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打響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攻堅戰

2020-12-14 騰訊網

今天下午,廣東省林業局召開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攻堅衝刺工作視頻會議,向全省通報了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廣州、東莞、中山等市分享了他們鞏固「創森」成果、推動落實森林城市群工作任務的經驗,廣東省林業局局長陳俊光發言並作工作部署,廣東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林俊欽、局有關處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目前,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工作全面進入攻堅階段,陳俊光要求各地要採取有力措施,省市縣上下聯動,全力補齊短板,力爭在今年如期實現基本建成的目標,爭取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稱號,正式成為全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群。目前,各地正部署全面開展自查,查缺補漏,準備申報材料。

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已基本成型!

自2016年珠三角地區被確定為首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建設示範區」以來,珠三角各地認真貫徹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行珠三角全域一體化生態修復和生態建設,不斷提升珠三角城市群生態功能、環境質量、宜居程度和綠色惠民水平。目前,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已基本成型。

據了解,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的創建指標有16項,根據2019年數據評估,目前已有13項達到或超過目標值。此外,近年來各市以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的十大重點工程為載體,提質增效不斷夯實國家森林城市群的建設基礎,取得了豐碩成果。

陳俊光:確保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如期建成

陳俊光在會議上肯定了全省各地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努力,認為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成效明顯,為全國森林城市群建設提供寶貴經驗。他要求各地結合省局印發的分工方案,全面行動,紮實工作,查漏補缺,鞏固提升,確保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如期建成,針對性地提出了三點建議。

他強調,各地要從對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高度,充分認識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的現實意義。當前,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已進入了攻堅衝刺的關鍵階段,我們的思想一定要統一、認識一定要深入。要深刻認識到,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戰略付諸實施,建設世界級城市群需要強有力的生態支撐,建設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也因此具有了重大的現實意義。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已進入了常態化防控的階段,我們要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森林城市群建設工作,按照省的統一部署,結合各地實際,咬定高質量如期完成的目標,切實把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攻堅衝刺工作抓緊抓實抓細

更高目標推進森林城市群建設。要按照《申報「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稱號工作方案》的要求,儘快形成省市縣上下聯動局面,全面查找不足,全力補齊短板。

更高起點謀劃森林城市群建設。各市要切實強化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和方法,儘快補短板強弱項,把城鄉的綠化差距儘快抹平,整體提升。要按照「全域一體」的要求,落實國家和省「全域全體系創森」要求,謀劃推動森林城市群建設向縣、鎮、村延伸、共創、同享。

更高水平推動森林城市群建設,把珠三角放在全球、全國範圍內考慮,必須放在更大尺度的山水自然生態體系去思考:從戰略對接的層面去推動,從提高組織領導水平的層面去推動,從提高工程建設水平的層面去推動,從增加資金投入層面去推動。

更高效益引領森林城市群建設。在森林城市群建設過程中,始終朝向提高惠民、惠城、惠群效益的目標,大力推廣林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從而打造既高品質又接地氣的森林城市群建設:發揮惠民效益,發揮惠城效應,發揮惠群效應。

