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扶貧隊長當「六員」抗疫復產兩促進

2020-12-16 紅網

耒陽各田間地頭農戶春耕忙。

紅網時刻通訊員周健 記者 石珊 衡陽 報導

「忙宣傳,築防線,送服務,促生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走進耒陽的廣大鄉村,不論是田間地頭、村頭巷尾,還是種養基地、扶貧車間,隨處可見扶貧工作隊忙碌的身影。

面對今年「疫情防控不能松,脫貧攻堅等不起」的雙重考驗,耒陽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市有關精神,及時作出相應部署:防疫和生產兩場戰役必須兩手抓兩不誤,扶貧隊長要切實當好「六員」,即指揮員、宣傳員、勸導員、防疫員、信息員、指導員,在駐點村發揮抗疫與復產關鍵性的引領作用。

黨有所呼,我有所應。

耒陽市332支扶貧工作隊紛紛響應,全體扶貧隊長挺身而出,帶頭逆行,堅守一線,用奮鬥音符譜寫脫貧攻堅新樂章。

嚴防死守,打好抗疫陣地戰

扶貧工作隊就地變身為抗疫宣傳勸導先鋒隊,用多樣化、全覆蓋、接地氣的宣傳勸導形式,營造濃厚的疫情防控宣傳氛圍,引導村民構築疫情防控陣地的一道道安全防線。

花式宣傳聲聲入耳。「今天野味吃得飽,明天病床要躺飽」「老實在家拒病毒,丈老子敲門也不出」......每天一大早,有的扶貧隊長開著流動宣傳車,有的扶貧隊長帶著幾個幹部拿著小喇叭,他們用本地方言,或製作了「土味」防疫口號,走村串組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指導群眾正確認識疫情,加強自我防護,做好居家隔離;或在圩場、集鎮,村頭巷尾,書寫張貼了通俗好懂的疫情防控宣傳標語,利用群眾這些喜聞樂見的方式,讓疫情防控宣傳直抵人心。

溫情勸導「喜」事「讓路」。婚喪嫁娶、紅白喜事,是中華民族千年延續下來的傳統。但疫情當前,為杜絕集聚性感染事件的發生,耒陽市各村、社區一支支由扶貧隊長率領的「勸導隊」聞「事」而動。他們佩戴黨徽,對各類紅白喜事宴請行為進行摸排,利用村規民約提倡移風易俗,積極勸導、敦促群眾紅事緩辦、喪事極簡,防止大規模人群聚集,得到鄉親們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共勸導村民停(緩)辦紅喜事220餘起,60餘起喪事全部簡辦。

多方籌措防疫「物資」。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極為緊缺的情況下,各扶貧隊長急群眾之所急,主動作為,通過各種努力,共籌集口罩50000餘個、消毒液3000餘公斤,體溫槍100餘支,有效緩解了各鄉村防疫物資緊缺壓力。長坪鄉馬形村工作隊長自費購買500餘片口罩發放給貧困戶受到鄉村幹部和群眾的好評。

多方奔走,打好復產攻堅戰

雨水至,農事忙。2月19日一早,在馬水鎮燕中村智盟烤菸合作社工廠化育苗大棚裡,烤菸育苗的師傅們戴著口罩一個個通過健康「篩查」,他們保持著安全距離,或坐或立,聆聽著該村扶貧隊長劉桃源今年上的第一課。劉桃源同時也是市裡下派來的科技特派員。在他的悉心指導下,該基地煙苗長勢良好,預計3月上旬就可以移栽,比去年要提前8到10天,將有利於基地後茬搶種晚稻,為晚稻打下高產、穩產基礎。

而就在同一時間段,耒陽市亮源鄉亮源橋村與永濟鎮白馬的村的兩位扶貧隊長,正分別為正煌竹製品加工廠以及智航實業的復工,做著「功課」。他們了解到這兩間扶貧車間復工面臨訂單減少、農戶返工有顧慮、防疫物資短缺等問題,兩位隊長第一時間幫助協調採購消毒防疫物資,爭取廠區消毒、防疫等技術支持,幫助聯繫訂單。

尤其是志航實業公司,是一家坐落在村莊中的標準扶貧工廠,需要工人200餘人。但大部分村民籠罩在疫情陰影中,不願意回廠復工。如何破局,駐村扶貧隊長一邊帶領隊員到工廠周邊村組進行動員勸導,一邊協調人社、宣傳部門對該企業精準宣傳,發布網上招工信息,開展網上招工招聘活動,人社部門還配套了獎補措施,對成功介紹1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給予300元的就業創業服務補貼。有了政策兜底,「智航實業」的困難迎刃而解,他們已於24日順利復工復產。

