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道歉能力,不是他人說對不起時,娃說的「沒關係」

2020-12-22 小庚庚爸爸

文/小庚庚爸爸

「對不起」的標配回答一定是「沒關係」嗎?或許千百年來一直都是這樣,對不起一定得到的就是沒關係。

但是對應現在的今天,對應現在的孩子,或許對不起,換來的不應該是沒關係。因為有些人的錯,不值得被「原諒」,也不應該被「原諒」。

所謂的道德綁架是什麼?或許就是別人說錯時說對不起,你就應該大度的說句沒關係;又或者大庭廣眾下的求婚,你就應該答應;也許還是在你沒有做錯時,還是要對哭的人道歉。

你看「沒關係」往往代表的就是必須要原諒。

舉例一:

小李家的孩子今年4歲了,今天小李的表弟帶著他家的女兒來小李家做客。表弟家的女兒是外向性格的孩子,同為3/4歲的孩子,自然能瘋玩到一起。但不久,兩個孩子就為了玩具吵起來了,這一搶一拽玩具壞了,於是小李對孩子說「你這麼大了,怎麼這麼不懂事,不讓著點妹妹,害的妹妹都哭了,快點說對不起」,但無論怎麼說,小李的孩子就是不張口說對不起。氣的小李差點沒動手揍孩子

舉例二:

小木是一名媽媽,她有一個可愛的5歲兒子。這天在電梯間裡,兒子手裡拿著剛買的冰淇淋在細細品嘗,這時電梯間裡又上來一對母子。小孩子就是有看見就想要的毛病,看著這孩子死死的盯著自己兒子,於是小木好心的拿出另外一根的冰淇淋給了那名小孩。

在那名小孩吃的正開心時,小木卻突然對那名孩子的媽媽說了句:「對不起」。因為小木想的是作為一名媽媽是否會讓孩子吃陌生人的東西呢。

誰知這名媽媽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謝謝你的道歉」這話讓小木覺得奇怪。或許是小木的眼光過於熱烈,於是這名媽媽說道:我的謝謝是因為你考慮了我的感受,但是我不能因為你說了對不起就一定要接受吧。

分析:

舉例一中有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哭的一方是弱者,是需要道歉的。也有很多時候,小孩子惹禍後,家長最開始判定都是自家孩子的錯。所以這樣的道歉孩子應該說嗎?

舉例二中有個常見的問題,就是自己孩子總是喜歡別人的東西,看見就想要,但大多數家長都會勸說,這個不好。雖然故事中的媽媽並沒有拒絕小木給自家孩子的東西,但是她的回答也許讓很多人不舒服,但她說了一句實話,那就是你的對不起,我可以接受也有權利拒絕。

當孩子聽到別人的「對不起」時,說什麼才是最好的呢?答案其實就是「謝謝你的道歉」

一、「沒關係」和「謝謝你的道歉」

當說「沒關係」的時候,父母或者孩子的心理,多數是有點怨氣的,但是礙於面子和固有模式的影響,所以才會說出這句「沒關係」

父母總是教孩子誠實,遇到問題了要說出自己的感受,但是很多時候卻逼著孩子說出「沒關係」三個字,這讓孩子困惑,為什麼教導的與實際出入這麼大。

當說「謝謝你的道歉」時,內心不用為了說出原諒的話而不開心,更多的也是教育了孩子誠實。

實際上這句話的表達也在告訴對方,有時候對不起也不是萬能的,沒人需要為你的錯誤買單。

二、如何培養孩子的道歉能力

1、接受道歉

或許說出那句「謝謝你的道歉」不難,難得是如何接受道歉。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道歉後,卻得不到家長的原諒。因為父母無時無刻不在抱怨。抱怨孩子為何會犯這種小錯誤。

比如孩子在打碎盤子、碗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的說了對不起,父母就開始轟炸模式「你就不能注點意,你怎麼這麼笨」說一些傷人的話。

這讓原本害怕委屈的孩子,更傷心,難道對不起換來的就是責罵嗎?

所以學會接受道歉,才是培養孩子道歉能力的第一步。若家長都不願意接受孩子的小失誤,那麼孩子真的會道歉嗎?

2、拒絕道德綁架

道歉就一定要被原諒嗎?不一定。有些對不起是沒用的。酒駕撞傷了人,對不起有用嗎;毀了別人的模型,對不起有用嗎;吃了別人的飯,對不起有用嗎?

