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特展」南博開展 繪製當代《清明上河圖》

2020-12-16 我蘇

201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千年大運河是泱泱中華充盈的血脈,蘊含著中華民族悠遠綿長的文化基因。8月28日下午,由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南京博物院、江蘇省國畫院承辦的《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特展開幕式在南京博物院舉行。這幅長135米的畫卷從時間、空間、文化等多個維度,把大運河全域散落分布的文化瑰寶串成「珍珠項鍊」,繪製出一幅當代的《清明上河圖》。

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志純,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常勝梅,廳一級巡視員方標軍,省外事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張松平,廳二級巡視員、藝術處處長官天濤,中國美協副主席、省美協主席、省國畫院名譽院長周京新,省美協名譽主席、省國畫院原院長宋玉麟,史詩圖卷創作組長秦劍銘,部分主創人員代表,省國畫院、省美術館、藝研院、揚州畫院等相關藝術創作單位人員代表參加開幕式。

楊志純、龔良、常勝梅、方標軍、張松平為展覽揭幕

作為中國大運河的起源地和申遺牽頭省份,江蘇正致力於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打造文化建設高質量的鮮明標誌和閃亮名片。在此背景下,由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主抓、江蘇省國畫院具體組織的《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美術精品創作應「運」而生。

歷經千年打造的大運河是世間曠古,要想呈現出這份視野宏大、立意深遠的史詩圖卷,前期考察工作不可或缺。2018年10月起,江蘇省文旅廳組織大運河沿線8省(市)15位書畫篆刻家秦劍銘、江可群、孫曉雲、趙曉鍾、許堅、錢廣信、茹峰、安玉民、張建京、劉明波、徐光聚、趙彥國、方勇、詹勇、徐鋼,在深入大運河沿線及重要節點實地考察、寫生、取材的基礎上,經過一年半時間潛心創作,從草圖、小稿、中稿到大稿,傾力投入,數易其稿,讓千年運河之美躍然紙端。

秦劍銘向媒體和公眾介紹創作情況

從湖光山色到江南風貌,從兩岸街景到商販走卒,詩、書、畫、印等多種藝術樣式在圖卷中和諧交融,鮮活生動的場景鋪墊、細膩精緻的人物刻畫,千人千面的描繪手法,一條生機勃勃、跨越古今的文化大動脈栩栩如生。史詩圖卷創作組組長、著名山水畫家秦劍銘告訴記者:「我今年80歲了,向年輕人學習,我們就用時空交叉的方法,把大運河一年四季的變化都融入到一張畫裡了。」

為體現大運河文化帶的豐富蘊藏和建設成就,《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由丁帆作序,楊志純題跋,夏堅勇、葉兆言等文學名家撰寫各篇章文字介紹和題記,全部文字由孫曉雲書寫,趙彥國治印。詩、書、畫、印等多種藝術樣式在這裡和諧交融,形成了一幅氣勢恢宏、筆精墨妙的當代中國畫史詩巨作。整個圖卷總長一百三十五米,高三米,人物篇四十三米,山水篇六十四米,書法題跋二十八米,構成的正是跨越時空的古今清明上河圖,歷史和現實在這裡交匯,英雄與人民共同開天闢地,大運河的全程開掘凝聚著世代中國工匠精心編織的宏圖大業。

運河之大觀,前人之作備矣。步入展廳,這一鴻篇巨製,不僅給人帶來審美的感動,而且使人產生旅遊的衝動,更叫人擁有跟隨畫中精彩去現場體驗的激動。沿著展廳中間的橢圓環形展牆逆時針而行,上卷《中國古代偉大創舉》以描繪與大運河有密切關係的歷史人物為主,通過「春秋爭霸,吳鑿邗溝」「雄才大略,溝通江浙」「汴河暢通,繁榮京華」「一統天下,南北交融」四個篇章,著重表現了中國大運河的開鑿、發展、西進、通航等歷史進程。

觀賞完運河歷史,更放眼河山萬裡、晴川歷歷。展廳的外圍展牆所陳設的下卷《新時代輝煌篇章》,以描繪大運河兩岸的山川新貌為主。通過「北國瑞雪」「中原秋色」「江淮綠野」「吳越花雨」四個篇章,表現中國大運河沿線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致及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風貌、新氣象。

山水環抱著人物,人物映照著山水。長河一脈,浩浩湯湯,穿透了悠長的時空和歲月,從遠古流向未來。既有歷史的厚重底蘊,又有現代的青春光彩;既有標誌性的水工遺築,又有代表性的風物遺存;既有靜美的水鄉景觀,又有活化的民風習俗;既有運河的自然風景,又有沿岸的城市風情。勾勒渲染之間,讓穿越滄桑的大運河,悠然流淌出新的風採、意象和神韻。正如周京新在開幕式致辭中所言,「史詩圖卷生動展現了新金陵畫派精神在當代的傳承弘揚,確立了宏大題材創作的新標杆。」

周京新在開幕式發表致辭

展覽還以實物、圖像與影像的形式記錄與展示了史詩圖卷的創作歷程,讓觀眾作為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真正融入千年運河的血脈和胸懷。