用心發力,打好增收突擊戰

疫情發生後,貧困戶如何增收成為一個尖銳的問題。怎樣在抗疫的同時,讓貧困戶脫貧有保障,增收有成效,成為每一個扶貧隊長最牽掛的事。

2月22日上午,在位於耒陽市東北旮沓的亮源鄉關王村,經駐村扶貧隊長張小青牽線搭橋,福源鄉村物流配送員陳存友正忙碌著上門收購貧困戶朱貴秀及附近村民的青粑粒和野蕨菜,他要趕在11點前將這些土特產收集整理好,交由公司配送車統一運往市區銷售。往年2月至4月,是「朱貴秀」等貧困戶生產「青粑粒」的黃金時段,也是販子們陸續上門收購的日子。今年因為疫情,販子們沒有了人影。朱貴秀他們這些天一直在為「青粑粒」銷往哪裡發愁。扶貧隊長張小青的牽線,解決了貧困戶的難題,讓朱貴秀多日來的愁容滿面終於綻放了笑容。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疫情造成農村春耕生產物資供應出現了一些困難。耒陽市的扶貧隊長們著群眾之所急,他們積極對接協調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生活物資的供應,確保疫期貧困戶生活生產不受影響,年內增收目標有保障。

2月12日,坐落在耒陽市淝田鎮黃草洲村,擁有1000畝蔬菜基地的扶貧企業潤福祥蔬菜公司,工人已經到崗,生產秩序井然,目前正是大白菜、花菜、紅菜苔上市高峰,但因用工難,供需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存在滯銷現象,針對基地的現實困難,扶貧工作隊長劉海軍與鎮村幹部,發動包括貧困戶在內的24名勞力到蔬菜基地務工,聯繫後盾單位湘南監獄,通過消費扶貧方式購買新鮮蔬菜10噸,積極幫助企業度過難關,第一批蔬菜已於2月24日開始配送。

2月21日上午,大市鎮敖山村駐村工作隊在村委會,舉行扶貧雞苗發放儀式,當天為20戶有意願發展土雞養殖的貧困戶每戶發放30羽雞苗,下一步還將聯繫畜牧水產站技術人員對貧困戶進行後續的雞舍消毒、雞苗的飲水溫度控制、疫病防治等養殖技術培訓。

......

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扶貧隊長活躍的身影;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扶貧隊長的及時援手!

一樁樁,一件件,體現的是「六員」扶貧隊長們的為民情懷,彰顯的是人民公僕的忠誠擔當。自疫情防控及脫貧攻堅兩場戰役打響以來,耒陽市廣大扶貧隊長帶頭協調捐資80餘萬元,解決30餘個農資店的農資調運問題,發放油茶苗7萬餘株,幫助4353名農民工返崗復工,協助貧困戶銷售12噸新鮮蔬菜、8萬餘只雞鴨,12000餘個雞鴨蛋,聯繫種養技術服務1300餘人次。

