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尊藏品——中華民國雙旗二十一年雲南省造壹仙銅幣精品賞析

2021-01-19 巨尊一縷祥光

近十年來,古錢幣市場行情持續走高,由於海內珍藏品需求上升,包括古錢幣在內的「有形、恆久」價值的珍藏品受到富人的追捧。古錢幣之所以珍貴,不僅因為歷經歲月滄桑,存世數量稀少,更因為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它記錄著各個朝代、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商業、文化、科技的發展和變遷。比如我國銅元在我國發行流通前後不過半個世紀的時間,但其見證了中國由封建社會演化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歷史過程,是中國近代貨幣史和錢幣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意義重大,價值深厚。

今日藏品——中華民國雙旗二十一年雲南省造壹仙銅幣

壹仙銅幣

中華民國雙旗二十一年雲南省造壹仙銅幣,製作精美,圖案考究。從其尺寸大小、鑄造工藝以及紋飾特徵來看,無一不體現出民國時期的銅元風格,經鑑定,可確認此乃真品,有著相當不錯的價值。正面珠圈內直讀「壹仙銅幣」,珠圈外寫有「雲南省造」。整幣品相不錯,紋飾精美,其貌可人,格外耀眼,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再看錢背壹仙銅幣銅元珠圈內兩旗相互交叉,中間系以結帶;珠圈外上環「中華民國」,左右小花點綴,增添些許生氣,使幣面更具美觀性,下環二十一年,整體落落大方。 

背面
正面

整幣形制規整,工藝精湛,刻模深峻,銅質上乘,設計感強烈,紋理細膩,包漿自然,十分精緻。悠悠歲月,時光荏苒,銅元經過無數次的易手,幣值稍有磨損,但紋飾仍可觀看,因流通轉手磨挲而產生了自然的光亮,使之色澤明亮,更顯質量之佳,由此可見,這枚銅元具有非常明顯的歷史過渡性特徵,意義珍貴。藏品儘管流傳已久,可其魅力卻「不減當年」,依然熠熠生輝,歷史價值非常高。

雲南省造壹仙銅幣流通之時,正值政府推行幣制統一政策。朝野有識之士針對一仙銅幣發出了質疑。當局政府為息事寧人,將一仙銅幣儘量回收熔毀。因此,流傳於民間的一仙銅幣變得非常稀少,甚為難得,加上距今年份愈長,其收藏價值與日俱增。 ——巨尊