創作歷程回顧

2018年10月9日

《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百米長卷美術精品創作動員會舉行。

2018年10月起

創作者們奔赴大運河沿線實地採風、寫生、考察,隨後開展5個月的集中創作。

2019年4月

高約1米、長約54米的中稿完成。

2019年5月

首屆運博會期間,《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百米長卷美術精品創作中期成果特展在揚州美術館亮相,廣受點讚。

2020年5月

《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終稿完成。

2020年8月28日

《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特展開幕,第二屆運博會期間持續展出。

《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畫卷即將展開,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

來源/精彩江蘇 江蘇新聞廣播/顧倩穎 南京博物院 編輯/劉靜 王禧瑞(實習生)

相關焦點

  • 「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特展」南博開幕 135米當代《清明上河圖...
    8月28日下午,《中國大運河史詩長卷》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館隆重登場。這幅長卷高達三米,從時間、空間、文化等多個維度,把大運河全域散落分布的文化瑰寶串成一串「珍珠項鍊」,繪製出一幅當代的《清明上河圖》。江蘇作為大運河起源地和申遺牽頭城市所在省份,始終致力於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打造文化建設高質量的鮮明標誌和閃亮名片。在此背景下,《中國大運河藝術史詩》百米長卷美術精品創作應「運」而生。
  • 135米描繪上下2500年,當代「清明上河圖」《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
    8月28日,由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江蘇省國畫院、南京博物院承辦的《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特展盛大開幕,本次特展將大運河的前世今生一一描繪,以恢弘的氣勢展現大運河悠久的文化底蘊和美輪美奐的岸邊景色。大運河圖卷橫跨2500年歷史,135米畫作現當代《清明上河圖》「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裡地無山。」隋煬帝駕舟南巡,讓人隱約瞧見歷史面紗下盛極一時的大運河模樣。然而,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便帶領手下完成了歷史上開挖大運河的「第一鍬」。
  • 故宮石渠寶笈特展開展,除了《清明上河圖》還有這些看點
    備受關注的故宮特展《石渠寶笈》今天上午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武英殿開展,時隔十年,名畫《清明上河圖》真跡再次全本展出。作為故宮博物院成立90周年系列展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外界期待已久的特展《石渠寶笈》今天將掀開神秘面紗,之所以說期待已久,是因為這為期2個月的特展規格之高,國寶一級品質多。在故宮乃至整個博物館界都難得一見。
  • 《清明上河圖》全圖展示 觀眾排隊逐釐米賞閱(圖)(1)
    眾人排起長隊等待觀看中國第一畫《清明上河圖》。2015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故宮博物院在一整年內將陸續推出一系列精品大展,為觀眾提供豐富、深刻的文化「大閱兵」。其中的重量級首展——「石渠寶笈特展」昨天在武英殿書畫館和延禧宮展廳同時開幕,在兩個月的展期中,將有近300件絕世珍品與觀眾見面。據統計,昨天共有8500人參觀武英殿,賞閱了中國第一畫《清明上河圖》。
  • 2020《清明上河圖》真跡沉浸特展深圳站,展出信息詳細介紹!
    《清明上河圖》真跡沉浸特展深圳站時間:2019-12-19至2020-05-28《清明上河圖》真跡沉浸特展深圳站地點:深圳 | 華潤大廈藝術中心美術館《清明上河圖》真跡沉浸特展深圳站門票價格:76,108,208,298
  •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真跡沉浸特展
    由深圳市至正文博集團主辦,深圳至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真跡沉浸特展,於2019年12月19日甫一開展便備受關注。疫情期間,展覽受到影響自2020年1月24日起一直處於「暫時閉館」狀態。目前深圳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深圳許多文化類場館均已陸續正式開放。在此前提下,深圳至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亦決定於3月27日起,恢復開放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真跡沉浸特展。
  • 《清明上河圖》10年來首次全展 故宮博物院90周年大慶
    今天上午,故宮博物院「院慶大展」——《石渠寶笈特展》在武英殿、延禧宮開展。鎮院之寶《清明上河圖》,10年來首次全卷鋪開展出。劉航 攝J214  備受矚目的故宮博物院「院慶大展」——《石渠寶笈特展》今天在故宮武英殿、延禧宮如期開展。上午10時許,限流200人的武英殿展區外,排起了五六十米的長隊。警戒線外,靜候著慕名而來、翹首以盼的觀眾。
  • 故宮武英殿外排長龍 《清明上河圖>10年來首次展開亮相_中國經濟網...
    石渠寶笈特展上故宮鎮院之寶《清明上河圖》10年來首次全卷鋪開展出,最為引人注目。 記者 李繼輝 攝  原來,石渠寶笈特展開幕了,《清明上河圖》全卷10年來首次展開亮相,《伯遠帖》、《五牛圖》等283件難得一見的重器攜手露臉兒,觀眾可以免費參觀。最近3年內,能直面這批國寶的機會就是展期的這兩個月。
  • [分享]清明上河圖su資料下載
    查看詳情 瀏覽數:1013
  • 《清明上河圖》參觀手冊
