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有言:傷心不忍問耆舊,復恐初從亂離說。
雖然說在古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我國曾是世界上有一個受人矚目的超級大國,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到了清朝時,當統治者提出閉關鎖國的政策之後,我國與外界之間的聯繫也逐漸中斷,而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便被拋棄到了世界發展潮流之後,久而久之,整個中國的發展水平也有所下降。
當時,很多經歷了工業革命的發達國家開始將侵略的目光轉向中國,而由於中國本身的實力較弱,所以,面對著外來的侵略,我國也並沒有什麼反擊的能力。在那個年代中,為了能夠對中國的資源進行掠奪,一些國家也通過籤訂不平等條約的方式,來對中國的土地進行搶佔。
曾經,英國對我國的一個城市佔領了三十二年的時間,而這一城市的面積也足足是香港的五倍大。那麼,這個被英國佔領了幾十年的城市究竟坐落何處?它與英國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聯繫呢?
據了解,這個被英國佔領了三十二年的城市,就是威海衛,而它的面積也大概是香港的五倍左右。威海衛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的威海市內,在漢朝初年時,這裡就已經是中國的領土了。
在1398年的時候,為了防止倭寇的侵擾,明朝政府正式設立了威海衛,而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之後,威海衛也成為了被日本佔領的地點。可以看出,由於威海衛的地理位置較為優越,所以,它也成為了多方勢力共同爭搶的對象。
在1898年時,通過《中英議租威海衛專約》這一不平等條約的籤訂,英國方面強行對威海衛進行了租借,雖然說這種租借行為是並不對等的,但是,由於當時中國的國家實力較弱,再加上英國方面的強力逼迫,因此,我國政府也不得不同意英國方面的種種不合理要求。
在英國租借威海衛期間,英方先後派出了幾任行政長官來對威海衛進行治理,而在英國方面的主持之下,英國殖民政府對威海衛地區的統治,也形成了高度集權的殖民統治體制。雖然說在最開始的時候,英國對威海衛農村所採取的是不幹預政策,但是,在後來的日子裡,為了能夠加強對威海衛的控制,英方也開始了對威海衛農村的全面掌控。
在英方對威海衛進行佔領之後,這裡便成為了英國皇家海軍訓練和療養基地,在那個時候,利用威海衛的優越地理位置,英國軍隊實行了大量艦隊演習、炮兵訓練等軍事活動,由於威海衛地區有著大量英國駐軍的存在,因此,在那個年代中,威海衛也已經成為了英國遠東艦隊的「後花園」。對於當時的英國來說,通過佔領威海衛的方式,他們能夠對亞洲地區進行進一步的控制,而這也使得英國對其他國家的殖民活動得以順利推進。
對於近代中國的發展而言,英國的這種租借方式顯然給我國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而在英方的影響之下,威海衛地區的人民也過上了一段非常不幸的日子。雖然說他們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但是,他們卻並不能生活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之下,從這一點上就能夠反映出,近代社會的殖民活動是非常猖獗的,而正是因為中國並沒有較強的國家實力,所以,我國才會成為被其他國家肆意侵略、佔領的對象。
在1921年的時候,中國政府代表並在華盛頓會議上提出了要求各國歸還在華借地的內容,而為了能夠成功收回威海衛的領土主權,我國政府也開始了與英國政府的持續交涉。在此後的幾年時間內,出於一些特殊的原因,英國政府將歸還威海衛的方案暫時擱置,而直到1930年時,雙方才正式開始重新談判。
在這麼多年的努力過程中,中方始終都沒有放棄對威海衛的追回,而直到1930年時,這個被英國強行租借了三十二年之久的威海衛於才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在那個時候,中國的外交次長親自參與到了收回威海衛的典禮當中,而英國方面的駐威海衛行政長官,也將威海衛的控制權正式交還給了中國。
結語
在對威海衛的歷史發展變革過程進行了解之後就可以發現,雖然說曾經的威海衛成為了被英國佔領的土地,但是,在中國社會的發展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之後,威海衛也成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當中。
可以看出,一個國家只有擁有著較強的綜合國力,才會得到其他國家的尊敬與重視,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後,相信未來的中國發展也將逐步走向正軌,並擁有更好的前景。
參考資料:《中英收交威海衛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