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位明星開出1900家公司,錢真的那麼好賺?

2020-12-16 中國質量萬裡行

本文來源:DT財經作者:瞎操心的DT君

作為常年盤踞在商業和娛樂兩大領域的吃瓜愛好者,DT君發現最近有兩條新聞挺有意思。

一是7月30日,理想汽車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首日股價上漲43%,受到資本市場熱捧。淡出娛樂圈很久的明星任泉,在社交平臺發布了慶祝理想上市的博文。

DT君查證資料發現,原來,任泉和他創立的投資機構Star VC早在2017年,就參與了理想汽車A+輪的投資。而作為投資人的任泉,已經投出了不止一家上市公司。

另外一條新聞則是發生在7月中旬,鄭愷新開的火鍋店陷入抄襲風波,店內裝潢和產品宣傳幾乎完全照搬了一家成都火鍋店。

同樣是明星跨行進入商業領域,有人賺得盆滿缽滿、投資眼光獨到,也有人栽了不少跟頭,甚至損失慘重。

DT君早在去年就用數據深挖過明星開公司的眾生相。一年過去,如今哪個明星開公司最多,最成功?哪些明星又慘遭滑鐵盧?

我們不妨再用數據來看一看。

明星開公司20年簡史

我們先來看看明星開公司的整體情況。

根據天眼查的資料,我們找到了330名在工商局註冊過公司的明星,公司總數也達到了驚人的1900家。平均下來,每個明星開了5.76家公司。

當我們追溯過去20年這些明星們註冊的公司數量,發現他們開公司最集中的時間段是在2015、2016、2017年這三年。在最為瘋狂的2016年,有355家由明星創立或投資的公司成立,相當於一天一個新公司。

但這個勢頭到了2018年就戛然而止了。2018年,330位明星註冊的公司數量呈現斷崖式下跌。之後的兩年也仍然保持下跌的頹勢,截至2020年8月的數據顯示,今年他們註冊的公司數量僅有21家。

可以看到,演藝圈開公司的走勢與影視娛樂行業的興盛與否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在明星扎堆開公司的2015-2017年,恰好是中國影視產業高速發展時期。藝人的收入也跟著水漲船高,每個人的手頭都攢著大量現金。

而到了2018年,崔永元曝光範冰冰陰陽合同的事件之後,明星限薪令出臺,藝人們千萬乃至上億的片酬神話也從此消聲滅跡。也是在這一年,我們現在常說的影視寒冬悄然而至,並且一直蔓延到兩年後的今天。

大多數明星成立公司的初衷,是為自己的演藝事業爭取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

所以,雖然明星企業數目龐大,但從行業分布來看,超過7成屬於商業服務業、文化藝術業及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製作這三個和娛樂圈強相關的行業。

其中,明星個人工作室是最普遍的存在形式。由於創立門檻和管理成本都很低,明星們常通過建立個人工作室來避稅、提升收入。1900家公司中,明星個人工作室就佔到了約28%。

此外,跨界開公司的明星也屬實不少。成龍、劉敏濤、魏大勳等明星就進軍了房地產業;李晨、汪峰則瞄上了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他們分別入股了浙江自貿區晨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峰趣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鋼琴大師郎朗則在一家教育培訓公司擔任董事。

哪些明星公司開的最多?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哪些明星是真正的開公司狂魔。

去除了明星註冊公司中已經註銷或吊銷的公司,我們找出了現有公司數量最多的明星。男明星中,投資和創立公司數量最多的依次是羽泉組合中的胡海泉、黃曉明和任泉。

胡海泉名下,目前正常經營的公司達到了49家,其中投資公司和餐飲管理公司的佔比最高。比如知名的胡桃裡音樂酒館,就是他打造的連鎖酒吧餐飲品牌。

被網友戲稱是創立了「明學」的黃曉明,在現實中的確是個「 霸總」。在他手下,目前正常營業的公司數量達到47家。公司的涉獵範圍也極其廣泛,從文娛廣告到餐飲再到房地產均有涉及,甚至還有致力於農業科技研發的生物公司(名字也挺別致,叫做湘西老爹生物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黃曉明還與任泉在2014年共同出資組建了風投機構Star VC。正如前文提到的,這家投資公司的戰績頗豐,目前已經投出了融360、理想汽車等上市公司,以及一下科技、商湯科技等數家獨角獸。

女明星中,創立了微商傳奇神話TST的張庭,以46家企業高居榜首。

張庭投資或創立的42家公司裡,不僅有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和貿易公司,目前還延伸到了商業諮詢、投資、服裝、文化傳媒等多個賽道。有意思的是,其中半數公司都是在2019年5月之後註冊。在2019年8月20日一天內,張庭名下投資或創立的公司就突然多出了17家。