    備受關注的故宮特展《石渠寶笈》今天上午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武英殿開展。《五牛圖》、《伯遠帖》、《遊春圖》等「重量級國寶」悉數登場,其中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跡更是10年來首次在京城全本展出!這麼難得的機會,當然不想錯過。
  • 《清明上河圖3.0》數碼藝術香港展開啟「時空之門」
    《清明上河圖3.0》數碼藝術香港展開啟「時空之門」 社會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7月28日 14:52 A-A+   央視網消息:7月26日上午,由故宮博物院等單位主辦的《清明上河圖3.0》數碼藝術香港展在香港亞洲博覽館舉行開幕典禮,並將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展覽活動。
  • 《清明上河圖》高清完整版
    溥儀和他的日本主子一見大事不好,便乘飛機逃往大慄子溝,偽滿皇宮因失火而一片狼藉。混亂之中,有不少人便趁機進宮「搶洋撈」,偽皇宮的大批珍貴之物便在這場動亂中流散到了民間,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圖》。在通化被截獲。將圖存放於東北博物館,後撥交北京故宮博物院。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長春。解放軍幹部張克威通過當地幹部收集到偽滿皇宮流散出去的珍貴字畫十餘卷,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圖》。
  • 2020廣州清明上河圖展覽門票多少錢?
    2020《清明上河圖3.0》數字藝術廣州展  時間:5月20日—6月4日  地點: 廣州國際媒體港  票價:28元、98元>  購票入口:點擊進入  《清明上河圖3.0》數字藝術展,重新開展啦!
  • 首卷多媒體音樂絲絹《清明上河圖》上市
    新華網北京9月15日電(記者常志鵬)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中國館的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吸引了國內外無數參觀者目光。以此為主題、方便收藏的絲絹版多媒體《清明上河圖》15日宣布上市。  ????《清明上河圖》原創作者為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描繪了北宋京城開封及汴河兩岸繁華的城市景象與優美的自然風光,生動地反映了中國12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
  • 《清明上河圖》最可能的真相
    參考閱讀: 第103期 | 古地圖中的《清明上河圖》線索 第118期 | 《水滸》和《清明上河圖》 作 者:吳 斌 《清明上河圖》是著名宋畫
  • 2020廣州清明上河圖3.0展覽什麼時候結束?
    2020清明上河圖3.0數字藝術展  時間:2020年5月20日-6月4日>  地點:廣州國際媒體港  票價:28元-98元  購票入口:點擊進入  《清明上河圖3.0》數字藝術展,重新開展啦!  再現一幅恢宏的巨作  "盛世長卷"將呈現一幅近5米高、30餘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巨幅動態高清投影。動畫的線稿部分由20餘位原畫師歷時400多天手工繪製而成,真實還原原作筆觸,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宋代畫作效果,並通過後期合成、render等手法,讓畫中事物"活起來",再現經典巨作。
  • 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所繪《清明上河圖》與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相互印證,北宋都城汴京曾經的輝煌讓無數後人嚮往。《清明上河圖》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成為了國之重寶,家戶喻曉。後「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關於他的消息,正如天才少年畫家王希孟一樣,少之又少,甚至收錄魏晉至北宋畫家231人的《宣和畫譜》中,也沒有他的蹤跡。《清明上河圖》這幅稀世珍品是如何創作出來的呢?翻開浩瀚的歷史畫卷,不得不提到兩位畫家,那就是北宋初年的燕文貴和郭忠恕。
  • 汴梁藝術|河南國際藝術品保稅倉:《清明上河圖》各版本賞析
    說到《清明上河圖》大家都不陌生,它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個版本,分別為:宋張擇端卷、明仇英(款)卷和清宮廷畫家陳枚等5人合繪的《清明上河圖》卷。三件同名作品都是以「清明上河」為題材的風俗畫長卷,描繪了不同時空、地域之下的民俗風情,有著不同的思想觀念、繪畫主題和社會功用。
  • 宋朝軼事:那些收藏過清明上河圖的人,都什麼來頭?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由北宋畫師張擇端創作,自畫問世以來,引各方追捧。那些收藏過此畫的人,都什麼來頭呢?張擇端繪製完清明上河圖後,並未給畫命名,第一時間把畫呈獻給了當時的北宋皇帝宋徽宗。每當懷念故國,便將故國人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打開,追憶當初汴京的繁華。幾人都在畫上題過跋文。後來,元朝滅掉了金朝後,清明上河圖被收入了元朝內府。畫在元朝內府期間,朝廷並沒有多重視,反倒是有一個裱畫師,他認為清明上河圖很值錢,於是狸貓換太子,弄了一張假的,把真的畫偷換出來賣掉了。
  • 清明上河圖中的「名場面」:女子當街哺乳,樹下男人在幹嘛?
    文/歷史九點半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於國寶級文物,位列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圖:《清明上河圖》局部齊藤謙《拙堂文話·卷八》記載:清明上河圖共繪有1695人,牲畜60多匹,木船20多艘,20多人推車乘轎,還有72間酒樓等,為歷代名畫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