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是大唐開國功臣,唐太宗李世民為何後來排斥他?

2021-01-09 歷史戰爭

如果對隋唐歷史了解的朋友一定對裴寂這個人感到不陌生,他是唐高祖李淵的好友並且還是大唐的第一任相國,就是這樣顯赫一時的大人物後來卻無緣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列。那麼為何出任大唐第一相國的裴寂得不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肯定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裴寂這個人對大唐有什麼貢獻?裴寂是促使大唐建國的關鍵人物,這樣說絲毫都不誇張。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諸侯並起,當時李世民也有起兵的想法但是恐怕得不到父親李淵的支持,於是他便想法設法的結交裴寂。李世民要起兵反隋為何要結交裴寂呢?這無外乎是因為裴寂和他父親李淵的關係親密。

裴寂是李淵的舊識,當初李淵在太原的時候對裴寂禮遇有加兩任經常一起飲酒博弈通宵達旦不知疲倦。李世民首先派人和裴寂賭博,然後讓人故意輸錢給裴寂。通過砸錢的方式李世民結交上了裴寂,然後他將起兵反隋的想法告訴了裴寂。俗話說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可能是出於這樣的原因裴寂便被李世民就這樣的拉入了夥。

高祖留守太原,與寂有舊,時加親禮,每延之宴語,間以博奕,至於通宵連日,情忘厭倦。時太宗將舉義師而不敢發言.......寂得錢既多,大喜,每日從太宗遊。見其歡甚,遂以情告之,寂即許諾。《舊唐書 卷五十七 裴寂傳》

為了迫使李淵起兵,裴寂瞞著李淵將晉陽宮的宮女進獻給了李淵。有一次裴寂和李淵喝酒的時候,裴寂向李淵坦白了進獻宮女與李世民在籌划起兵的事。我們知道宮女只有侍奉皇帝,李淵私自接納宮女可是犯了大不敬之罪,而李世民私自招募兵馬密謀起兵則犯了謀反之罪。這兩項罪名都是殺頭之罪,李淵不得已便順從了裴寂反叛了隋朝。

寂又以晉陽宮人私侍高祖,高祖從寂飲,酒酣,寂白狀曰:"二郎密纘兵馬,欲舉義旗,正為寂以宮人奉公,恐事發及誅,急為此耳。今天下大亂.......眾情已協,公意如何?"高祖曰:"我兒誠有此計,既已定矣,可從之。"《舊唐書 卷五十七 裴寂傳》

唐朝建國之後裴寂因為勸進之功,又加上他是李淵的好友所以受到了李淵極大的恩寵。李淵加封裴寂為尚書右僕射每次上朝的時候都與裴寂同坐,退朝的時候甚至將裴寂召入宮中對他言聽計從,當時唐朝的皇親國戚都沒有裴寂所受的待遇高。

高祖既受禪,謂寂曰:"使我至此,公之力也。"拜尚書右僕射,賜以服玩不可勝紀,仍詔尚食奉御,每日賜寂御膳。高祖視朝,必引與同坐,入閣則延之臥內,言無不從,呼為裴監而不名。當朝貴戚,親禮莫與為比。

唐高祖李淵在位的時候裴寂顯赫一時群臣王公大臣無人能比,然而在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不久裴寂卻接連倒黴後來甚至被流放到南方死在了異地他鄉。那麼裴寂是因為什麼事情被李世民所整治的呢?

原來當時有個和尚叫法雅因為妖言惑眾被下獄審查,法雅在獄中揭發裴寂早就知道他說的那些妖言。於是李世民便藉此將裴寂免職將他的食邑削去了一半,並且讓他返回家鄉不得在京城居住。裴寂被遣返家鄉後不久又出了一件事,當時有個叫信行的狂人,他對裴寂的家奴說裴寂是個有天命的人。裴寂得知後便派人準備將這個家奴殺掉,誰知後來這個家奴從裴寂的家中逃出。而更為湊巧的是這個家奴後來因為犯法被抓供出了信行當初對他說的話,李世民得知後大怒便將裴寂流放到了交州。

