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寫在前面
講到來福建,很多人的首要選擇是去廈門,那是一個浪漫、小資的海上花園城市。其實對於本土的福建人來說,福建最值得去的地方不僅僅只是廈門,相較於這座越來越客套的城市,我更喜歡同屬閩南文化圈內的泉州和漳州。
漳州市區
在泉州這座孕育了閩南文化的城市裡,你能感受到的是最真實、最地道的閩南風情。而在漳州,略顯個性的閩南風情一樣能夠滿足你欲望。同樣,漳州的旅遊也有一些不同的花樣,相較泉州和廈門它更多樣。除了閩南文化,客家文化也是漳州這塊南方土地上保留著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如果要把這個縮影具象化,那就是位於南靖的雲水謠古鎮了。好了,花上三天的時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座南方濱海小城的花樣魅力吧。
雲水謠
雲水謠
【關於行程】Day 1:入住雲水謠平凡之家民宿,夜遊古鎮Day 2:雲水謠、梅林古村、石橋村Day 3:月港古鎮、漳州古城
2/夜訪雲水謠,入住景區內創意新民宿
坐上動車,歷經近兩個小時後我們終於抵達了此行的第一站,南靖。一出站,就坐上了之前經民宿老闆聯繫上的包車師傅的車。兜兜轉轉1個多小時,抵達雲水謠的時候天就已經快黑了。在平凡之家民宿放下行李之後,我們決定去一探古鎮的夜色,再回到民宿拍房間。
平凡之家
的確,我們這樣的選擇是對的。入夜後的雲水謠才有遊人少見和嚮往的樣子,古道旁的攤點早已收了攤,景區內亮起霓虹,遠處譁譁的溪流聲劃破小鎮的寧靜,傳入耳中。很多人認為雲水謠是一個商業、擁擠的景區,我只能說你選錯了時間。我們從民宿出來,沒幾步路就先到了懷遠樓,然後踩著鵝卵石鋪成的小道,一路走去了雲水謠。正如一路所見的那樣,村民在樓前敘說著家常,屋上的霓虹倒映在溪流上,沒有擁擠的人群,也沒有喧囂的叫賣。這時雲水謠的主旋律是蟲鳴和水聲。這一刻閉上眼,就仿佛回到了電影《雲水謠》那時的古鎮。
雲水謠
雲水謠
雲水謠
在溪畔的春燕飯店點了幾道老闆推薦的特色菜,飽餐一頓打發了一日趕車的疲憊感,於是準備回平凡之家,準備在這個網紅旅拍民宿內好好拍幾張照片。
正如我去到任何一座陌生的城市一樣,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找一家溫馨如家一般的民宿,這些年在路上早已厭倦了快捷冰冷的酒店,似乎只有在民宿內才能真的消散旅途的辛勞。這家民宿是之前在網上看到的,朋友喜歡她家的裝修,非常適合旅拍。
平凡之家
平凡之家
民宿在一個獨棟的三層小樓內,一樓是服務前臺和泡茶的休息區,2-3樓是客房。在樓上除了每間精心設計和布置的客房之外,公共區域也被主人精心打扮了一番,真是感覺每個角落都是出片的點。我們預定的是「不止有愛」和「有點幸福」兩間主題客房,除了倍感溫馨的布置之外,獨愛「不止有愛」那間的黃色冰箱。
平凡之家
平凡之家
平凡之家
除了喜愛的裝修,隨和的民宿老闆也給我們在南靖的行程安排給了許多建議,他們就像鄰家的大哥哥大姐姐,讓本來對雲水謠和雲水謠周邊並不了解的我們,有了一個詳細的遊覽行程。
平凡之家
平凡之家
平凡之家
民宿內各類洗漱用品都很齊全,早上也有早餐提供。在民宿樓旁就是一個土樓,閒著有多餘的時間也可以進去參觀哦。【旅遊提示】雲水謠的平凡之家民宿全稱是「平凡之家 USUAL HOME 網紅旅拍[名稱全稱最後是美宿,不是民宿哈!另外,我想你幫我想辦法植入我的微信號,讓客人直接加我預定更優惠這樣!]美宿」,在相關的預訂APP上,可以搜索「南靖Usual Home創意新民宿」或「平凡之家 USUAL HOME 網紅旅拍美宿」。民宿就在景區的出入口處,靠近懷遠樓。民宿價格200多,有提供早餐,如果感興趣可以和民宿主聯繫哦。