很多時候對不起,不應該被原諒。拒絕道德綁架的「對不起」,接受真心實意的「對不起」。

也是做父母應該教導孩子的。

同時也要告誡孩子不能做道德綁架的一方。

很多時候,對不起不應該是道歉的唯一回答,而最好的回答則是「謝謝你的道歉」。謝謝你,我知道了你的愧疚與不安;謝謝你,我知道你的難為情。但是,我只是謝謝,但不代表我原諒你。

很多時候分清楚你能接受的對不起,你可以原諒的對不起。再去說上一聲「沒關係」或者「謝謝你的對不起」。

今日話題:你教育孩子說對不起後,你有在孩子犯錯時嘮叨孩子嗎?歡迎留言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記得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還在教孩子說「沒關係」?有的「對不起」,不能回答「沒關係」
    可實際生活中總有無法用「沒關係」就能輕鬆略過的事情,這時就不能回答「沒關係」,而是要考慮這句「對不起」是否能夠被輕易原諒,又或者這句「沒關係」夠不夠原諒的誠意。父母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告訴孩子,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夠用「沒關係」回應,同時道歉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 父母要教孩子一件事:當別人說了對不起,不要回答沒關係
    如果一個人對你說了對不起,那麼你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沒關係。」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就用這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因為我們沒有其他更好的回答。確實,這個看似最正確的回答其實也是有一定的誤區的。如果對方跟你說了對不起,你回答了沒關係,這個時候就會給孩子一種錯的是自己,而不是對方。
  • 父母要教孩子一件事:別人說了「對不起」,不一定回答「沒關係」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沒有和孩子一起思考過:當你讓別人傷心的時候,你應該是說一句什麼呢?在生活中孩子有時候也會犯錯,會因為某些事情打擾到或者影響到別人,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教會孩子學會道歉。真正的道歉不是簡單的說一句「對不起,不好意思」這麼簡單,而是要讓孩子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任。關於道歉這個話題,我一直想好好地跟大家聊一聊,我家兩個孩子在對道歉的認識上,最開始的時候是對「對不起」和「道歉」的困擾。
  • 認真向孩子道歉的家長,你說對不起的樣子很棒
    然而,有的時候我們認為自己已經道歉了,結果孩子還是耿耿於懷不開心,這是為什麼呢? 道歉,不僅僅是說一句對不起這麼簡單,也不是自以為的低姿態就能求得孩子的原諒。
  • 家長要告訴孩子這件事:別人跟你說了對不起,沒必要回答他沒關係
    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教育我們要懂禮貌,做錯事情一定要說"對不起"而當其他的小朋友欺負了我們跟我們說"對不起"的時候,要跟他說"沒關係"這樣我們才是禮貌的好孩子。"對不起","沒關係",這是很常見的一個對話,說了上句就要回答下一句,但真的是這樣嗎?說了"對不起"就一定要回答"沒關係"嗎?
  • 不是每一次的『對不起』,都能換回一句『沒關係』
    原本就只是看個電視,頂多在小孩不由自主往前靠近時提醒一下:『要看就坐好看!』,倒也不想多說什麼。卻就是,耳邊突然傳來了些許爭執。『你弄到我了!』是瑞瑞。用眼角餘光瞄了一眼,瑞瑞捂著眼睛不開心地看著姐姐。姐姐似乎也知道真的是自己不小心,很快就道歉:『對不起。』照一般正常程序,聽到姐姐道歉後,就算再不情願,妹妹也通常會回各一句:『沒關係。』
  • 梅婷丈夫強迫3歲的女兒道歉:沒意義的「對不起」,別讓孩子說
    文|秘籍君當孩子做錯事,並且傷害到別人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說「對不起」,為自己的行為道歉。但是,如果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家長讓他說「對不起」也是枉然,沒有任何意義。結果,快快打人的場面被梅婷丈夫看見了,他讓快快道歉,快快認為自己沒錯,堅決拒絕。梅婷丈夫發出嚴重警告:「你這樣不善良的話,爸爸一點都不喜歡你了」。快快聽見後,不情不願地說了對不起......
  • 「沒關係」比「對不起」更重要
    「噢這樣啊,那就是說壯壯並不是故意推你的,是不是?他只是想和你一起踢那隻皮球,對嗎?」媽媽聽完豆豆的描述後說。豆豆點點頭。「既然壯壯不是故意推倒你的,那麼我們原諒他,好不好?」豆豆不說話。媽媽給豆豆擦了藥,休息一會兒,豆豆就又下樓玩了,還跟壯壯說:「我原諒你了,我們還做好朋友吧。」孩子們又愉快的一起玩耍了。晚飯後,壯壯媽媽帶著壯壯上門道歉,兩個孩子一見面就手拉手玩玩具去了,就像根本沒發生過推倒事件一樣。太多的家長在遇到這樣的事情時,選擇了奶奶的做法,找上門去大鬧一番。其實,媽媽的處理方式才是最出色的。
  • 不是所有「對不起」,都能換回一句「沒關係」
