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薦】中華民國十五年兩百文銅幣

2020-12-26 騰訊網

該中華民國十五年川版二百文銅幣。民國十五年(1926)造,在所部被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八軍的當年,為維持擴充軍力等經費開支,決定鑄造減重的新版銅元。在此背景下,大為減重的民國十五年四川嘉禾銅元開始鑄發。其面值,分二百文、一百文、五十文三等。其中,二百文重約15克,一百文重約9克,五十文重約6克,分別與民國初年的五十文、二十文、十文銅元重量相近,可見其減重之甚。

The 15-year Sichuan edi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200 copper coins. In the fifteenth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26), in the same year when the army was designated as the 28th Army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expenditure of expanding the military strength, it was decided to cast the new copper coin with reduced weight. Under this background, jiahe copper yuan in Sichuan province began to cast and hair in the 15th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s face value, cent is 200 text, 100 text, 50 text three class. Among them, 200 articles weigh about 15 grams, 100 articles weigh about 9 grams and 50 articles weigh about 6 grams, which are similar to the 50, 20 and 10 copper coins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respectively, which shows that they have lost a lot of weight.

民國十五年四川貳百文銅元是軍閥統治時期四川成都造幣廠出品,由於極為稀少,拍賣場已經多年未見其好品相的蹤影,該錢幣確實為民間留存下來的歷史真幣。正面幣中心突起,上面以陽文鑄省(局)簡稱川,左右有十字空心花,邊緣內上鐫中文書「中華民國十五年」七字、邊緣下攜中文書「每枚當貳百文」背面中央為數字200,四面為半圓形圖案,圖中有花葉。

In 15 years sichuan two hundred wen copper yuan is warlord period Sichuan Chengdu mint produces, because extremely rare, auction place has not seen for many years the sign of its good article photograph, this coin really is the historical true coin that civilian keeps down. On the front side, the coin is protruded in the center, with yangwen casting province (bureau) as short as Sichuan on the top, there are hollow-cross flowers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n the edge, Chinese characters "15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re engraved on it. Under the edge, Chinese characters "every coin should be two hundred characters" are engraved on the back,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oin is the number 200.

文中此中華民國十五年川版銅幣二百文直幣面整體設計和諧,圖案精美,工藝技術特別精益求精。包漿明顯,表面平整光潔,字跡清晰可見,欣賞價值及市場經濟價值不可估量,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In this paper, the 15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ichuan copper coin 200 straight coin overall design harmony, fine patterns, special technology excellence. The paste is obvious, the surface is smooth and clean, the handwriting is clear and visible, the appreciation value and the market economy value is inestimable, it is a rare art treasure!

中華民國十五年川版銅幣是銅元收藏研究中數量較小、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品類,甚至可以說是民國銅元的主體品種,是近代中國錢幣中的精品,有著歷史薰陶,是價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珍貴的中華民國錢幣記錄了辛亥革命驚天動地的偉大歷史,由於歷經百年風雨,存世量極為稀少,尤其是品相好的更為稀缺,因此很受收藏愛好者青睞,其收藏價值不言而喻。

The 15-year Sichuan copper coin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re a small number of copper coins in the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but also a very important category, and can even be said to be the main variety of the Copper coin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y are the best of modern Chinese coins, with historical edification, high value of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lics, and profou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e precious Coin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ecord the great history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because after one hundred years of experience, the amount of the world is very rare, especially the rarity of good quality, so it is favored by collectors, its collection value is self-evident.

