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搶房後遺症出現!長租公寓現大規模提前解約

2020-12-23 財經網

最近一段時間,蛋殼公寓爆雷的新聞頻頻登上新聞頭條,房東收不到房租,租客被驅逐後無家可歸,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社會影響。

近期,《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曾「高價拿房」的長租公寓機構出現了「提前解約」等問題,甚至連長租領域大型頭部企業也不能倖免,機構同房東和租客大量提前解約。

與房東大量提前解約

王麗(化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2018年9月,自己將北京朝陽區的房子委託給一家知名大型長租公寓機構,雙方合同的期限是三年,月租金6100元,但11月初,租期還未到,機構就要求與王麗解約或者協議降租金。該機構提出的解決方案有兩個,一個是雙方解約,機構付兩個月租金作為違約金給房東,房東需要返還1.8萬元的裝修費,以及服務質量保證金;一個是協議降租金,租金每月改為5100元。

「機構的工作人員與我們溝通時態度蠻橫,也沒有明確解約的原因,說解約條件就這樣,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每天想到這件事就覺得堵心」王麗表示無法接受,她認為,合同還沒到期,機構提出毀約,反而要求業主返還裝修款,這明顯是不合理的。

據王麗介紹,當時機構僅僅為房子添置了微波爐、電視、熱水器、簡易家具等設施,而且當初約定合同到期後屋內的裝修和家電是要送給房東的。另外,王麗指出,當初與機構籤署的租期為三年,第一年的空置期約定為三個月,第二年和第三年為一個月,但據王麗觀察,房子在交給機構後十天左右,房屋內部裝修就已經完成,緊接著房子就被租出去了,完全沒有給出空置、通風、晾曬的時間。

雖然機構仍然按月按時給王麗交付房租,但王麗卻在擔心,這家機構會不會像其他長租公寓一樣跑路,害怕租金拿不回來,到時候勢必會和租客發生矛盾。

和王麗遭遇類似的房東還有很多,一個全國維權qq群內已經達到了1400多人。王麗表示,這個機構最近在「各個擊破」,會單獨約談房東,如果房東好說話,那麼大概率會按照他們的條件籤署解約協議,那麼大部分損失就由房東來承擔。

據了解,多數長租公寓機構有大量的房源是在2017年至2018年籤下的,但今年以來北京房租出現下降,機構的盈利空間已經越來越小,這讓主要依靠吃差價的二房東模式的長租公寓機構難以生存。李麗介紹,當初2018年機構和自己籤約時的房租為6100元,平臺經過裝修後向外出租的價格為7000元,但2020年的市場價已經難以達到這個水平。《華夏時報》記者查閱相關房產平臺發現,該小區同等戶型的房源月租金已經降為6500元左右,部分房源的月租金已經標到了5500元。

在大規模與房東解約的同時,租客也有很多被平臺強制解約的情況,有租客反映,在房子內住的好好的,最近卻被平臺通知解約,但沒有提違約金賠付。也有租客表示,只有頻繁的溝通,多次向監管部門反映問題,機構才會賠付違約金。

關於如何處理提前解約事件,以及企業的發展規劃等,《華夏時報》記者已經將問題發送給上述企業,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長租公寓行業負面新聞頻出

年初以來的疫情黑天鵝,加速了一大波長租公寓企業的爆雷,包括青客、蛋殼等大品牌企業,均有負面新聞傳出。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霄分析,疫情成為長租公寓爆雷的催化劑,長租公寓存在著投入成本高,租金回報率低,回報周期長的特點。突發的疫情導致長租公寓出租率顯著下降,空置率上升,最終導致長租公寓現金流緊張。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長租公寓機構收縮戰略,大量與房東和租客解約,是機構自救的一種表現,說明機構的資金鍊已經非常緊張。前幾年由於規模大戰,機構的收房成本非常高,在今年租金下行的市場條件下,機構要維持運營就很難。

