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伐紂成功之後,一開始對商王室並沒有趕盡殺絕。
按《史記·殷本紀》載,武王只是殺了紂王和妲己,然後便:
釋箕子之囚,封比幹之墓,表商容之閭。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令修行盤庚之政。殷民大說。
《周本紀》《魯周公世家》《管蔡世家》《衛康叔世家》《宋微子世家》等篇章,對此都有詳略不同的記載。
箕子、比幹、商容,都是商紂王的忠臣。其中箕子和比幹是紂王的親戚(有說是叔伯,有說是兄弟,不可考),商容是負責典樂禮儀的官員。這三人都曾多次勸諫紂王,也就觸怒了他,箕子為了活命,披頭散髮裝瘋,被關起來;比幹最慘,被剖腹挖心;商容相對好點,只是被削掉官職。
武王滅商興周,對於這些殷商忠臣,給予了最高禮遇:把箕子放出來,並向他請教治國方略;到比幹墓上和商容故居大張旗鼓表彰他們的忠心。更大度的是,把原來的殷商故地封給了紂王的兒子武庚,讓他可以承繼成湯香火,治理殷商遺民。
換句話說,就是承諾商人治商,高度ZZ。這種方針政策,有一個成語,叫「興滅繼絕」,就是使滅絕的重新振興,繼續下去。《論語·堯曰》解釋得很清楚:「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有效果嗎?當然,《殷本紀》說了,「殷民大說(悅)」。
這既是新王朝的大度,也是穩定的必須。因為,紂王雖被滅,仍有不少忠於殷商的遺民,新王朝清算舊帳、高壓鎮反,殺一批關一批,固然是一種辦法,甚至是王朝興替常規手段,但這麼一來,民心不服,則隱患無窮。
再說,還有一個史家都藏著掖著的原因:到底有多少百姓歡呼新王朝、熱愛新王朝?
不是說紂王殘暴無道,周武王替天行道,救萬民於水火,天下百姓都感恩戴德嗎?
呵呵,我們對於紂王的暴君印象來自哪裡?不讀書的,來自《封神演義》;讀書的,來自《史記》等。但這些書裡的史料,基本採自零零散散的周代及春秋文獻,包括《尚書》中武王誓師出徵的《牧誓》等。
司馬遷則坦言:「餘以頌次契之事,自成湯以來,採於書詩。」(《殷本紀》)我記錄殷商的歷史,自成湯以來,都採自《尚書》《詩經》等。
但我們要記住一句話,「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左傳》裡,倒是有零星真相。比如僖公十九年有「昔周飢,克殷而年豐」的記載,昭公十一年有一句可作為補充:「紂克東夷而殞其身。」
根據這些片言隻語,更有可能的歷史真相是:周本來是蜇伏於黃土高原,臣服於殷商的一個部落,逐漸壯大之後,開始覬覦天下。而商紂王為徵服東夷,長年作戰,主力部隊都用在抗夷正面戰場上;後來周部落又發生饑荒,天賜良機,周武王遂發動滅商戰爭,士卒只有奮力殺敵才有飯吃。紂王兩頭顧不過來,臨時召集了一些奴隸、囚徒上陣,這些從沒訓練過的非軍事力量,當然打不過餓急了眼的周兵了。
比司馬遷更早的人,如孟子、荀子等,都對紂王有相對正面一點的評價。孔子的得意學生子貢就曾經說過:「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論語·子張第十九》)紂王之惡,實在是被誇大了,所以君子不能失勢,一失勢,天下的惡名都安在他一人頭上。
史料有限,歷史的真相現在已很難廓清。我們倒不是要給紂王翻案,而是按歷史經驗和歷史邏輯來看,紂王就算是個暴君,也極有可能被誇大了。幾千年來,通過暴力推翻一個舊政權,都必須「給個理由先」。而最好的理由,便是把舊政權說成十惡不赦,把舊統治者說成是無道昏君,以證明暴力革命順天應人。
既然紂王沒那麼惡,殷商的民怨就沒那麼沸騰,周武王在《牧誓》中給出的理由,也許只能忽悠周的民眾及士兵,對於殷商臣民來說,就非常牽強,他們看到的,只是你趁我們的王忙於應付東夷,發動突然襲擊,這讓我們怎麼服你?
