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20物企已投資110家科技公司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物業行業近期動作頻頻,前有融創、華潤等頭部房企分拆旗下物業板塊上市,後有萬科旗下物業更名為萬物雲,意欲何為?

近兩年來,物企上市一直都是熱門話題。2019年至今,物企上市迎來井噴,截止目前已有38家物企上市。就在12月17日,港交所迎來今年最後一家物企遠洋服務上市,收官2020物企上市潮。

在上市熱潮之下,不少物企開始熱衷於更名來重塑企業品牌形象。據克而瑞科創統計,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CIOC峰會上獲得2020年度中國地產數字力TOP20物企的20家物企中,就已有過半數企業在近2年內進行了更名。

企業更名對於企業來說並不是一件小事,我們發現,在這些更名的物企中幾乎所有物企都在改名後加入了「服務」兩字。其次,不少物企將「智慧」、「科技」等字樣融入了企業名稱當中。企業在具體的業務中也積極投資科技企業,目前已投科技公司數量達110家,通過科技對現有業務進行賦能。

其實智慧化服務和相關業務早已成為了不少物業公司的衍生業務,此次在更名中直接加入科技相關字樣,代表物企產品服務帶動品牌升級。

智慧化、數位化一直是近兩年大熱的詞彙,對於物業公司而言,隨著大數據、5G、物聯網等技術不斷融入居民生活,智慧社區已經成為了物業公司躲不開的話題,社區智能化、物業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

01 TOP20物企已投資110家科技公司

根據克而瑞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地產數字力TOP20物企榜單來看,前20的頭部物企正在積極成立或戰略投資科技公司,為企業數位化管理賦能。目前,這些企業旗下共有110家科技公司被孵化或戰略投資。

值得關注的是,相對於對外投資的模式,Top20物企更傾向於自我孵化模式,即企業數位化團隊及業務由內部孵化的模式。據克而瑞科創統計,TOP20物企自我孵化科技企業數達76家,遠超過對外投資科技企業數的34 家。

這種模式從集團內部數位化團隊研究成果賦能業務開始;當企業將數位化業務提升到戰略高度,數位化投入和重視度大幅增加,往往會成立科技公司,作為集團下屬子公司;科技子公司在不斷增強自身地產數位化業務領域的同時,也嘗試開拓外部市場。

Top20物業企業科技布局情況

數據來源:克而瑞科創

同時,成立或投資的科技企業所涉及的業務類型較廣,據克而瑞科創統計分析,科技企業的業務方向達到22個,其中智慧社區、智慧建造、軟體開發佔據前三位,分別佔比19%、17%和16%。目前,軟體開發行業的技術已經基本趨向於成熟,對於房企來說,布局軟體開發的科技企業相對比較容易,因此軟體開發的科技企業數量較多。但是進軍一個科技垂直化領域並非一件易事,從統計數據來看,物企所投資的科技企業現階段更多是處在智慧社區和智慧建造兩個領域。

Top20物業企業在各個細分領域的布局情況

數據來源:克而瑞科創

2019年5月,碧桂園服務正式從廣東碧桂園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碧桂園智慧物業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公司名稱的變更將有利於使成為「國際領先的科技型綜合服務集團」的願景進一步清晰。目前碧桂園已成立/投資共有20個科技公司,涉及範圍從機器人研發、智慧建造、智慧社區、智慧營銷等九個方面。

近日,碧桂園服務圍繞新科技、新服務、新生態、新價值,提出了「新物業」的概念,碧桂園服務集團副總裁 CIO 袁鴻凱對「新科技」做了進一步的闡釋:「碧桂園多年來對空間的投入是巨大的,致力於將AI加持與傳統機器的使用發揮到極致,讓服務實現可跟蹤、可衡量、可優化。」

碧桂園服務從2019年開始成立機器人研發中心,將標準化服務的數據鏈進一步向下延伸,基於空間運營的數位化能力與智能化進行結合,達到人機效率的最大發展。這是碧桂園的一個發展方向,也是物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同時也是未來應對不斷增長的人工成本,最優化成本結構的最優解決方式之一。