為什麼長租公寓會出現如此多的問題呢?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如同P2P,共享單車等問題一樣,這幾年,為了創新放鬆了監管,導致某些新興行業在資本的挾持下嚴重跑偏,讓社會和消費者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胡景暉分析,長租公寓頻頻爆倉,根源於其商業模式天然存在缺陷,表現為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短錢長投。資本加持下爭搶房源高價收房,尤其是2017年和2018年,很多長租公寓以高出市場價20%-40%的租金從業主手裡收取房源。為爭搶租客又低價出租,降低租金以出貨。

如何對長租公寓實施監管,防止行業進入下墜的深淵,成為了行業關注的大問題。對此,胡景暉表示,對長租公寓的監管可以參考銀行監管,資金、押金等均應進入政府指定的資金監管帳戶,資金進出要可見、可控,要有保證金或準備金制度,準備金外的錢可以動用,但要設立規則。

面對市場變局,未來長租公寓行業將會發生哪些改變呢?陳霄表示,從長租公寓機構本身來看,隨著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加之疫情的衝擊下,這種野蠻擴張的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的市場環境,未來長租公寓機構必將走向精細化運營道路,對機構的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服務水平和產品設計等方面都面臨著創新和提高,行業將向著更加精細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

這個行業的是否還有廣泛的前景呢?柏文喜分析,房屋租賃是市場上的剛性需求,未來長租公寓依然會有廣闊的生存空間。現在國家出臺了許多監管措施,包括資金監管等方向,這就決定了資金實力較弱,或者模式有問題的企業會被市場淘汰,留下來好的企業,大浪淘沙後這個行業會更加健康。