3/在清晨和傍晚,遇見真實的雲水謠
記得初識雲水謠是在2014年的盛夏,5個人一部車,大學同學的父親在那一周的時間幾乎帶我們逛遍了漳州,而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南靖的雲水謠了。
雲水謠
雲水謠
關於雲水謠的初印象,也就是對客家土樓的的第一印象了。那時,只看到土樓的神秘和客家人血液裡流淌著的對「家族」的理解。關於雲水謠,讓我這個初次踏足的人並未對其有太多的理解。這次到訪,入住了景區內的平凡之家民宿,因此有幸身臨雲水謠的夜。在清晨,薄霧尚未散開的時候又一次和同伴一起走進雲水謠,走在溪畔,也駐足在了古榕樹下。
雲水謠
雲水謠
雲水謠,真的是一個需要放慢腳步去感受的小鎮,只有在遊客較少的清晨和旁晚,你才有幸看到真實的雲水謠。沒有叫賣聲,也沒有擁擠的人群,有的只是在溪邊洗東西的啊嬤,還有臨溪笑談的老者。在這樣的時段遊覽雲水謠,或許你能感受到陳秋水和碧雲那段難以割捨的愛情。而你,難以割捨的則是這座小鎮的質樸和安逸的。
雲水謠
雲水謠
雲水謠
雲水謠
如果你到了雲水謠,別忘了在花前樹下給心愛的人拍照,別忘了坐在古榕樹下聆聽涓涓細流留下的譁譁聲響。總之,放慢你的腳步,悄悄的給懷遠樓或和貴樓的屋主5塊錢,登一次土樓。在一層仰望一次天,透過那或圓或方的天井,看一次有限的天空。在頂層俯瞰一次大地,從高處去看土樓內的生活百態,感受土樓百年的煙火氣息。
雲水謠
雲水謠
雲水謠
雲水謠
雲水謠
雲水謠
從清晨的朦朦薄霧,到午後的晴空萬裡,在雲水謠的一日仿若體驗了兩季,厚外套出門,薄單衣回到民宿。雖說薄霧中的雲水謠最美,但藍天白雲下的土樓才能給人一種舒適感。畢竟福建的冬季,往往都是連月的雨,曬一次日光可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我們是在清晨遊完雲水謠之後去了周邊的古村,在午飯後見天氣放晴後回到的雲水謠。
雲水謠
雲水謠
往往有人說開發後的景區就變了味,湧入的遊客讓景區變得商業、變得喧囂。對於雲水謠而言,《雲水謠》和《大魚海棠》讓世人得知了它的美,許多老屋確實改變成了商業的攤點,但在入夜和破曉的時候,古鎮仿佛回到了它本來的樣子,質樸而又富有生氣。如果你覺得雲水謠不好玩,那你一定是玩錯了方法,玩錯了時間。留下吧,留出一晚的時間,靜靜的去感受這靜靜的古鎮。
雲水謠
雲水謠
雲水謠
【旅遊提示】雲水謠景區位於南靖縣的梅林鎮,景區門票90元,部分線上購買的話是81元。外地的朋友前往雲水謠,可以搭乘動車在南靖站下車,到動車站門口你可以選擇公交車或者拼車前往雲水謠,個人比較建議拼車或者包車,因為距離還是很遠的,拼車的價格大概是40元一個人。在雲水謠景區內,吃住購都很方便。
4/雲水謠旁未商業化的梅林古村,有山有溪有土樓
在距離雲水謠景區約5公裡的地方,有一個尚未商業化的古村。在那裡,有青山,有溪流,也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土樓。如果你有時間,去古村裡沿著溪流繞走一周,或許你禁才會感慨這便是大山裡村落真實的樣貌。梅林古村,就是一個沒有刻意修飾,而又民風質樸而善良的所在。
梅林古村
梅林古村
雲水謠住了一宿之後,在晨霧中再次領略了小鎮的柔美。稍做休息,我們決定駕車前往5公裡之外的梅林古村。梅林古村是一個有著幾百年的歷史古老村落,元朝的時候唐代名臣魏徵後裔在從寧化遷移至此。整個村落栽種了成千上百棵梅樹,在冬天的時候梅花盛開,整個村莊宛如一片梅林,因此也被稱為中國景觀村落。
梅林古村
梅林古村