02 TOP20物企增值服務的收入增長率較高

1、物企收入模式在改變

2019年,物企加速調整戰略發展方向,擴大規模仍是物業企業的主旋律,物業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百強物企通過資本和平臺優勢、關聯房企支持、收併購等方式不斷擴大管理規模,在管理的廣度和深度上取得顯著的突破。

但對於大多數物企來說,收入仍主要來源於基礎物業服務。數據顯示,2019年,500強企業基礎物業服務收入達2660.53億元,同比增長17.86%,佔總營業收入的78.08%,仍是企業創收的主力。多種經營服務收入746.94億元,佔總營業收入的21.92%,較上年增長1.63個百分點。

從500 強企業基礎物業服務、多種經營服務收入和營業成本的角度可以看到,若企業僅開展基礎物業服務,53%的企業的物業服務費收入無法彌補企業成本支出,即超過半數的企業若僅開展基礎物業服務將無法支撐其發展。

2018-2019 年度500 強物企成本結構及佔比變化

數據來源:克而瑞科創

在多重壓力下,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物企的發展。物企正在思考如何將技術與物業企業管理融合,實現組織效能提升;如何以客戶為核心,建立業主與員工,員工與員工,員工與業務之間的連接,構建與之相匹配的能力和服務。

2、以客戶為核心的增值服務或成趨勢

隨著地產存量時代的到來,物業與資產運營企業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物業作為地產產業鏈的一端,通過服務創新來盤活資產,孵化出新的服務場景與盈利模式,撬動萬億級存量市場。以客戶服務為新的價值體系將會成為主流,物業的核心競爭力將發生根本性轉變,原本對物的管理將慢慢衍生聚焦到對人的服務,這將給物業市場帶來無限現象。

根據克而瑞科創的統計結果顯示,TOP20的物企儘管收入仍主要來自基礎物業服務,但增值服務的收入增長率非常高,從公司的年報和招股書上可以看出,各家都在積極部署多元化的社區增值服務以提高公司的毛利率,滿足業主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

Top20物企收入構成情況及增值服務佔比

數據來源:各公司年報,克而瑞科創總結

從頭部各家物業服務的部署情況可以看出,針對智慧通行、在線繳費、管家服務、公告資訊、移動平臺等物業基礎服務功能已基本具備。而在業主增值服務方面卻表現的層次不齊,在線商城、家政美居、房屋租售服務、會員權益以及社區社交活動是目前頭部企業關注度比較高的,而在醫療健康、教育、旅遊和金融理財等方面的投入較少。這是因為目前增值服務尚處於一個探索和初步發展的階段,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業務模式,物企也還不具備完善的運營服務和整合多元化產業資源的能力。

Top20物企在增值服務領域的布局情況

數據來源:各公司年報,公開資料,克而瑞科創總結

據世茂服務招股數據顯示,除了日益增長的基礎服務收入外,社區增值服務取得巨大增長。所得收入佔總收入的百分比由2017年的6.0%上升至2018年的7.1%及2019年的26.0%,並進一步上升至截至2020年前六個月的26.7%。毛利率也由27.5%上升至33.7%。

毛利率增加歸因於物業管理服務盈利能力提高,而最主要原因在於主社區增值服務收入貢獻的提升,其產生的較高毛利率是由於社區增值服務所需人手少於物業管理服務及非業主增值服務。世茂服務計劃將上市所募集資金的約5%或272.5百萬港元用於提供更多增值服務。

世茂服務營業收入構成及毛利率變化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克而瑞科創總結

世茂服務增值服務收入構成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克而瑞科創總結

03 自主、多元化地經營發展

長期以來,多數物業企業在地產母公司的依賴下發展,只重視物業管理而對自身經營的問題考慮較少。然而現階段僅僅重視主業,已經在很多企業的發展後勁上顯露出諸多不足。物企正在通過打造物業子品牌、戰略合作、收併購和招投標等方式,向城市服務、空間科技服務、公建服務等多個場景布局,向物企服務邊界延伸。

