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好畏懼的,反正我們只來一次。——朱德庸
北京,是一座容得下年輕人夢想的城市,在這裡你常會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是「熱血、激情、獨立」的代名詞,充滿了可以預見的美好未來,他們就是北漂「後浪」。
據統計,在北京步入社會3-5年的的北漂年輕人平均不到11個月就要換一次房子。從三裡屯CBD到青年路,再到西二旗後廠村,後浪們嘗盡了北京城的風華,靠租房過渡的他們背負著夢想,努力前行。他們獨立於房奴之外,卻養活了城市裡的租房中介和搬家公司。
在北京每年租金漲幅達10%與租賃房源缺口達400萬間的現實中,如何讓這群後浪沒有後顧之憂,安心在北京紮根逐夢呢?
萬科泊寓給年輕人一個有家的城市,讓追夢的後浪有家可依
面臨房租飛速上漲與租賃住房短缺的雙重難題,萬科作為最早的一批「解題人」,積極響應國家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政策號召,從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項目出發,打造北京第一個村集體合資租賃型住宅綜合體項目——萬科泊寓成壽寺社區。在這片集體所有的土地上,一方面,利用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優勢的基礎上,節省土地獲取的成本,從而最大限度減少租客的租金成本。萬科以更低的價格,為奮鬥者提供租得起的房子和生活配套解決方案;另一方面,萬科也不斷探究用更好產品,創造屬於青年群體的新時代公寓。
萬科泊寓給了這群「想與城市一起生長」的年輕人,一次以共享方式和城市深刻融合的機會。這個被命名為「院兒」的地方,不僅有棲身之所,也有著時刻超越期待的公共社交空間,以及屬於年輕人的共同生活公約,讓租房人群在社區管理上獲得更好的「租售同權」體驗感,擁有大社區的歸屬感。
年輕後浪是城市的建設者,也是撐起未來經濟的中堅力量。家便是後浪們夢想背後最柔軟棲息之地。萬科與年輕人共同前進,精心設計,打造不同需求的居住空間,讓他們住得起住得好。並希望將冷冰冰的公寓改造成暖哄哄的社區,形成人與人之間可信任、可交流、可互助的社交空間,讓年輕人告別「為住而租」的生活狀態。
以主題表達個性,量身定做後浪的專屬空間
萬科泊寓成壽寺店突出「量身定製」,共有901套獨立開間,旗下設有女生房、寵物房、主播房、SOHO房、健身房等五類主題房,面向不同收入水平、職業特點和租住需求的細分客群。
女生房:針對新時代女性,提供1.6m的大尺度梳妝工作檯,預留豐富的儲物空間,定製收納功能的百變衣櫃,確保春夏秋冬的衣服都能裝下;
寵物房:給養寵一族的房間裡,定製帆布材質的防抓沙發,設計貓咪專用的攀爬遊樂設施,且箱式大床底部為抽屜封閉設計,防止寵物隨意鑽入;
主播房:為從事主播或者網紅等新興職業的「網生達人」,專門設計環繞幕簾,可作為直播背景使用,同時提供多功能長桌和充足的直播架空間;
SOHO房:隨著斜槓青年、SOHO青年的增加,獨立自由的辦公溝通空間成為剛需,泊寓配備3*0.9m升降辦公桌、144Hz高速顯示器和人體工學椅,讓他們在這片小天地中展露才華;
健身房: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健身行列,屋內配有豎向爬梯和頂部吊杆,可以滿足隨時打卡的健身需求。
以個性構建社群,打造「社交、共享、智能、安全」的居住新地標
首先,從區位環境來看,成壽寺項目是萬科參與的北京市租賃住房供地中最優質的地塊之一,位於南三環方莊橋西南角,處於方莊商圈,交通便捷,距離14號線方莊站800m,距離5號線劉家窯站1.2km,去國貿僅需6站20分鐘,對上班族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從整體公寓的設計構想來看,北京萬科基於對傳統住宅社區的思考,以及對長租公寓公區的升級,在建築主體上挑出的玻璃盒子裡打造了一個500㎡的超大"社區之心"。在這裡,租客可以漫遊雲中圖書館,可以舉辦小型作品展和創業路演講座,可以結伴去影音空間看電影……未來,貼心的社區管家還將組織讀書會、交友會、市集、手工DIY等豐富多彩的社群活動,告別「孤島化」的租住生態。
不僅僅局限於樓內的「社區之心」,泊寓成壽寺還將年輕人對生活方式的多種需求,轉換成豐富的配套融入設計中,在樓宇之外推出了4000㎡的社區個性商街,讓租客走出家門即可體驗消費場景。
泊寓成壽寺社區還首次將智能管理引入到運營中。人臉識別技術實現無卡化通行、園區內人員信息實時上傳、與屬地公安的流動人員管理系統聯網,配合公共區域24小時監控,給租客創造全方位的安全感。
為了滿足年輕人對服務智能化的新需求,泊寓成壽寺社區還配有綠色的社區管理系統和智能響應體系。例如,租客足不出戶用APP或者公眾號,就可進行水電錶的智能化查詢、申請保潔維修等等,還有智能快遞櫃,不會為「不能及時接快遞」而焦頭爛額。
「沒有租客,只有朋友;沒有迷惘,只有心安」,這是萬科泊寓成壽寺社區對後浪生活最懇切的祝福。在泊寓,希望每一位追夢的「後浪」都不再感受到漂泊,連結彼此,形成都市裡的共生聚落,找到靈魂的溫暖港灣。追夢的路上註定會有苦澀,但是沒什麼好畏懼的,反正我們只來這個世界一次,反正我們終會在溫暖的地方撞上不期而遇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