相關焦點

  • 珍稀五百文雙旗幣精品賞析 及雙旗幣價格分析
    第一、【 中華民國雙旗幣五百文】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
  • 中華民國雙旗幣貳百文市場價格怎麼樣?
    雙旗幣在我國近代銀幣中,是久享盛名的一種,被列入我國近代機制幣10大珍。雙旗幣起源民國,1911年清帝退位後,中華民國宣布成立。
  • 中華民國紀念幣——雙旗幣介紹,你家有嗎
    五百文雙旗幣雙旗幣是近現代中國貨幣中的精品,受到民國歷史的薰陶具有較高的革命紀念意義,是研究中華民國歷史文明較為珍稀的實物。此中華民國二年四川省造雙旗幣材質珍貴,包漿老道,是現代錢幣中的精品錢幣,因為存世量稀少,所以具有較大的保值和升值空間。
  • 四川銅幣一組賞析
    為滿足軍需和保路運動的需要,廢除了前清龍模銀銅幣,新創四川銀、銅幣模型,民國元年(1912年)4月,四川造幣總廠奉四川軍政府之命,開模鑄造「軍政府造四川銅幣」(也稱「漢」字銅元)。有當10文、20文、50文三種面額。1913年,增鑄當100文、200文的銅幣。四川銅幣分別是當十文、當二十文和當五十文,一改大清錢幣之前的龍紋設計。
  • 罕見的錯版雙旗幣貳百文
    雙旗幣在我國近代銀幣中,是久享盛名的一種,被列入我國近代機制幣10大珍。雙旗幣起源民國,1911年清帝退位後,中華民國宣布成立。
  • 2019雙旗幣價值如何,各版本價格行情最低估價180萬
    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在頒布的「臨時大總統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鑄紀念幣」,隨後武昌和南京兩處造幣廠率先鑄行了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銅元輔幣,以十文面值的為主,在全國大量發行以取代清朝銅元。
  • 民國時期機制銅元——<四川銅幣100文/湖南雙旗幣二十文>鑑賞
    各省鑄造的銅元大多有自己的圖案和特色,當時期銅幣種類繁多,主要由於晚清時期銅元和民國早期銅幣的混合使用,加上各地鑄幣廠鑄造銅幣數量非常多,種類比較雜,據統計數據可謂震驚國人,最開始本以銀幣為主幣、銅幣為輔幣,後來銀幣鑄造漸少、銅幣激增且面值變大,民國十二年以後尤甚,同時質量也下降很多,國民政府後期開始整理金融秩序,推行法幣,加上晚清時期的銅元回收重鑄,逐漸銅元慢慢的退出歷史的舞臺。
  • 雙旗幣價位
    從雙旗幣中,我們在客觀上見證民國雙旗幣歷史沉澱的過程中,也體會到了這枚來自於民國期間的雙旗幣的完美品相以及居高不下的市場價值,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價值
  • 中華民國雙旗幣 「伍百文」是真的嗎?價值多少呢?
    中華民國雙旗幣 背「伍百文」銅幣,約民國二十年(1931)間河南省鍛造。為我國銅元最大者,系試鑄樣幣,存世稀見。
  • 民國二年四川造:全國性銅幣也有地方版
    之前,我跟大家一起談了一枚軍政府造「漢」字四川銅幣的話題。接著這個話題和線索,我們今天來看同時期同省份的一枚銅元:民國二年四川造幣廠造200文雙旗幣。 錢幣正面上方是「中華民國二年」六字,下方為「四川造幣廠造」六字,左右兩側各飾一朵四角星花紋。
  • 機制銅幣——民國雙旗幣當制錢二十文鑑賞
    銅幣是錢幣收藏之中的大類,歷來都受到很多藏家的關注,不同版別的銅幣都有獨特的韻味,值得藏家深品。在錢幣類的在線交易中,這些古銅幣備受青睞,成為很多買家追逐的焦點。雙旗幣作為銅元收藏研究中最重要的品類之一,其甚至可以說是民國銅元的主體品種,也吸引了相當一大批業內藏家們的關注。
  • 錢幣大師耿愛德、包克收藏即將上拍,大清銀幣、光緒元寶、雙旗幣、孫小頭精品迭出
    中華民國十八年(1929年)閻錫山像臆造銀幣NGC MS 61      原耿氏收藏民國十六年(1927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孫中山像壹元幣NGC MS62       原耿氏收藏1866年香港維多利亞女王像半元銀幣NGC AU 55
  • 【精品推薦】中華民國十五年兩百文銅幣
    該中華民國十五年川版二百文銅幣。民國十五年(1926)造,在所部被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八軍的當年,為維持擴充軍力等經費開支,決定鑄造減重的新版銅元。在此背景下,大為減重的民國十五年四川嘉禾銅元開始鑄發。其面值,分二百文、一百文、五十文三等。
  • 雙旗幣,為什麼能被稱為古錢幣中的珍品?看看真正雙旗是什麼樣的!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此後開始鑄造雙旗幣,用以調整國家貨物流通,促進經濟的發展。      由於雙旗幣產生於動亂時期的民國,而民國在中國歷史上僅僅存在了幾十年的時間,因此,在兵荒馬亂、國內戰爭頻發的期間內,錢幣在經歷了無窮的歲月之後,依然可以完整地保留下來,實屬不易,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價值、歷史文化價值以及藝術品鑑價值。
  •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壹分
    銅幣又稱「銅元」或「銅板」,主要流行於清末民初。銅幣鑄造時間不長,前後僅流通了五十多年,銅幣的品種有1000餘種,但其鑄造量卻相當驚人,據估計當年共鑄有萬枚以上。流傳於現在的卻很少。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壹分銅幣是1936年發行的一枚輔幣,面值為一分,是繼開國紀念幣雙旗銅幣、中間有孔嘉禾銅幣之後的市場流通貨幣。分別由天津造幣廠、上海造幣廠和重慶造幣廠鑄造,後來又由桂林鑄造了部分帶桂字古布黨徽一分銅幣。這種錢幣最典型的地方就是正面青天白日旗圖案,仿佛是一個放出萬千光芒的太陽。
  • 中華民國十年袁大頭(精品賞析)
    上海國玄藝術網帶你賞析:中華民國十年袁大頭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清朝滅亡之後,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規定國幣種類有銀幣4種(壹圓、中圓、貳角、壹角)、鎳幣一種(五分)、銅幣五種(二分、一分、五釐、二釐、一釐)。正面鐫袁世凱側面頭像及發行年號,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國幣條例》公布同年先在天津造幣廠鑄造"袁大頭"壹圓銀幣,後在南京、廣東、武昌等造幣廠陸續鑄造。
  • 大漢銅幣、連葉版雙旗幣重點關注
    1911年辛亥江西省造大漢銅幣中心「贛」十1911年辛亥江西省造大漢銅幣中心「贛」十文一枚,Y-411/CL-KSJ.01,中國銅元十大珍品之一,鑄行時間短暫,目前已知存世僅七枚,其中二枚分別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具有珍貴的辛亥革命貨幣史料價值,歷來受藏家高度重視;此枚為名家遞藏,保存完整,彌足珍貴,PCGS
  • 你所不知道的鐵血十九星旗——兼談老銀飾裡的雙旗圖案
    這是一把中華民國雙旗背三國人物老銀精品大鎖。人物面浮雕超高,工藝精湛。在字面,旗幟甚至做出臨風飄揚的感覺。
  •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孫中山像金本位幣,國際市場容易過百萬嗎?
    民國二十一年金本位幣是中國貨幣史上曇花一現的鑄幣。其成套由銀、鎳、銅三種質材構成。按幣制規定,一元、半元、二毫、一毫面值的為銀質,半毫、貳仙面值的為鎳質,一仙面值得為銅質。今傳世者皆為試樣,為數極罕,每一枚都是中國錢幣的大珍品。
  • 珍品《中華民國》帆船幣壹圓銀幣圖片、簡介
    【藏品名稱】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帆船幣【藏品類別】錢幣【發行時間】1934年【藏品材質】銀質【藏品品相】全品【藏品規格】重量:26.6g 直徑3.9cm近年來,隨著收藏投資熱的不斷升溫,銀元也日漸走俏,且價格一路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