定當晚就前往西蒙住處進行現場堵截和送達。晚上10點,兩名辦案人員找到西蒙的住處,現場向西蒙進行了送達,向其釋明擁有的有關訴訟權利和義務,並令其填寫了送達地址確認書。送達任務完成後,已是夜間11點多。
第二天,辦案人員本打算根據原告的保全申請前往農業銀行某分支機構去凍結被告帳戶,卻發現原告提供的帳戶名稱與被告名稱並不一致,無法凍結。
於是兩名辦案人員又前往中國農業銀行寧波分行對被告帳戶信息進行了查詢,發現可能由於被告護照有效期早已經過、其無法申請辦理帳號的原因,其名下一直沒有開通帳戶。因為保全工作未能進行,即使後面的案件實體審理勝訴了,很可能也無法實現有效執行。原告因此情緒受到沉重打擊,將希望全放在兩名辦案人員去深圳對被告微信帳戶的保全上了,而根據經驗,這個希望也不大。
04
巧用微信 趁熱打鐵促調解
送達問題解決了,但由於保全目標沒有實現,尤其作為一個隨時可能會離開中國的外國人,如果將來他不配合原告拿不到執行款又有什麼用?法官助理想到這些,他認為不能僅限於此次的送達保全目標,決定從案件實體上嘗試著進行一次調解,爭取從根本上把糾紛解決掉。法官助理向原告進行了提議,原告欣允,令人驚喜和有些意外的是,經電話聯繫西蒙,西蒙亦同意進行調解。
於是在兩名辦案人員居住的酒店一樓大廳,組織了雙方當事人現場進行調解。由於西蒙使用漢語困難,而現場又來不及聘請英語翻譯,法官助理決定採取擁有自帶翻譯功能的微信對話方式來與被告進行溝通。
最終,被告和原告達成了被告三年內償還所有欠款的最終調解意見,雙方握手言和。
小編有話說
一面鮮紅的錦旗,
不僅是一份信任,
一次無以言表的感激,
代表著當事人對法院司法為民的讚賞。
煙臺中院幹警將繼續堅持
司法為民、公正司法,
秉承著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宗旨,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為每一位當事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原標題:《如果被告是外國人不懂中文怎麼辦?你瞧,煙臺中院的法官是這樣做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