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這麼好看還關注我
(1)外周血常規檢查
通過血小板計數可以發現,ITP患者血小板計數減少,其中急性ITP患者血小板常呈中度至重度減少,一般可低至10左右,甚至有低至(2~4)。而慢性ITP患者血小板多為輕度至中度減少,常在(30~80),一般較急性ITP高。除有大量出血外,一般無明顯貧血和白細胞減少。若血常規檢查發現,除有血小板減少外,並伴有貧血、白細胞減少,則應考慮有其他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2)出凝血檢查
由於血小板減少,會引起出血時間輕度延長,血塊回縮不良,束臂試驗陽性等。若檢查發現血小板無明顯減少,而出血時間明顯延長,血塊回縮不佳,應仔細檢查排除是否有血小板功能異常。
【擴展閱讀】— 束臂試驗
在前臂屈側面肘彎下4cm處,劃一直徑5cm的圓圈,用血壓計袖帶束於該側上臂,先測定血壓,然後使血壓保持在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持續8分鐘,然後解除壓力,待皮膚顏色恢復正常後,計數圓圈內皮膚新出血點的數目。正常新出血點在10個以下。血小板減少症,過敏性紫癜、維生素P或C缺乏症等毛細血管脆性增加,新出血點超過10個以上,稱束臂試驗陽性。
(3)血小板形態及功能檢查
ITP患者外周血小板形態可有改變,如體積增大、形態特殊、顆粒減少、染色過深等。周圍血中的巨大血小板為一些較幼稚的血小板,它能反映骨髓製造血小板的情況,也易在脾臟內阻留。這些血小板對腺苷二磷酸(ADP)、膠原、凝血酶或腎上腺素等促進血小板物質反應增強,故止血作用強,這可說明為何有的患者血小板計數雖較低,但出血症狀較輕。少數患者血小板功能有輕度異常,表現為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血小板第3因子活力下降,血小板粘附性下降等。臨床上有的患者血小板計數並不很低,但出血嚴重,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4)骨髓穿刺檢查
骨髓中巨核細胞明顯增多,但產生血小板的巨核細胞明顯減少或缺如。在少數病程較長的難治性ITP患者,骨髓中巨核細胞數可減少,其原因可能與抗血小板抗體、血小板第4因子和血小板球蛋白對巨核細胞的抑制作用有關。骨髓檢查:骨髓中巨核細胞明顯增多,產生血小板的巨核細胞明顯減少或缺乏。
(5)血小板抗體試驗
用抗球蛋白消耗試驗或酶標法測定血小板表面免疫球蛋白,發現ITP血小板表面球蛋白(PAIg)可達正常人的100倍,病情緩解時降到正常。血小板相關抗體(PAIg,包括PAIgG、PAIgM)和血小板相關補體(PAC3)的測定已成為診斷ITP的一項重要檢查方法。由於ITP患者的PAIgG和PAIgM升高,而導致血小板破壞增多,繼而導致骨髓巨核細胞代償性增生。血小板更新率加快,血小板生成增加並釋放出年幼體大的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