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租公寓泊寓成壽寺項目延遲交付 萬科模式遭受挑戰

2020-12-17 新浪樂居

  成壽寺萬科泊寓三期延遲交付,租戶賠付成定局

  曾風光一時的全國首個集體土地長租公寓——北京萬科成壽寺泊寓,在7月第一批租戶入住之後,原本計劃今年「十一」入住的第二批公寓交付受阻。

  成壽寺泊寓租客張先生收到了北京萬科泊寓發來的告知,原本計劃「十一」入住的泊寓,現在由於施工延期,推遲15日交付。不過萬科願意承擔這15日的酒店租住補償。泊寓租戶被統一安排到雙井如家酒店居住。雖然安排了住宿,但張先生並不十分滿意。張先生告訴媒體,他之前租的房子在9月底到期,所有物品已經打包完成。把東西拉到酒店,就是兩次繁瑣的搬家,把東西留在之前的房東處,又面臨被房東的勸離。

10月中旬,裝修施工完成不久的長租公寓,依然沒有交付

成壽寺泊寓樣板間宣傳照片,和現場的雜亂形成鮮明對比

  記者也走訪了因延期而被泊寓租賃的酒店,酒店表示企業一共租賃了30間住房,時間是從9月30日到10月15日。按照酒店公布的「十一」優惠價格,每個房間每天要花費420元,16天萬科要花費6720元,半個月的酒店負擔,遠超過租戶交納的3800元/月的月租。

10月中旬,依然在進行施工收尾的成壽寺泊寓

  泊寓成壽寺項目是全國首個集體用地長租公寓項目。該項目是萬科與村集體合作的項目,村集體以土地經營權與萬科合作,萬科負責所有建設成本投入,獲得項目45年經營權,村集體享受保底收益以及經營分紅;萬科則負責產品打造和服務運營。

  萬科集團副總裁,北方區域CEO,北京萬科總經理劉肖表示:「照模型來算,萬科全項目回報率約是6%。」這對高周轉的開發企業而言,如果打破開發節奏,像本次延期交付產生的成本上升,就可能產生虧損。

  之前,劉肖曾表示「佔坑的心肯定是不能有的,因為快速佔坑和持續經營其實有點兒矛盾。我們希望打造出的是可持續、可複製的生意模式,而一件事想做長久,一定也要有初心和情懷。」這不禁讓人們想到了北京萬科上次的嘗鮮之旅,拿下中國首個開發商全自持地塊,並將翡翠書院這個項目推向市場,那次率先嘗螃蟹的舉動,目前進展似乎已經被人們遺忘。

  曾信心爆棚,萬科斥百億投入拿下自持用地

  時間回到2016年11月,當時,北京樓市正經歷過山車爬高的頂點,所有開發商都信心爆棚。

  當月,首個 「限房價、競地價」地塊在彼時推向北京市場,交易規則與以往有很大不同--這些地塊被設置了最高限價;當報價觸及上限價格時,轉而競報自持商品住房面積;當自持商品住房面積達到100%時,再競投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

萬科自持項目翡翠書院

  北京萬科是最先吃螃蟹者。經過38輪和52輪競價觸頂,並在與保利、綠地、首開等鏖戰100%自持和多輪方案評審後,萬科最終以109億元總地價將海澱永豐18號地和19號地收入囊中,土地單價超過36000元/平方米。這就是後來飽受指責的翡翠書院,全國首個開發商自持70年租賃房源,對外只能租不能售。

  這個項目整體投入需要160億元以上,按照規劃,萬科翡翠書院採取低密社區建設方式,項目容積率為1.78。按照「70/90政策」要求,這個項目180平方米的四居室產品佔比不到30%,但全部被做成複式(兩層+閣樓),產品形態類似於別墅,其中不免涉及違規拆改和加建嫌疑。