相關焦點

  • 商業模式存在缺陷長租公寓「提前解約」
    近期,長租公寓機構出現了「提前解約」等問題,長租領域大型頭部企業也不能倖免,機構同房東和租客大量提前解約。在大規模與房東解約的同時,租客也有很多被平臺強制解約的情況,有租客反映,在房子內住的好好的,最近卻被平臺通知解約,但沒有提違約金賠付。
  • 長租公寓又出事!深圳自如解約不給違約金,看誰耗得過誰?
    剛過9周年的自如,打出的目標為「讓品質租房成為標配,讓省心出租成為習慣,讓'長租'名副其實。」然而,自如解約業主的案例依舊不斷爆出。近日,樂居君還接到了一位深圳 龍華自如租客的爆料,稱其整個小區都被自如解約,自如方也沒有向其支付違約金。
  • 揭秘長租公寓另一個真相:有人入場就是為了「跑路」
    「大不了深圳(市場)不要了」高收低租、長收短付是很多長租公寓快速擴張的「不二法寶」,現在除收回房屋外,這也成了房東與租客間關係降至冰點的導火索。業主指責租客貪便宜,而租客認為業主高價出租房子給樂居公寓,並一起詐騙,解決方案始終達不成一致。張先生是樂居公寓的房東,上半年他因工作變動需出國,便將房子託管給樂居公寓。
  • 長租公寓風波四起 老大自如難解商業之困
    要求房東要麼降租,要麼解約。」對此,自如12月1日回應,「所有遭受解約影響的租客都會友好協商,對於符合合同支持的業主,將會賠付違約金。」實際上,不僅僅是業主,個別租客也與自如產生糾紛,有租客表示,自己被自如以「房東不租了」的理由清退,且沒有得到賠償。「自如自導自演一場鬧劇,導致我臨時找房搬走,他們還不用賠償。」
  • 姜兆華:長租公寓爆雷,是模式之殤還是龐氏騙局?
    長租公寓運營方作為「二房東」賺取的是租客與房東的租金差價。然而,長租公寓做的並不是這種傳統意義上的「對縫」生意,而是一場「跑馬圈錢」的資本遊戲。(一)高進低出搶客源。對長租公寓的託管方來說,房源和租客同等重要。為了搶到市場房源,託管方在向業主承諾高租金價格收購房源的同時,又以低於市場租金價格吸引租客把房子租出去。
  • 長租公寓行業老大也挺不住了?自如頻陷「違約門」
    自如是2011年鏈家孵化出的長租公寓項目,也是國內長租公寓行業的領頭羊。近期,不斷有長租公寓資金鍊斷裂、跑路「爆雷」事件發生。據記者了解,近日,確實有不少自如的房東接到了要麼「自願」降低房租,要麼提前解約退租的「二選一」通知,理由是「受疫情影響巨大,希望房東與自如共渡難關」。
  • 長租公寓暴雷後公租房需要補位
    近一段時期,某知名長租公寓項目出現「暴雷」,引起輿論熱議。「暴雷」之後,個人房東收不到企業的租金,不得不試圖清退房客收回房屋,而租客也已經向企業支付長期租金,甚至有的房客背上了租房貸,即便不再租房,貸款一樣要還。公寓一方的「抽身」,令房東與房客都成了受害者,也引發了一定的社會矛盾。事實上,近兩年來,已經有多家長租公寓「暴雷」。
  • 國內長租公寓暴雷,投資日本房產會出現這種情況嗎?
    最近,國內某長租公寓暴雷的新聞刷屏了網絡,遲遲收不到平臺租金的房東和交了租金被房東趕出房門的租客都是受害者,但因為維權難的問題,房東和租客卻撕破臉面站到了對立面……一時間,網絡上熱議紛紛,公眾的輿論大多數站到了無「家」可歸的租客這邊,因為這些受害者,很多都是剛畢業沒多久的小年輕,初到大城市闖蕩,躲過了疫情,卻沒能躲過黑心中介。
  • 長租公寓:年輕人遭遇的第一坑?
    沒人知道,這場維權到底什麼時候才會結束,事件的背後,一場長租公寓的全面困局正在上演。2月,有長租公寓平臺要求業主降租金租客卻不降租金;4月青客公寓官方承認其資金困難;6月蛋殼公寓CEO高靖被調查,公司股價一度觸底...... 過去,依靠資本、租金貸的助推,長租公寓糟糕的盈利狀況被掩蓋。如今,資本退潮、租金貸被整治,長租公寓一片狼藉。
  • 小鷹找房暴雷再戳長租公寓行業軟肋
    長租公寓資金鍊危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次爆倉的是深圳小鷹找房。大部分業主9月底迄今一直沒從小鷹找房收到過房租,而房客則面臨房財兩失的困局。  據不完全統計,此次小鷹找房資金鍊斷裂涉及租客和業主已近千人,涉及金額近億元。
  • 蛋殼公寓四面楚歌,長租公寓為何頻頻爆雷
    蛋殼公寓,以清新的裝修風格、不錯的價位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很多剛畢業的學生因此而選擇這家公司,本想著能渡過剛畢業捉襟見肘的兩年,卻不曾想會碰到如此情況,憂慮者數以萬計。那麼,是什麼導致這家曾經橫掃租房市場,登陸美國紐交所,一時風頭無兩的長租公寓面臨如此尷尬的局面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來看看今年爆雷的其他長租公寓。
  • 長租公寓籤署資管合同有哪些風險