相關焦點

  • 耒陽探索「網際網路+」三種模式,加速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今年以來,為對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快恢復市場經濟,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耒陽市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
  • 企業抗疫復產典型事跡|廈門國貿控股:紮實推動復工復產
    他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踴躍捐款捐物,彰顯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他們聽從政府指揮,精心組織、全力以赴地開展復工復產,奮力實現「抗疫復產兩不誤」。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多種形式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廣泛宣傳各方面的感人事跡。
  • 耒陽寺廟之六:轄神廟——耒陽最神秘的寺廟
    當地人常以「我是耒陽轄神廟人」而倍感自豪。據清光緒《耒陽縣誌》載:「轄神廟在縣城以東35裡處」陳氏家譜亦有詳實紀錄。更值得一提的是五嶽獨秀的衡山,聖帝大廟中,赫然恭奉著轄神菩薩的神位,其廟門楹聯曰:轄制遐邇,德威至上,神恩浩蕩。督察群黎,善惡分張,總澤輝煌。可見轄神廟歷史久遠,而南嶽轄神爺神位與轄神廟又有著不解的淵源。
  • 麟遊駐村四支隊伍「當五員」共繪消費扶貧新畫卷
    本報訊(通訊員 李建敏)近日,麟遊縣駐村四支隊伍堅持把消費扶貧作為鞏固提高脫貧成效的重要途徑,當好「五員」,從產供銷全鏈條入手,種養加全流程服務,培育主導產業、拓寬銷售渠道,千方百計促進群眾增收致富,鞏固提高脫貧成果。
  • 耒陽這名販賣他人隱私的快遞員終於被揪出!
    ▼▼▼近日,耒陽市公安局網安大隊偵破一起快遞員利用職務便利,非法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雷某。日前,耒陽某快遞公司報案稱,有人利用公司內部系統大量查詢快遞用戶數據,懷疑有人盜取這些信息後進行販賣。
  • 夏志明:一位扶貧隊長的責任與擔當
    在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湯溝鎮勤儉村,有這樣一位扶貧隊長,他臨危受命,義無反顧;疫情防控,一絲不苟;脫貧攻堅,精準施策。他就是中石化銅陵石油分公司駐樅陽縣湯溝鎮勤儉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村第一書記夏志明,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扶貧隊長的責任與擔當。
  • 兩千年耒陽縣令野史
    景帝便詔令把武陵郡、桂陽郡劃給劉發,耒陽歸屬長沙國,前後達一個半世紀。王莽新朝天鳳元年(14),改耒陽縣為南平亭,桂陽郡改為南平郡。十一年後,新朝廢,東漢興,廢南平亭,耒陽恢復為縣,仍屬桂陽郡,治所在郴縣(今郴州市)。當時,萬戶以上的大縣的長官稱縣令,萬戶以下小縣的長官稱縣長。耒陽人口為1.3萬人左右,三四千戶,算小縣,最高長官自然稱縣長。奇怪的是,在將近兩百年裡,耒陽的縣長沒有歷史記載。
  • 企業抗疫復產典型事跡|伽藍集團:防控復工「雙重奏」
    他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踴躍捐款捐物,彰顯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他們聽從政府指揮,精心組織、全力以赴地開展復工復產,奮力實現「抗疫復產兩不誤」。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多種形式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廣泛宣傳各方面的感人事跡。
  • 耒陽的建置
    新平、新寧、犁陽三縣隸湘東部,耒陽且隸桂陽郡。西部均屬荊州。西晉,今耒陽境內有耒陽、利陽二縣,前者隸桂陽郡,後者隸湘東部,兩郡均上屬荊州(治襄陽,今湖北襄攀市)。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撤利陽併入耒陽,隸桂陽郡,屬江州。    南北朝時,南朝宋,齊至梁天正元年(420-551),耒陽縣隸桂陽郡,屬湘州。
  • 企業抗疫復產典型事跡|國宏集團:實幹爭先 抗疫「在線」
    他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踴躍捐款捐物,彰顯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他們聽從政府指揮,精心組織、全力以赴地開展復工復產,奮力實現「抗疫復產兩不誤」。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多種形式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廣泛宣傳各方面的感人事跡。
  • 惺惺相惜 湖北扶貧幹部千裡寄信點讚湖南「網紅」扶貧隊長
    朱明星記錄自己扶貧經歷的著作《一個扶貧隊長的日記》。紅網時刻記者 陳雪驊 通訊員 袁靜 桃江縣報導湖南桃江縣商務局駐桃花江鎮大華村幫扶工作隊長、第一書記朱明星因出版《一個扶貧隊長的日記》一書,成為知名度頗高的網紅扶貧隊長。不少讀者千方百計聯繫到他,表達自己的傾佩之情,還有部分來自全國範圍的扶貧戰線幹部寄來信件,共訴衷腸。