車子停在梅林鎮上,從鎮政府對面的小路走進去,就可以到梅林古村了。一到古村就能看到溪畔的媽祖廟,關於這座媽祖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數百名梅林農夫下南洋的故事。後來衣錦還鄉的梅林人便在家鄉建起了媽祖廟,這也是福建山區內較早的媽祖廟之一。每年,這裡都會舉行同媽祖相關的廟會活動,活動上也經常能看到來自臺灣的香客。在媽祖廟的對岸,梅花林中便矗立著媽祖神像和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親筆撰寫的「客家土樓媽祖之光」
梅林古村
梅林古村
梅林古村
走過媽祖廟,踩在泛著淡淡青色的鵝卵石上,古街的左右是空空的古宅。這裡原是一條商業街,歷經百年風雨之後,雖然人去樓也空,但建築本身依舊還在敘述著當年買賣來往的場景。蜿蜒的巷子,長長的椅,遊逛了一個多小時我們只看到偶爾過往的村民,卻未曾見過一處商業售賣點。或許,這才是許多背包客心目中純樸的老村子吧。
梅林古村
梅林古村
在古村裡,還有一座終年不見蚊子的神奇土樓,南慶樓。土樓始建於1680年,主體是一個高四層、每層20間的方樓和一個二層高、每層30間的半環形半圓樓組成。從高空俯瞰,它們形如轎椅。土樓臨溪而建,背靠大山,是屋主心中絕佳的風水寶地。土樓內幾乎都是由鵝卵石鋪成的,內內外外共有是十八扇門,頭次進入或許還真的會有點摸不清方向。
梅林古村
梅林古村
梅林古村
四面環山的梅林村如今慢慢的開始被遊人熟知,我也不知道曲梅溪兩側的古街古樓何時會在商業的衝擊下換去模樣,如果你曾嚮往,這個春節可以出發了。
梅林古村
梅林古村
【旅遊提示】梅林古村在距離雲水謠景區五公裡外的梅林鎮的鎮區上,從雲水謠過去有小巴車,車票4元(6路梅林線,在景區車站以及雲水謠水車對面的橋邊都可以上車),大概十分鐘就可以到了。當然,如果你有車子的話,自駕會更加方便。鎮子上有餐館,但是很少,住宿的話也比較建議去雲水謠那邊住。對了,梅林古村沒有收取任何的門票哦,春節前後去還可以看梅花。
5/到石橋才知道,世界上房間數最多的土樓在這裡
說起福建的旅遊,就不得不提起福建旅遊的三張名片了。其一是聲名在外的廈門鼓浪嶼,而後便是擁有世界雙遺產的武夷山和奇葩的傳統民居建築福建土樓。其實土樓在廣東和江西地區也有分布,只是在當地更多人選擇叫它「圍樓」。相較三地的土樓,福建的可能是最為集中,也是保存最好的土樓群落。
石橋村
在福建,土樓主要集中在閩西南地區的龍巖和漳州,而其中的代表則是永定和南靖的兩處國家5A級景區。不過今天我們不去逛景區,而是選擇包車前往南靖的石橋村,去這裡一睹土樓中的「世界第一」。石橋村,位於南靖縣西部的書洋鄉內,它處在綠樹如茵、山水環繞的山谷溪畔,和喧囂的景區不同,這裡多了一份靜謐,也多了一份難得的純樸。
石橋村
石橋村
如果你們問前往石橋村能看什麼?那麼有著吉尼斯認證的「世界之最」一定是「全村的希望」了。在石橋村,擁有369間房間圓型土樓順裕樓被吉尼斯確認為「中國房間數最多的圓土樓(單圈)」。始建於上世紀初的順裕樓背山面水,盤踞在天獨厚的風水寶地之上,高達15米的外圍土牆,和厚1.6米的外側底牆,讓它和其它土樓一樣有著如虹的氣勢。
石橋村
石橋村
石橋村內居住的,幾乎都是張姓,順裕樓的籌建者便是張氏第二十代張啟根。他小時家境貧寒,早早的就跟隨父母到南洋去做謀生。1926年,才20出頭的他帶了錢隻身回到石橋。見不得村裡的蕭條景象,他萌生了籌建一座大圓樓的想法,到了第二年他便將這個想法付諸了實踐。順裕樓是按雙環的設計去建築的,在一期時外層一圈只修了兩層,後因資金不足也曾一度停工。為此張啟根也只得二下南洋做生意籌集資金。後來直至1947年才將圓樓外層四層全部修建竣工,土樓的內圈也修起了四分之一,層高為兩層。
石橋村
石橋村
如今我們所見的,便是1947年停工之後的順裕樓。歷經百年風雨,土樓已有些破敗,如今土樓正在全面的進行著整修。其實在石橋村內,不僅順裕樓一處土樓,在三團溪的兩側一共分布著近20座土樓,其中的振德樓和方形土樓永安樓就在村口的不遠處,遊覽起來也很便利。