相關焦點

  • 中華民國雙旗幣貳百文市場價格怎麼樣?
    雙旗幣起源民國,1911年清帝退位後,中華民國宣布成立。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在頒布的「臨時大總統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鑄紀念幣」隨後武昌和南京兩處造幣廠率先鑄行了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銅元輔幣,以十文面值的為主,在全國大量發行以取代清朝銅元。1914年,銅元正式改稱「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清朝最大的區別是龍紋被換成了由稻穗組成的嘉禾紋。
  • 四川銅幣一組賞析
    為滿足軍需和保路運動的需要,廢除了前清龍模銀銅幣,新創四川銀、銅幣模型,民國元年(1912年)4月,四川造幣總廠奉四川軍政府之命,開模鑄造「軍政府造四川銅幣」(也稱「漢」字銅元)。有當10文、20文、50文三種面額。1913年,增鑄當100文、200文的銅幣。四川銅幣分別是當十文、當二十文和當五十文,一改大清錢幣之前的龍紋設計。
  • 巨尊藏品——中華民國雙旗二十一年雲南省造壹仙銅幣精品賞析
    壹仙銅幣中華民國雙旗二十一年雲南省造壹仙銅幣,製作精美,圖案考究。正面珠圈內直讀「壹仙銅幣」,珠圈外寫有「雲南省造」。整幣品相不錯,紋飾精美,其貌可人,格外耀眼,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再看錢背壹仙銅幣銅元珠圈內兩旗相互交叉,中間系以結帶;珠圈外上環「中華民國」,左右小花點綴,增添些許生氣,使幣面更具美觀性,下環二十一年,整體落落大方。
  • 民國二年四川造:全國性銅幣也有地方版
    之前,我跟大家一起談了一枚軍政府造「漢」字四川銅幣的話題。接著這個話題和線索,我們今天來看同時期同省份的一枚銅元:民國二年四川造幣廠造200文雙旗幣。 錢幣正面上方是「中華民國二年」六字,下方為「四川造幣廠造」六字,左右兩側各飾一朵四角星花紋。
  • 罕見的錯版雙旗幣貳百文
    雙旗幣起源民國,1911年清帝退位後,中華民國宣布成立。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在頒布的「臨時大總統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鑄紀念幣」隨後武昌和南京兩處造幣廠率先鑄行了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銅元輔幣,以十文面值的為主,在全國大量發行以取代清朝銅元。1914年,銅元正式改稱「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清朝最大的區別是龍紋被換成了由稻穗組成的嘉禾紋。
  • 大漢銅幣、連葉版雙旗幣重點關注
    1911年辛亥江西省造大漢銅幣中心「贛」十1911年辛亥江西省造大漢銅幣中心「贛」十文一枚,Y-411/CL-KSJ.01,中國銅元十大珍品之一,鑄行時間短暫,目前已知存世僅七枚,其中二枚分別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具有珍貴的辛亥革命貨幣史料價值,歷來受藏家高度重視;此枚為名家遞藏,保存完整,彌足珍貴,PCGS
  • 貴州瑞麟拍賣有限公司:精品軍政府造四川銅幣一組
    四川銅幣軍政府是由四川銅元錢幣演變過來的,最早銅元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川督岑春煊始議鑄造銅元。光緒二十九年(1903)六月,建立四川銅元局,其規模不大,僅就原購鑄小制錢的廢機修整使用.廠房是機器局的壓銅廠和舊的銅錢廠,鑄料是機器局的槍彈廢殼邊渣和寶川局餘銅,圯煉淨盡。
  • 民國25年壹分:小面值銅幣,講述抗戰前夜往事
    中華民國25年一分銅幣是1936年發行的一枚輔幣,面值一分,屬於機制幣,由當時的上海中心造幣廠製造。這枚銅幣雖然面值小,但從製造工藝來說,已經達到了新民國時期機制幣的頂峰。民國25年壹分直徑2.6釐米,重6.3克。正面中間是古錢「布幣」圖案,兩邊是幣值「壹分」二字。
  •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壹分
    銅幣又稱「銅元」或「銅板」,主要流行於清末民初。銅幣鑄造時間不長,前後僅流通了五十多年,銅幣的品種有1000餘種,但其鑄造量卻相當驚人,據估計當年共鑄有萬枚以上。流傳於現在的卻很少。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壹分銅幣是1936年發行的一枚輔幣,面值為一分,是繼開國紀念幣雙旗銅幣、中間有孔嘉禾銅幣之後的市場流通貨幣。分別由天津造幣廠、上海造幣廠和重慶造幣廠鑄造,後來又由桂林鑄造了部分帶桂字古布黨徽一分銅幣。這種錢幣最典型的地方就是正面青天白日旗圖案,仿佛是一個放出萬千光芒的太陽。
