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 張偉
以《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實施一周年為契機,1月6日上午,李滄區在九水街道啟動「新時尚」90天垃圾分類習慣養成計劃,在90天內,分3個階段引導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記者探訪發現,位於賓川路的萬科觀瀾小區也成為李滄首個實施全面撤桶並點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的小區。「我們將打造一批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力求垃圾分類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李滄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寇光軍說。
居民投放垃圾,能通過視頻喊話指導
1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李滄區賓川路的萬科觀瀾小區,設置在小區出入口處的智慧化垃圾分類回收廂房十分醒目,幾位居民正在將垃圾破袋後投入塑料盆中,兩名垃圾分類指導員現場指導居民,對分揀出的生活垃圾正確投放。
記者看到,這處垃圾分類回收廂房十分智能,配備了紫外線殺菌器、自動除臭噴淋器、臭氧發生器等,盡最大可能保持乾淨整潔;並設置了智能稱重、紅外測桶感應、滿載報警、人臉識別語音交互監控等智能系統,結合著垃圾分類雲信息平臺,形成一套完整的垃圾分類體系。「像這樣的智慧化垃圾分類回收廂房,在小區合理配置了兩處,能滿足居民日常垃圾投放需要。」工作人員介紹,作為李滄區首個定時定點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小區,他們希望釋放出該小區的示範帶動效應。
隨後,記者來到了該小區垃圾分類後臺監控室,一名工作人員看著電腦屏幕發現有居民錯將玻璃瓶投進了有害垃圾桶,便急忙通過麥克風提醒,並及時指導居民正確投放。「每一處垃圾分類回收廂房都配備了語音交互監控,從全景、近景兩個角度監控垃圾投放過程,我們能看到居民分類投放垃圾時是否不準確,並及時通過對講提醒,指導更正。」工作人員說。
打造示範區,全面實施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當天,以《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實施一周年為契機,李滄區還在九水街道啟動了「新時尚」90天垃圾分類習慣養成計劃。該計劃將在90天內,分3個階段引導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第一階段開展「敲門行動」,入戶手把手指導居民如何對家中垃圾進行正確分類,培養居民分類習慣;第二階段通過開展定時投放,養成居民垃圾分類習慣;第三階段強化視頻執法監督,固化居民分類習慣。
除了萬科觀瀾小區外,李滄區當天還同步在全區11個街道開展《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宣傳活動,共發放宣傳材料5000餘份、入戶宣傳4000餘戶,通過「入戶普法」、「上門送法」等「敲門行動」,面對面向居民講解垃圾分類方式和相關要求,重點講解撤桶並點有關政策和分類投放相關要求,提高進一步提高居民對垃圾分類工作的參與度和支持度。
據了解,李滄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前已覆蓋全區11個街道、120個社區、338個居民小區,累計發放分類垃圾桶15000餘個。全區11個街道全部獲評達標街道,同時創建青島市達標示範小區16個,打造標準化四分類桶點500個,完成撤桶並點1000個。
李滄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寇光軍介紹,2021年,李滄區垃圾分類工作將邁入提質增效、精準分類的攻堅階段,「我們計劃按街道劃定重點突破區域,打造一批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實施全面撤桶並點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切實提升分類準確率,力求垃圾分類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寇光軍說。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