石橋村
行走在石橋,從順裕樓出來之後沿石階下到溪邊,清澈的溪水從山間流出,走過獨木架起的簡易木橋來到對岸便是方形土樓永安樓了。而後溯溪而上,振德樓便背靠著小山立在溪邊。此時正值梅花開的季節,振德樓對岸的梅花也開的正豔。
石橋村
石橋村
雖說經過了百年的風雨,石橋村內的土樓大部分還有原住民住在裡面。有些土樓保留著原樣,有些也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之下發生了些許改變。即使如此,村內的張氏後人依舊世代居住於此,他們在此種豆種瓜,在此守護著先人開闢處的一方世外桃源。
石橋村
【旅遊提示】石橋村位於南靖縣的書洋鄉內,自駕前往比較方便。村內的土樓目前有開放的都是你沒有收取門票的。村子距離雲水謠景區不遠,食宿可以推薦前往雲水謠景區內。
6/月港,明朝海禁時期唯一對外開放的特區
閩南,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宋元時期的泉州是東方的第一大港,**波羅曾描述過它的繁華富庶。到了明代,由於受到倭寇的侵擾,泉州港慢慢的沒落了,隨之興起的是閩南的另一個城市,漳州。漳州月港,處在九龍江入海口處,因其「外通海潮,內接山澗,其形似月,故名月港。」明宣德年間這裡開通了「洋市」,在海禁的大背景下,這裡是唯一對外開放的「特區」,被人們喻為「閩南小蘇杭」。漳州月港,同漢唐時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時期的泉州刺桐港、清代的廈門港並稱福建古代「四大商港」,是我國對外經貿史不可忽視的地方。
月港古鎮
今天,經歷了600年風雨的月港古鎮逐步得到重建,新修的月港不再是往日繁忙的上鋼,目前已經成為品味海絲文化的重要旅遊地。古鎮內的建築,都是典型的閩南建築,閩南家廟等建築屋頂上的飛龍在這裡也非常的常見。同其它的閩南地區一樣,月港人一樣信仰著佛教。沿著路邊的指示牌前進,在月港古鎮的街口,就是一處觀音亭。就像其它的閩南佛寺,觀音亭香火旺盛,就算不是重要的農曆節慶這裡也有些許燒香禮佛的人。
月港古鎮
月港古鎮
走過繚繞香菸的觀音亭,踩在青石板鋪成的小巷間,古鎮早已難覓那些來自四海的客商。沿江而建的古街上人群三三兩兩,深巷間的犬吠、茶餘飯後的歡言,生活在雲帆遠去之後變得如此安逸。穿過古街,陣陣江風從小巷間吹來。原來羅布在江邊的幾處碼頭早已難尋蹤跡,江上依舊有來往額船隻,坐落在江畔的望江樓是一座嶄新的建築。這棟鋼構建築,是近年新修的一處高樓,這也算是月港歷史風貌區較高的建築。在樓頂,能看到遠去的九龍江水,能看見穿梭在巷間的月港人。
月港古鎮
月港古鎮
古月港的港口附近,是一座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八角樓,宴海樓。月港的繁華,引來了倭寇的侵擾,東洋倭寇劫舟奪貨、焚屋殺人,造成東南海疆長期的不安寧,這才有了這座原系軍事瞭望臺的建築。建造它的人們對它寄寓"波平海晏"的願望,故而取名晏海樓。如果說晏海樓講述的是一段抵禦外侵的無奈,那麼古港內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則為我們繪製了一幅解放鼓浪嶼的宏偉畫卷。廈漳戰役期間,為協助解放軍戰士解放鼓浪嶼,海澄人民為解放軍划起強渡鼓浪嶼的小船,為紀念在解放戰役中犧牲的五位海澄人,這座紀念碑已經在此矗立了數十個春秋。
月港古鎮
月港古鎮
曾經月港的街道、碼頭、店鋪、寺廟,聚集著四海來客,中東的阿拉伯客商,遠渡大洋的歐洲商人,為了利潤,商人們錙銖必較。在600年前,這裡也一定上演了一幕幕爾虞我詐的商戰大片。遠航的香料,換回了滿庫銀元,月港的繁華難以復訴。然而,這樣一個繁華商港卻能沒逃過在歷史中湮滅,在明清朝代更迭的戰爭中,月港逐漸變為一片廢墟。步行在月港老街,聽阿嬤在屋前訴說關於月港的點點滴滴。踏在石板路上,觸摸著古鎮裡保留原始的古厝,你會發現無論是小巷還是碼頭,都有著濃濃的閩南生活氣息。千年巨變,月港就像一位歷經風浪的老船長,安靜的守護在廈門港的身邊。