  2017年4月前後,北京萬科曾試圖探索上述2宗海澱永豐地塊與小米合作建房一事,但因監管等方面的原因限制已經擱置。

  2018年,項目終於入市,萬科又嘗試用以租代售70年的方式對外發售,名義出租,實為銷售,被政府嚴令叫停。

  最終的方案是,月租金最低1.5萬、10年租金180萬元起,而別墅產品的租金更高達4萬元/月,10年租金接近500萬元,承租人擁有轉租,優先續租的權利。仍然被外界質疑為「以租代售」。

 自持項目租賃受困,企業收益堪憂

  項目入市後,響應者了了,首期號稱出租80%又被媒體對懟,實際情況是,翡翠書院2018年出租150套左右,2019年出租量驟減至70套左右,而2020年接近年末,知情人士表示,全年整體出租量不超過10套。這樣糟糕的出租量意味著入市三年,翡翠書院的出租率僅有10%。即使按照滿租的情況來計算,上述月租金價格帶來的NOI(淨運營收益)回報率也不到3%。

  因此可以判斷,翡翠書院基本不盈利,利潤微乎其微,按照現在的收益方式,50年開發商才能回本。

  糟糕的拿地決策,長久無法破局的項目運轉,讓北京萬科來到了跌落神壇的轉折點。

  與翡翠書院同樣有開發商自持出租屬性的土地,北京萬科還有翡翠雲圖,七橡墅兩個項目。

  其中翡翠雲圖項目採用一部分自持捆綁有產權住宅銷售,也就是客戶買一層有產權的住宅,強行搭租一層無產權的自持一部分委託經營公司一次性銷售的方式,用徹底的「以租代售」將自持部分低價處理。

  該項目2020年上半年網籤金額只有1.07億,排名北京市場在售項目176位。而七橡墅的自持部分至今仍未給出解決方案,七橡墅今年銷售部分的籤約額僅為7200萬,排在北京市場209位。

  在四年前劉肖風光的來到北京公司接任毛大慶職位的時候,萬科的品宣安排了一篇公關稿《那個叫做劉肖的年輕神》。

劉肖與毛大慶

  四年過去,劉肖除了帶來了北京萬科傳統地產業務銷售網籤業績排名不斷退步的尷尬;還有以翡翠書院為慘痛代表的,投資數百億隻有微弱回報的自持項目;加上商業回報模糊,利潤微薄,遇到工程交付難題,成本上漲,步履維艱的集體用地租賃模式;給北京地產界的,再別無其他談資。