所以武王滅紂後實行懷柔,不對商王室趕盡殺絕,採取「商人治商,高度ZZ」的政策,讓殷商的香火能存續下去,對於安撫民心來說,很有必要。
但這麼一來,又帶來新的隱患——既然殷商遺民還忠於商王朝,代表殷商血脈的武庚既有封地,又有軍隊、民心,萬一他想搞復闢怎麼辦?
武王當然也留有一手,《史記·周本紀》這麼說:「武王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鮮、蔡叔度相祿父治殷。」為了防止武庚作亂,派他的兩個弟弟管叔和蔡叔名義上輔佐武庚治殷商故地,實際上監視他。
管叔叫姬鮮,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周文王生有十個兒子,大兒子伯邑考早被紂王殺了,武王姬發是老二,姬鮮是老三,武王把他封在管國(今河南鄭州),就叫管叔。同樣,蔡叔叫姬度,是周文王的第五個兒子,被封在蔡國(今河南上蔡),就叫蔡叔。
其實司馬遷說少了一個,同時被封的,還有霍叔,周文王的第八個兒子,叫姬處,被封在霍國(今山西霍州)。這三位,就被稱為「三監」。
大家可以找張地圖推演一下,從山西霍州到河南鄭州、上蔡,自北往南,正好對武庚的封地——即殷商故地,今天河南安陽一帶形成一條縱向的防線,武庚若要起兵向西南攻打周,必須突破這條防線才行。
看起來固若金湯,但武王萬萬沒想到,「三監」會反水,聯合武庚起來叛亂。
而這一切的誘因,又跟他們兄弟中的老四周公姬旦有關。
周公大名鼎鼎,在所有史書中都是一個道德完人的形象,更是儒家的至聖先師孔子的精神偶像。他在武王滅紂的戰爭中,居功至偉,幾乎跟姜太公不相上下。所以革命成功後,他也得到一塊封地,就是魯國,但武王離不開他,還需要他幫忙執政,就把他留在身邊,讓他兒子去魯國受封。
可人算不如天算,周武王擁有天下才三年就死了。
按《史記·魯周公世家》的記載:
其後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強葆之中。周公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踐阼代成王攝行政當國。
武王死,太子姬誦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旦怕有人得知武王死了就起來作亂,自己就即位代姬誦(即周成王)治國。注意「踐阼」這個詞,明明白白,就是登基、即位之意。
同一篇稍後,還有一句更具體的:「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諸侯。」
關於這一句,《禮記》注釋說:「周公朝諸侯於明堂之位,天子負斧依,南向而立。」東漢的鄭玄則注曰:「周公攝王位,以明堂之禮儀朝諸侯也。不於宗廟,避王也。天子,周公也。負之言倍也。斧依,為斧文屏風於戶牖之閒,周公於前立也。」
這些都證明了,周公不僅僅是攝政,而是親自登基,南面為王。這就難怪管叔、蔡叔等兄弟要有疑問了。《魯周公世家》說:「管叔及其群弟流言於國曰:『周公將不利於成王。』」
「管叔及其群弟」,說明有這麼想的人還不少。但是,周公將不利於成王只是流言嗎?你都親自登基了,再把小小的成王搞掉,不是順理成章的事嗎?
別說管叔、蔡叔這些外放的王族成員,就是留在朝廷的「三公」之一的召公,也對周公的做法疑心重重。《燕召公世家》說:「成王既幼,周公攝政,當國踐祚,召公疑之,作君奭。君奭不說周公。」就是周公這麼幹,引起召公的懷疑,周公就寫了篇文章剖明心跡,召公還是對他有意見。
在《魯周公世家》中,周公則是向姜太公和召公兩人坦陳自己的動機,說我這麼做,不過是為了穩定大計,為了對得起創業的三位先王。據說,一番話,姜太公和召公就對他的做法表示了理解。
問題是,既然動機如此,為什麼不提前取得這些重臣的理解再「踐阼」,而是上位後遇到質疑再解釋?這麼聰明的人,何必授人以柄,你敢說這裡面真的沒貓膩嗎?
