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雲擬打包「物業+科技「上市 收17家公司完成重組

2021-01-09 房掌柜深圳

1月5日,有消息稱萬物雲正計劃打包物業和科技業務一同上市,不過最終方案還未確定。

掌柜財經向萬科方面求證,不過截至發稿時分,對方仍未答覆。

消息顯示,萬物雲意圖將住宅物業板塊裝進一個套子裡。將物業打包放到旗下的萬科物業板塊,萬物雲則集中精力做「科技」。實際上,萬物雲整體上市,或旗下各板塊獨立上市,已經箭在弦上。

萬物雲前身是萬科物業,成立於2001年2月20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93.75%股份,2020年10月31日宣布更名為「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發展重點是「科技」。

有了新定位之後的萬物雲,投入重點聚焦在業務升級後的新業務板塊與新增量。萬科集團合伙人、萬科物業CEO朱保全曾直言,「未來萬物雲的競爭對手已經不是傳統物業企業,而是科技公司的下沉。」

目前,萬物雲已形成萬物梁行、樸臨發展、萬睿科技、第五空間、萬物雲城、萬物成長等七大板塊,萬科物業位於Space模塊中。

Space模塊包含歸屬社區空間服務的「萬科物業」、「樸鄰發展」,歸屬商企空間服務的「萬物梁行」,和歸屬城市空間服務、全國首個以城市服務為定位的全新品牌「萬物雲城」;Tech模塊則包括「萬睿科技」、「第五空間」,分別提供軟硬體服務能力、數字運營和行業人工智慧服務;Grow模塊的「萬物成長」是公司的孵化器,持續連接成熟企業、孵化創新企業。」

萬物雲定位及發展策略轉變後,股權結構也經歷了調整。自2020年12月29日起至2021年1月4日,7天裡,萬物雲將旗下17家物業子公司股權轉讓給萬科物業控股。

這17家子公司,最早的有成立於1992年1月的深圳市萬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最晚的是成立於2019年9月的南寧市萬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圖源:網絡接手這17家公司的萬科物業控股成立於2019年12月9日,萬物云為其直接控股股東。這意味著,萬物雲將這17家子公司從直接持有轉為間接持有,「子公司」轉為「孫公司」。萬物雲已跳出單純的物業服務公司,變成側重科技服務的「資產管理」平臺;而萬科物業成了一個專注於住宅物業的品牌。2017-2019年,萬科物業營收分別為71.26億、97.95億、127.0億;對應增速分別為67.3%、37.45%、29.65%。2020年上半年收入達67億,同比增長26.8%。萬科物業的規模也在快速增長。萬科集團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萬科物業已布局全國101個大中城市,運營超3828個物業項目。半年前,萬科物業布局全國94個大中城市,運營超3672個物業項目。

接手這17家公司的萬科物業控股成立於2019年12月9日,萬物云為其直接控股股東。這意味著,萬物雲將這17家子公司從直接持有轉為間接持有,「子公司」轉為「孫公司」。

萬物雲已跳出單純的物業服務公司,變成側重科技服務的「資產管理」平臺;而萬科物業成了一個專注於住宅物業的品牌。

2017-2019年,萬科物業營收分別為71.26億、97.95億、127.0億;對應增速分別為67.3%、37.45%、29.65%。2020年上半年收入達67億,同比增長26.8%。萬科物業的規模也在快速增長。

萬科集團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萬科物業已布局全國101個大中城市,運營超3828個物業項目。半年前,萬科物業布局全國94個大中城市,運營超3672個物業項目。

圖源:萬科官網另一方面,近年萬科物業曾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收併購,據不完全統計,2016-2019年,萬科收購物業逾30家,僅2016這一年,萬科物業就收購了包括上海中邦物業、江西恆通物業等在內的16家物業。從業務模式到股權結構,在經過這一系列重組後,萬物雲無論以何種方式上市,都只差「臨門一腳」。

