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年代,無疑是十分幸運的,回首過往,我們的國家也曾遭受無數人的侵略,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清朝時期,中國因閉關鎖國的政策逐漸開始走下坡路,清政府腐敗落後。而西方列強在工業革命的基礎中日漸強大,經濟迅速增長,但這也導致了國家商品積壓以及材料短缺等問題,中國人口眾多,資源又十分豐富,自然吸引了西方列強的目光。
1840年,英國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為理由對中國發起進攻,意圖佔領中國的領土獲取資源,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被全副武裝的英國人打的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無奈只能答應英國的諸多條件,最終籤訂了《南京條約》,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嘗到甜頭的英國人自然不肯放棄大好機會繼續侵略中國擴張土地,1860年英國發動第二次戰爭,中國猶如被宰的羔羊,毫無還手之力,最終只能又被迫割讓土地,還支付了大筆賠款金。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中國各方面實力都顯著提高,國際影響力也隨之增強。在這種情況下,收復領土自然是第一大事。1982年,中國要求收復香港,經過不斷談判 ,中方要求英國根據條約中規定的期限歸還領土,當時的談判十分艱難,即使香港回歸已經成為既定事實,但英國仍希望在此方面獲得一些好處,中國外交十分強硬,英國沒有其他的選擇,最後只能籤訂協議。
1997年7月1日,英國的國旗從香港下降,中國國歌響起,中國國旗慢慢升起,掛在香港的上空,香港終於回歸中國。但是在當時被霸佔領土的不光只有中國,還有原本屬於阿根廷的馬島,直至現在都存在著爭議。馬島全稱福克蘭群島,原本屬於阿根廷,該國家隨著西方列強的擴張被多個國家佔領,沒過多久就對外宣稱馬島屬於英方,阿根廷得知後自然不服氣,對英國出兵想要奪回主權,雖說在道義上阿根廷佔有優勢,但他的軍事實力遠不如英國,沒過多久就被英國打敗,直到現在這塊土地也沒有要回來。其實香港能回歸中國是必然的。
首先中國領土不容缺失,這一點中方態度十分強硬,其次,當初在籤訂條約的時候,明確規定香港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國的國際地位和綜合實力飛速提升,英國只能按照規定歸還香港,此外歸還香港還可以使中英友好交往,促進本國的經濟發展。而阿根廷的綜合實力比中國比相差甚遠,兩國之間的貿易也甚少,導致現在也沒有辦法收復國土。其實我們看完可以發現,只有國家自身強大,才能改變自地位,提高話語權,捍衛自己的尊嚴和權益,弱小只能被人欺負,當然做人也是一樣,只有自己強大才不會任人踐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