更高品位宣傳森林城市群建設。要把森林城市群建設作為生態文明理念宣傳的主戰場,通過森林城市群建設,將生態文明理念更高品位地宣傳出去,更廣泛地融入人民的心裡,實現「心中播綠」的創森初衷:要有文化地開展宣傳,要有知識地推進宣傳,要有重點地組織宣傳。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粵將率先建成全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群
    南方日報記者 肖雄 攝南方網訊 茂名森林公園優美環境,讓當地群眾盡享「綠色福利」,這只是茂名打造「國家森林城市」進程中的一個縮影,更是全省森林城市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近日,記者與廣東省林業局一起,實地走訪茂名市森林文化廣場、森林步道體驗示範區、森林博物館等茂名創森亮點工程,感受茂名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來的生態蝶變。
  • 桑德:珠三角——新崛起的未來全球最大城市群
    它是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和廣東珠海的大型跨海通道,名叫港珠澳大橋,全長55千米,蜿蜒覆蓋的整個區域就是珠三角——全世界最大的大型城市群。港珠澳大橋的設計壽命有120年,能抗擊烈度很大颱風,這「鋼鐵長城」就像一座紀念碑,象徵著一股強大的經濟力量的崛起。
  • 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翼,三大城市群,哪個是我國很強的城市群呢
    眾所周知,我國在改革開放後,各大城市的經濟實力一直在不斷的發展中,在經濟上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科技上也已經排名世界前五的位置,而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京津翼、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三個城市群對於中國經濟所作出的貢獻是最大的,三大城市群對於我國的經濟基本上是佔據了一半,這三個城市群就像三駕馬車一樣帶領著中國走向世界
  • 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長三角大時代來臨,甩開與珠三角的差距
    而在今後的經濟發展中,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發展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大的發展潛能。城市群、都市圈建設每年能夠為全國經濟增長提供至少0.5到1個百分點的增長動能,不僅為了應對疫情衝擊,更是為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中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中國目前擁有19個城市群、34個都市圈。經濟發展的競爭格局已經悄然來臨,走進城市群、都市圈的發展時代,多元化的經濟發展體系未來會逐步走上經濟的中心位置。
  • 我國「最有上進心」城市群,經濟實力穩定上升
    看著日益強大的祖國,我們內心深感驕傲,中國速度的發展也是我們最自豪的,我們國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發展中國速度,擁有這麼強大的祖國是我們生活安定的保障。中國的經濟發展一直很快,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實力可以說很強,然而,國家經濟實力的發展離不開大城市的努力,其中三大城市群貢獻最大,分別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你知道這三個集群中哪個城市集群最富有嗎?讓我們一起看看,中國最富有的城市群是中國的長三角城市群,長三角的經濟實力是中國所有城市群中最強的,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 十萬億元的區域版圖:廣深引領世界級城市群崛起
    來自「雙核聯動」——廣州、深圳兩個中心城市貢獻十萬億中的「半壁江山」;來自珠三角都市圈——佛山新加入萬億元城市行列,東莞加速逼近萬億大關,珠三角九市經濟總量約佔全省的80%;來自「一核一帶一區」——東西兩翼沿海經濟帶加快形成新增長點,北部生態發展區積極探索綠色發展。未來,廣東繼續跨越發展的突破口在哪裡?
  • 北部灣為什麼發展不成珠三角
    珠三角位於廣東中南部,是廣東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珠三角經濟異常發達,是廣東的經濟重地,珠三角的深圳還是國家的經濟特區,深圳從一個小漁村幾十年的時間就發展成為了現代化的大都市,成為了中國的一線城市,這種發展速度是國內其他地方都不能比擬的。
  • 廣東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林俊欽到我市調研森林城市建設與野生動物...
    為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相關工作部署落細落實,掌握各地工作進展情況,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林俊欽帶領調研組,於6月3至4日到我市開展森林城市建設與野生動物管理工作調研
  • 國內三大城市群,經濟發展極好,你最看好哪一個?
    目前我們國家有三大城市群,目前發展都非常好,首先就是珠三角城市群,這裡包括的主要城市為廣州,佛山,珠海,東莞,深圳,香港澳門等地,而且我們的珠三角城市群,也是整個亞太地區最具有活力的經濟區之一,這片城市群與廣東70%的人口,創造了全省85%的GDP,還有著全球影響力的先進位造業基地以及現代服務業基地。
  • 淺談廣西北部灣的發展,未來能否建成世界級城市群?
    未來北部灣經濟區能否建成世界級城市群,讓筆者和你們一起來探討吧!我們都知道,近年來廣西非常重視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因此北部灣也由經濟區升格為環北部灣國家級城市群,由廣西、廣東、海南三省區組成。那麼,未來廣西的北部灣經濟區走向如何?我們都知道一個地區的發展必須要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只有引進產業鏈,才能迎來經濟上的騰飛。
  • 廣東,不止有珠三角
    在鱗次櫛比的高樓中穿梭感受經濟發展的前沿力量走進珠三角,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城市「氣息」喧囂、熱鬧的氣味撲面而來然而別樣的廣東遠遠不止這些高樓林立的景象它還有粵東的潮汕文化粵東北的客家文化粵北的嶺南山地風情
  • 中國五大城市群發展潛力
    1.1 城市群是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平臺2006年「城市群」第一次出現在中央文件,2013年以來中央要求把城市群作為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2006年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把城市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2007年十七大報告指出,以大城市為依託,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2012年十八大報告指出,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科學規劃城市群規模和布局。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要在中西部和東北有條件的地區,依靠市場力量和國家規劃引導,逐步發展形成若干城市群。
  • 全球六大城市群中,中國僅上榜一個,但不是珠三角更不是京津冀
    城市群是集中分布在地區的幾個特大城市和集中在大城市形成的巨大多核心、多層次的城市群,是大城市的聯合體。資料顯示,目前,世界公認的世界級城市群僅有6個,分別是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倫城市群、歐美西北部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在這6個城市群中,中國只有一個上榜,為什麼既不是珠三角也不是京津翼,而是長三角呢?
  • 長三角和珠三角誰能「一騎絕塵」?哪一個實力更強呢?
    眾所周知,一個成熟的城市群對於國家經濟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國眾多的城市群當中,要屬長三角以及珠三角「最為成熟」了。不管是長三角,還是珠三角一直都是我國經濟的「發動機」,這兩者各自具備優勢,一直以來的發展都是不分軒輊。但是如果真的追究起來,這兩者究竟哪一個實力更強呢?哪一個城市群更接近於發達地區的水平呢?
  • 一個被忽視的城市群,環臺灣海峽城市群
    環臺灣海峽城市群由福建省和臺灣省兩個省組成,包括福建省的福州、廈門、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龍巖、寧德和臺灣省的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和高雄市、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一共18個市。
  • 推動碳排放率先達峰 建設更高水平美麗廣東
    《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制定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近日發布。《建議》明確,到2035年,廣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格局基本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總體形成,碳排放率先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廣東基本建成。  《建議》指出,廣東將以生態環境更加美麗為主要目標努力前行。
  • 長三角珠三角成最大贏家...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在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時代背景下,綜合評估內地各省市的金融競爭力,為引導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之本源,更好地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長三角珠三角成最大贏家,中部城市掉隊,西部雙雄崛起,南強北弱...
    新銳城市金融競爭力30強中,江蘇、浙江、山東、廣東4省合計佔21家,而在中西部地區,僅有6個省份有城市上榜。新銳城市的崛起增加了區域城市群的中間力量,對帶動區域金融協同進步功不可沒。珠三角VS長三角:兩大城市群金融業發展比較 金融城市競爭力50強中,長三角26城中共14城上榜,珠三角9城市中有6城上榜,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區形成了中國內地最強金融城市群。
  • 長三角珠三角成最大贏家 南強北弱...
    區域城市群金融業發展百花齊放在金融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下,區域金融呈現出不同區縣市協同發展、各經濟區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地域分布來看,金融競爭力50強城市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共有32家城市上榜,佔比超6成,浙江、廣東、江蘇分別佔8家、6家和5家。
  •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時間:2020-11-06 15:36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近日有關於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