相關焦點

  • 「獨家」萬物雲計劃打包「物業+科技」上市 多起公司股權變更或意...
    財聯社(深圳,記者 楊依依)訊,財聯社記者從多個信源處獨家獲悉,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物雲」)正計劃打包物業和科技業務一同上市,不過最終方案還未確定。至於萬科旗下另一家科技公司「萬翼科技」,同樣也是萬科物業BG首席合伙人朱保全在負責,但一位接近萬科的認識告訴記者,「萬科物業上市可能不會把萬翼裝進去。」去年10月中旬,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曾在萬科北方區域媒體交流會上表示,「萬科物業一定會上市,但時間還沒確定。」
  • 萬科雲計劃打包「物業+科技」上市 多起公司股權變更或意在鋪路
    財聯社記者從多個信源處獨家獲悉,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科雲」)正計劃打包物業和科技業務一同上市,不過最終方案還未確定。至於萬科旗下另一家科技公司「萬翼科技」,同樣也是萬科物業BG首席合伙人朱保全在負責,但一位接近萬科的認識告訴記者,「萬科物業上市可能不會把萬翼裝進去。」去年10月中旬,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曾在萬科北方區域媒體交流會上表示,「萬科物業一定會上市,但時間還沒確定。」
  • 紅星、北冰洋、義利打包上市?主業低迷大豪科技資產重組成功率多大
    品牌系列飲料產品和「義利」品牌系列食品等在內的知名品牌資產打包注入北京一輕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資產管理公司),實現借殼大豪科技曲線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大豪科技發布停牌公告的前一天,該公司股價漲停,報收於8.69元/股,疑似交易信息提前走露,不過公司在停牌公告中予以了否認。   紅星二鍋頭擬上市   11月24日晚,A股上市公司大豪科技發布了一則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公告。
  • TOP20物企已投資110家科技公司
    物業行業近期動作頻頻,前有融創、華潤等頭部房企分拆旗下物業板塊上市,後有萬科旗下物業更名為萬物雲,意欲何為?近兩年來,物企上市一直都是熱門話題。2019年至今,物企上市迎來井噴,截止目前已有38家物企上市。就在12月17日,港交所迎來今年最後一家物企遠洋服務上市,收官2020物企上市潮。在上市熱潮之下,不少物企開始熱衷於更名來重塑企業品牌形象。
  • 克而瑞:TOP20物企已投資110家科技公司
    物業行業近期動作頻頻,前有融創、華潤等頭部房企分拆旗下物業板塊上市,後有萬科旗下物業更名為萬物雲,意欲何為?近兩年來,物企上市一直都是熱門話題。2019年至今,物企上市迎來井噴,截止目前已有38家物企上市。就在12月17日,港交所迎來今年最後一家物企遠洋服務上市,收官2020物企上市潮。
  • 市相|物業股的中場戰事:破發抵不住上市熱
    截止到11月5日,已經有10家物企在港成功上市,1家處於全球招股階段,預計本月17日正式掛牌,還有1家通過聆訊,若這2家公司在今年底完成掛牌,則今年上市物企數量將追平去年上市數量,而去年是物企上市井噴之年。物業股的價值被市場認可,其中不乏市盈率超過相對應地產公司市盈率的物企,不過高估值行情正在發生轉變。10月份上市的4支物業股在不同程度上遇到股價下跌、破發的局面。
  • 精華總結:2020上海物業行業收併購及上市策略研討會
    中指研究院上海分院於2020年7月23日在瑞豐國際大廈舉辦「2020上海物業行業收併購及上市策略研討會」。會議旨在服務物業企業挖掘收併購及上市需求,探尋適合自身的資本化運作模式,加速市場化拓展,做大做強。
  • 物業公司上市熱潮再升溫:15家上市企業7家破發
    2019年12家,2020年已達15家,物業企業的上市熱潮仍在升溫。其中2019年成功上市的物業企業就多達12家,是2014~2018年上市物業企業的數量總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包括融創服務、世茂服務等在內的15家物業企業成功上市,此外還有20餘家物業企業在準備上市進程。截至目前,共有34家物業企業登陸港股、3家物業企業進入A股。而這些物業企業大多數由規模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分拆產生。
  • 大豪科技重組預案公布 紅星股份將曲線上市
    大豪科技12月7日晚間正式公告重組預案,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和募集配套資金兩種方式,公司將直接和間接持有紅星股份100%股權,這也意味著資本市場將迎來又一白酒概念股。截至8日收盤,大豪科技復牌一字漲停,報收於9.56元。同日,白酒板塊也持續走強,金徽酒、青青稞酒、大湖股份、老白乾酒等多股漲停,金種子酒、迎駕貢酒等漲超7%。
  • 宇航系統總體重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改革,上市公司影響幾何?
