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還有這些國家也歸還文物了

2020-12-18 小臉兒愛八卦

11月17日,埃及在開羅國家博物館舉行了古錢幣的交易儀式,由埃及的旅遊和文化部長哈立德·阿納尼移交31枚中國古錢幣。這不僅代表著中國、埃及兩國的友誼,也代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除了埃及之外,瑞典、英國、義大利等眾多國家都向中國歸還過文物。

01、英國主動歸還25年前流失的中國文物

11月18日,由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了從英國追回的68件文物。從1995年開始,英國警方就發現一批意思中國的文物,但文物一直被扣押在英國。25年之後,英國才主動把這批文物歸還給中國。因為今天的中國,不是25年前的中國,如今的中國在綜合國力上,也是世界數一數二的。為此,英國主動歸還文物給中國,也是為了向中國示好。

02、瑞典——最早歸還文物給中國的國家

早在1950年,瑞典和中國就建立了外交關係,瑞典是新中國建交的第一個西方國家。當時來中國的是瑞典王子,王子還見了我們的周恩來大大,由王子代替瑞典把屬於中國的文物歸還給了中國,這些文物現在就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03、義大利歸還中國769件文物

769件文化歸還,算是大規模的文物歸還了。是在2019年的3月23日,義大利正式歸還796件中國文物。這些文物是在2007年,義大利文物憲兵在義大利查獲的一批違法流失文物。之後,就由中國國家文物局進行交涉。交涉了十多年,2019義大利年才歸還了這批文物。這些文物有漢代陶馬、漢代彩繪繭形壺、唐代陶駱駝、漢代陶俑等等,保持的情況也很好。

當然,歸還文物的國家不止這幾個,尤其是近幾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家主動歸還文化,這不僅是國際形勢的變化,也說明了祖國的強盛。