憑藉這種開公司的速度,張庭夫婦要開創出一個商業帝國,也是指日可待(手動狗頭)。

張庭名下公司還有一大特點,就是註冊資本居高不下。動輒數千萬乃至上億的註冊資本,可能也是幫助她吸引眾多TST代理的主要原因。

(TST代理們的語氣中,往往充滿了喜提高鐵的自豪感)

除了張庭,女明星榜中排名第二的李靜也擁有眾多公司。旗下企業除了涉足文娛領域,還涵蓋機電批發、裝潢裝修、食品健康等業務範疇。

章子怡和李冰冰,作為Star VC的合伙人,兩人擁有的企業數量達到了20家左右。章子怡還與順豐集團一起投資了高端母嬰品牌漂漂羽毛。

此外,張庭的好閨蜜、TST的股東陶虹也以16家企業,位居女明星第六位。

明星開公司到底開的怎麼樣?

上述明星,開公司的勢頭可謂如火如荼。但是,只要擁有流量和名氣的buff加成,他們就能夠在商業投資的道路上一帆風順嗎?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330位明星創立或入股的1900多家公司中,由於經營不善等原因被註銷或吊銷的公司達到了25%。

進一步查看這些註銷/吊銷企業的註冊時間,DT君發現,不出所料,它們幾乎創建於2016年前後。

當時的娛樂行業形勢一片大好,對於片酬有著極高議價權的明星,天然擁有著資本的敲門磚。加之霍爾果斯、新沂等地區的優惠政策,明星掀起了一陣創業狂潮。

那兩年,我們隨便點開一部影視作品,就能在片尾的出品公司處,看到背後其實站著某位明星藝人的「霍爾果斯XX傳媒」「新沂XX影視文化工作室」。

這些註銷或是吊銷的公司,原本都屬於哪些明星?

我們發現,開公司開得風風火火的黃曉明,公司關門大吉的數量是最多的,註銷/吊銷的公司高達12家,曾在電視廣播、紡織服裝、文化藝術、商務服務以及科技推廣等眾多領域遭受過挫折。

著名主持人楊瀾,則以10家被註銷/吊銷的公司數量,位列第二,折戟的領域覆蓋了文化廣播、房地產、電信和軟體與信息服務等行業。

當然,以上明星由於放在籃子裡的雞蛋多,單從數量上來看可能有些吃虧。

當我們從註銷/吊銷公司的比例來看,會發現有些選手經營失敗的公司數量雖然看起來不多,但「勝率」奇低。

比如李湘,註銷/吊銷的公司比例佔到了名下全部公司的89%。總共開了9家公司,最終只有一家公司活下來了。另外,周延(GAI)和董璇,註銷/吊銷的公司佔比都超過了60%。

李湘和董璇註銷企業多為文化傳媒領域,而周延關閉的公司就比較多樣,包括乾鍋店、電器商行、家電經營部、健康諮詢服務部等等。

榜單上,90後小花鄭爽的「戰績」也令人唏噓,註銷/吊銷的公司佔比也達到了58%。她與前任男友張恆共同創辦的上海鯨谷座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不到兩年就含恨夭折。

這些關門大吉的公司中,部分是因為經營不善而難以為繼,也有因為違規違法被工商行政管理局吊銷的公司。我們統計了一下,這樣的公司共有46家。

踩雷最多的就屬趙薇和張國立,分別有四家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其中就包括趙薇和其弟弟趙健,共同創辦的蕪湖市鼎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據當地房管局消息,該公司從成立到註銷,從未參與房地產項目的開發。

張國立夫婦共同創辦的北京國立·鄧婕化妝品有限公司,還曾兩度被起訴拖欠貨款及廣告費用。

老藝術家們可能本行做得不錯,但經商投資還是得再長點心啊。

尾聲

明星的職業生涯,就像是《生活在別處》裡雅羅米爾的一生——充滿激情卻又短暫。除了少數能夠在娛樂圈站穩腳跟的常青樹,多得是在「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的娛樂圈裡默默消失的無名氏。