    本次五院宇航系統總體重組,或將對五院旗下單位及產業鏈公司產生影響。本次重組改革具體怎麼做?其中,重大工程類總體單位,以完成國家重大工程為主要目標,體現國家戰略性發展需求,集中優勢資源力量,強化標準與質量,不斷貢獻出新時代我國航天強國建設乃至全球航天科技發展的標誌性成果。
  • 物業公司上市熱潮再升溫:15家上市企業7家破發,估值分化加劇
    據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包括融創服務、世茂服務等在內的15家物業企業成功上市,此外還有20餘家物業企業在準備上市進程。截至目前,共有34家物業企業登陸港股、3家物業企業進入A股。而這些物業企業大多數由規模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分拆產生。
  • 華潤萬象生活上市,王祥明、傅育寧出席敲鑼儀式|透視新股?
    兩家企業成功上市,上市物企的數量也增至39家。今年以來已有15家物業公司成功登陸港股市場,近期已上市的有金科服務、融創服務、恆大物業等。另外,遠洋服務即將於12月17日上市,迪馬股份正準備分拆物業板塊東原橙方上市。
  • 招商積餘:重組後營收淨利大增 未來擬主攻「大物業+大資管」
    一場疫情,使物業公司的服務價值得到前所未有的凸現,一時間風頭無兩,不少物業服務公司紛紛從房地產企業主體裡剝離,尋求獨立上市,以求做大做強。掌柜財經整理數據顯示,上市後的物業服務企業仍表現強勁,截止9月初30家上市物企總市值達到4675億元;上半年物業股漲幅逆勢上漲達47.29%;30家上市物企平均股價漲幅為60.87%。
  • 中國建材深化重組整合資產化解同業競爭 旗下13家上市公司去年合計...
    7月24日下午,中國建材旗下的上市公司天山股份(000877)(000877.SZ)宣布,擬收購母公司中國建材(3323.HK)旗下水泥板塊資產。  備受關注的是,本次交易完成後,天山股份的水泥產能將超過行業龍頭海螺水泥(600585),成為行業巨無霸。
  • 山東省第9家科創上市公司、濟南章丘企業科興生物製藥上市原創
    12月14日,科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創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碼「688136」,股票簡稱「科興製藥」。截至目前,山東省共有9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科興製藥還是濟南市第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截至目前,章丘區完成規範化公司制改制企業277家,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3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0家,目前已有3家企業進入上市審核流程,4家企業券商入駐盡調,章丘區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全面搭建。
  • 一次「吃下」三家北京老字號,大豪科技大快朵頤,紅星二鍋頭上市夢圓
    在本次借殼上市的多個食品飲料公司中,最引人注意的無疑是紅星股份。作為北京主要的白酒企業之一,紅星謀劃上市已有多年。除了紅星股份,本次一同打包上市的北京老字號「北冰洋」飲料和「義利」系列食品也在近年動作頻頻。兩天前的11月23日,大豪科技(603025.SH)股價無故漲停,次日開盤,大豪科技停牌但未公告事由。
  • 華潤萬象生活上市,打破物業股破發頹勢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鄒松霖)12月9日,華潤萬象生活(01209.HK)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每股發售定價22.30港元,首日開盤上漲38.12%,總市值約677.6億港元。物業股一改十月份的破發頹勢。
  • 物業企業高估值? 鎂刻圓桌對話濱江物業、新大正物業董事長...
    物業企業得到了資本市場真金白銀的認可。克而瑞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24家上市物企市值總額2355.9億元,從市盈率角度看,物業服務企業市盈率多超過20倍,擁有較高估值。 今年以來,6家物業企業已成功上市,而IPO途中的企業還有很多。資本市場緣何青睞物業企業?當前物業企業為何能得到如此高估值?
  • 雲南銅業苦等「大事件」 要打包資產整體上市?
    摘要 中國鋁業公司無償劃撥雲銅集團58%股權至全資子公司中國銅業消息7月9日一經傳出,讓不少股民為之遐想:難道中國銅業要打包資產整體上市?
  • 物業公司港股上市熱潮不減 迪馬股份擬分拆東原澄方上市
    迪馬股份擬分拆東原澄方上市,重慶上市公司「倍增計劃」再下一城越來越多的上市房企,加入分拆上市的熱潮中……12月7日晚,迪馬股份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擬分拆控股子公司重慶東原澄方實業有限公司到境外上市的相關議案,後者為公司旗下物業板塊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