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讀書的時候,老師就教導我們,做人做事要腳踏實地,不要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更不要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
我深刻理解老師的話,是在初三上學期的期末考試,那段時間班裡開始流行武俠小說,每個同學都看金庸的還有古龍的小說。
我本身就是一個書迷,但也是第一次讀到這種跟作文選和故事書大不相同的書,當然很快就沉迷在刀光劍影中不能自拔。
很快,期末考試的成績給我沉重一擊,我從穩坐班級第一掉到二十名,班主任都震驚得不知道說什麼好。
我心裡非常忐忑,知道逃不掉老師的批評,更少不了被父母收拾一頓,但是心裡卻給自己找藉口:我只是這一次沒考好而已,又不是中考,還來得及的。
班主任找我談話,問我為什麼成績下降這麼多,我很淡定地說:「老師,我考試的時候身體不太舒服,下一次保證能考好。」班主任當時就怒了,差點拍碎了桌子。
「我讓你找考不好的原因,不是要你保證下一次,還有下一次嗎?下一次就是中考了,你還有機會下一次考不好嗎?」
「你不要跟我這兒找藉口,我也不要聽你編理由,我是讓你好好反省一下自己這段時間的行為,為考試成績承擔責任。」
老師的一番話如雷震耳,更讓我醍醐灌頂,讓我知道做錯了就是做錯了,就要承擔責任,而不是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
從那以後,我一直記得老師的話,即使後來走上工作崗位,我也時刻牢記一點,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要為自己找藉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行。
曾有人說:我鄙視那些善找藉口的人,因為那是懦弱者的行為,我也同情那些善找藉口的人,因為藉口是製造失敗的病源。
是的,只有那些懦弱無能的人,才會找藉口為自己開脫,讓自己更加心安理得地指責別人,而不是反省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