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菟絲子丸

2021-02-22 經方臨證苑

、【來源】《醫學入門》。

【組成】菟絲子 蓯蓉各60克 黑附子 五味子 鹿茸 雞腿脛 桑螵蛸各30克【用法】上藥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時用鹽湯送下。

【組成】菟絲子 蓯蓉各60克 黑附子五味子 鹿茸 雞腿脛 桑螵蛸各30克

【用法】上藥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時用鹽湯送下。

【主治】內虛裡寒,自汗不止,小便不禁。

按:本方原名"大菟絲子散",今據其用法,改為大菟絲子丸。若耳鳴者加菟絲子10g、川斷10g;若腰痛者,加杜仲10g、川斷10g、桑寄生20g

典故

從前,江南有個養兔成癖的財主,僱了一名長工為他養兔子,並規定,如果死一隻兔子,要扣掉他四分之一的工錢。一天,長工不慎將一隻兔子的脊骨打傷。他怕財主知道,便偷偷地把傷兔藏進了豆地。事後,他卻意外地發現傷兔並沒有死,並且傷也好了。為探個究竟,長工又故意將一隻兔子打傷放入豆地,並細心觀察,他看見傷兔經常啃一種纏在豆秸上的野生黃絲藤。長工大悟,原來是黃絲藤治好了兔子的傷。於是,他便用這種黃絲藤煎湯給有腰傷的爹喝,爹的腰傷也好了。又通過幾個病人的試用,斷定黃絲藤可冶腰傷病。不久,這位長工辭去了養兔的活計,當上了專治腰傷的醫生。後來,他把這藥乾脆就叫"兔絲子"。由於它是草藥,後人又在兔字頭上面冠以草字頭,便叫成"菟絲子"。"菟絲子",又名吐絲子、菟絲實、無娘藤、無根藤、菟藤、菟縷、野狐絲、豆寄生、黃藤子、蘿絲子等,為旋花科植物菟絲子的種子。有"續絕傷、補不足、益健人"之功。《名醫別錄》謂其有"養肌強陰、堅筋骨"的作用。祖國醫學認為,菟絲子味辛甘,性平,入肝、腎二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安胎的功效。可用於腰膝酸痛、陽痿、早洩、遺精、遺尿、尿頻餘瀝、耳鳴、頭眩眼花、視力減退、先兆流產、帶下等症。

< data-linktype="2" data-logid="h2-title" style="color: transparent;background: url("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Fskv8hhajKb21hN9UYD03AqGoYAr250MnWziavC43yT6oDhiaaN7Js8Xsb74nfIXrZvFbv3wjFdAm8PA8BQFYBkw/640?wx_fmt=png") 0px 0px no-repeat;display: inline;float: right;font-size: 0px;height: 20px;text-shadow: none;width: 20px;">摺疊選方1、治腰痛:菟絲子(酒浸)、杜仲(炒)等量,共研細末,以山藥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酒或鹽湯送下。2、治消渴水止:菟絲子取汁,任意飲之。3、治乳糜尿:菟絲子(酒浸或蒸或搗或焙)、桑螵蛸(炙)各15克,澤瀉0.3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時用溫酒送下30丸。4、勞傷肝氣、目暗:菟絲子60克,酒浸3日,曝幹,搗為末,雞子白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送下30丸。5、治小便赤濁、心腎不足、精少血燥、口乾煩熱、頭暈怔忡:菟絲子、麥冬各等分為末,以蜜為丸,如梧桐子大,鹽湯送下70丸。

