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走在歸還文物的最前列

2021-01-09 騰訊網

阿根廷:走在歸還文物的最前列

Argentina: At the forefront of restitution

2004年以來,阿根廷已將在國內緝獲的近5000件文物歸還原主國。前哥倫布時期不同文明的藝術得到更多認可,並且通過了保護考古和古生物遺產的法律,這是促成這項新政策的原因。

艾琳·哈特曼(Irene Hartmann)

駐布宜諾斯艾利斯《號角報》記者

這無疑是一起驚天大案,媒體稱之為「世紀盜竊案」。2002年7月,幾個人挖了一條30米長的隧道,偷偷潛入位於亞松森的巴拉圭國家美術館的地下室,盜走了五幅油畫。其中之一是創作於16世紀的《聖傑羅尼莫》,價值20萬美元,畫家姓名不詳。竊賊們逃離巴拉圭,越境進入阿根廷。此後不久,這幅畫流入了阿根廷東北部波薩達斯的藝術品市場。安全部隊在2008年追蹤到畫作的下落。同年,阿根廷將這件藝術品歸還巴拉圭。

《聖傑羅尼莫》的回歸併非孤立的個案。2004年以來,阿根廷已將在國內查獲的4825件被盜文物(藝術品、考古遺蹟和歷史文獻)歸還原主國。在過去10年裡,阿根廷成為這一地區歸還被盜文物的典範。

阿根廷國家美術館研究負責人瑪麗亞·弗洛倫西亞·加萊西奧(María Florencia Galesio)解釋說,之所以執行這項政策,是由於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前西班牙時期文物的遺產價值。她說:「對於前哥倫布時期的藝術,人們長期以來低估了其美學價值,這些藝術近15年來獲得了更多認可,並且因此而受益。」

2004年,布宜諾斯艾利斯美術博物館開設了前哥倫布時期藝術展廳,向著承認這些昔日文明的遺存邁出了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弗洛倫西亞·加萊西奧說:「這一做法證明了,這些展品不僅具有人種學或考古學上的意義,如今它們所蘊含的審美價值也得到了認可。」

阿根廷國家美術館

哈內爾案件

這位研究員說:「能得到這種認可,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博物館。但這種現象不是毫無由來的,與之同時出現的是2003年通過的關於保護考古和古生物遺產的法律。」也正是在這一年,阿根廷批准了旨在打擊非法販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公約》。國立人類學和拉丁美洲思想研究所(INAPL)接受重任,負責在國家層面實施這部法律,並規定凡是源自考古或古生物學遺址的物品,其所有者必須將其正式登記註冊。

2003年法律的通過與「哈內爾案件」有關。這起案件對公眾輿論產生了影響,促使人們的思想和立法進程開始發生變化。21世紀最初的幾年裡,執法機構「機場安全警隊」的警員驚訝地注意到,有大量考古物品進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埃塞薩國際機場。警方向國立人類學和拉丁美洲思想研究所求助,研究所於是為警員提供了如何識別考古和古生物遺存的培訓。2000至2001年,大約有10000件相關物品從阿根廷首都的多家商店裡緝獲,其中大多數屬於古董商內斯託·愛德華多·哈內爾(Néstor Eduardo Janeir)。

阿根廷在過去大約15年裡歸還的眾多文物有著難以估量的市場價值。國際刑警組織—阿根廷聯邦警察局負責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聯邦警務專員馬塞洛·埃爾·海貝(Marcelo El Haibe)解釋說:「由於禁止買賣這些物品,考古學家不願給它們估價。其中很多物品是沒有價格的;另一些物品可以根據違法者的銷售記錄估價,可能價值幾百、幾千、或是幾百萬美元。」

事實上,在歸還原主國的近5000件物品當中,標上「價格」的僅略多於3%。假如這些物品在黑市上出售,總價值大約可以達到86萬美元。難道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其實,這個數字遠不能反映出出這一系列歸還行為的重要性,因為其餘97%的市場價值尚未被計算在內。再者,這些物品更重要的象徵意義是無論如何都無法通過數字體現出來的。

前哥倫布時期的謝納加遺產,人形陶瓷花瓶。An anthropomorphic ceramic vase of Ciénaga heritage from the pre-Columbian period.

主要受益者 秘魯

秘魯是這一地區受到非法販運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鄰國阿根廷歸還文物的最大受益國,追回了88%的被盜文物。其次是厄瓜多,但該國只追回了 9%的被盜文物。2016年,七年前被盜的大約439件厄瓜多文物和4150件秘魯文物被送歸原主國。此外阿根廷還向玻利維亞、巴拉圭和西班牙歸還了文物。

2007年,有人冒充研究人員進入西班牙國家圖書館,偷走了託勒密(Ptolemy,公元2世紀希臘裔埃及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地理學家)繪製的地圖。後來,竊賊及兩張失竊的地圖在阿根廷被找到,地圖於同年歸還西班牙。

從西班牙地圖案件中可以看出,文物販子通常會利用迷宮般複雜曲折的路線穿越陸上和海上邊界。埃爾·海貝說:「就是由於這個原因,受害者在本國報告失竊案,被盜物品卻往往在國外出售。這確實給調查人員的工作帶來了更多困難。」他估計每年的非法交易額約為65億美元。

