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大元寶:五代十國古錢幣。此泉位列古泉五十名珍,極為珍罕。南唐保大元寶背天,折五型直徑33mm,折拾型直徑45mm,其字文雄健深峻,形制深厚樸拙與楚錢風範極類,應為馬希萼奉南唐為正朔時所鑄,故面文用南唐年號,背文則保留了楚鑄舊制。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貨幣在長達五千年的使用過程,經歷了從不同朝代不同試樣金屬貨幣向當今紙幣的演變。雖然古代貨幣在當今市場無法兌換商品體現貨幣該有屬性,但隨著收藏市場的崛起,部分古代貨幣附加值遠遠超越了貨幣本身價值,它們屬有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是當今貨幣無法比擬的。
藏品介紹
中文名稱:保大元寶背天
英文名稱:Baoda silver ingot carries the sky
類別:雜項
規格:一枚
品相:美品
保大元寶背天
五代十國是一個混亂時期,雖短短幾十年,各國所鑄錢幣品種很多,計有數十種名稱,且銅、鐵、鉛質均有。保大元寶鑄造於五代十國·南唐李璟保大年間(943-957年)。此錢正面「保大元寶」四字有八分書遺風,背銘單字「天」。製作較為考究,其字文雄健深峻,形制深厚樸拙,與楚錢風範極類似,應為馬希萼奉南唐為正朔時所鑄,故面文用南唐年號,背文則保留了楚鑄舊制,此幣為泉家珍藏之珍品,極為珍罕。
錢幣正面外圓內方,象徵天地乾坤,乾坤之間保大元寶旋讀,中間四方孔十分規整,由於古代錢幣在錢範中成形之後,周邊會有毛刺等情況,所以錢幣進入流通前還要進行打磨拋光的工序,而四方孔就是為了更好的固定,使錢幣不再轉動,更方便打磨提高工作效率,而後期仿品是不會考慮這個因素的,直接倒模成形,所以真品錢幣四方孔都是十分規整的,這枚錢幣字跡清晰,立體感很強,且表面有極其明顯的硃砂鏽,鏽色深淺不一過渡自然,具有顆粒狀,是一件開門的真品錢幣,且品相精美是難得的館藏級錢幣。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北洋政府為了整頓幣制,劃一銀幣,於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頒布《國幣條例》十三條,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國幣條例》規定:「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為價格之單位,定名為圓」,「一圓銀幣,總重七錢二分,銀八九,銅一一」,「一圓銀幣用數無限制」,即以一圓銀幣為無限法償的本位貸幣。根據這一規定,於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後由造幣總廠及江南造幣廠開鑄一圓銀幣,幣面鐫刻袁世凱頭像,俗稱「袁頭幣」或「袁大頭」。
清朝滅亡之後,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北洋政府鑑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複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也想藉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把他的頭像鑄於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藏品介紹
中文名稱:民國三年袁大頭
英文名稱:Yuan dazhong in the third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類別:雜項
規格:一枚
品相:美品
背嘉禾紋,左右交互,下繫結帶,中鑄「壹圓」二字。這些年,在銀元收藏界,有一個名字,始終不乏耳聞,那就是「袁大頭」,特別是這幾年,隨著金銀價格走強以及市場的火爆,許多老銀元的市場價格都有了多倍的漲幅,其中部分版本特殊,品相良好,存世稀少的珍品,更是不可估量。
正面均為袁世凱五分側面像,上列紀年,民國三年收藏價值是極高的,袁大頭之所以會被稱為袁大頭主要是因為在這枚銀元背後是印有袁世凱側臉的「大頭貼,並且這枚銀元也是由他發行的,首先銀元值錢的其中原因在於它和人民幣不同,它從外國的傳入期是由清朝開始袁世凱為了解決在辛亥革命後的軍費問題以及個人地位提高的重要途徑,從這裡來說雖然他不受到歡迎但是銀元背後的歷史價值是不容小窺的。