由於傳統物業行業發展的天花板,多元化的經營布局有利於持續釋放市場空間,這些領域具有細分賽道多,專業能力和門檻較高的特點,先進入者將具有先發優勢,發展前景可期。

Top20物企多元化布局情況

數據來源:各公司年報,公開資料,克而瑞科創總結

從克而瑞科創總結的物企多元化布局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今年10月31日萬科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更名,不僅淡化了與萬科地產和物業的關係,更標誌著其將更向一家科技服務性公司靠攏。媒體交流會上萬科集團合伙人朱保全說:「更名後,萬物雲與其他物業公司之間將不再是競爭關係,而是一種科技時代的合作關係」。

萬物雲三大模塊

資料來源:萬物雲官網

朱保全表示:「信息化是讓我們能夠實現精益運營最有力的一個武器,整個房地產行業信息化的推進是一個變革的曲線,也是長期性的,系統的上線只是一個開始,只有持續的深化的應用,信息化才能發揮價值。從信息化到數位化,特徵首先是技術的突破,其次是商業業務的創新,第三是IT管理部門的變革,最後是生態合作。地產數位化是未來趨勢,需要有耐心,我們都應該用平常心對待,才能推動並實現整個行業的數位化變革。」

萬物雲把原來的物業版塊一分為三,包含Space、Tech和Grow三大模塊。其中,Space模塊包含歸屬社區空間服務的「萬科物業」、「樸鄰發展」,歸屬商企空間服務的「萬物梁行」,和歸屬城市空間服務、全國首個以城市服務為定位的全新品牌「萬物雲城」;Tech模塊則包括「萬睿科技」、「第五空間」,分別提供軟硬體服務能力、數字運營和行業人工智慧服務;Grow模塊的「萬物成長」是公司的孵化器,持續連接成熟企業、孵化創新企業。

我們認為,現階段,數位化與科技賦能運營管理,可以提升組織效率,為降本增效提供可能;頭部物企業務範圍和營收結構正在逐漸改變,物企開始嘗試開展各類增值服務。但從短期來看,現階段的物業增值服務由於公司運營手段的單一以及對相關業務的成熟度不高,增值服務所佔利潤依然較低,增值服務還未遠遠實現其預期價值。

未來,增值服務藉助空間、流量和活動,注重社群價值運營,挖掘「服務」本質;打破傳統業務邊界,開展圍繞社區業主需求的「多元化」、全周期服務;拓寬服務邊界,非住宅物業將逐漸成為物企未來的布局重點。從長期來看,增值服務有望成為物業公司的主要利潤增長板塊。

在完成物業基礎服務的本職任務的基礎上,如何在千篇一律的同質化服務中探索出更加差異化的業務,將成為未來物企的重點探索方向。但無論是上市、更名還是開展更多元的增值服務,說到底都只是物企發展路上的輔助。想要一直被市場認可,被業主認可,關鍵還是用心做好最核心的物業服務。

(編輯:馬火敏)