【旅遊提示】月港古鎮在漳州市的龍海境內,從市區過去很方便。市區搭乘公交901路,坐到龍海公交總站下車,然後花10塊錢叫個滴滴就可以到啦。古鎮一樣沒有收取門票,周邊小吃和餐廳很多可以在月港解決午飯,下午再坐車去漳州市區。
7/漳州古城,一座散發著閩南味的老城
在漳州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裡,市區的漳州古城是一個歷史建築、傳統文化集中的區域,在這裡有"老街情、慢生活、閩南味、民國風、臺僑緣"五大鮮明的特色。其實在歷史上,最早開發臺灣的一批人就來自漳州。後來,漳州和泉州等地的局面逐漸往臺灣和東南亞其它地方遷移,這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下南洋,也是為什麼如今的臺灣地區,閩南語如此盛行的一個原因。
漳州古城
在漳州古城這座始建於唐代的古城裡,最大的明星可能就是我國四大文廟之一的漳州古城。漳州文廟坐北朝南,最早是在北宋時期建成的,如今復建的文廟,是典型的明代木結構建築,這片古建築存有許多宋、元遺構,較完整地保留了宋代一來閩南古代木結構建築特點,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北方建築風格。
漳州古城
漳州古城
漳州古城
夜幕後的漳州古城可以說是這座閩南小城最繁華的區域了,往來如織的行人在這裡找尋閩南的古早味,一家家傳統的閩南小店吸引著四方的來客。如果一定要讓我推薦,北京路上的松樹幹拌麵和水仙花市場對面的水仙花園豆花粉絲是一定要去吃的。
除此在外,在漳州古城內還集中了漳州木偶頭雕刻、布袋木偶戲、木版年畫、薌劇、錦歌、蔡福美制鼓、八寶印泥等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更為重要的是,在這片熱鬧的景區內還保留了約兩萬名原住民,這些原住民本身就是古城的活文化。在這裡,能看到端坐巷口的老人,喝茶、下棋、敘古今,這些都是古城的日常。
【遊覽提示】漳州就在廈門的隔壁,如果你逛完古城想直接去廈門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從古城搭乘公交K1可以直接去動車站。從漳州站坐動車去廈門北站只要30分鐘,即使是走高速也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漳州古城地處漳州市區,交通便利,在漳州市區有多路公交車可以直達。古城沒有收取門票,建議可以在傍晚十分開始閒逛這裡的街道,在各個街巷裡都有一些地道的閩南小吃,比較推薦的小吃有四果湯、乾拌麵、滷麵和豆花等。對了,漳州的片仔癀你們也要了解一下哦。
8/寫在後面
漳州處在福建的最南端,和廣東接壤,交通是非常便利的。如果你要去漳州市區,可以搭乘動車在【漳州站】下車,下車後有多路公交車可以送你去往漳州市區,可以下載一個掌上公交哦,漳州境內的公交線路都可以查。去南靖和雲水謠古鎮的話,可以坐動車在南靖站下車,然後從南靖站坐公交或者包車前往雲水謠景區。如果你想要在南靖和雲水謠周邊像我一樣玩兩天的時間,那麼你可以包車。漳州站和南靖站之間動車往返只需要15分鐘左右哦。除了雲水謠、漳州古城和月港,漳州還有許多值得推薦的地方。比如福建第二大島東山島,還有雲霄的紅樹林和漳浦的火山島都很值得推薦。當然,漳州去廈門那麼方便,就一起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