  更多信息,微信關注「北京買房幫住」,政策解讀、買房問答、自駕看房,全get√。


相關焦點

  • 泊寓成壽寺社區二期9月即將開業 看看北京集體租賃房長啥樣
    集體租賃住房到底長什麼樣?租金多少?通過泊寓成壽寺社區,或許可以揭開神秘面紗。泊寓成壽寺社區位於南三環方莊橋西南角,首期235套房源全部租罄並於7月份正式開業,二期預計9月30日開業。在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中,房企成為一股重要力量,政府為推動項目的進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服務。由於是集體性質,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採用合作模式,以泊寓成壽寺社區為例,村集體以土地經營權與北京萬科合作,北京萬科負責所有建設成本投入,獲得項目45年經營權。村集體長期獲得穩定收益、享受超額經營分紅,北京萬科專注於產品打造和服務運營,追求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 全國首個集體土地長租公寓入市 泊寓成壽寺社區235套提前租罄
    7月6日,北京萬科第一個村集體合資租賃型住宅綜合體項目泊寓成壽寺社區正式開業運營,這標誌著北京「租購併舉」的住房保障體系進一步得到完善。萬科集團副總裁、北京區域執行長兼北京萬科總經理劉肖表示,公司參與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的事業初心,是「給年輕人一個有家的城市」。該項目的建成,則是「在租購併舉的時代,為年輕人、為時代的奮鬥者提供租得起的房子和生活配套解決方案」。
  • 泊寓成壽寺社區正式開放 為「後浪」構築城市理想家
    在房租飛速上漲與租賃住房短缺的雙重難題下,北京萬科積極響應國家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政策號召,在南三環打造首個集體土地租賃項目——泊寓成壽寺社區,致力於為城市青年打造一個有家的城市。萬科泊寓成壽寺社區命名為「泊寓|院兒」,於7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不僅為「後浪」們提供了棲身之所,也有著超越期待的共享空間和多彩生活」。
  • 三年磨一劍 全國首個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亮相北京成壽寺
    2018年8月,身為租賃市場消費升級先行者的萬科,參與建設的萬科泊寓成壽寺項目,就成了北京首個開工的集體土地租賃住房。今年年中,萬科泊寓北京旗下的兩個大社區型集中式長租公寓——成壽寺項目、高立莊項目,相繼開啟招租,亮相北京市場。
  • 北京南三環理想家,萬科泊寓成壽寺社區重新定義租住生活
    南三環方莊橋邊上,一個漂亮的玻璃盒子和幾座高樓林立在橋旁,這是北京萬科旗下長租公寓品牌泊寓即將上市的新項目,作為與政府合作的首批集體土地開發的租賃住宅,泊寓成壽寺社區一直不缺少外界的關注。萬科給了很多人屬於自己的家,現在也在探究什麼樣的產品可以給租房年輕人「家」的感覺。2020年中旬,北京萬科攜手豐臺區政府,在南三環方莊橋邊上打造長租公寓升級版——泊寓·成壽寺社區。一個集聚眾人智慧的「新探索」就要和大家見面了。
  • 萬科泊寓成壽寺社區:開啟「後浪」新租住時代
    萬科泊寓給年輕人一個有家的城市,讓追夢的後浪有家可依面臨房租飛速上漲與租賃住房短缺的雙重難題,萬科作為最早的一批「解題人」,積極響應國家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政策號召,從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項目出發,打造北京第一個村集體合資租賃型住宅綜合體項目——萬科泊寓成壽寺社區。
  • 首個集體土地租賃項目亮相 萬科破年輕人租房難題
    7月6日,萬科的泊寓|院兒(成壽寺社區)正式開放,成為全國第一個亮相的集體土地租賃項目。全國首個集體土地租賃項目開放十九大指出,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 豐臺:6個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已開工
    本報訊(記者 孫穎)記者近日從豐臺區住建委獲悉,豐臺區已開工建設6個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共38萬平方米、9351套公寓。首個交用的集租房項目泊寓,除了為年輕人設計了不同居住需求的主題房外,還配套了深夜食堂、文化集市等商業設施,後續5個項目將於明年陸續開工建設。
  • 半年報:10家房企系長租公寓成績單出爐,分化加劇
    在「租購併舉」的背景下,本集團積極探索以集體用地開發運營長租公寓的模式,所打造的泊寓成壽寺社區成為北京第一個集體用地租賃住房項目,項目圍繞現代年輕人需求打造的五大主題房和四項服務體系獲得市場好評,首期 235 間開業前 7 天即實現滿租。