託勒密(Ptolemy,公元2世紀希臘裔埃及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地理學家)繪製的地圖。

這些行動要取得成功,往往需要多國警察部門通力合作,並藉助外部人員的專業知識來確定目標。埃爾·海貝說:「如果涉及到古生物遺存,我們會聯合其他機構,例如國立人類學和拉丁美洲思想研究所或是貝爾納迪諾·裡瓦達維亞阿根廷自然科學博物館。我們的成功源自堅持開展跨學科工作。」

最近一次成功行動是在2019年,成果包括從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家商店裡緝獲的正在出售的115份歷史文獻。這些文獻可以追溯到1824至1900年,價值10000美元,它們在秘魯被盜,不久將被送回該國。

相關焦點

  • 還有這些國家也歸還文物了
    除了埃及之外,瑞典、英國、義大利等眾多國家都向中國歸還過文物。01、英國主動歸還25年前流失的中國文物11月18日,由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了從英國追回的68件文物。從1995年開始,英國警方就發現一批意思中國的文物,但文物一直被扣押在英國。
  • 荷蘭歸還尼日利壓一件600年歷史的文物
    荷蘭歸還尼日利壓一件600年歷史的文物西非華聲報11月27日訊 據先鋒報消息,11月26日周四,荷蘭王國駐奈及利亞大使哈裡·范迪克向奈及利亞負責荷蘭事務的官員卡比魯·穆薩和全國博物館和古蹟局局長歸還了一件600年歷史的文物--伊菲陶。
  • 法國突然歸還「收藏」來的文物,民眾:怎麼來的沒數嗎
    據海外媒體報導,本世紀之前法國一直是歐洲最活躍的國家之一,曾經憑藉著堅船利炮開拓了無數海外殖民地,以及措辭侵略其他國家。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具有當地特色的文物神不知鬼不覺地就"流入"法國了,以至於法國國家博物館藏中有超過幾十萬件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物,遠超過自己國家的文物數量。
  • 法國搶走我國遠古文物,價值超380萬,拒不歸還後一夜被盜
    要說世界上哪一個國家擁有著最吸引人的文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中國。確實,中國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國家,其悠久的歷史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的,時至今日,我們也敢說自己是一個文化大國。但這數量龐大的古代文物,也引發了很多人的嫉妒和眼紅,也導致了我國文物的流失。
  • 加拿大女子懷疑自己偷拿文物被詛咒主動歸還,網友熱議:家裡放著名...
    虎撲10月14日訊 近日,據CNN報導,加拿大36歲女子Nicole將「被詛咒」的文物歸還義大利龐貝古城。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加拿大女子懷疑自己偷拿文物被詛咒 15年後將所偷文物歸還龐貝古城】#懷疑自己偷拿文物被詛咒主動歸還#據CNN報導,近日,加拿大36歲女子Nicole將「被詛咒」的文物歸還義大利龐貝古城。她向龐貝古城的一家旅行社寄去了一個包裹,包裹裡有兩塊馬賽克瓷磚、一隻雙耳瓶的部分殘片和一塊陶瓷,還有一封認罪書。
  • 歐美股市:匈牙利、阿根廷、比利時、芬蘭、葡萄牙等居於漲跌前列
    上周(9月27日-10月3日)歐美股市居於漲跌前列為匈牙利、阿根廷、比利時BFX、芬蘭赫爾辛基、葡萄牙PSI20。最大漲幅:匈牙利漲跌,大幅上漲漲跌為4.7%。振幅情況,強烈震蕩震蕩幅為5.6%。多空,多方佔絕對強勢。支撐,空方佔優勢支撐不夠。
  • 同意歸還香港,卻不肯歸還福克蘭群島
    清朝時期,中國因閉關鎖國的政策逐漸開始走下坡路,清政府腐敗落後。而西方列強在工業革命的基礎中日漸強大,經濟迅速增長,但這也導致了國家商品積壓以及材料短缺等問題,中國人口眾多,資源又十分豐富,自然吸引了西方列強的目光。
  • 歐美股市: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等居於漲跌前列
    上周(9月20日-9月26日)歐美股市居於漲跌前列為墨西哥BOLSA、阿根廷、土耳其。最大漲幅:墨西哥BOLSA漲跌,強勢上漲漲跌為1.6%。漲跌前3位:墨西哥BOLSA、阿根廷、土耳其行情走勢。漲跌,墨西哥BOLSA、阿根廷、土耳其等強勢上漲平均漲跌為1.3%;加拿大S&P/TSX、秘魯股市等震蕩下跌平均漲跌為-0.9%。
  • 英國歸還我國香港,卻堅決不願歸還馬島,這些原因是關鍵
    香港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中國的地區,因為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強行佔領了,還強迫清政府籤下不平等的條約,在那之後就一直被英國統治中,一直到1997年才將香港歸還給中國,不過英國不止佔領了香港,就連馬島也被佔領了,但英國只肯歸還香港,卻不願意將馬島也歸還中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八國聯軍侵華後,德國最先道歉並歸還文物,唯獨此國拒絕認錯
    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繞過北京城的東北郊直接撲向了圓明園, 當時的守軍沒能抵抗住強大的聯軍部隊,圓明園最終被佔領,總管大臣文豐福也投海自盡,次日,英法聯軍在圓明園內大肆搶掠,軍官、士兵們將大量的珍貴文物,稀世珍寶洗劫一空,為了使清政府儘快的接受議和的條件,對圓明園進行了兩天的洗劫。
  •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為何卻堅決不放棄馬島呢?欺軟怕硬