精彩往期

詳解:血府逐瘀湯

河南許昌楊娟:疑難雜症顯根基

購書可以添加微信號:下面微信二維碼。

相關焦點

  • 菟絲子丸《中醫治法與方劑》
    菟絲子丸(《濟生方》) 【組成】菟絲子60g 肉蓯蓉60g 鹿茸30g 制附子30g 山藥30g 益智仁30g 烏藥30g 五味子30g 桑螵蛸30g 雞內金15g 煅牡蠣60g 【用法】細末,酒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次服10g,食前鹽湯送服。
  •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菟絲子的正確吃法有哪些
    說起菟絲子,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因為它的寄生方式讓它被成為傷害農作物和觀賞植物的殺手,但是說起它的藥用價值,確實是大有用處。菟絲子具有具有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之功效,可以輔助腎陽虧虛,精失攝固所致的頻繁遺精、腰膝酸軟、小便頻數;多種原因所致的婦女白帶異常;肝腎不足所致的眼睛昏花、耳鳴眩暈;脾虛所致的腹瀉等病症。
  • 菟絲子和五子衍宗丸(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這就是我們要說的一種中藥,也就是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的「菟絲子」。菟絲子是旋花科植物的乾燥成熟種子,性甘、溫,歸腎、肝、經,具有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之功效。菟絲子既可補陽,又可益陰,具有溫而不燥,補而不滯的特點。據《本草經疏》記載:「菟絲子為補脾腎肝三經要藥。主續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者,三經而俱實則絕傷續而不足補矣。
  • 【本草故事】菟絲子
    1補腎氣,壯陽道,助精神,輕腰腳:取菟絲子一斤(淘淨,酒煮,搗成餅,焙乾),附子(制)四兩。共為末,酒糊丸,梧子大,酒下五十丸。(《扁鵲心書》菟絲子丸)2治腰痛:菟絲子(酒浸)、杜仲(去皮,炒斷絲)等分。為細末,以山藥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鹽酒或鹽湯下。(《百一選方》)3治丈夫腰膝積冷痛,或頑麻無力:菟絲(洗)一兩,牛膝一兩。
  • 有一種悔恨叫不懂菟絲子
    菟絲子正補心肝腎之聖藥,況又不雜之別味,則力尤專,所以能直入三經以收全效也。他如夜夢不安,兩目昏暗,雙足乏力,皆可用至一二兩。同人參、熟地、白朮、山茱之類用之,多建奇功。古人云:能斷思交,則不盡然也。或疑菟絲子無根之草,依樹木而生,其治病,亦宜依他藥而成功,似未可專用也。噫,何論之奇也。夫菟絲子,神藥也,天下有無根草木如菟絲子者乎,亡有也。其治病,有不可思議之奇。
  •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症有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症有啥
    那麼,吃固腎安胎丸有啥反應呢?吃固腎安胎丸有啥反應固腎安胎丸的適應症是:固腎安胎丸滋陰補腎固衝安胎,用於早期先兆流產,屬中醫腎陰虛證症,見腰酸脹痛,小腹墜痛,陰道流血。可伴有頭暈耳鳴,口乾咽燥,神疲乏力,手足心熱。它的主要成分是:何首烏,地黃肉,蓯蓉,續斷桑,寄生鉤藤,菟絲子,白朮(炒),黃芩,白芍,是中藥。
  • 中草藥之5 菟絲子
    ②大菟絲子性狀與上種相似,但較大,長徑約3毫米,短徑約2~3毫米,在擴大鏡下觀察:表面有排列成不整齊的短線狀斑紋。主產陝西、貴州、雲南、四川等地。採制:7~9月種子成熟時與寄主一同割下,曬乾,打下種子,簸去雜質。
  • 菟絲子
    《名醫》曰:一名菟縷,一名唐蒙,一名玉女,一名赤網,一名菟累,生朝鮮田野,蔓延草木之上,色黃而細為赤網,色淺而大為菟累,九月,採實暴幹。色黃細者名赤綱,色淺大者名菟種類雖二,功效並同。先用水洗去砂,次以酒漬杵爛。捏成薄餅,向日曝幹。研末為丸,不堪煎液。益氣強力,補髓添精。虛寒膝冷腰疼,正宜多服;鬼交夢遺精洩,勿厭頻吞。肥健肌膚,堅強筋骨。服之久久,明目延年。莖葉煎湯,小兒可浴。解熱毒痱疹,散癢塌痘瘡。 《藥鑑》:菟絲子益陰虛,而除精氣之走洩。健肌膚,堅強筋骨之酸疼。
  • 常見補虛藥——菟絲子
    出自《本草從新》:菟絲子人煎劑,微炒研破,若人丸,須另研細未。佔人因難於磨細,酒浸一宿。煮令吐絲,搗成餅、烘乾再研,則末易細。
  • 菟絲子又稱菟縷、菟、菟蘆丘、赤綱、玉女唐蒙、火焰草、野狐絲、金線草《本草綱目大全-草篇》
