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歸還我國這一城市,面積是香港5倍,被強佔了32年

2020-12-14 博古史澤

《憶昔》有言:傷心不忍問耆舊,復恐初從亂離說。

雖然說在古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我國曾是世界上有一個受人矚目的超級大國,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到了清朝時,當統治者提出閉關鎖國的政策之後,我國與外界之間的聯繫也逐漸中斷,而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便被拋棄到了世界發展潮流之後,久而久之,整個中國的發展水平也有所下降。

當時,很多經歷了工業革命的發達國家開始將侵略的目光轉向中國,而由於中國本身的實力較弱,所以,面對著外來的侵略,我國也並沒有什麼反擊的能力。在那個年代中,為了能夠對中國的資源進行掠奪,一些國家也通過籤訂不平等條約的方式,來對中國的土地進行搶佔。

曾經,英國對我國的一個城市佔領了三十二年的時間,而這一城市的面積也足足是香港的五倍大。那麼,這個被英國佔領了幾十年的城市究竟坐落何處?它與英國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聯繫呢?

據了解,這個被英國佔領了三十二年的城市,就是威海衛,而它的面積也大概是香港的五倍左右。威海衛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的威海市內,在漢朝初年時,這裡就已經是中國的領土了。

在1398年的時候,為了防止倭寇的侵擾,明朝政府正式設立了威海衛,而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之後,威海衛也成為了被日本佔領的地點。可以看出,由於威海衛的地理位置較為優越,所以,它也成為了多方勢力共同爭搶的對象。

在1898年時,通過《中英議租威海衛專約》這一不平等條約的籤訂,英國方面強行對威海衛進行了租借,雖然說這種租借行為是並不對等的,但是,由於當時中國的國家實力較弱,再加上英國方面的強力逼迫,因此,我國政府也不得不同意英國方面的種種不合理要求。

在英國租借威海衛期間,英方先後派出了幾任行政長官來對威海衛進行治理,而在英國方面的主持之下,英國殖民政府對威海衛地區的統治,也形成了高度集權的殖民統治體制。雖然說在最開始的時候,英國對威海衛農村所採取的是不幹預政策,但是,在後來的日子裡,為了能夠加強對威海衛的控制,英方也開始了對威海衛農村的全面掌控

在英方對威海衛進行佔領之後,這裡便成為了英國皇家海軍訓練和療養基地,在那個時候,利用威海衛的優越地理位置,英國軍隊實行了大量艦隊演習、炮兵訓練等軍事活動,由於威海衛地區有著大量英國駐軍的存在,因此,在那個年代中,威海衛也已經成為了英國遠東艦隊的「後花園」。對於當時的英國來說,通過佔領威海衛的方式,他們能夠對亞洲地區進行進一步的控制,而這也使得英國對其他國家的殖民活動得以順利推進。

對於近代中國的發展而言,英國的這種租借方式顯然給我國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而在英方的影響之下,威海衛地區的人民也過上了一段非常不幸的日子。雖然說他們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但是,他們卻並不能生活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之下,從這一點上就能夠反映出,近代社會的殖民活動是非常猖獗的,而正是因為中國並沒有較強的國家實力,所以,我國才會成為被其他國家肆意侵略、佔領的對象。

在1921年的時候,中國政府代表並在華盛頓會議上提出了要求各國歸還在華借地的內容,而為了能夠成功收回威海衛的領土主權,我國政府也開始了與英國政府的持續交涉。在此後的幾年時間內,出於一些特殊的原因,英國政府將歸還威海衛的方案暫時擱置,而直到1930年時,雙方才正式開始重新談判

在這麼多年的努力過程中,中方始終都沒有放棄對威海衛的追回,而直到1930年時,這個被英國強行租借了三十二年之久的威海衛於才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在那個時候,中國的外交次長親自參與到了收回威海衛的典禮當中,而英國方面的駐威海衛行政長官,也將威海衛的控制權正式交還給了中國。

結語

在對威海衛的歷史發展變革過程進行了解之後就可以發現,雖然說曾經的威海衛成為了被英國佔領的土地,但是,在中國社會的發展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之後,威海衛也成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當中。

可以看出,一個國家只有擁有著較強的綜合國力,才會得到其他國家的尊敬與重視,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後,相信未來的中國發展也將逐步走向正軌,並擁有更好的前景。