相關焦點

  • 克而瑞:TOP20物企已投資110家科技公司
    據克而瑞科創統計,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CIOC峰會上獲得2020年度中國地產數字力TOP20物企的20家物企中,就已有過半數企業在近2年內進行了更名。企業更名對於企業來說並不是一件小事,我們發現,在這些更名的物企中幾乎所有物企都在改名後加入了「服務」兩字。其次,不少物企將「智慧」、「科技」等字樣融入了企業名稱當中。
  • 寧德時代投資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 經營範圍含充電樁銷售等
    來源:蓋世汽車網原標題:寧德時代投資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經營範圍含充電樁銷售等企查查APP顯示,12月16日,福建宏大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周敏,註冊資本3000萬元人民幣。圖片來源:企查查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大股東為宏大爆破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34%,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持股26%,為第二大股東。圖片來源:企查查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持續恢復。
  • 德信物業逆操作:高管撤股|起底隱形物企
    【編者按】在物企IPO浪潮下,它們仍隱身房企背後,或積極籌劃,或蓄力深耕。它們規模幾何,股東是誰?樂居財經起底系列,挖掘「隱形物企」的成長故事。本期關注德信盛全服務。
  • 物企請思考④丨增值服務佔比相差逾30倍 新上市物企如何講好新故事?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疫情給物管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憑藉高抗風險能力、高穩定性,物企頗受資本市場追捧,上市潮成為物管行業的年度關鍵詞。 觀察2020年新上市物企表現,以11月之後上市的5家物企為例,其中4家位於TOP20強房企之列,在管面積均過億,但市盈率近50倍,在管面積達2億多平方米的恆大物業破發,反而四個裡面在管面積最小的華潤萬象生活上市以來股價漲幅最大。
  • 金地物業7.49%毛利之謎|起底隱形物企⑦
    從規模來看,位於物企第一梯隊的金地物業卻遲遲不見籌備上市動作,難免引發外界猜想。今年8月,在2020博鰲房地產論壇上,金地物業管理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姚平公開回應稱, 金地與萬科、龍湖,作為龍頭物企的代表,都沒上市的一個共性,即是對品質的追求。
  • 推動未來計算創新,英特爾宣布投資12家科技創業公司
    北京2018年5月11日電 /美通社/ -- 7200萬美元,12家科技創業公司,在5月9日舉行的英特爾投資全球峰會上,英特爾投資宣布了最新布局。作為英特爾公司全球投資機構,英特爾投資於1991年成立,已在全球57個國家和地區,對超過1480家公司進行了投資,總額超過122億美元。算上這次的最新宣布,英特爾投資在2018年的投資總額已超過1.15億美元。
  • 「群雄逐鹿」保險科技 險企能否最終勝出?
    傳統險企加快布局  今年7月,銀保監會批覆中再產險成立中再巨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再產險擬出資7000萬元,佔比70%。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市場上共有14家傳統保險機構投資了45家科技類子公司,多以保險集團為主。
  • 車企VS科技巨頭:萬億投入上的巔峰對決
    與東風集團對未來轉型投入規模相似的是上汽集團,這家中國TOP3汽車集團在今年8月宣布,在「十四五」期間將投資200億元用於相應的技術研發。「十三五」期間,上汽的投入也是這樣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位於河北保定的民營車企長城,近3年來在研發領域已累計投入超過一百億元,這家公司在今年表示,未來5年還將繼續投入300億用於研發,繼續增強長城在「新四化」賽道的競爭力。
  • 安信證券--IPO觀察:2020新三板成功轉板已達110家 佳奇科技即將上會
    安信證券--IPO觀察:2020新三板成功轉板已達110家 佳奇科技即將上會 關注中金在線:
  • 雲南城投:華商之家以物抵債 30套房產抵償對公司債務