    用菟絲子煎汁隨意飲服,以止為度。2、白濁遺精(思慮太過,心腎虛損,真陽不固,漸有遺瀝,小便白濁,夢中洩精)。用菟絲子五兩、白茯苓三兩、石蓮肉二兩,共研為末,加酒、糊酒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九十丸空心服,鹽湯送下。此方名「茯菟丸」。
  • 20210121【藥食同源】會吐絲的種子——菟絲子
    中藥菟絲子,其來源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絲子或菟絲子的乾燥成熟種子,味辛、甘,性平,歸肝、腎、脾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的作用,外用可消風祛斑菟絲子辛能潤,甘能補,其性平和,既補腎陽,又補腎陰,為陰陽俱補之品,臨床應用較為廣泛。【臨床應用】1.菟絲子配伍杜仲菟絲子長於補陽益陰;杜仲善於補益肝腎,強壯筋骨。
  • 五子衍宗丸:繁衍宗嗣的種子第一方
    守仙五子丸「守仙五子丸」包含五種草藥的種子:餘甘子、覆盆子、菟絲子、五味子、車前子。「五子衍宗丸」與「守仙五子丸」只差一味藥,「五子衍宗丸」用枸杞子代替餘甘子,組成是菟絲子、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車前子。明代醫家張時徹《攝生眾妙方》有記載:「男服此藥,添精補髓,疏利腎氣,不問下焦虛實寒熱,服之自能平秘,舊稱古今第一種子方。」男子服用此藥,可以養腎精、補腎氣,不論體質的虛實、寒熱,服藥自然能「陰平陽秘」,陰陽調和,是古今第一種子(生育)方。
  • 五子衍宗丸簡介
    守仙五子丸」,即五子衍宗丸的前身。2.藥名的由來    五子衍宗丸配料中的五種中藥材的名字均有一個「子」字,分別為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五味子、車前子,故名五子。3、功能主治  1.  用於補腎陽,改善精液質量,治療不育症,被譽為「古今種子第一方」。
  • 藥性歌括四百味067:菟絲子、牛膝、巴戟天、仙茅
    所以一個人你想要不受委屈卻成就大才的,基本上很少。  所以一個大才橫空出世,他都是伴隨著委屈出來的,像箭能夠射得很遠啊,它都是有一個後拉力。遺精滑精的,可以用菟絲子製成丸,菟絲子丸它是補腎非常好。  它是平補,你不管寒熱陰陽虧虛它都很平和的補益,它補後而且還不容易會上火。  腰疼膝冷。
  • 什麼是「五子衍宗丸」?
    二當年,唐玄宗初識楊玉環時已經年逾花甲,比楊玉環整整大33歲。自從使用五子守仙方進行補養之後,唐玄宗才得以床第之間一展身手。因此,唐玄宗對此方十分讚賞,稱之為「古今種子第一方」,並授予張果老「銀青光祿大夫」一職。此後,五子守仙方的配方一直被秘藏在宮廷御醫的手中。到了宋朝,很多皇帝都使用過五子守仙方。
  • 不敢相信:菟絲子:田間地頭的「野草」,一味集合養肝、健脾、
    《扁鵲正書》中的菟絲子丸就是以菟絲為主藥,達到補肝益腎,助陽散寒之功效的。菟絲子補腎養肝,溫脾助胃之良藥也。但補而不峻,溫而不燥,是一味平補陰陽的藥物。,將菟絲子與黑芝麻碾碎,以3:1的比例用開水衝泡代茶飲用,過一些日子即可見效。
  • 五子衍宗丸臨床應用及研究(綜述)
    該方以性溫味甘的菟絲子和性平味甘的枸杞子為君,以補腎益精;覆盆子、五味子為方臣藥,均屬性溫味甘而酸,覆盆子滋精,五味子生血,兩藥雖溫但不熱不燥,共起溫和泌精滋腎之協同作用;車前子是該方中唯一味甘性微寒之品,為佐藥,起利尿固精之效,同時以微寒之性對方內他藥的溫性略起制約作用。該方味溫,但不燥不峻,是滋補肝腎,填精益髓的要方,久用無大礙。近年來對該方的研究和運用報導較多,現綜述如下。
  • 祖傳偏方:老奴丸正宗配方
    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老奴丸正宗配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老奴丸正宗配方木香5錢,燈心2錢,大蜘蛛7個,蓽澄茄
  • 菟絲子,祛面瘡粉刺
    菟絲子是中藥裡面的名人,所以關於她的介紹可以找到不少。同時她也是一種惡性寄生雜草,又是一種名貴的藥用植物,它是中藥材中美容養生類滋補佳品。 在古代,菟絲子的莖葉部分稱為「無根藤」或「金絲藤」,其種子稱為菟絲子;現在的植物學通常把莖葉和果實統稱為菟絲子。菟絲子因其吸器(吸根)形狀像免而得名。
  • 『秘偏方』老奴丸正宗配方
    老奴丸,傳說中一種藥品,可令老者骨髓飽滿,骨質堅硬。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老奴丸正宗配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老奴丸正宗配方木香5錢,燈心2錢,大蜘蛛7個,蓽澄茄1兩,胡桃肉1兩,車前子1兩,馬藺花1兩,萆薢1兩,牡蠣的功效與作用1兩,韭子1兩,木通1兩,全蠍5錢,山茱萸5錢,破故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