姜太公、召公能理解,不等於所有人都能理解,特別是外放的管叔、蔡叔、霍叔這「三監」,按兄弟排行,管叔老三,周公老四,既然你沒跟我們商量就悍然「踐阼」,憑什麼我不可以?於是,管叔、蔡叔等人,煽動紂王之子武庚起來叛亂,史稱「三監之亂」或「管蔡之亂」。
這麼一來,二次滅商的藉口就有了。《周本紀》載:
周公奉成王命,伐誅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開代殷後,國於宋。頗收殷餘民,以封武王少弟封為衛康叔。
《魯周公世家》也差不多如是說。
最可笑的,就是這個「奉成王命」。前面說過,武王死時,成王尚在襁褓之中,周公「踐阼」引發懷疑及叛亂,這時間撐死了兩年吧,成王就能命周公去討伐管蔡了?蒙誰呢。
之前武王伐紂,可謂摧枯拉朽,牧野一戰,商紂就宣告滅亡。可這一次,周公二次滅商,卻足足打了三年,可以想見商人的反抗之烈。
這事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周武王承諾的「商人治商」不復存在了,武庚被殺後,殷商舊地被劃分為宋國和衛國,衛國給了武王最小的弟弟康叔,宋國給了紂王的哥哥微子開——一個在武王攻進朝歌時裸身赴城門負荊請罪的殷商投降派。
這麼一來,名義上,殷商的香火還能得以繼續,但像微子這樣的投降派,在殷商遺民中肯定是被唾棄的,也不可能再有反心了,給予殷商故地的高度ZZ肯定也沒了。最好的說辭是:誰讓你們不珍惜呢。
於是,「諸侯鹹服宗周」(《魯周公世家》)。
所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其實是周公動武,天下歸心。
我們不憚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三監之亂,極有可能是被周公設計出來的,甚至在新朝剛立的時候,武王和周公(可能還有姜太公)等人就全盤考慮好了,連派管叔、蔡叔去監視武庚,也是這盤大棋中的一步。兄弟多年,誰心裡有什麼小九九,誰最有可能起來鬧事,能瞞得過誰?
雖然這是陰謀論,但如果真相是這樣,一切不合常理的地方,也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了。
包括,周成王七年的時候,說「成王長,能聽政」,於是周公就「還政成王,北面就臣位」。
後面還有一件更可疑的事:「及成王用事,人或譖周公,周公奔楚。」等到成王親政,還有人說周公的壞話,周公就逃到楚國去。
幾年前謠言滿天,他無所謂,頂風上位,現在已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真的不想篡位,反而因為幾句讒言就政治逃亡?如果問心無愧,逃亡不是反而證明自己有問題嗎?
還是那個問題:武王死的時候成王還在襁褓之中,就算第二年才算成王元年,到成王七年的時候,他能有多大?絕對不可能超過十歲。你想,嬴政上位時都十三歲了,還是得由太后和呂不韋共同攝政,直到二十一歲才親政。一個八九歲的孩子就能親政?親政後,就能嚇得功高德厚的周公去國逃亡?
不是我們喜歡陰謀論,而是歷史迷霧重重,疑點太多。而像周公那樣的政治、道德完人,歷史經驗和人生經驗都告訴我們,肯定是被美化的,就像紂王的惡行被誇大一樣。
至於新王朝建立時對某個區域的承諾,也是遲早要想辦法收回去的。周如此,漢也如此。歷史,沒有另類玩法。
-END-
繼續賣潮汕牛肉丸,想了解潮汕牛肉丸的真相,避開一些商家的坑,可點👉🏻吃貨必看:潮汕牛肉丸三大坑、六大真相曝光
購買2斤可從下面直接下單,優惠價170/2斤,順豐包郵,3斤以上可進店選購,有不同程度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