參考資料:《中英收交威海衛始末》

相關焦點

  • 英國歸還過我國一座城市:比香港面積大5倍,現在這裡很富有
    早在我國明朝的時候中國就已經開始了閉關鎖國政策,後來清兵入關推翻清朝,但是依舊沒有放棄閉關鎖國政策,這使得中國與西方諸國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後來英國入侵中國,與我國籤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這個條約使得中國失去了香港的治理權。而其他各國紛紛眼紅於英國的收益,開始效仿英國對我國伸出了罪惡的雙手。
  • 比香港面積大5倍,英國歸還我國的另一座城市,你知道是哪裡嗎?
    回顧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經歷了許多戰爭,我國的國土面積也在不斷變化,擴張,縮小擴張,並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強國,但隨著清政府的無能,我國籤訂了許多不平等的條約,一直在賠款割地。我們知道我國和英國籤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把香港割讓給了他們, 隨著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最終收復了香港,大家知道嗎? 除了香港,英國還歸還了我們的另一個城市, 我羨慕現在的發展也日益進步, 這個城市是威海衛。
  • 英國歸還我國的第一座城市,比香港早了52年,現今這裡富得流油
    我國歷史悠久,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有過並不輝煌的歷史。清朝末年,由於清政府統治腐朽,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遭到了西方列強的欺辱。公元1840年,英國挑起了鴉片戰爭。在西方列強的炮火面前,清政府無力抵抗,只得割讓土地,後來在我國的不懈努力下,領土漸漸被收回。
  • 英國歸還我國香港,卻堅決不願歸還馬島,這些原因是關鍵
    香港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中國的地區,因為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強行佔領了,還強迫清政府籤下不平等的條約,在那之後就一直被英國統治中,一直到1997年才將香港歸還給中國,不過英國不止佔領了香港,就連馬島也被佔領了,但英國只肯歸還香港,卻不願意將馬島也歸還中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我國這座城市人均收入65萬,是香港的2倍,被稱「亞洲杜拜」
    說到香港,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國的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中國澳門隔海相望,北與深圳市相鄰。在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躋身「亞洲四小龍」行列,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而現在香港是一座安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家大都市,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 中國又新起一省會城市,面積是香港20倍,成為特大城市指日可待
    眾所周知我國的國土面積非常大,所以我國有些城市的面積也非常大,而且這幾年我國有些城市的發展也為人們所見, 今天要介紹的是省會城市,人們發現這個城市的面積非常大,竟然相當於20個香港的面積,中國又新起一省會城市,面積是香港20倍,成為特大城市指日可待。
  • 不僅僅香港,我國還從英國手裡拿回一座城,這座城市如今富得流油
    大家對中國的歷史可能有一些了解,但是如果說全部了解那是不可能的,在84年的鴉片戰爭,我國與英國也是籤署了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南京條約,其實剛開始在初中學歷史的時候就非常的生氣,這條約英國居然把中國的香港永遠分割給英國的殖民地,中國當時還沒有很好的科技和經濟實力,所以也只能允許他們為所欲為
  • 我國最大的自由港將建成,將會是第二個香港?面積是香港30倍!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各省市都有了質的飛躍,多年來,香港一直是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和金融中心之一,尤其是在港口和消費場所,很多人經常在各種節假日去香港購物,以至於香港的東西可以說是賣到大江南北了,今天我要說的是我國最大的自由港將建成,將會是第二個香港?面積是香港30倍!
  • 1976年葡萄牙主動提出歸還澳門,反被我國拒絕,23年後才正式回歸
    這首歌曲一度成為澳門回歸的主題曲,哪怕在多年後,每當響起這個音樂,人們還是不自覺地想起澳門回國時舉國歡慶的自豪。當時的學校,包括小學生在內,都在一定程度上學習了關於「一國兩制」的部分相關知識。相比於澳門回歸,1997年香港的回歸要早上兩年,因此我國對於領土回歸的相關儀式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但其實早在80年代,葡萄牙就曾提出撤軍,將澳門歸還我國,但被我國拒絕,這又是為什麼呢?
  • 英國當初願意歸還香港,卻為何始終不放棄馬島呢?有這三點原因
    中國的近代史堪稱是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上最大的屈辱史,也正是因為這段歷史,使得我國深刻的意識到國家富強的重要性,更加堅定了我國不斷發展的決心。鴉片戰爭正是這段屈辱史的開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以後,我國被迫籤訂了《南京條約》,而香港島也在這一時期被割讓給了英國。
  • 1949年建國以後收回的領土,除了香港和澳門,你還知道哪些?
