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全麻)手術結束後患者甦醒時間變化很大,它取決於患者自身病理生理情況、麻醉用藥、管理及手術種類、手術時間等許多因素。無論是單因素引起,還是多因素聯合作用,如能在支持治療同時發現原因並處理,可避免嚴重併發症。
現在常用靜脈麻醉藥的鎮痛作用很差,故在麻醉過程中需用強效麻醉性鎮痛藥,以加強麻醉效果,抑制應激反應。為了達到肌肉鬆弛和便於施行機械通氣的目的,必須給予肌松藥。因此,單純應用靜脈麻醉藥達到穩定的麻醉狀態,必須將靜脈麻醉藥、麻醉性鎮痛藥和肌松藥結合在一起。這樣即可發揮各種藥物的優點,又可克服其不良作用,如果用藥適時、適量,可使麻醉過程平穩,患者恢復也較快。
但是,由於是多種藥物的複合應用,如何根據藥理特點選擇給藥時機及劑量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相當困難的。麻醉體徵與麻醉分期也難以辨別,麻醉後清醒延遲及肌松藥的殘餘作用也可帶來嚴重併發症。因此,麻醉醫師必須精通各種藥物的藥理特點,才能靈活用藥,取得良好麻醉效果。
併發症及處理
01上呼吸道梗阻
常見原因為機械性梗阻,如舌後墜、口腔內分泌物及異物阻塞、喉頭水腫等。不全梗阻表現為呼吸困難並有鼾聲。完全梗阻者有鼻翼扇動和三凹徵,雖有強烈的呼吸動作而無氣體交換。舌後墜時可將頭後仰、託起下頜、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氣道。同時清除咽喉部的分泌物及異物,即可解除梗阻。喉頭水腫多發生於嬰幼兒及氣管內插管困難者,也可因手術牽拉或刺激喉頭引起。輕者可靜注皮質激素或霧化吸入腎上腺素;嚴重者應行緊急氣管內插管或氣管切開。
02下呼吸道梗阻
常見機械性梗阻原因為氣管導管扭折、導管斜面過長而緊貼在氣管壁上、分泌物或嘔吐物誤吸入後堵塞氣管及支氣管。梗阻不嚴重者除肺部聽到囉音外,可無明顯症狀;梗阻嚴重者可呈現呼吸困難、潮氣量降低、氣道阻力高、缺氧紫紺、心率增快和血壓降低,如處理不及時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麻醉前應仔細挑選氣管導管,過軟或不合格者應丟棄,術中應經常檢查導管的位置,避免因體位改變而引起導管扭折。經常聽診肺部,及時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下呼吸道梗阻也可因支氣管痙攣引起,多發生在有哮喘史或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淺麻醉時支氣管內異物或炎症刺激,肌松藥的組胺釋放作用,均可誘發支氣管痙攣。
03通氣量不足
麻醉期間發生通氣不足時,主要表現為CO2瀦留;而恢復期發生通氣不足,除CO2瀦留外,還可發生低氧血症。血氣分析顯示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高於50 mmHg,同時pH小於7.30。顱腦手術的損傷、麻醉藥、麻醉性鎮痛藥和鎮靜藥的殘餘作用,是引起中樞性呼吸抑制的主要原因,應以機械通氣維持呼吸直到呼吸功能完全恢復,必要時以桔抗藥逆轉。
04低氧血症
吸空氣時,血氧飽和度(SpO2)<90%,動脈氧分壓(PaO2)<60mmHg 或吸純氧時PaO2<90 mmHg即可診斷低氧血症。臨床表現為呼吸急促、紫紺、躁動不安,心動過速、心律紊亂、血壓升高等。常見原因和處理原則為:
①麻醉機的故障、氧氣供應不足可引起吸入氧濃度過低;氣管內導管插入一側支氣管或脫出氣管外以及呼吸道梗阻均可引起低氧血症,應及時糾正。
②彌散性缺氧:多見於NO吸入麻醉,停止吸入NO後應吸純氧5~10 min。
③肺不張:因分泌物過多或通氣不足等因素引起肺容量降低所致。大範圍肺不張可表現頑固性低氧血症,胸片可見肺萎陷,應以纖維支氣管鏡吸痰,嚴重者應以PEEP治療。
④肺誤吸入:其嚴重程度取決於吸入物的pH值及容量,pH低於2.5,容量大於0.4 ml/kg者危險性明顯增加。輕者對氧治療有效,嚴重者應行機械通氣治療。
⑤肺水腫:可發生於急性左心衰或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治療包括強心、利尿、擴血管、吸氧及機械通氣治療。
05低血壓
麻醉期間收縮壓下降超過基礎值的30%或絕對值低於80 mmHg者應及時處理。臨床表現為少尿或代謝性酸中毒。嚴重者可出現器官灌注不足體徵,如心肌缺血、中樞神經功能障礙等。麻醉過深可導致血壓下降、脈壓變窄,若麻醉前已有血容量不足者,表現更為明顯。應在麻醉的同時補充血容量。術中失血過多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療包括補充血容量,恢復血管張力(應用血管收縮藥)及病因治療。
06高血壓
麻醉期間舒張壓高於100 mmHg或收縮壓高於基礎值的30%,都應根據原因進行適當治療。處理原則:有高血壓病史者,在全麻誘導前可靜注芬太尼3~5 μg/kg,可減輕氣管插管時的心血管反應。術中根據手術刺激的程度調節麻醉深度。對於頑固性高血壓者,可行控制性降壓以維持循環穩定。
07心律失常
竇性心動過速與高血壓同時出現時,常為淺麻醉的表現,應適當加深麻醉。低血容量、貧血及缺氧時,心率均可增快,當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手術牽拉內臟或心眼反射時,可因迷走神經反射致心動過緩,嚴重者可致心跳驟停,應請外科醫師立即停止操作,必要時靜注阿託品。發生期前收縮時,應先明確其性質並觀察其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房性早搏多與並存心、肺疾病有關,偶發房性早搏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不明顯,無需特殊處理。頻發房性早搏有發生心房纖顫的可能,應給予西地蘭治療。
08高熱、驚厥和抽搐
常見於小兒麻醉。由於嬰幼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體溫極易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如對高熱處理不及時,可引起抽搐甚至驚厥。一旦發現體溫升高,應積極進行物理降溫,特別是頭部降溫以防發生腦水腫。惡性高熱表現為持續肌肉收縮,PaCO2迅速升高,體溫急劇上升(1 ℃/5 min),可超過42 ℃,病死率很高,應提高警惕。最容易誘發惡性高熱的藥物是琥珀膽鹼和氟烷。
來源:麻醉學術在線
圍術期醫學論壇(zhwsyx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