  • 最美扶貧人 | 本期嘉賓:阜新市傳媒中心(集團)駐阜蒙縣富榮鎮貝力房村扶貧工作隊長張永新,歡迎收聽
    7月16日(周四)晚間17點30分,FM88.8遼寧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世界在耳邊》特別節目"最美扶貧人",本期採訪嘉賓:阜新市傳媒中心(集團)駐阜蒙縣富榮鎮貝力房村扶貧工作隊長張永新,歡迎收聽!2018年3月阜新廣播電視臺黨委從臺工會副主席崗位選派他回老家阜蒙縣富榮鎮任貝力房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長(第一書記)至今為父老鄉親謀幸福 扶貧路上寫春秋——記阜新市傳媒中心(集團)駐阜蒙縣富榮鎮貝力房村扶貧工作隊長張永新《駐村防火紀事》文/張永新清晨五點起床,駐村防火真忙,開車穿行泥濘路,喜雨夾雪突降
  • 【紅色耒陽•故事匯】曹維山
    1927 年任耒陽地方執委特派員。1928年9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1929年6月1日,在耒陽縣城西門外英勇就義。     一、天生的共產黨員曹維山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家中有兄弟九人,他是老大,三歲時,寄送佃戶曹仁梅家撫養,直到八歲,父母才把他接回家,請老師教讀。因長期生活在佃戶家中,對廣大勞動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
  • 富滇銀行將推出「百千萬」抗疫復產行動計劃硬核助力抗疫復產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本網訊 記者蘇麗霞 通訊員李銀髮報導記者4月21日從富滇銀行獲悉,為攜手與中小企業共度難關,預計5月1日,富滇銀行將推出「百千萬」抗疫復產行動計劃,即「百萬以內、免息三個月,千萬以內、今年不還本」,加碼雲南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金融幫扶力度
  • 防疫復工兩手抓丨從滯銷到脫銷——看耒陽農產品電商與時間賽跑
    通訊員 劉筠 楊明濤2月19日上午,距耒陽城區65公裡的亮源鄉關王村,耒陽市福源鄉村物流電子商務配送有限公司配送員陳存友忙著上門收購貧困戶的青粑粒和野蕨菜,他要趕在中午11時前將這些土特產收集整理好,交由配送車統一運往耒陽城區銷售
  • 與黨政同頻 與民心共振 耒陽政協創建模範機關畫出最大同心圓
    耒陽市政協接受耒陽市委市政府安排,高質高效完成全國油茶產業創新發展大會籌辦任務,神農湯泉油茶基地的變化,只是盛會成果的一個縮影。沙元村土地貧瘠,屬省定貧困村,曾祥禮委員多方協調,聯繫碧桂園捐款50萬元,幫助村裡修路、改電,建成養羊場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動員耒陽駐莞歷屆政協委員和東莞耒陽商會愛心企業家組建扶貧團隊,已為該村10戶深度貧困群眾捐資4萬餘元,用於採購生資及種苗,對接村裡的能人傳授養殖技術,達成銷售扶貧約定;另吸納用工6人。
  • 耒陽的農業
    第二章    耕地   勞力    第一節   耕地    清道光六年(1826)耒陽有耕地55.39萬畝,其中水田49.34萬畝、旱土6.05萬畝。 二、旱土    清代至民國,耒陽的旱土是兩年三熟制,如「紅薯—小麥、」紅薯—油菜「、」小麥—豆類「,或「花生—小麥」、「花生—油菜」以種植蔬菜等。在兩熟之間的一段休閒時間內,要挖六月土曬坯,以便通風透氣,防止土壤板結,增加土壤肥力。50年代,還是實行二年三熟旱土耕作制。60年代初期,隨著水稻耕作制度的改革,旱土也推行間作、連作耕作制度。
  • 大學教師扶貧記——記沅陵縣松溪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賀煒城
    砥礪黨性,請纓擔使命2018年初,懷化學院青年教師賀煒城經過遴選,預定為省第二批扶貧工作隊員。當時,身為獨子的賀煒城,因父親去世不久,母親體弱多病,作為家裡頂梁柱的他,心裡放不下母親和妻子。但是,他更加明白,作為一名黨員必須主動投身於黨的偉大事業,自覺砥礪黨性、淬鍊自我。很快,賀煒城得到了母親和妻子的支持,請纓擔任沅陵縣杜家坪鄉松溪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 挑戰500公裡「超級馬拉松」 耒陽兩男子從東莞跑步「回家」
    華聲在線1月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王梅 通訊員 袁成龍 蔣境)1月7日下午3時,一場別開生面的歡迎會在耒陽市舉行,眾多跑友共同見證兩名耒陽籍男子,成功挑戰500餘公裡的「超級馬拉松」,5天4夜從東莞跑回耒陽的喜悅時刻。
  • 【紅色耒陽•故事匯】劉乙然
    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大革命時期,耒陽城鄉廣泛流傳著一支婦孺皆知的農民協會歌曲,其中有這樣兩句歌詞:劉泰劉霞劉乙然,打倒土豪分花邊(即銀元)。不久之後,劉乙然、劉霞來到耒陽縣城,開始做縣農民協會的籌備工作。劉乙然負責籌備處的文書事務,他編寫了《農民如何求得翻身與解放》《窮是誰給我們的》等講演稿,在全縣各地講演。據《耒陽農民運動史稿》記載,他所編的講稿「激勵了成千上萬的聽眾」,「農民個個請求加入農會」。到11月止,農會會員達12946人。在大力發動農民的同時,耒陽農協會於11月14日在城西夏立庵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