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俊海
受省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吉林省委關於制定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一、規劃建議稿起草過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吉林在發展新路上砥礪前行、積厚成勢的關鍵五年。謀劃好、制定好「十四五」規劃,對於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吉林振興實現突破、開闢新局,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省委對規劃建議起草工作高度重視,今年3月成立了由我為組長,靖平、家福同志為副組長,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起草領導小組。省委先後召開4次常委會議,研究「十四五」規劃相關工作;組織80多名省級領導幹部和各市(州)、省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圍繞34個方面的重大問題深入調研;召開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對吉林「十四五」發展目標任務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進行專題研討。
從各方面反饋的意見看,大家一致認為,「十三五」期間,省委團結帶領全省廣大幹部群眾,頂住壓力、攻堅克難、頑強奮鬥,吉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為開啟加快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徵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奠定了堅實基礎。大家一致認為,五年來吉林振興發展取得的成就,根本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習近平總書記五年之內三次親臨吉林視察指導,親自參加全國「兩會」吉林代表團審議,多次對東北振興和吉林工作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吉林振興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大家一致認為,吉林在實踐中探索形成的「三個五」戰略、「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等重大戰略、重大布局、重大舉措,契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符合吉林實際,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具體舉措,必須始終保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韌勁和定力,持續推進、一以貫之、久久為功。
規劃建議稿起草過程中,始終堅持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匯聚眾智,把加強頂層設計與堅持問計於民結合起來,充分體現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今年以來,我多次深入農村、社區、企業等基層一線調研,認真聽取專家學者、基層幹部、人民群眾意見,主持召開了3次省「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組織省直各部門深入研究我省產業體系構建等重大問題,同步制定「十四五」規劃綱要及相關專項規劃。韓俊同志履新伊始,就對規劃建議稿進行認真審閱修改,並對起草組進行了具體指導。9月14日至10月15日,省委、省政府專門組織開展了「我為吉林省『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網上徵集活動,全省廣大幹部群眾和省內外各界人士踴躍參與、建言獻策,共提出1000多條建議,集中反映了各方面意見。
文件起草組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認真做好規劃建議起草工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後,全省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各級各部門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對標中央「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進一步細化實化我省相關工作。文件起草組認真學習中央精神、充分立足省情實際,對規劃建議稿深入討論研究、反覆修改完善。
11月11日,省委決定將規劃建議稿下發各市(州)黨委、省直屬各單位黨委(黨組)徵求意見,並徵求省委委員、候補委員和省紀委委員意見。11月12日,分別召開了原省級老同志座談會、黨外人士座談會,聽取部分省級黨員老幹部,以及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11月24日,我主持召開了基層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廣泛聽取基層的意見建議。
從徵求意見情況看,各方面對規劃建議稿給予了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認為,規劃建議稿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吉林省情,具有很強的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規劃建議稿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統領,科學回答了「十四五」乃至今後一個時期吉林在黨和國家全局中如何擔當、如何突破、如何作為等重大課題,為編制「十四五」規劃綱要及專項規劃、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徵求意見過程中,各方面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建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全面回顧總結,補充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加強黨的建設等內容;二是加強「十四五」發展目標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銜接,進一步充實鄉村振興、法治吉林建設等內容;三是強化創新的關鍵地位,補充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加強人才引進等內容;四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補充支持邊境和民族地區發展、加強老舊小區改造等內容;五是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充實與國家戰略對接協作、與周邊國家合作等內容;六是突出生態優先,補充生態脆弱區封禁保護、外來物種管控、新汙染物治理等內容;七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完善增加了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等內容。文件起草組全面匯總、逐條分析,做到能吸收的儘量吸收,對規劃建議稿增寫、改寫、精簡文字共計300餘處。
11月27日省委召開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了規劃建議稿,並決定提交本次省委全會審議。
二、規劃建議稿的主要考慮和基本框架
規劃建議稿的總體考慮是,著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突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工作的定向引領,緊扣中央對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支持東北地區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對「十四五」時期吉林發展作出系統謀劃統籌安排,更好擔負起「新擔當、新突破、新作為」的重大職責使命。
基於這些考慮,規劃建議稿著重把握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突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這條主線,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統領,科學謀劃吉林「十四五」發展目標、思路、舉措,為加快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堅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對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的新判斷、確定的新方針、作出的新部署,與時俱進地審視、完善、提升我省工作思路和舉措,努力為國家重大戰略提供堅實支撐。
三是注重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有機結合,緊盯制約吉林振興的關鍵問題確定目標任務,明確在新起點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和辦法,努力補齊短板,強化薄弱環節,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
四是突出把握宏觀性、戰略性、指導性,把闡明省委工作部署作為基點,側重從大的方面提出方向性要求,對事關全局的重大任務重大項目作出安排,為制定「十四五」規劃綱要留有餘地,形成兩個文件的合理分工、有機銜接。
規劃建議稿由十四個部分構成,與中央規劃建議框架基本一致,分為三大板塊。其中,第一板塊為總論,包括第一、第二兩個部分,主要闡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吉林發展面臨機遇挑戰、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第二板塊為分論,分領域闡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共11個部分,明確了創新發展、轉型升級、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化改革、鄉村振興、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文化建設、綠色發展、擴大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發展和安全等重點領域的思路和重點工作,作出工作部署。第三板塊為結尾,包括第十四部分和結束語,主要包括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營造振興發展良好環境、完善規劃制定和實施體系等內容。
三、需要說明的幾個重點問題
規劃建議稿對我省「十四五」發展提出了一些新的發展要求和重大舉措,現就其中幾個重點問題作簡要說明。
第一,關於「十四五」規劃目標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吉林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要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到二〇三五年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要顯著縮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是我們謀劃確立「十四五」規劃目標及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重要標尺。