  • 2020年中國長租公寓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萬科泊寓房地產...
    其中,自如通過分散式運營模式迅速發展壯大,2019年管理規模突破100萬間,奪得桂冠。不過,房地產開發商加快步伐發展長租公寓,兩大房地產開發商殺進前五,萬科泊寓成房地產開發商涉足長租公寓的領頭羊。分散式是指運營商到城市各個地方向分散的個人出租者獲取房源,改造後出租,這是當前我國長租公寓的主要運營模式,佔比高達75%。
  • 尋找長租公寓破局之路特別報導(二)如何打破長租公寓「出租率焦慮...
    除了大裝修、長合同以外,還有哪些模式更利於抵抗下行市場存在的風險?長租公寓持續爆雷的背後,「出租率焦慮症」已經成為很多長租公寓運營方的行業病。在本就利潤不高、流動性較差的這個行業裡,出租率不到90%,就很難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活得很好」。然而在下行市場中,這個數據部分企業甚至下探到30%。破解長租公寓「出租率焦慮症」,目前哪些方式方法行得通?
  • 潘石屹談長租公寓爆雷:一場兩類人參與的房地產行業龐氏騙局
    潘石屹說自己曾經在5年前就調研過長租公寓行業,他當時得出了不碰長租公寓的結論。而且當時還有個結論是: 要做長租公寓這類人啊,有兩類人,一類是騙子,一類是傻子。騙子呢,就是沒有想到長遠的發展,騙到一筆錢就行了。傻子呢,就是帳沒算明白,就進去了。
  • 中國首個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面市北京 租金較周邊低兩至三成
    中新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 龐無忌)6日,北京成壽寺社區(又名萬科泊寓|院兒)正式開放。據了解,其首批235套公寓已於5月下旬全部租罄。第二批公寓已啟動預租,計劃於四季度全部入市。這是全國首個開工和面市的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
  • 匠寓:2020年長租公寓是機遇還是挑戰?
    原標題:匠寓:2020年長租公寓是機遇還是挑戰?2019年12月,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中提到,2020年將重點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主要包括公租房、人才公寓以及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等。時隔三月,住建部部長再次重申,政策性租賃住房將成為未來的主要供應方向。
  • 匠寓:今年11月長租公寓市場報告及品牌發展報告
    地方監管政策 近幾個月由於長租公寓品牌接二連三的「爆雷」,租賃企業、業主與租戶之間的關係空前緊張,特別是蛋殼公寓由於資金鍊斷裂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可以說是將長租公寓行業再一次推向風口浪尖。
  • 上寓掌舵人杜穎穎:以精細化運營打磨長租公寓的「海派模式」
    區別於傳統的長租公寓活動,上寓此次以「上海牌咖啡」為主題,創造了公寓界海派新潮流。只要是上坤上寓的租戶就可以免費獲得一杯由上寓提供的「上海咖啡」。2014年-2015年前後,一線城市長租公寓剛剛出現品牌化的苗頭,也是杜穎穎正式涉足公寓業務的開始。2014年底,某市政人才公寓項目的運營需要企業支持,正在試水存量物業商業運營的杜穎穎決定大膽嘗試,隨後上坤乘勝追擊,又拿下了寶山區2.5萬方體量的工改項目,作為人才公寓運營。自此,杜穎穎帶領團隊進入了公寓行業,上坤集團也正式成立了公寓業務事業部。
  • 接盤、併購,誰在收割長租公寓市場?
    長租公寓是一個重資本、難盈利的生意,中小玩家選擇「賣身」也很正常,貝客分屬於江蘇貝客邦生活服務有限公司,旗下擁有全國31個項目,主要為集中式白領公寓,合計房源近5000套,分布在北京、上海、南京、蘇州等一二線城市。 長租公寓行業近兩年處於巨變期:暴雷、洗牌和併購在同步進行。
  • 又一長租公寓「跑路」,行業遭遇空前信用危機?
    【撰文/譚麗平 統籌/張喜斌】近年來,長租公寓頻頻「爆雷」。今年,受疫情影響,行業問題更加突出和集中地爆發。近日,有租客向大白財經觀察反映,其於今年8月通過58同城尋求租房,後與鄭州祿舍公寓籤訂合約並交付了一年房租。
  • 潘石屹放炮:做長租公寓的非傻即騙!萬科、龍湖等房企正積極布局
    他說:「長租公寓是龐氏騙局在房地產市場裡的一個體現。」萬科公司2020年12月29日晚表示,公司看好長租公寓未來,會堅定不移地推進該業務。值得一提的是,龍湖集團、中駿集團控股等房企早已「上車」。潘石屹爆驚人語錄潘石屹在會議上表示,大概5年前,他也研究過長租公寓的商業模式,最後的結論是——在現在的金融環境、稅收環境下,做長租公寓的主要有兩類人,一類是「騙子」,一類是「傻子」。「騙子」是沒想著長遠發展,騙上一筆錢就可以了;「傻子」是沒算明白帳,辦公樓的出租回報率超過3%,公寓的回報率大概是1%,銀行的貸款利率至少是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