    一,旅順口和大連灣旅順口在遼東半島的南端與煙臺、威海隔海相望,一同扼守渤海,具有保衛京,津的重要戰略意義。1879年,沙俄迫使清政府清廷條約,極具軍事戰略意義的旅順口和大連灣被強佔。三,喀喇崑崙走廊喀喇崑崙走廊與巴控克什米爾相鄰,自古就是中國固有領土,上世紀60年代,英國將其劃入英屬印度,巴基斯坦獨立後該地被其控制,1963年中巴兩國達成協議將其歸還中國,喀喇崑崙走廊的面積一共有5800平方公裡,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收穫的最大領土。
  • 英國答應歸還香港,卻不同意歸還幾千人的馬島,其中有何隱情?
    從此這片土地脫離了中國管轄長達99年。 當然,其實這只是紙面上的說法而已,如果我國依然弱小,這種條約可以被英國隨意解釋。 ▲香港回歸照片 03 令人奇怪的是,英國答應歸還香港,卻死活不同意歸還僅有幾千人的馬島,其中有何隱情呢
  • 我國「袖珍」的城市,與省同級面積32.8平方公裡,吸引無數遊客
    旅遊是非常美好的事情,我們可以看到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草,都見證了祖國的進步,有了「中國速度」我們才可以毫不費力地體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你是否會因為這樣的祖國而驕傲呢?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有近5000年的歷史傳承,中國的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堪稱巨大的物博,中國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說到經濟發達,我們很多人會想到珠三角區域。這個地方可以說是我國最富裕的地方,這裡中國的「北上廣深」佔了兩個,其中香港與紐約和倫敦並列。
  • 英國欺軟怕硬?同意歸還香港,卻不肯歸還福克蘭群島
    而西方列強在工業革命的基礎中日漸強大,經濟迅速增長,但這也導致了國家商品積壓以及材料短缺等問題,中國人口眾多,資源又十分豐富,自然吸引了西方列強的目光。,最終籤訂了《南京條約》,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嘗到甜頭的英國人自然不肯放棄大好機會繼續侵略中國擴張土地,1860年英國發動第二次戰爭,中國猶如被宰的羔羊,毫無還手之力,最終只能又被迫割讓土地,還支付了大筆賠款金。
  • 英國乖乖歸還香港,為何對關島卻緊咬不放?專家:原因有兩點
    百年前的英國十分強盛,在海外擁有面積龐大的殖民地。二戰後,世界各國紛紛追求自主獨立,這使得英國所控制的殖民地嚴重縮水,國力也大幅下降。為了保障自己在國際上強國的地位,英國對於剩餘殖民地的控制一點都不敢掉以輕心,其中便包括了中國香港,阿根廷關島。眾所周知,香港一直都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晚清時期,由於政府軟弱,被逼籤訂了喪權辱國條約,以至於香港被英國殖民了整整一百年。
  • 為什麼英國堅決不放棄馬島,卻肯願意歸還香港呢?原因很簡單
    其中馬島的問題更為複雜,英國堅決不願意放棄馬島,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1982年,阿根廷佔領馬島,而英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收回馬島。為什麼阿根廷和英國會出現這樣的爭端呢?馬島的位置距離阿根廷比較近,獨立之後的阿根廷想要直接佔領馬島。但是這下英國人卻不幹了,他們認為是他們發現了馬島。為了這件事,雙方爭議了很長的時間。
  •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因不想挑戰中國權威,卻為何堅決不放棄馬島
    其實英國手中還有一塊兒阿根廷的土地,名叫馬島,英國對其態度很堅決,不肯放棄。香港的淪陷和收復眾所周知,香港是在清政府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割讓給英國的,當時規定租期為99年。雖然清政府也知道香港的重要性和價值,但是在鴉片戰爭之後,我國的確無力與英國抗衡,只能籤下百般屈辱的條約,並忍痛將香港送給英國,以此來維持清政府的苟延殘喘。在1997年,我國終於光明正大地從英國手中收回了香港。英方稱,願意將香港拱手歸還,是因為尊重中國的權威,並且並不想因此破壞兩國之間的關係。
  •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為何卻堅決不放棄馬島呢?欺軟怕硬
    1997年7月1日,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將佔領了將近100年的香港島,正式歸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97年7月1日零點,當鮮豔的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區旗共同升起時,那一刻,中國正式向國際社會表明了中國對於領土問題的決心和態度——絕不容忍,絕不退讓。
  • 英國馬島不惜一戰,為何卻同意歸還香港?
    英國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一度佔據廣大的海外殖民地,然而因為二戰的消耗,導致了英國的實力一落千丈,尤其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獨立浪潮中,英國的海外殖民地紛紛獨立,這讓英國更是應接不暇。正因為如此,碩果僅存的幾個殖民地,對於英國來說越發的重要,其中就包括香港和馬島這兩塊殖民地。
  • 俄羅斯前後4次歸還我國領土,究竟收回多大面積?
    從這些頻繁的不平等條約的籤訂,就可以看出俄羅斯可謂是趁熱打鐵的一把好手,在短短6年時間裡,就直接割走了中國144萬萬平方公裡土地。在整個割地的歷史上,從1858年到1946年,前有沙俄,後有蘇聯,通過武力侵略和外交欺騙,從中國手中直接割取了170萬平方公裡土地,加上其策動的外蒙古獨立,共使近330萬平方公裡土地脫離了中國懷抱,佔清朝全盛時領土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如此大手筆,真是讓人大跌眼鏡。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的整體實力慢慢恢復,大國姿態再次凸顯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