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美軍轟炸東京燒死近十萬人,慘狀不輸南京屠殺!

2021-01-07 網易

2020-01-28 21:28:06 來源: 吉康說歷史

舉報

  如果說起二戰時日本本土遭受的最大打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投向廣島和長崎的那兩顆原子彈,轟炸讓廣島和長崎差點化為烏有,使得日本也不得不低下頭,宣布投降,很多人都很奇怪,為什麼原子彈不去轟炸日本的經濟和政治中心東京?,因為早在幾個月前,美國的陸軍航空隊就已經多次轟炸東京,給東京造成了數十萬人的傷亡,在歷史上,被稱為東京大轟炸。

  

  美軍對日本進行轟炸,目的是想炸毀日本的工業基地和兵工廠,因此剛開始採用的方式和轟炸德國差不多,在白天出動飛機,然後對目標進行精確轟炸,可是日本的情況和德國有很大不同,首先日本高空風速很快,根本無法確定精確度。

  其次,當時日本的武器並不是在大型兵工廠生產出來的,而是由很多家庭式作坊來生產武器的零部件,然後把這些零部件運到兵工廠再進行組裝完成,所以美軍只能夠炸毀總的組裝工廠,卻無法完全炸毀分散在整個東京的小作坊,也就是說,美軍剛開始的轟炸並沒有取得想要的效果。

  

  柯蒂斯·李梅

  當時的美軍指揮官柯蒂斯·李梅,他分析了日軍的防空能力和日本房屋的木質主體結構,因此決定把日間進行的高空精確轟炸改為在夜間進行的燃燒彈轟炸。為了觀察效果,美軍於1945年2月4日,先在日本神戶投下了160噸燃燒彈,緊接著又在2月25日,出動了170多架轟炸機在東京投下了450噸的燃燒彈,東京將近三萬多幢房子化為烏有,這一次的效果顯然讓李梅很滿意,因此他決定發動一次大規模的空襲。

  1945年3月9日夜晚,三百多架攜帶了六噸左右燃燒彈的B-29轟炸機從關島起飛,很快就到了東京上空,在導航機的指引下,美軍在東京投下了二千多噸燃燒彈,短短兩個小時,東京就被烈焰吞噬了,東京四分之一的地方全都陷入了禍害,猛烈的大火甚至在東京上空形成了由火焰組成的龍捲風。

  

  美軍想要轟炸的目標工廠全部被燒毀,除此之外,還有二十多萬棟建築也被付之一炬,將近十萬人成了戰爭的陪葬品,超過十萬人被烈火燒傷,據說在一兩千米的高空,轟炸機的人員都能聞到燒烤人肉的味道,當時的慘烈程度可想而知,慘狀絲毫不輸南京大屠殺。

  那麼當時日本如何處理這批屍體的?說出來別不信,由於大部分死者都被燒得無法辨認,所以根本無法單獨掩埋,而且很多人一家全燒死,所以只能由政府善後,日本軍隊只是簡單地把屍體埋進了集體墳墓中,只是這樣,也花費了二十五天的時間,才把屍體清理乾淨,可見人數之多令人咋舌。

  