那麼李世民真的是因為裴寂和法雅、信行這樣不入流的人物有關係很整治他的嗎?我們看裴寂的遭遇很容易看出李世民整治他並不是這些查無實據虛無縹緲的事情。李世民整治裴寂的主要原因我個人認為有兩個。

1:唐高祖和裴寂的關係非同一般

這個原因我認為是很好理解的,裴寂在唐高祖一朝受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恩寵,並且李淵和裴寂還是數十年的故交。李世民整治裴寂是必然的,我們知道李世民是通過玄武門之變登上帝位的,唐高祖李淵退位給李世民顯然是不心甘情願的。所以為了坐穩皇帝寶座李世民在登基之後肯定會對裴寂下手,這也是為什麼裴寂受法雅牽連時李世民將裴寂驅除京城的原因之一。

2:裴寂曾害死李世民的心腹劉文靜

唐朝在建國之處出了裴寂以外還有一個人為大唐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個人便是劉文靜。起初劉文靜和裴寂也是好友,但是後來因為兩人爭功爭寵鬧的反目成仇。後來劉文靜酒後失言揚言要殺了裴寂,裴寂得知之後便向唐高祖李淵舉報劉文靜口出怨言心懷不軌。劉文靜是李世民的心腹,當時在李淵面前李世民極力袒護劉文靜。而李淵向來對劉文靜沒有什麼好感又加上裴寂極力慫恿李淵,因此儘管有李世民的袒護劉文靜後來還是被判處死刑。

太宗以文靜義旗初起.......非敢謀反,極佑助之。而高祖素疏忌之,裴寂又言曰:"文靜才略,實冠時人,性復粗險,忿不思難,醜言悖逆,其狀已彰。當今天下未定,外有勍敵,今若赦之,必貽後患。"高祖竟聽其言,遂殺文靜、文起,仍籍沒其家。文靜臨刑,撫膺嘆曰:"高鳥逝,良弓藏,故不虛也。"時年五十二。《舊唐書 劉文靜傳》

