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每一名武將都將「封狼居胥」作為奮鬥目標

2020-12-15 歷史秘聞錄

封狼居胥,原指西漢大將霍去病遠徵漠北登狼居胥山築壇祭天。據《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漢書、霍去病傳》的記載推斷狼居胥山就是今蒙古烏蘭巴託東側的肯特山。

霍去病是漢武帝劉徹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侄子,由於衛子夫的關係,衛子夫的娘家人頗受漢武帝眷顧。其中青史留名的就有衛青和霍去病。霍去病年僅17歲就兩次隨衛青出徵匈奴,並且兩次功冠全軍,最終以一千六百戶封冠軍侯。漢武帝在進行了幾次對匈奴的打擊後,匈奴的勢力已經退縮到漠北,但是漢武帝仍對匈奴不放心,一心想著消滅匈奴主力。在公元前119年的時候,在漢武帝的精心策劃下,西漢發動了對匈奴最後的決戰。此次決戰漢武帝把大將衛青霍去病都派了上去,並且動用全國的馬匹物質保障後勤補給。原本的戰略是霍去病對抗匈奴主力,衛青掃蕩匈奴老巢,結果兩家打錯了方向,衛青遇到了主力。霍去病深入漠北2000餘裡,掃蕩了匈奴的老巢。以犁庭掃穴之勢殲7萬餘人最終在匈奴的聖地狼居胥山祭天宣告勝利。

狼居胥山作為匈奴聖山,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象徵意義,後世英傑均以封狼居胥為榮。歷史上兵鋒直逼狼居胥山的將領也有不少。唐朝李靖、李績破突厥的輕騎快馬,曾在狼居胥山下奔馳:侯君集滅土谷渾大軍時,也曾在這裡紮營。

封狼居胥除了是勝利者的榮耀,也有對失敗者的譏諷。南北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崛起,南方漢族政權偏安一隅無力統一,但當時南朝宋文帝好大喜功。他聽了臣屬王玄謨的北伐計劃後對臣下說:「聞王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之意。」牛皮吹得挺大,卻實力不濟。結果北伐失敗,被強敵北魏一路追到長江北岸,差點亡國。