袁大頭中的極品民國三年袁大頭,這一年的袁大頭髮行量最少,因為他在當時是一個錯版的存在,一般的袁大頭都是七個字,多了一個『造』字,在所有袁大頭中只有民國三年的袁大頭是沒有造字的,再看紅圈所標記處,民字是多一點的,這也是與其它錢幣很大的一個區別,下方紅圈標記處,我們可以看到袁大頭人像與內齒接觸的地方是少一個內齒的,這也是內行人鑑定錢幣真假重要的一點,這枚錢幣整圈就少這一個內齒,當時的目的就為了來防偽的,而後期仿製的錢幣是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的。這枚袁大頭表面有苔蘚綠繡,且字跡清晰輪廓分明,表現壓力十足,是一枚十分開門的錢幣。
錢幣收藏曆來就講究:藏『絕』無造版三年袁大頭是整個袁大頭系列裡的一『絕』其收藏價值極高,而且錢幣第二側重點就是看品相,這枚銀幣,包漿自然,整體規整,字體清晰,圖案精美,無任何磕缺,變形,品相完美,是館藏級別的銀幣。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近代中國錢幣中的精品,有著歷史薰陶,是價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同時,還是考古和研究中國歷史文化難得的實物。珍貴的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記錄了辛亥革命驚天動地的偉大歷史,由於歷經百年風雨,「開國紀念幣」存世量極為稀少,尤其是品相好的更為稀缺,因此很受收藏愛好者青睞。
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宣統三年)新軍中的革命黨人暗中聯絡,決定當天晚上起義。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
藏品介紹
中文名稱:孫中山開國紀念幣
英文名稱:The founding COINS of sun yat-sen
類別:雜項
規格:一枚
品相:美品
背面邊緣有英文MEMENTO - BIRTH OF 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整幣品相好,色澤包漿自然、文字圖案細膩清晰,總體保存完整,字體紋飾均清晰可辨,此版特徵是,錢幣背面左右分列六角星。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盜取大總統後時間不長,該版紀念幣停止鑄造。1914年,也就是民國三年,開始鑄造袁大頭,替代了1912年版「孫小頭」的主體地位。因鑄造時間不長,存世量小,市場價格較
此枚1912年版「孫小頭」,即上六星版,是1912年(民國元年)南京造幣廠首鑄的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正面中央為孫中山側面肖像,邊緣內上鐫中文隸書體「中華民國」4字、下鐫「開國紀念幣」5字。銀幣左右五瓣梅花各一支,五權憲法意者也。後即以此為國花。
孫中山開國紀念銀幣,俗稱小頭,是民國時期流轉的首要貨幣之一。是榜首枚將大總統頭像更換皇家龍圖的國幣,這意味著宣告清王朝統治的結束,我國從此進入共和制的新紀年。此外,幣面鐫刻中英文字,意在告知外國人,我國新的敞開年代降臨。在集藏範疇,歷來對重大前史事件高度靈敏的金銀幣保藏商場,會賦予藏品共同的價值,它的行情也會順勢火爆。
這枚紀念幣包漿自然,其反面中心有「壹圓」字樣,字兩邊為麥穗圖畫,字上下方各有一行英文字母,英文字母兩邊各有一個六角星;紀念幣正面中心印孫中山頭像,頭像上方印字「中華民國」,頭像下方印字「開國紀念幣」,兩字中心各有一幅梅花圖畫。
孫小頭開國紀念幣,為首鑄的一批,當年即被換購保藏,因此保存著最佳品相,肯定是正統的「民國榜首錢」,其正面中央孫中山旁邊面小頭像,外環上面隸書中華民國字樣,下面開國紀念幣,左右兩邊有長枝花草紋飾。反面內環裡鑄有植物紋飾環著壹圓字樣,外環英文間兩顆六角星。這款錢幣反映出其時的社會布景,是對前史最佳的記載。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因為鍛造廠家不一,形成了許多版別,今日格外引薦一下這枚值得保藏研討的珍稀種類。
孫中山開國紀念幣是民國第一種銀幣,也被稱為國父幣,在錢幣收藏裡來說就是『頭』收藏曆來就講究:藏頭,藏尾,藏齊,這枚錢幣真是對應了藏頭這一說,在看錢幣價值的第二大因素『品相』,這枚錢幣都已經超越了收藏級,屬於品相裡的美品,綜合上述這兩枚銀幣,可以說是咬著牙也要收藏的精品。
這三枚錢幣包漿自然,底光柔和,所謂包漿是自然形成的氧化層,也有認為手盤包漿,兩者不同,但同時都有保護錢幣的功能,有如給錢幣鍍上一層保護膜,是錢幣不再氧化,便於收藏傳世,如果覺得錢幣髒,可以用清水洗,再用棉布擦乾,不要破壞包漿,破壞了包漿就相當於破壞了保護層,更重要的是包漿是鑑定新老錢幣最簡單有效的方法。細看這三枚錢幣品相完美,沒有磕缺,損毀,變形等是不可多的收藏級銅幣,建議收藏,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