相關焦點

  • 大唐第一宰相裴寂:李淵口中的功勞第一人 晚年落得個被流放的下場
    大唐第一宰相裴寂:李淵口中的功勞第一人 晚年落得個被流放的下場時間:2020-03-10 19:2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唐第一宰相裴寂:李淵口中的功勞第一人 晚年落得個被流放的下場 唐朝的開國功臣眾多,被我們所熟知的有程咬金、尉遲敬德、秦瓊等人,但是這些人都是跟隨李世民的人
  • 李世民掌權後,能接納李建成親信,為何卻容不下李淵親信裴寂?
    玄武門事變爆發之前,魏徵經常跟李建成提議說,李世民是一個威脅,應該想辦法把他調到其它地方去。李世民抓到魏徵後質問說,你為何要離間我們兄弟? 最終,魏徵因為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李世民建立貞觀之治,被人稱讚為名相。
  • 大唐第一任宰相裴寂,與皇家親上加親,可為什麼下場如此悽涼?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雖然從名氣上看,不如房玄齡、狄仁傑,但是其也是不容忽視的一位,因為他是大唐一朝的第一位宰相裴寂。 不僅如此,李淵對其格外優待,每次上朝,就要給裴寂準備凳子。 後來,有人告裴寂想造反。李淵不信,但也調查了一番,沒有什麼結果。不過李淵認為裴寂受到了委屈,還派自己的貴妃前去安慰。
  • 劉文靜是大唐開國功臣,手握免死金牌,為何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但實際上,他的地位要高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裡面中的任何人。因為,他是李淵起兵的核心成員,是大唐立國的主要策劃人,屬於李唐王朝的奠基人。當初李淵起兵晉陽,核心骨幹除了幾個兒子以外,最為倚仗兩個人,一個叫劉文靜,另一個則叫裴寂。他們一個是晉陽令,為朝廷委派的晉陽行政長官,李淵名義上是在他的地盤上混。
  • 大唐開國功臣劉文靜,擁有免死特權,可為什麼結果還是被殺了呢?
    尤其是朱元璋幾乎把開國功臣誅殺殆盡。恐怕很多少有人對唐朝的開國功臣有什麼印象,也並沒有聽過李淵誅殺功臣,倒是知道李淵這個人比較低調而已。其實任何一個朝代自開創時,肯定都會有開國功臣,不會只靠著皇帝一人就拿下了天下。李淵在隋末大起義中,從晉陽起兵,一路過關斬將,建立了唐朝。這中間除了他的兒子外,還有裴寂、劉文靜等人。
  • 在桑泉遇上裴寂
    武德九年十月,太宗為功臣封賜,裴寂為諸大臣之首,賜予一千五百戶的食邑。那麼,看官會說你把裴寂是的這麼好,難道他就沒有缺點?裴寂的軍事能力,是他的軟肋,多次兵敗,但是卻是一個守城的良才。太祖李淵兵進長安之時,特別害怕別人端了他的根據地,也就是太原,因而留裴寂守著,才安然無恙,李淵得以長驅直進,得了天下。而且後來只要皇帝出巡,一定讓裴寂留守都城。這可以說是對裴寂從內心深處的信任和對能力的認可,要知道,一般這種情況,古代都是太子留守監督管理國家的。
  • 李世民凌煙閣畫像二十四人,秦瓊程咬金都在上面,為何沒有劉文靜裴寂?
    在李唐王朝的建立與鞏固時期,李世民以秦王身份將一大批的能臣勇將匯聚於摩下,這些不同出身、不同地域、不同政治背景的賢能之士均為其做出了貢獻。在登基稱帝後,這些謀臣勇將繼續效力太宗,促進了盛世局面的出現。貞觀十七年二月戊申,太宗令圖像開國功臣和貞觀重臣二十四人於凌煙閣。
  • 李世民不好殺唯獨誅殺了這位開國功臣,他是誰?
    明太祖朱元璋曾借著「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前前後後誅殺了不少功勳卓絕的開國文臣武將,受牽連者更是多達五六萬,後人為批判他誅殺功臣的不光彩之事,還專門杜撰了一部戲劇《火燒慶功樓》。劉邦、朱元璋雖貴為帝王,出身卻很卑微,又心胸狹窄,為了好不容易拼來的江山能夠萬代相傳,誅殺功臣對於常人似乎也可以理解。  但說起唐太宗李世民也誅殺功臣,恐怕世人就鮮為人知了,甚至很多人會斷不可信。
  • 裴寂是李淵心腹,晚年接連被貶,死前立了一功
    李世民重金拉攏裴寂,促使李淵起兵裴寂嗜賭成癮卻又惜財,每次輸錢後都無精打採,李世民聽說後,便密令高斌廉與裴寂一起賭博,並做局輸給裴寂,高斌廉前前後後輸了幾百萬錢,經過他的引薦,李世民成功見到並拉攏裴寂。《舊唐書》:乃出私錢數百萬,陰結龍山令高斌廉與寂博戲,漸以輸之。寂得錢既多,大喜,每日從太宗遊。
  • 開國功臣劉文靜,為什麼李淵稱帝不久就被處死?他到底因何而死?
    劉文靜後來,劉文靜成為了李世民的重要謀士。公元618年,李世民出站甘隴薛舉,劉文靜作為李世民第一幕僚。李世民輕敵打了敗仗,劉文靜主動擔起了責任。無疑增加了自己在李世民心中的份量。李淵稱帝時,元老重臣裴寂、劉文靜受到特別待遇。專門頒發詔書,賞秦王李世民、裴寂、劉文靜「特赦二死」,就是免兩次死罪,可見他們的功勞之大。
  • 大唐第一宰相裴寂,李淵口中的功勞第一人,在李世民手中卻慘遭流放!