相關焦點

  • 6年時間成就封狼居胥
    宋朝大詞作家-辛棄疾曾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裡有「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說是我國西漢時期著名的年輕將軍霍去病。霍去病雖然只活了短短的23歲,但是從他16歲從軍到23歲病逝,這6年間仿佛開掛的人生。
  • 彪炳千古的「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到底是哪裡?
    這次出擊,霍去病深入漠北兩千餘裡,擊潰匈奴左賢王部主力,俘虜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並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封狼居胥」,從此成為中國歷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終生奮鬥的夢想。
  • 讓古人津津樂道的「封狼居胥」,究竟是怎麼回事?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寫過一首著名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年劉義隆興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戰功封狼居胥,卻一敗塗地,落得倉皇逃命北望追兵的結局…… 封狼居胥,是古代許多將領的奮鬥目標,也是無數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 封狼居胥,彪炳千秋,達成者有幾人
    封狼居胥在歷史上常用來代表武將的彪炳戰績,即率中原軍隊深入草原,在遊牧民族的大本營封禪天地,勒石記功。歷史上能達成類似成就的只有六位,分別是霍去病、竇憲、李靖、蘇定方、藍玉和朱棣。霍去病:封狼居胥第一人首先要說明下,「封狼居胥」中的「封」並不是封鎖的意思,而是指祭天,《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原文說的是「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即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祭地。祭天祭地可是兩套不同的禮儀,漢人在這方面可是分得很清楚的。霍去病是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的外甥,算是外戚。他年少有為,英武好戰,被漢武帝看重,霍去病得以投入軍中。
  • 封狼居胥:霍去病
    之後的漢朝能夠「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霍去病功不可沒。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成為中國歷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終生奮鬥的夢想。更因他那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充滿了為國舍家的耿耿忠心和豪邁慷慨的英雄氣概。這震撼人心的8個字,也刻在歷朝歷代保家衛國將士們的心裡,直到在兩千年後的今天,也仍能讓人熱血沸騰。
  • 鮮衣怒馬霍去病,封狼居胥縱縱英才
    他曾是長安城最耀眼的少年,飲馬瀚海,封狼居胥,西規大河,列郡祁連。十七歲,便在軍事上展露出非凡天賦,當時漢武帝想親自教導他《孫子兵法》,他卻跟漢武帝說「顧方略何如,不治學古兵法。打仗是隨機應變的事兒,學死板教條有毛線用?」
  • 封狼居胥
    他18歲出徵大漠,功蓋全軍,封為冠軍侯;22歲封狼居胥,前無古人,後難來者。他的一生定格在24歲便溘然長逝。他就是西漢最耀眼的軍事天才——霍去病。南宋詞中之龍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下「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他一生渴望北伐恢復中原,亦是崇拜霍去病。這從其名字也可窺一二。可惜辛棄疾一身將才無用武之地。霍去病就比較幸運了,因為有漢武帝的垂青。
  • 「封狼居胥」是什麼意思?它的背後蘊含著怎樣的故事?
    合起來就是:「封狼居胥、禪於姑衍,飲馬瀚海」。狼居胥是一座山,是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東邊的肯特山,在當時是匈奴的祭祀聖地,匈奴人每年的正月、五月和秋季會在狼居胥山舉行祭祀典禮,祭天地,拜日月,是匈奴人心中的聖地。
  • 漢武大帝52-封狼居胥
    ,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來都來了,不如把這裡給拿下霍去病現在所在的位置可了不得,就是狼居胥,那個成語封狼居胥,可就出自這裡原來這個小王子的母親也是漢人,所以說啊,軍臣單于的時候為什麼和大漢的關係還好呢,這不單單是劉啟隱忍,關鍵是軍臣單于的作風和伊稚斜也不一樣,他對大漢送去的女人其實都還好的,不像伊稚斜,活活燒死。
  • 作為評價古代武將的高標準,封狼居胥在我國歷史上有幾人完成?
    霍去病作為我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少年天才,其軍事才華肉眼可見,17歲時就能獨自領兵北逐匈奴,一戰成名。19歲收復河西走廊,退匈奴千裡。21歲時率軍突進2千裡,殲敵7萬,俘虜匈奴眾多將領,最終在狼居胥山封禪祭天,一將功成。
  • 「封狼居胥」:漢匈戰爭中的英雄——冠軍侯霍去病
    本來,衛青把霍去病的騎兵作為後備部隊,留在大營。但霍去病苦苦請求,衛青只得答應他率領8 0 0 騎兵單獨行動,並再三叮囑騎兵不要走得太遠,見到大隊匈奴就趕快回來。霍去病率領8 0 0 騎兵,像一群出籠的小鳥,飛快地向前奔馳,希望能碰上一隊匈奴兵,好痛痛快快地打個硬仗。
  • 封狼居胥:十八歲的霍去病到底有多強?
    除此之外,霍去病還攻陷了匈奴的聖地狼居胥山和姑衍山,並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知道霍去病的這個舉動,說明了什麼嗎?我在你的聖地舉行了「祭天禪地」的儀式,就是在向全世界宣布,我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 登叔談史║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記宋太祖文皇帝劉義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    這首詞裡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 封狼居胥霍去病與稱霸北方的石勒在大漠出現會是怎樣
    一場鏖戰,霍去病斬首七萬餘,而後乘勝揮軍北進,一直追到大漠深處的狼居胥山。到此山下,強敵遠遁,放眼四顧,悲風揚沙。霍去病登臨山頂,南面中原設壇祭拜天地,並在山上立碑紀念,以示此地納為漢家疆土。從此,中國的成語裡就有了一條「封狼居胥」的成語,以此作為對將軍們最大戰功的旌表。在這次戰役後,還有一個關於霍去病的傳說流傳了下來,霍去病河西立下大功,漢武帝特派使臣載了美酒到前線去慰問他。
  • 「名將傳奇」一代戰神,飲馬翰海,封狼居胥,——西漢霍去病
    中國西漢武帝時期的傑出軍事家,是名將衛青的外甥,任大司馬驃騎將軍。好騎射,善於長途奔襲。霍去病多次率軍與匈奴交戰,在他的帶領下,匈奴被漢軍殺得節節敗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話。【歷史功過】霍去病並不是完人,他曾經射殺李敢,也曾經御下嚴峻。
  • 霍去病能封狼居胥,卻年僅24暴斃,得的是什麼病?
    霍去病是中國西漢時期的著名將領。他擅長騎射作戰、用兵靈活、作戰勇猛,曾多次對抗匈奴軍隊,並最終封狼居胥,留下了舉世功績。但是,年僅24歲的霍去病,在元狩六年便因病去世。漢朝舉國哀弔,漢武帝悲痛不止,追封霍去病為景桓侯。
  • 漢代「封狼居胥」戰爭徹底消滅了匈奴的有生力量
    本文作者黃強 漢朝戰爭中很多都是與匈奴的交戰。《史記·匈奴列傳》云:匈奴「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士力能毌弓,盡為甲騎。其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
  •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都是當時精良的軍事裝備。這裡指代精銳的部隊。⑺元嘉草草:元嘉是劉裕子劉義隆年號。草草:輕率。⑻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在內蒙古自治區西北部。⑼贏得倉皇北顧:即贏得倉皇與北顧。贏得,剩得,落得。⑽:四十三年:作者於宋高宗趙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從北方抗金南歸,至宋寧宗趙擴開禧元年(1205年),任鎮江知府登北固亭寫這首詞時,前後共四十三年。
  • 封狼居胥,漢民族武力的最巔峰│296
    霍去病率領大軍,「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就是在狼居胥山舉行祭天儀式,在姑衍山舉行祭地儀式,然後繼續進兵,直至兵鋒到達瀚海的時候,才率軍回返。其中,狼居胥山,就是現今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姑衍山,在肯特山以北;瀚海,就是現今俄羅斯的貝爾加湖。霍去病此戰,達到漢民族武力的最巔峰。
  • 走進大漢王朝,看驃騎將軍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傳奇人生!
    四、二十二歲封狼居胥山經過前幾次的戰爭,年輕的霍去病更加的自信勇敢,在之後的戰爭中,他開始逐步的走上屬於他的神壇,最終成為一代"戰神"。這一年正是漢武帝元狩四年,即公元前119年的春天,也是霍去病真正成為傳奇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