    英國與阿根廷也有著領土上爭端——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馬島問題成為了兩國關係的一個巨大裂縫。英國對待馬島問題和香港島問題的態度,截然不同,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為何英國願意歸還香港,卻堅決不放棄馬島呢?
  • 遊客偷走文物後歸還,附道歉信:我為我的混蛋行為感到抱歉
    原來,傑西在2017年參觀羅馬國家博物館時偷走了這件文物,並將其送給男友,直到最近才「良心發現」物歸原主。傑西在致歉信中寫道:「作為一個成年人,我不僅偷走了它,還在上面寫了字,實在是太糟糕了……我意識到了我的行為有多麼輕率可鄙。」她還說,她嘗試擦去文物上的馬克筆痕跡,但並未成功。
  •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為何被中國拒絕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為何被中國拒絕英國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庚子之變的發起國,在掠奪和收藏清宮文物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因為動手早、下手狠,所得豐富且精品多。英國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甚至私人收藏家都藏有清宮文物。其中以大英博物館最突出。鎮館之寶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收藏了世界五大洲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和藝術品多達百萬件。而該館收藏中國文物的歷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館時期,被認為是世界上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歐美博物館之一。
  • 英國答應歸還香港,卻不同意歸還幾千人的馬島,其中有何隱情?
    01 縱觀我國歷史,最有骨氣的要屬明王朝 ,「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明朝歷代皇帝都必須謹記的祖訓,事實證明雖然這些皇帝中多有不孝者,卻都恪守著這些信條,最後崇禎皇帝煤山自縊前更是說道:「朕自去冠冕,以發復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 義大利歸還我國數百件歷史文物,國人為之高興
    義大利歸還文物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強大,經過國家以及愛國人士的努力,眾多流亡在外的國寶已經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尤其在2019年3月23日,國家文物局方面再度傳來特大消息:我國在近代戰爭中被義大利奪走的796件套中國國寶文物經過雙方磋商成功回到祖國的懷抱。其中有兩大傳奇國寶,我們不能不知道。
  • 英國放棄了絕大多數殖民地,為何堅決不歸還馬島,這點是最關鍵的
    英國堅持不歸還,而且為了此地還發生了重大戰爭。這個地方就是馬島,我們看一下英國為何不願意歸還馬島。馬島,全稱馬爾維納斯群島,不過這是阿根廷的稱呼,英國稱其為「福克蘭群島」。整個馬島括東福克蘭島、西福克蘭島和776個小島,總面積12200平方公裡。這個地方位於南大西洋的群島。主島地處南美洲巴塔哥尼亞南部海岸以東約500公裡,南緯52°左右海域。
  • 為什麼英國堅決不放棄馬島,卻肯願意歸還香港呢?原因很簡單
    1982年,阿根廷佔領馬島,而英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收回馬島。為什麼阿根廷和英國會出現這樣的爭端呢?馬島的位置距離阿根廷比較近,獨立之後的阿根廷想要直接佔領馬島。但是這下英國人卻不幹了,他們認為是他們發現了馬島。為了這件事,雙方爭議了很長的時間。
  • 「好客山東」響中國 山東文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新聞發布會現場海外網12月9日電 山東是文化和旅遊大省,A級旅遊景區1200餘家,數量居全國第一,「十三五」時期,山東全力推動文化和旅遊持續健康發展,整體工作走在全國前列。藝術精品創作享譽全國 各類博物館603家居全國第一位目前,以民族歌劇《沂蒙山》為代表的藝術精品在全國的影響不斷擴大;全省全國文化先進縣(先進單位)達到40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城市4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8個,居全國前列;各類博物館達到603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711處,
  • 借英歐自貿談判契機 希臘要求英國歸還帕特農神廟雕塑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希臘在目前的英歐自貿協定草案中添加了一項「歸還和恢復」條款,與歐盟在漁業等其他方面的要求相併列。該條款寫道:「各方應該就歸還因非法行為而流失國外的文物至其所屬國等問題進行協商。」據了解,這一草案預計將在下周由歐盟各成員國政府籤署。
  • 盜賊用紅布「變魔術」,邊走博物館69件文物,專家:損失不止6億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文物的地位不斷提高,文物的價格也飛速上漲,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盜墓賊,盜墓賊的定義也越來越多樣化,在現代社會不論是不是在古墓中盜竊,只要是竊取文物的都叫做盜墓賊。而在我國河南省的開封博物館就發生了一件「懸疑」的文物盜竊事件,盜墓賊們可是「秀」了一把。這是什麼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