  看到這裡,很多人覺得日本人太慘了,可是再慘,能慘過在南京大屠殺被殺害的中國人嗎,三十多萬中國平民和士兵死在那裡,日本人怎麼處理屍體呢?直接拋進長江,當時江面都是浮屍,屍體被拋屍荒野,任其腐爛,部分屍體被掩埋和燒毀,還是因為當地的慈善團體,實在無法忍受這樣的慘劇,最後積極參與處理了屍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1945年「李梅燒烤」慘狀:100萬日本人流離失所,近10萬直接燒死
    1945年8月6日美軍於日本廣島投下了代號「小男孩」的一顆原子彈,原子彈爆炸的當日,日本本土居民就死傷8.8萬餘人。8月9日,美國又將一顆代號「胖子」的原子彈投到長崎,當日傷亡8.6萬餘人。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原子彈爆炸的前幾個月,日本還發生堪比原子彈爆炸的傷亡事件,這件事同樣也是美國發動的,就是1945年的東京大爆炸。因為執行這項任務的長官名叫柯蒂斯·李梅,所以這次轟炸行動,也被叫做「李梅火攻」「李梅燒烤」。那麼,1945年的「李梅燒烤」到底是怎樣的慘狀呢?100萬日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還有近10萬人直接被燒死。
  • 老照片:1945年美軍轟炸東京,一半建築被摧毀,四分之一變成平地
    1945年,日軍在二戰中全面潰敗,但他們不僅拒絕投降,還變得更加瘋狂,在使用原子彈之前,美國對日本東京展開了轟炸,僅1945年2月到5月,美軍就對日本展開了三次轟炸。
  • 1945年,美軍334架戰機轟炸日本東京的場景怎樣?比廣島核爆更慘
    在1945年3月9日的深夜,燈火管制下的東京,處於一片漆黑之中,此時正在熟睡的東京人,做夢也不會想到,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正在向他們逼近。因為這時,美軍的334架B29轟炸機,已經從馬裡亞納群島起飛,機上裝滿了2000多噸的燃料彈。這些戰機就像一群蜜蜂,正在急速地東京駛近。
  • 1945年東京大轟炸,河水被燒得沸騰,十餘萬人喪失
    美軍雖然多次出動轟炸機對日本本島發動轟炸,但是常規炸彈的威力有限,無法對日本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美軍開始嘗試新型的轟炸方式,為了對美軍造成沉重的打擊,美軍研製成功了一種新型燃燒彈,這種燃燒彈沾到人的身上撲都沒有辦法撲滅。
  • [抗戰史上的今天]1945年3月9日 盟軍轟炸日本東京
    今天是3月9日,1945年的今天,美軍對日本東京實行輪番轟炸。1945年春,美軍對日本本土發起大規模戰略性轟炸,其中包括 「東京大轟炸」。早在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就曾派出16架B-25轟炸機襲擊日本的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的油庫、工廠和軍事設施。但美國當時的攻擊是象徵性的,此後近兩年的時間裡,美軍沒有再攻擊日本本土。此後,B29「空中堡壘」式轟炸機的成功問世,保證美軍有能力對日本作出戰略轟炸。這種新型飛機時速563千米,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續航裡程達6430千米。
  • 1945年李梅執行「東京大轟炸」殺傷十萬日本人,日本竟還給他授勳
    1945年3月9日的夜晚,334架B一29轟炸機從關島起飛,他們只有一個目標——東京!他們一共攜帶了兩千多噸燃燒彈,死神的火鞭抽向日本東京。由於東京的房屋絕大部分是木質材料,密集的投彈加上大量的可燃物,導致東京各處形成火龍捲,連蓄水池,小河都被烤乾,想在水中躲過一劫也成了妄想。僅3月9日一天,東京死亡人數超過十萬人,重傷十萬人。
  • 東京大轟炸日本都不怕,為什麼倆原子彈就投降?
    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在日本投降之後,有一種說法流傳甚廣,那就是美軍投下的兩顆原子彈才是日本最終投降的真正原因。這個說法即使是現在看來也是正確的,但是也有個事實不容置疑,那就是在投放原子彈之前,美軍轟炸襲擊隊針對日本首都東京發動的所謂東京大轟炸,給日本帶去了更加嚴重的傷亡和損失。
  • 二戰時期的「東京大轟炸」,歷史上造成破壞和傷亡最多的常規轟炸
    1945年3月10日,為了最大限度的破壞日本生產戰爭物資的能力,在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柯蒂斯·李梅的策劃下,美軍派出334架B-29轟炸機,對日本東京實施輪番地毯式轟炸,共投下兩千餘噸燃燒彈,直接讓東京陷入了一片火海,因而也被稱為「李梅火攻」。
  • 燒死的人比核爆的都多,然而日本卻為其頒勳章?