    樂居財經訊 陳晨 12月21日,雲南城投(600239.SH發布公告稱,公司下屬參股公司雲南城投華商之家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下稱「華商之家」)因目前無法償還其所欠股東到期借款本息,為有效化解風險,華商之家擬採用以物抵債等方式償還其對股東的債務。
  • 衝刺億級規模,時代鄰裡半年燒錢2.82億|物企圈地運動 ①
    【編者按】物業行業正高速發展,衝規模已成物企共識。樂居財經推出「物企圈地運動」系列,透過頻發的收併購動作,復盤上市物企規模擴張之路。本期關注:時代鄰裡。文/樂居財經研究院 楊倩2019年底上市,僅7個月就配股抽水,時代鄰裡似乎急著用錢。
  • 無房|下個5年,物企決勝萬億城市服務市場
    克爾瑞物管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全國上市物企已達到34家,其中2020年上市數量已至10家,已遞交招股書尚未上市交易的物企有10家,融創服務、金科服務已通過上市聆訊,將於近期上市。
  • 大數據產業觀察 | 2018全球金融科技100強多家中國公司 科技企業...
    一周熱點●十年Google Play應用下載量是蘋果兩倍●2018全球金融科技100強多家中國公司上榜●國內科技企業進軍量子計算●字節跳動完成不低於物聯網通訊公司獲1600萬美元融資Kepler Communications是一家專注於機器之間的通訊交流的物聯網通訊公司,致力於開發一種室內蜂窩數據網絡,讓設備和工具與一款外設或操作者交流。Kepler Communications近日宣布又籌集到1600萬美元,本輪融資由早期科技投資基金Costanoa Ventures領投。
  • 中日新上演保險科技「三國演義」,12家創業公司雲端路演
    自運行以來,我們已與全球 60多家保險公司籤訂了合同,被指定為歐洲最佳 SaaS 公司之一,並躋身全球 20 大保險技術公司之列。我們的團隊由 120 位最傑出的開發人員,數據科學家和業務經理組成。多個市場的金融機構,人壽和健康保險公司已聘請 Aktivolabs 使用數字健康平臺來推動客戶獲取,保留和產品設計方面的創新。AktivoScore 是可預測健康和壽命的數字生物標記。Aktivolabs 已圍繞 AktivoScore 構建了專有的風險分析引擎,使銀行,人壽和健康保險公司以及再保險公司能夠設計創新的保險和金融產品。
  • ...企亮紅燈:天安人壽虧損66億領銜 5家公司業績變臉丨險企虧損檔案
    《投資時報》研究員對171家披露了2019年年報的保險公司進行排查,其中54家業績虧損公司浮出水面,包括25家人身險公司和29家財險公司。在人身險公司中,天安人壽、渤海人壽、招商局仁和人壽虧損額排名前三;而財險公司方面,前三名依次是天安財險、富德財險、泰康在線。
  • 「中國德企之鄉」太倉:引來350家德企集結 中德合作領跑者的問道
    當時,德國大眾已落子上海,作為供應商的克恩-裡伯斯公司正在上海周邊尋找投資設廠的商機,任務落在了公司董事長斯坦姆博士身上。考察的行程中並沒有太倉,但返程途經太倉時,斯坦姆博士一下子被這座「德國範」的小城吸引,「我需要的是一個發展事業的地方,並不是繁華熱鬧的大都市。」他決定在這裡開啟事業新篇。一見鍾情的美好,內核是太倉留給大量德企的「眼緣」。
  • 茅臺2020年股價漲幅達七成;馬雲兩個月淨資產縮水近110億美元...
    茅臺2020年股價漲幅達七成;馬雲兩個月淨資產縮水近110億美元;今麥郎或啟動A股IPO | 中企… 2021-01-04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融資】士蘭微投資上海超豐科技;
    5.總投資60億元,高性能5G通訊項目籤約落戶江西撫州;6.即將量產,山西爍科晶體8英寸襯底片已研發成功;1.士蘭微投資上海超豐科技,後者經營範圍包括集成電路晶片設計;集微網消息,10月10日,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家對外投資企業——上海超豐科技有限公司。
  • 物業公司掀起更名潮,背後打著什麼小算盤?
    據克而瑞科創統計,2020 年度中國地產數字力 TOP20 物企的 20 家物企中,已有過半數企業在近 2 年內進行了更名。 ZAKER 新聞發現,更名的物企都加上了「服務」二字,有些物企還融入「科技」、「智慧」等字眼。
  • 中國鐵物公開招聘資源科技公司總經理公告
    中國鐵物公開招聘資源科技公司總經理公告2020-07-16 14 : 06 來源: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物)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大型中央企業,是我國規模最大、服務能力最強、專業經驗最豐富、行業領先的鐵路生產性服務綜合提供商,在全國及美國、澳大利亞、寮國等國家擁有100多家分支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