從我省情況看,發展水平、居民收入與全國差距不小,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我省的主要矛盾。綜合吉林發展階段、產業結構、社會期待等各方面因素分析,我省「十四五」時期保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有基礎、有條件、有可能的,事關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順利實現。要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勇於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在「十四五」時期努力保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確保二〇三五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邁上新的臺階。
需要強調的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整合要素資源,用好比較優勢,深度挖掘潛力,加快動能轉換,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邁出具有決定意義的步伐。要緊盯民生這一指南針,把紮實推動全省人民共同富裕貫穿始終,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更好滿足全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第二,關於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近年來,我省圍繞改變工業「一柱擎天」和結構單一的「二人轉」產業體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明顯進展,但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任務依然繁重艱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了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提升吉林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邁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必須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上下更大功夫,真正形成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必須聚焦實體經濟做優做強制造業。現代產業體系是以實體經濟為主體、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以產業集群為載體、以產業鏈條為紐帶的各產業協調融合發展的產業形態及網絡體系。要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對實體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增強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促進全省產業網絡化、集群化、鏈條化、融合化和高級化。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關鍵是向實體經濟集聚要素資源,實現優化配置。要按照「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全省統籌、系統謀劃、有序推進,引導企業集聚、產業集群、發展集約,推動產業鏈上下遊深度合作,在促進技術、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融入實體經濟過程中,進一步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和實體經濟的發展質量。
第三,關於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構築新發展優勢。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改變以往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世界工廠」發展模式,轉為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經濟發展。
吉林經濟外向度不高,要揚長避短、揚長補短、揚長克短,積極適應發展格局的重大調整,在國內市場體系中找準位置、發揮作用、提升地位,更好地向國內大市場聚焦聚力,積極融入國內產業鏈、供應鏈,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經濟發展,優化供給、暢通渠道、激活市場,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市場需求的適配性。必須依託國內大市場集聚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把融入國內大循環的比較優勢,更好轉化為吉林的產業優勢、發展優勢。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決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環。要在持續擴大內需,提升要素集聚、協同、聯動能力的同時,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深入實施「三個五」戰略、中東西「三大板塊」建設、構建「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推進新一輪長吉圖開放開發、申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有機銜接起來,著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在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更好發揮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合作中心樞紐作用。
第四,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的明確指示和殷切囑託。要始終深刻把握農業大省的基本定位,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厚植吉林農業特色優勢,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紮實推動吉林農業農村實現現代化。
做好吉林「三農」工作,必須堅決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確保「十四五」末期糧食總產量登上800億斤新臺階。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精心保護好利用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要延伸農業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構建糧食、畜產品、園藝特產三大精深加工板塊,有效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推進吉林農業農村現代化,必須堅定走好中國特色鄉村振興之路。要緊扣「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推進全省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第五,關於優化國土空間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國土空間是一切經濟社會活動的載體。要圍繞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統籌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因素,形成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格局、農業生產格局、生態保護格局。
推動產業發展是進行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出發點和著力點。要加快構建「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促進生產力布局與城市化布局相融合,推動土地、資本、勞動等優化組合,促進資源、產業、人口等有效配置,引導產業集群、集聚、集成、集約發展,打造與吉林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相適應的產業體系和城鎮體系,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已經成為我國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要充分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引領帶動作用,結合哈長城市群建設,大力培育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加快長吉一體化和長平一體化協同發展,提升中部城市群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要精心組織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統籌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布局建設,打造區域性增長極。
第六,關於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吉林。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作為邊疆近海省份、國家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吉林肩負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樹立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積極防範和化解影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的各種風險,堅決防止發生綜合性、系統性風險,確保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和諧安定,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吉林。
要完善國家安全工作組織領導體系,強化各級黨委國家安全委員會領導作用,切實抓好工作落實。要統籌抓好安全生產、防災減災、食藥安全、社會治理、掃黑除惡等工作,有效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以良好社會環境保障吉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
同志們!審議通過「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是這次全會的主要任務。希望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認真思考、深入討論,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共同描繪好新階段吉林發展藍圖,為開啟加快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徵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貢獻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