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誠的心待人,以寬容的態度處事。無愧於心,無愧於人民。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這句話出自何處?
這是一句諺語,原文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傳》
原文如下:
太子宮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餘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
譯文:
太史公說:「《論語子路》中,孔子說當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會跟著行動起來;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麼,縱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會服從的。」 這不就是說的李將軍嗎 。我見到的李將軍像鄉下人一樣的樸實,口不是能說善辯。但是到他去世的那天,天下無論認識他的或不認識他的,都為他十分哀痛。他那忠實誠懇的品格,使士大夫信賴。諺語說:「桃子李子雖不會說話,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這話雖很短小精煉,卻可以見到使人明白的大道理啊!
查閱資料,這裡有一個典故來源,分享一下:
講的是在西漢時候,有一位勇猛善戰的將軍,名叫李廣,一生跟匈奴打過七十多次仗,戰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愛戴。李廣雖然身居高位,統領千軍萬馬,而且是保衛國家的功臣,但他一點也不居功自傲。他不僅待人和氣,還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給他的賞賜,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賞賜統統分給官兵們;行軍打仗時,遇到糧食或水供應不上的情況,他自己也同士兵們一樣忍飢挨餓;打起仗來,他身先士卒,英勇頑強,只要他一聲令下,大家個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這是一位多麼讓人崇敬的大將軍啊! 後來,當李廣將軍去世的噩耗傳到軍營時,全軍將士無不痛哭流涕,連許多與大將軍平時並不熟悉的百姓也紛紛悼念他。在人們心目中,李廣將軍就是他們崇拜的大英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直譯:
桃樹李樹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它們不會說話,但仍然能吸引許多人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於樹下最終走出一條小路出來。
深層意思:
講的是雖然桃李等樹,不會說話,也從不自我宣傳。但是因為它們實實在在地開出了美麗的花,果實甜美,在為人們默默地服務,所以用不著吹噓宣傳,自然也十分惹人喜愛。這句話用來比喻一個人做了好事,不用過度張揚,人們就會記住他。只要他能做到身教重於言教,為人誠懇,真摯,做事力求實際,不尚虛聲,自然會有強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總結,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1、從李廣將軍的事跡中,就可以看出一個人他只要真誠、忠實,處處為別人著想,然後又不求任何回報,還願意同眾人一起吃苦耐勞,且一點不不擺譜。那這樣的人自然而然就會有人去尊崇,他不是用言語來感動別人,他是用行動來感染別人。告訴我們踏實做人、做事的重要性。
2、還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所以當我們去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不要先在心裡想著有回報我們才去盡心盡力的做,沒有回報就草草了事。你需要把那顆功利的心先放下,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回報總有一天會來到你的身邊,或許有點晚,但它不會缺席。
3、那些特別有名的大人物從來不需要去過度的宣傳自己,他們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獲取成功,以後,用自己的實事影響著後人,造福無於民。所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在那之前,你要做的就是持續不斷的努力,把自己該做的做好就行了。
4、跟對人,才能做對事。要往那些幹實事的人的身邊靠攏,因為他們能教會你淡泊名利,坦然又不虧心的活著有多麼的美好。跟錯人,辦虧心事。因為他們只會教給你如何才能不擇手段地去往自己的目標,教給你什麼叫做「心狠手辣」?告訴你餘生都活在後悔之中是一種什麼樣的別樣滋味!你的選擇決定了後半生的命運!
結語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心平氣和,淡泊流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我是芷蘭小時光,一起觀世間百態,共同探討生命旅程。喜歡的記得點讚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