    其實裴寂和李淵差不多,都是出身名門世家,他出身河東裴氏西眷房 ,不過一個是關隴門閥,一個是關西世家。大業十二年(616年),唐國公李淵出任太原留守,而裴寂就是這個時候的晉陽宮副監。兩人又是好朋友,就經常在一起喝酒打牌。後來,李世民想逼迫李淵起兵造反,便和裴寂商量。
  • 李世民容得下李建成、李元吉親信,為何容不下李淵的親信裴寂
    先來說說裴寂為什麼是李淵最寵幸的大臣。李淵在起兵以前,裴寂就是他最好的朋友,兩人經常在一起喝酒打牌。後來,李世民想逼迫李淵起兵造反,便和裴寂商量。裴寂當時掌管隋朝的晉陽宮,於是他搞來一些宮女,趁李淵酒醉的時候,讓宮女和李淵呆了一晚。李淵睡了皇宮中的女人後,不得不起兵。這一件,是裴寂的功勞之一。
  • 唐朝八位開國功臣,李淵殺3個李世民處死4個,還有一個啥結局?
    劉文靜在隋末擔任晉陽縣令,與時任晉陽宮監裴寂是好友。唐國公李淵出任晉陽留守時,劉文靜便看出李淵胸懷大志,主動與其結交。而且對於李淵的次子李世民,劉文靜也是讚不絕口。後來天下大亂,劉文靜在李世民的安排下逼李淵起兵,並奉命聯絡突厥。
  • 裴寂為什麼被排除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外?
    裴寂是李淵的好友,曾經和李世民一起勸李淵起義反隋,唐朝建立之後,唐高祖李淵對裴寂的寵信和封賞在文武百官中居於第一,除了秦王李世民之外,當時裴寂和另外一個人劉文靜,被認為是唐朝開國最大的兩位功臣,但是此時裴寂和劉文靜、李世民之間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親密合作了。
  •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開國功臣,「殺兄奪權」,成就一番千秋霸業
    眾所周知,唐朝最為突出的一位皇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皇帝,他創造了太平盛世,他謀略,他的眼光,他的策劃都使得唐朝有了質的飛躍。而且大家都知道,他的父親李淵其實之前並沒有爭奪皇位的意思,而是在他的兒子,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建議之下,才開始有了奪權之心。
  • 唐朝「八大開國功臣」:李淵殺三個,李世民殺四個,李治殺一個
    我們知道,在唐朝時期,可謂是名將如雲,他們都為大唐的江山立下赫赫戰功,李淵、李世民都是重情重義之人,很少殺死這些為大唐出生入死的戰將,可以說,這些功勳赫赫的開國功臣極大部分都能善始善終,不像歷代統治者,功成名就後就開始大肆屠殺功臣,儘管這樣,大唐的開國功臣中仍有八位大將被李氏父子殺死,也是情非得已
  • 李世民臨終前將他貶出京城,李治登基後給他連升三級並重用
    李世民臨終前將他貶出京城,李治登基後給他連升三級並重用小編今天和大家聊聊唐朝一名開國功臣,李世民在臨終前將他貶出京城,李治登基後便給他連升三級,而且還重用他。古人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那麼李世民為何要在臨終前將一名開國功臣貶出京城呢?
  • 武則天伺候唐太宗十二年,為何從未懷孕,還和太子有私情?
    後來結識了李淵,為李淵反隋建唐提供了物質上的資助。李淵登基後,封武士彠為開國功臣,經過幾次升遷成為三品的工部尚書,主管工程水利建設。 後來唐太宗李世民在修訂《氏族志》的時候竟然沒有把武姓列入其中,於是社會上也開始攻擊武家是下等族姓,甚至連突厥人都稱:「武,小姓。」武家就這樣被排斥在貴族之外了,所以武氏家族要想取得較高的權力和職位,希望渺茫。 武則天就在這樣一個既有上流社會的榮華富貴,又有著寒門微族歷史出身的家庭裡長大的。
  • 李世民為何不等李淵死了再做皇帝?專家:不是不想,而是根本不能
    八月初九甲子日,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這裡面有一個問題,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已經牢牢掌控了朝廷一切,為何不等李淵死後再繼位?顯然,李淵是被李世民逼著讓出皇位的,李世民有必要冒著萬一不退弒父的風險嗎?
  • 唐太宗李世民,實現休養生息,開創「貞觀之治」
    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文學館與秦王府相結合,儼然形成一個小政府機構。 玄武之變 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但李淵建立唐朝後,立李建成為太子。天下平定後,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隨即聯合李元吉,排擠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