    到了1944年底,美軍已經可以從太平洋上的島嶼起飛重型遠程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了。同年,柯蒂斯—李梅將軍從即將勝利的歐洲戰區,調到太平洋戰區,在太平洋戰區擔任戰略空軍的參謀長時,李梅發明了一種戰術,這種戰術也被後人稱為「李梅燒烤」,即用燃燒彈對城市和人口密集區進行攻擊。
  • 比廣島核爆更為悽慘,美軍派出334架B-29戰機轟炸東京,哀嚎一片
    1945年3月份的某一個夜晚,東京如往常一樣沒什麼兩樣,東京人正在一片漆黑之中靜靜地睡著,誰能料到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正在向他們伸出魔爪。此時此刻,美軍足足派出了334架B29轟炸機,機上裝著滿滿2000多噸燃料彈。這很像是一個被捅了馬蜂窩的蜂群,帶有死亡氣息的急速奔向東京。零點剛過,巨大的轟鳴聲驚醒了很多人,在大家還揉著惺忪睡眼的時候,危險已經降臨了。
  • 二戰中讓日本人膽戰心驚的「李梅火攻」——東京大轟炸
    東京大轟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兩次轟炸。這一空襲史稱「李梅火攻」。
  • 東京大轟炸舊照:轟炸機如小雞下蛋丟炸彈,轟炸後的東京滿目瘡痍
    世人皆知,在1945年日本遭受了2顆原子彈的攻擊,之後不久其便宣布投降;然而實際上造成日本人最大傷亡的攻擊行動,不是原子彈襲擊,而是71年前的東京大轟炸。圖為飛往日本東京準備大轟炸的美國B-29轟炸機。
  • 1945年,美國將日本打回「木履時代」,慘烈程度超乎你想像
    1945年,太平洋戰爭開始進入最後階段,美軍對島國日本進行了瘋狂的轟炸封鎖戰略,僅僅幾個月就將亞洲強國日本重新打回「木履時代」。 那麼,在美國的轟炸封鎖下,日本國內到底有多慘呢? 今天我們揭開二戰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一起看看在1945年,這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起國日本,到底被美國打得有多慘? 慘狀之一:日本民眾食不果腹 1945年,隨著美國對日本本土的轟炸封鎖,直接切斷了日本海上航運線。
  • 334架B29狂投兩千噸燃燒彈屠戮東京,地面溫度過千度,死傷近20萬!
    1945年3月9日,日本東京一如既往的喧鬧繁華,對外敵戰爭雖然已經持續十幾年,但日本本土卻基本上未受到過直接的威脅。唯一影響到日本人生活的只有年齡限制越來越低的徵兵令以及不斷收到的陣亡、傷病通知書,還有底層日本民眾日益窘迫的生活,戰爭已經使日本的資源近乎枯竭。
  • 二戰東京大轟炸,超二十萬人死亡,現場如人間地獄!
    東京大轟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兩次轟炸。這一空襲史稱「李梅火攻」。
  • 1945年美國空襲日本,東京被炸成一片廢墟、橫屍遍地
    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使美國的民心士氣跌到最低點,為了喚起民眾的信心,美國總統羅斯福決定不惜一切代價空襲日本東京,以向美國民眾表明美軍有戰勝日軍的能力,也就正式對日宣戰,由於美國的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局面發生大扭轉,日本節節敗退,但一直拒絕投降,無奈美國1945年再一次展開東京大轟炸。
  • 1945年長崎原子彈爆炸鮮為人知的故事,原本美軍轟炸目標不是這裡
    1945年8月9日日本長崎市被美軍的原子彈轟炸,這是第一用核武器轟炸,這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重要事件,這個恐懼的故事背後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 日本被美軍用原子彈轟炸,為什麼日本民間對美國的態度那麼好?
    日本被美國原子彈轟炸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想儘早的結束和日本的戰爭,而不是屠殺普通百姓,因此美國希望能通過展示強大的武力使日本能夠屈服,早日投降。因為在之前的衝繩島戰役中,美軍已經損失慘重了,此次戰役中傷亡超過8萬人,日軍傷亡也超過了10萬人。
  • 東京大轟炸,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常規空襲!
    東京大轟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兩次轟炸。這一空襲史稱"李梅火攻"。二戰時的美軍轟炸機除了投擲重磅炸彈以外,還投擲了相當一部分的燃燒彈,致使東京地區的很多木製建築直接被大火焚毀,很多人因為逃離不急葬身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