曾經享受過輝煌時期的名利雙收,對於明星來說,有時候也是一種折磨。

由奢入儉難。相比普通人,他們可能更難接受過氣之後的收入縮水、生活質量下降。因此,藝人們普遍希望尋找到第二職業,為「退紅」後的生活尋求保障。

對於在鼎盛時期賺取大筆片酬的明星來說,利用投資、開公司來實現錢生錢,可能是最為理想的第二職業。

只是,錢生錢的資本遊戲,也並不是只要手握一定資產就能玩得轉的。至於正經經營一門生意,更是要踏踏實實投入心血。

如果明星們意識不到這一點,即便手中擁有再多資產,也可能在一瞬間,就被商業市場殘酷的巨浪淹沒。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我們這種資產約等於0的吃瓜群眾,操心這些明星還不如先操心操心自己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明星們「瘋狂」開公司?是為了賺錢,還是另有別的目的?
    有網友表示,早在2017年的時候,任泉就參與了理想汽車的A+輪融資,此外,任泉還投出了不止一家上市公司。 不難發現,不少,明星都開始涉及商業領域,並在商業領域中,實現了很好的發展,有的明星還憑藉獨特的眼光,在商業領域中賺得盆滿缽滿,但也有明星投資失敗的事件發生,那麼,現如今明星們為什麼紛紛湧入商業領域呢?哪些明星在商業領域中的發展比較好呢?
  • 為什麼很多香港明星,年輕時賺了不少錢,老了卻過得那麼窘迫?
    為什麼很多香港明星,年輕時賺了不少錢,老了卻過得那麼窘迫?明星一直以來都是大家非常羨慕的一個職業,因為在很多人看來,明星不僅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而且收入也是大家沒有辦法想像的,是我們普通人好幾輩子都賺不來的。
  • 合夥開公司,出多少錢就拿多少股權,你還要被這句話忽悠多久?
    1 常見錯誤: 出多少錢,就分多少股權——出錢但不出力的股東拿了分紅大頭。 因為情誼,均分股權——企業沒有話事人,很容易引起股東紛爭。
  • 退了還賺那麼多羨煞人 退役運動員吸金榜前14位盤點
    北京時間3月31日,由於大量的金錢湧入體育,運動員們比以往賺的錢多了很多。媒體是最大的金主之一,因為公眾對體育直播的興趣似乎永不能滿足。2016年,總共會有36位棒球MLB球員至少賺到2000萬美元。同樣籃球、橄欖球、高爾夫和足球也是。
  • 女排聯賽的錢沒那麼好賺,廣東恆大外援在網上已叫苦連天
    導讀:女排聯賽的錢沒那麼好賺,廣東恆大外援在網上已叫苦連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體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薇婭:我不想當明星,明星沒我賺的錢多
    在最近一檔節目中,鄭愷問:你去年賺了多少? 薇婭:不到100個億吧。 然後薇婭很霸氣說,我不想當明星,明星沒有我賺的多。
  • 一場直播帶貨能賺多少錢?一家上市公司話裡有話,聽出了這意思
    最近這些年,直播帶貨行業特別火,甚至有的人說只要直播做得好,變百萬富翁不是夢,但是實際上是這樣嗎?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就拿淘寶第一女主播薇婭來說吧,薇婭之前一直靠直播帶貨賺了很多錢,前段時間還有人曝出她的老公開著豪車接她下班,家裡的房子也是豪宅,另外薇婭最近的名氣也是更大了,直播間邀請明星和自己合作,自己也上過很多節目,最近還在《嚮往的生活》中幫助農民直播賣貨,受到了很多好評。而就在5月11日,淘寶第一女主播薇婭和上市公司夢潔股份正式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 一萬元一碗的牛肉麵,明星排隊吃,麵館老闆:真沒賺什麼錢!
    這家牛肉麵店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老闆敢如此胸有成竹的賣出天價牛肉麵?據說當年老闆在1990年開了這家麵館,當時的初衷就是想堅持好品質,能夠賣出最好口碑最頂級的牛肉麵,所以歷時多年研究,精選各國不同部位的牛肉,採用傳統秘制湯料熬製牛肉。重複失敗多次才得以取得如今的好口碑,感覺自己並不是一個商人,而是堅守美味的傳承者,因此感到特別欣慰。
  • 17位創業者講述:2019年我是怎麼賺到錢的?
    為了搶佔一個黃金地段,前後溝通花了半年多 王彪33歲十二棟文化CEO 十二棟文化是一家IP衍生品公司,今年新增了大概10家左右的LLJ夾機佔(抓娃娃機)實體店,都選址在一二線城市客流量最大、知名度最高的黃金地段。爭搶黃金地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馬上要在西紅門薈聚開一家新店,拿下這家店費了好大功夫。這家店原本是Forever 21的,今年整體撤出中國,店鋪騰了出來。
  • 主播現在每天收入幾萬到幾十萬,這錢真那麼好賺嗎?