    文 / 一隻小小殼「對不起,」「沒關係。」很簡單的兩句對話,生活中也會經常出現,一個為自己的錯誤道歉,一個選擇原諒包容,然後此事就此翻篇,大家繼續和諧美好生活。咋然看來,這並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大家都是禮貌而真心說出的道歉與不介意。
  • 領導說「對不起」,該怎麼回?低情商才說沒關係,高情商的都這樣說
    這天,她把寫好的材料交給分管的李副局長審核,當時李局正在忙其他事,就給她說自己先看看,讓她第二天去取。第二天快要下班的時候,莉莉仍然沒有得到李局去取材料的通知,就想著去問問。因為太忙李局當天仍然忘記了審改,他有些歉意地對莉莉說"對不起,忙起就忘了。"莉莉一下子就懵了,不知該怎麼回,老半天囁嚅著來了一句"沒關係。"
  • 羅志祥新歌歌名《對不起》,粉絲:說了對不起也換不來沒關係呢
    近日有媒體爆料,羅志祥受劈腿風波影響,閉關期間也不忘創作新歌,歌名還取為《對不起》,被一眾網友猜測是想藉此向前女友周揚青謝罪。消息一出,直接被頂上熱搜榜。然而細心的網友就會發現,羅志祥發布的圖片中,新歌的名字為《對不起》,然而發布的時間依舊是在深夜,不得不說,時間管理,極為精緻。然而很多網友一致認為,這是羅志祥向周揚青道歉。現在的周揚青風頭正勁,會不會重新接受羅志祥也未嘗可知,畢竟不是所有的對不起,都能換來一句沒關係的。
  • 九條|不是每一句對不起都能換回一句沒關係
    所以,輝煌時不要得瑟,落魄時不要墮落。@學習人生比較痛苦的一件事就是:好像跟誰關係都挺好,又好像跟誰都只是泛泛之交。@學習人生最無奈的無奈,不在於沒有選擇的餘地,而恰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選項太多,搞得我們無從選擇。@學習有些人有些話,當面怎麼說都行,背後怎麼說都不行。
  • 教會孩子真誠地道歉,並非隨口一句「對不起」,家長如何做?
    因此,家長要深知,讓孩子學會道歉,是成長過程中少不了的一項教育。往往很簡單的東西卻有難度,道歉不光是一句對不起可以解決的,孩子需要了解自己錯在哪裡,使用哪些語言去道歉。但是,如果我們無意間傷害到了他人,一定要及時道歉,這是必然,是一種修養。關鍵的問題便是,家長僅僅說一句:「說對不起!」孩子脫口而出便道歉,其實目的並未達到。生活中有很多小狀況,孩子不當回事,家長需要重視。
  • 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被原諒,也不是所有對不起都有沒關係
    我一邊安撫著她,一邊說不能就這樣算了。小雨聽後點了點頭,穩定好情緒站起身,便拿著手機走了出去。我聽不到她對著手機說了些什麼,但她進來時說的最後一句我聽清楚了她說:"我練習了很久,拜託。這次節目我一定要上。"
  • Ty道歉黃子韜,GAI爺「Rapper不能說對不起」
    相信不少人感覺跟我感覺一樣,《說唱新世代》首播的回饋很有趣,光一張圖,就已經把我樂到不行 Ty向黃子韜道歉」對不起「,GAI」Rapper不能說對不起「
  • 最近,劉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不需要任何人道歉
    最近,劉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不需要任何人道歉,劉翔不說不需要任何人道歉,還能說什麼?當年罵他和喊著「欠他一句道歉的」是不是同一撥人?這個詞對應的場景就是道德高地一樣逼迫受害者原諒,」是呀,我們年輕不該在不明白你傷痛的情況下罵你叛徒,我給你道歉。「照著這個道歉的思路,你自己都能順嘴給劉翔說一句沒關係吧?可惜疼不在你,你沒資格原諒。人劉翔要是順著你這個思路「原諒」吧,那是對不起自己真實受過的傷害(即使現在能放下不代表他就沒痛過)。說「不原諒吧」,這幫人肯定又跳出來說劉翔堂堂跑步健將,心胸可真小。
  • 不是每一句對不起,都可以換來沒關係
    不是每句「我來了」都能換來「剛剛好」;不是每句「我錯了」都能被原諒,不是每一句「對不起」都能換來「沒關係」……今天看了一個小視頻,視頻中男生把自己賣房子的錢換了一輛法拉利,只是因為他女朋友說她超級喜歡法拉利。
  • 《好好說話》:不是所有對不起,都能換來「沒關係」,要有界線感
    在《好好說話》作者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是「對不起」,根本換不到「沒關係」。因為沒有界線感而隨意說出的話,很可能是用道歉所換不回來的。所以,好好說話不僅是情商高的表現,也是一個人是否靠譜,是否對人有界線感的基礎要求。
  • 隊友被娃逼道歉,真是太解氣了!
    不止是我隊友,你,我,多多少少都有點道歉障礙,可以說是一代人的通病,但從來沒有誰想著要治一治。道歉是種能力,是社交能力的一個分支,越晚開始,越難習得,今天就這個話題,嘮個五毛錢的嗑。隊友已經做好「跟我沒關係」的準備了,這時候餅餅問我,是爸爸弄的還是我弄的?她並不清楚怎麼弄疼了我,剛才發生了什麼,但她知道,事情的結果是我被弄疼了,可能是她弄的,所以她就對我道了歉。3歲孩子都明白一個道理,道不道歉,不是你以為什麼,而是我以為什麼。
  • 說一句對不起會怎樣?揭秘:生活中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愛道歉?
    小李和他的女朋友訂了機票,約定出國去玩兩天,結果他的女朋友說公司這周有點事需要加上班,讓小李把票退了,小李沒同意,直接把票改籤到了下周,花了很多的錢。 誰知道才過了兩天,女朋友對他說,她搞錯了日期,這周不用加班,是在下周要加班,這又要改回來,又要花很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