    >預期收益 資管合同必然面對市場波動的風險,長租公寓通常從第二個管理周期起每個管理周期預期收益有一定的遞增,預期收益不是固定收益、保本收益,有出現浮動的可能性。 02空置期 在管理期內,長租公寓要求每年有一個空置期,亦屬於不合理要求,即便是標的房屋需要裝修改造,第一年的空置期也足以完成,並不需要後續每年都有空置期,租客提前退租都會提前通知且向長租公寓支付違約金,並不需要如此多的空置期來彌補長租公寓的損失。
  • 長租公寓頻現「爆雷」背後的龐氏騙局
    矛盾在他們之間愈演愈烈,而他們又同是長租公寓「爆雷」後的受害者。據悉,受此次杭州長租公寓「爆雷」影響的房東和租客人數已達1萬7千多人。而據廣州市房地產租賃協會統計,今年以來全國「爆雷」的長租公寓達26家,僅8月,全國有15家長租公寓倒閉。
  • 長租公寓「渡劫」:有人四處尋求接盤,有人被帶走調查……
    「不論是C2C業主直租市場,還是B2C長租公寓市場,租金水平都出現了趨勢性下降,出租難度提升。」研究人士稱。 回望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多方研究顯示,今年上半年,租賃市場季節周期規律被打破,傳統的租賃旺季並不「旺」,租金價格持續走低。從市場主體來看,長租公寓企業經歷了嚴峻考驗,其中的中小企業面臨資金困境。
  • "蛋殼碎殼"之後,長租公寓如何活的"更長"?
    自2018年8月始,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曾多次對蛋殼公寓運營主體紫梧桐(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約談,要求其對相關的漲價、搶房行為進行解釋,並要求其作出相關承諾,以穩定整個房屋租賃市場。長租公寓一點也不"長"長租公寓實質上也就是傳統行業裡"二房東"的角色,兩者沒有太大差別,其大部分利潤始終來自基礎的租金差。然而長租公寓憑藉著自身鮮亮華麗的外衣,成為了新風口上的"豬",真的令人唏噓不已。資本的入場加速了行業的泡沫化,野心家們靠競價搶房的模式不計成本的擴張,傳統的"二房東"們紛紛退場。
  • 「民聲」長租公寓暴雷後公租房需要補位
    近一段時期,某知名長租公寓項目出現「暴雷」,引起輿論熱議。「暴雷」之後,個人房東收不到企業的租金,不得不試圖清退房客收回房屋,而租客也已經向企業支付長期租金,甚至有的房客背上了租房貸,即便不再租房,貸款一樣要還。
  • 尋找長租公寓破局之路特別報導(二)如何打破長租公寓「出租率焦慮...
    除了大裝修、長合同以外,還有哪些模式更利於抵抗下行市場存在的風險?長租公寓持續爆雷的背後,「出租率焦慮症」已經成為很多長租公寓運營方的行業病。在本就利潤不高、流動性較差的這個行業裡,出租率不到90%,就很難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活得很好」。然而在下行市場中,這個數據部分企業甚至下探到30%。破解長租公寓「出租率焦慮症」,目前哪些方式方法行得通?
  • 長租公寓暴雷,房東是否有權驅趕租客騰房,主要看合同上的這一條
    近來多家長租公寓暴雷,目前大量的長租平臺公司,都是通過「低吸高拋」的方式來運行自己的資金流的,基本運行模式都是以低價一次性收取租客一年租金,再以高價按月付給房東。我的大學同學因為孩子上學需要搬家,也要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但是深圳今年的租賃市場特別差,租了很久都沒租出去,只有長租公寓的平臺來跟她談,因為也看見了很多暴雷案例,她也比較擔心,讓我幫她評估一下風險,其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如果平臺公司跑步,房東有權要求租客騰房嗎?
  • 長租公寓企業停止收房
    「我們公司已經全面停止了收房,現在可以說是租出一套少一套了。」北京房山區,為了營造緊迫感,一名頭部長租公寓經紀人對正在看房的趙迅這樣說。這就是北京租賃市場現實,頭部長租公寓企業開始收縮,租賃雙方也調低了預期。
  • 走鋼索的長租公寓
    不過空穴從不來風,長租公寓的「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的玩法兒早已是業界公認的驚險買賣。原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曾在2018年表示:「長租公寓若是爆倉,一定比P2P爆雷更厲害」。這話自然不是空穴來風,做生意都得擔風險,但長租公寓這門生意,就像走鋼索一樣,任何一點意外都會造成可怕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