相關焦點

  • 昨日,古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一份促進中埃關係的禮物
    我國作為文明古國,一向注重古文物的傳承與保護。就在昨天,我們收到了一份來自同樣是文明古國埃及的一份禮物——31枚古錢幣的回歸!古錢幣交接儀式埃及當地時間17日晚,古錢幣交接儀式在首都開羅國家博物館舉行,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親手向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移交了2018年初在埃查獲的31枚中國古錢幣。
  • 阿根廷|走在歸還文物的最前列
    2004年以來,阿根廷已將在國內查獲的4825件被盜文物(藝術品、考古遺蹟和歷史文獻)歸還原主國。在過去10年裡,阿根廷成為這一地區歸還被盜文物的典範。 阿根廷國家美術館研究負責人瑪麗亞·弗洛倫西亞·加萊西奧(María Florencia Galesio)解釋說,之所以執行這項政策,是由於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前西班牙時期文物的遺產價值。她說:「對於前哥倫布時期的藝術,人們長期以來低估了其美學價值,這些藝術近15年來獲得了更多認可,並且因此而受益。」
  • 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2020年是中埃兩國書寫新輝煌的一年
    中埃有五大共同點:兩國都堅定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都奉行不幹涉內政原則,堅定走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都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作為兩大文明古國,都堅定支持和倡導不同文明交流互鑑,和諧共生;都堅定捍衛多邊主義,共同捍衛發展中國家利益,維護全球公平正義。今年以來,埃方繼續在涉疆、臺灣、人權等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堅定支持中方立場。
  • 青幫大佬杜月笙勢力龐大,兒子卻將18億文物捐國家,讓人心生敬佩
    青幫大佬杜月笙勢力龐大,兒子卻將18億文物捐國家,讓人心生敬佩民國時期上海灘魚龍混雜,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因此被稱為年輕人的冒險天堂。說起上海灘的人物,有兩個人是不得不提的,一個是黃金榮,另一個便是杜月笙。
  • 顏老師,您好,納芙蒂蒂胸像有何歷史意義,它是否該被歸還埃及?_澎湃...
    不愧是美術館的同仁,問題直指埃及藝術的精品。奈弗爾提提像的「歷史意義」包含了很多層面。這尊雕像在世界美術史上的意義是很重大的,我相信中信美術館的老師才是行家,在此不再班門弄斧了哈。我覺得還有一個層面作為埃及學家應該多談一談,就是從她的發現,到當下的爭議,這段歷史的意義。
  • 【三胖蛋早新聞9.12】埃及首次向中國歸還13件查獲文物 含光緒年間銀票等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向會議的召開致以熱烈的祝賀,向出席會議的各國代表、國際機構負責人和各界人士致以誠摯的歡迎,並預祝大會圓滿成功。2. 彭宇華李明哲顛覆國家政權案開審 法庭將擇期宣判 —— 9月11日,被告人彭宇華、李明哲顛覆國家政權一案在湖南省嶽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公訴機關指控,2012年以來,被告人彭宇華先後創建了系列聊天群,拉攏被告人李明哲等數十名境內外對中國政府和社會主義制度不滿的人員,成立了旨在顛覆國家政權、推翻憲法所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組織「梅花公司」。
  • 杜月笙幼子、收藏家杜維善溫哥華去世,曾捐上博兩千餘古錢幣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僑報網報導 當地時間3月7日,中國知名收藏家和古錢幣研究專家杜維善因病在加拿大溫哥華去世,享年88歲。2013年,他再向上博捐獻了400多枚西域古代國家錢幣文物。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近日表示:「談到上博的收藏,一定要講到杜維善,這是繞不過去的,他捐贈的古錢幣既有觀賞價值,還有非常大的學術研究意義。他的古錢幣研究在中國來講是具有開拓性的。」杜維善,1933年12月16日出生,系杜月笙最小的兒子,排行老七。
  • 古錢幣目前市場如何?如何成交?
    很多人都搞不懂古錢幣收藏市場為何這麼火爆,很多錢幣都出現了比較難求的現象,古錢幣難求的原因主要是有這幾個方面,第一根市場行情有很大的關係,古幣自身的寓意比較好,另外數量稀缺,市場上人們的需求量相對來說比較大,再加上古錢幣市場買買的周期較長,不允許自私的買賣,另外還有買家洽購,還有一些專場的古錢幣拍賣市場,這樣就買賣雙方就比較容易溝通
  • 【文物鑑賞】大泉五千:據說僅存兩枚
    大泉五千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傳世極少,早期評為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至今發現的也是非常的少。大泉五千 目前,國家博物館收藏了兩枚大泉五千,是古泉大家沈子槎(chá)和戴葆庭捐贈。據說其中一枚是在1912年,在上虞縣百官鎮龍蚌二山之間出土。
  • 城事|寧鄉人撿到半編織袋千年古錢幣,疑與「靖康之難」有關
    來自寧鄉市流沙河鎮的喻科良是古錢幣發現者,據他介紹,1月7日,他在修整流沙河鎮花林村後灣組門口大塘塘基時,挖機挖出一個洞穴,約有水缸大小,接著一點點挖,「幾個銅錢滾了出來,再往裡面挖,銅錢越挖越多。」喻科良說,他知道古錢幣屬於文物,文物屬於國家,就立即向村組長劉建華報告,劉建華又趕緊上報流沙河鎮政府並通知市文物部門前來查看。
  • 真實版的印地安納瓊斯:95歲的她被指控盜取埃及大量文物
    照片:Ben Curtis / AP50多年前,一名澳洲外交人員的妻子跟著丈夫來到埃及,醉心考古的她帶走了許多珍貴的文物,也讓外界戲稱她為印第安納瓊安。然而,埃及考古學家非常生氣,希望澳洲政府能好好調查,讓她手上的文物可以重回埃及的懷抱。
  • 農村老人藏有1枚價值120萬的錯版古錢幣,究竟長啥樣?
    原來他從事古玩收藏已經接近30年的時間了,以古錢幣居多。對於這些寶貝他可是如數家珍,這些古幣都是成套成組收藏的,比較完整。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他是從哪裡弄到這些古幣的呢?據黃大爺自己介紹,一個是從家裡面長輩傳承下來的,還有就是從農民手中淘來的,和藏友交換文物得來的。
  • 荷蘭歸還尼日利壓一件600年歷史的文物
    荷蘭歸還尼日利壓一件600年歷史的文物西非華聲報11月27日訊 據先鋒報消息,11月26日周四,荷蘭王國駐奈及利亞大使哈裡·范迪克向奈及利亞負責荷蘭事務的官員卡比魯·穆薩和全國博物館和古蹟局局長歸還了一件600年歷史的文物--伊菲陶。
  • 法國搶走我國遠古文物,價值超380萬,拒不歸還後一夜被盜
    要說世界上哪一個國家擁有著最吸引人的文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中國。確實,中國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國家,其悠久的歷史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的,時至今日,我們也敢說自己是一個文化大國。但這數量龐大的古代文物,也引發了很多人的嫉妒和眼紅,也導致了我國文物的流失。
  • 精品推薦—稀有古錢幣三枚
    保大元寶:五代十國古錢幣。此泉位列古泉五十名珍,極為珍罕。
  • 拍賣歷史上最貴的十種中國古錢幣
    中國古代錢幣萌芽於夏代,起源於殷商,發展於東周,統一於秦代。中國的古錢幣文化內容豐富多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稱道,並由此而產生了頗具中國特色的錢幣之學。如今適逢盛世,各類收藏異常火熱。錢幣在各大拍賣市場屢創記錄,這裡給大家盤點近年拍賣價最高前十,大家可以留心觀看,後期要是有幸得到一枚,一夜暴富也未嘗不可。
  • 不顧埃及政府抗議 英國一拍賣行出售多件埃及文物
    綜合美國廣播公司(ABC)和半島電視臺報導,此次拍賣會上最受人矚目的文物當屬有著3000年歷史的埃及「少年國王」圖坦卡蒙石英巖頭像,這一文物被拍出470萬英鎊(近600萬美元)的高價。據法新社援引埃及前文物部長哈瓦斯(Zahi Hawass)的說法,該文物被認為是上世紀70年代,在埃及盧克索的卡納克神廟和其他文物一起被「偷走」的。
  • 他是杜月笙幼子,慷慨捐贈價值20億元古錢幣,動機令人肅然起敬
    依照杜月笙留下的遺囑,姚玉蘭總共得到了四萬多萬的遺產,但在臺北需要住宿,需要落地紮根,更需要人脈打點,做好這些,銀錢已經所剩無幾。杜維善回憶母親為了生計,仍舊緊密聯繫著上流社會的小姐姐太太,甚至重新開始唱戲,一有富人點戲,即便是三更,也要起床前去赴約。母親變賣了所有首飾換成一身行頭,而自己平時只是戴假的首飾,畢竟遊走在富人中間,不能顯得太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