    這錢沒你想的那麼好掙。就像你在頭條上面看到很多人動不動就是月入過萬,年入百萬,開奔馳坐寶馬,但是目前全國還有6億人每月收入不到1000元。所以說,能夠每天掙幾萬到幾十萬的主播是有的,但是絕大多數主播掙的很少,有的甚至掙不到錢,不信的話你自己去試試!主播這個行業,賺錢渠道就兩種,一種是直播間收禮物,還一種是帶貨。有的自己賣貨,有的協助電商賣貨。
  • 在理財APP上,真的能賺到錢嗎?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理財APP上,真的能賺到錢嗎?」今天不嘮情懷,我們心平氣和的聊聊天。不賣關子,我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不賺錢。這時候一定會出現槓精說,怎麼不賺錢,我前一陣搶到的Yeezy 350 亞洲限定,轉手賣了賺了小一千塊錢。
  • 「大衣哥」開三輪車務農,兒媳卻開奔馳出行:這錢是我自己賺的!
    「大衣哥」可以稱得上為草根明星最成功的典範,憑藉著出色的嗓音從一個誰都瞧不起的農民成為了大明星。在他身上,比歌聲更加具有討論性的是村裡的人性,和大衣哥的樸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唱歌好聽的人有很多,但是能堅守本性的只有這一個。
  • 楊超越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開公司,落戶上海,她真的那麼優秀嗎?
    單飛的楊超越,現在話題頗多,熱度超過了孟美岐吳宣儀,甚至「楊超越的貓丟了」、「楊超越的貓回來了」這種尋常的事也能上熱搜,真的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阿貓阿狗都享受明星待遇,但這種熱搜看多了,也會讓人覺得很無聊!而且還有一天之內收穫三個熱搜的待遇,從阿貓阿狗,到開公司和落戶,小事大情都有,不得不說確實很火,已經形成了話題體質,一言一行都能被關注!
  • 陳永青:窮小子開天驕特衛保鏢公司賺千萬
    一個來自內蒙古草原的80後窮小子,5年前也深受上述觀點的影響,絞盡腦汁後他終於找到了一條「站在富人堆裡」的道路—— 一 「陳師傅,像你這樣幹一個月賺的錢,還不如我在北京蒸一次桑拿的花銷。」2002年春,19歲的陳永青在家鄉給一戶富人家搞裝修時,男主人如此跟他說。儘管他覺得對方有些吹牛,但他實實在在地看到了,對方年僅30多歲,就在北京有了一家大公司。
  • 明星開店,加盟撈錢
    當然不是,開奶茶店來錢哪有拍戲來錢快。明星搞副業搞得火熱還不是因為近年IP經濟帶火的,既然南極人都可以賣吊牌,那明星自然也可以,於是各種XX明星加盟/投資的店鋪越來越多。擱以前明星還要因為不懂經營而頭疼,雖然也不差這點錢,但是虧錢的感覺還是不太好。
  • 韓國二線明星,來到中國就做導師,網友:國內錢真好賺
    韓國二線明星,來到中國就做導師,網友:國內錢真好賺幾年前,韓星來我們國內賺錢已經成為了習慣,但是有知名度的韓星似乎在考慮來我們國內賺錢。 畢竟,我們的錢真的很容易賺。比如說,十多年前很多韓星張娜拉說自己沒有錢就去中國撿錢,被網民反抗,就這樣變涼了。事後雖然道歉了,但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暴露了自己最醜惡的一面。 之後在國內表演的韓星也知道結束了。 雖說一部分韓星回來後很受歡迎,但其實一部分在韓國初次亮相的明星中只混雜著兩線、三線的女演員,在韓國不怎麼好。
  • 330億林瑞陽前妻遭辱罵,喊話張庭:她就是小三,歡迎來告我
    要說現在有些網絡噴子,真的是無法無天,仗著隔著一層網絡,肆無忌憚,逮誰噴誰,昨天林瑞陽的前妻就曬出了自己被網友辱罵的截圖,語言之無理,讓人難以忍受。昨晚9點,曾哲貞在微博貼出消息,表示收到辱罵的私信,你是哪裡看到我不斷攻擊他們?肯定又是微商的事情。
  • 明星帶貨!商家:坑位費真的是「大坑」
    「知道明星公布的帶貨量會有水分,想著擠擠水也還是能賺到,只是沒想到全是水分。」一位商家心酸地說。他們夢想著找到致富之道,最終卻走上了維權之路。楊坤在抖音帶貨的視頻截圖。圖片由商家提供。商家:坑位費真的是「大坑」「當時我們給的坑位費是13.5萬元,另外還要給銷售額的20%作為佣金。結果我們的銷售額才3萬多塊錢。」來自江蘇的娜娜先訴起了苦。
  • 娛樂圈真總裁,何炅22家公司,黃曉明48家,而他擁有商業帝國
    娛樂圈很多明星之所以比較富有,其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拍戲唱歌接代言,而是因為他們本身財力就比較雄厚。有些明星藉助自己名氣開了店鋪,有些明星因為賺到第一桶金就拿去投資,總而言之,他們都有自己發家致富的方式。
  • 中國「永不倒閉」的公司,從不找明星代言,每天純賺30多億
    說到最賺錢的公司,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馬雲的阿里巴巴。確實很多人都會這樣想,因為馬雲的身價已經將近3000億,但是在中國就有一個公司,從來不找明星代言,利潤更是馬阿里巴巴的25倍。很多人聽到這樣的事情都會很驚訝。而且這家公司與眾不同的是,從來沒有找過任何一個明星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