  • 珍稀五百文雙旗幣精品賞析 及雙旗幣價格分析
    第一、【 中華民國雙旗幣五百文】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
  • 很少見,價值極高的清末民國機制銅幣
    銅元誕生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所處的時代大多政治黑暗、幣制紊亂。然而,對於後世的收藏而言,銅元富涵歷史知識、種類豐富多彩、版式千變萬化,是頗具挑戰和意趣的收藏門類。
  • 民國25年一分銅幣現值多少錢?
    民國末期因為軍閥割據混戰,所以當時也是鑄造了很多種版別,因為題主沒有發圖片,所以也不知道這種民國25年的一分銅幣是哪種,這裡面有的價值比較高,有的價值比較低,現在市場上見到的大多數都是價值比較低的,這種就是黨徽背布圖的一分,沒有加字,加字的一般價值就要貴了,大多數都是沒有加字的,下面我也給大家介紹一下民國
  • 中華民國十年袁大頭(精品賞析)
    上海國玄藝術網帶你賞析:中華民國十年袁大頭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清朝滅亡之後,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規定國幣種類有銀幣4種(壹圓、中圓、貳角、壹角)、鎳幣一種(五分)、銅幣五種(二分、一分、五釐、二釐、一釐)。正面鐫袁世凱側面頭像及發行年號,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國幣條例》公布同年先在天津造幣廠鑄造"袁大頭"壹圓銀幣,後在南京、廣東、武昌等造幣廠陸續鑄造。
  • 中華民國雙旗幣 「伍百文」是真的嗎?價值多少呢?
    中華民國雙旗幣 背「伍百文」銅幣,約民國二十年(1931)間河南省鍛造。為我國銅元最大者,系試鑄樣幣,存世稀見。
  • 中華民國紀念幣——雙旗幣介紹,你家有嗎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由民國政府發行的一款紀念銅錢,正面「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字樣,十文,背面交叉龍旗
  • 2021年孫中山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上門價格為啥超百萬
    背面中央為中文隸書體「壹圓」且圓字出頭及嘉禾,邊緣上側鑄有「MEMENTO」(紀念幣)字樣,下側為「BIRTH OF 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誕生),左右上方分列六角星圖案,直線邊齒。藏品幣面乾淨,色澤明亮,鑄造工藝精湛,乃古錢幣之精品。目前此幣數量較少,值得藏家傾情收藏。
  • 稀有物件:民國銅幣界的五大天王,價高難尋,一般人家裡找不到!
    一、宣通三年出兩枚銅錢。 孫中山就像一枚鑄造的硬幣,一枚銅幣. 與著名的元寶相比,這種銅幣既粗糙又醜陋,無法與銀元的精緻相提並論。然而,銅錢是一種孤獨的寶藏。這枚銅幣是1912年製作的。
  • 精品推薦—稀有古錢幣三枚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近代中國錢幣中的精品,有著歷史薰陶,是價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同時,還是考古和研究中國歷史文化難得的實物。珍貴的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記錄了辛亥革命驚天動地的偉大歷史,由於歷經百年風雨,「開國紀念幣」存世量極為稀少,尤其是品相好的更為稀缺,因此很受收藏愛好者青睞。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 。
  • 古幣資訊—大清銅幣價格及圖片—圖片鑑定
    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各地鑄造比較統一。鑄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流通時間較短。因其版面設計優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極為稀少,大清銅幣光緒年戶部造當時被譽為中國近代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大清銅幣是近代機制幣中的代表,知名度頗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由於其版面設計優雅美觀、製作精良、存世較少而廣受銅幣愛好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