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醉酒題字「不可隨處小便」,次日別人找來,他改下順序成警世名言

2021-01-09 騰訊網

韓愈在《進學解》中提到:「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學習某一樣技藝要不斷的勤奮,才能夠把學問做的精,也會因為荒廢而不能夠掌握最精湛的技藝。一個人的德行也會因為自己善於獨立思考而變得逐漸高尚,也會因為在小事上不拘一泥,變得敗壞」。

這句古語的意思大致也是在告誡後人,做一件事情要付出一定的認真態度,這樣收穫的結果必然是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中國近代史上有一位書法家名字叫做于右任,然而于右任老先生一直聞名於後世,並不僅僅在于右任老先生的書法是當時較為出眾的代表。

而是于右任老先生在很多生活細節以及處理各項事件時留給後人的那種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反而值得大家學習,所以一提到于右任老先生,人們往往會想到兩個方面,第1點是于右任老先生的書法在近代始終出類拔萃,第2點是于右任老先生那些一系列認真做事的態度。

1879年,于右任出生於中國陝西,雖然當時的社會動蕩不安,家裡的經濟條件也並不是十分富裕,然而于右任的父母一直堅持讓孩子讀書,甚至認識了很多有文化的朋友,在家庭的支持下,1895年于右任以出類拔萃的成績考中了秀才,當時整個縣的人們都知道了于右任這名高材生。

1897年,于右任自知靠著一己之力去學得文學素養可能遠遠不夠,所以萌生了想要拜名師的想法,並於8月到12月的時間內,陸續拜在「宏道書」院和「味經書院」的名師門下,其中較為著名的老師就有劉古愚等人。在1897年到1900年這三年時間內,由于右任一直拜在高師名下,所以于右任也閉關不出學校大門,經常悶在老師書房裡,閱讀了幾千本書,遇到難以自我理解的問題時,也會追在老師後面直到解析明白。

1898年,于右任當時參加了一場考試,這場考試名字叫做「歲試」,當成績放榜之後,于右任又以第1名的成績,在整個陝西省內聲名鵲起,後來陝西人民又尊稱于右任為「西北奇才」。1900年,由於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所以導致當時依舊抓著封建王朝權力的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往西北逃竄時剛好也見到了于右任。

而于右任在多年封建王朝的洗禮下,也以貴賓的禮儀接待了慈禧為首的頑固派。而于右任當時將這一系列故事還編成了詩篇名字叫做《半哭半笑樓詩草》。1903年的時候,這部詩集作品還在陝西某發行部籤售發行,當時也風靡了好幾年。

然而就是因為這部詩集的影響,所以朝廷再回到北京成為傀儡政府的時候,又想方設法緝拿于右任,因為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頑固派認為這一詩篇的發行,揭露了清朝王公貴族竄逃西北的屈辱史,所以這一面紗的揭露也令整個清朝政府顏面盡失,所以在1904年,清政府下令逮捕于右任。因此,于右任開始了南下逃命的命運,並在逃亡的過程中改名為「劉學裕」。

1905年于右任出錢出資,在好友的共同幫助之下開創了「上海復旦公學」,這一學校也就是現代社會中的上海復旦大學的原型,並且在1905年的中秋節開始正式啟動教育模式。1907年,于右任老先生又創辦了各種新民主主義為思想的各類雜誌,自己擔任主編的同時還不斷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將國外先進文化帶給了國人,其中代表的文學報刊有《神州日報》等。

1922年10月,上海成為了全中國思想浪潮最為鼎盛的國際都市,于右任又北上前往上海創辦了上海大學,並在1992年到1932年期間擔任上海大學的校長。可以說于右任老先生前半輩子主要是為了「中國文學」和「中國教育」在做奮鬥,其中期的貢獻值主要是為了推進中國新思想的各項社會活動進程在做貢獻,而到了後期,于右任老先生又開始專注於書法創作。

1932年,在《草書月刊》中發表了一幅書法作品,名字叫做《遊山西村》。這一幅書法作品主要是體現在沉穩和氣息變化的手法運作上,後代人稱之為這幅作品是展現于右任老先生性情的自然表達的最好代表。1952年,當時有一位書法界的朋友想求得于右任老先生的書畫真跡一幅,於是便在一次酒宴上向于右任老先生提了這一願望。

然而于右任老先生性格又十分隨和,所以沒有拒絕這位朋友的請求大筆一揮留下了:「不可隨處小便」。然而這位朋友在拿得于右任老先生的書法作品之後,反而並沒有多大的開心認為這6個字實在念起來有些彆扭。但是也不好拒絕于右任老先生,於是便只能拿回了家。

然而酒醒之後,同桌飲酒的其他朋友卻在之後又和于右任老先生提起了這一則過往,于右任老先生這才拍了拍額頭說到自己當時可能喝醉了,於是回到辦公室又寫了一幅書法作品,將當初的六字改為:「小處不可隨便」。這一認真的態度,雖然令很多後人表示嘆服,但是仔細去想,于右任老先生的文學素養之高還是不得不令大家所折服。

相關焦點

  • 酒醉題字「不可隨處小便」,次日別人找來,他換了順序成警世名言
    《清史稿》有記:于右任先生出生於1879年,他的出生地在陝西的三原縣,雖然是縣城但是于右任老先生家境比較優渥,家裡也比較重視對老先生的教育,從小便讓他入私塾讀書。于右任老先生學習能力強,可以過目不忘,方圓十幾裡都紛紛稱他為神童。又因為其刻苦努力,學而時習,溫故知新。
  • 他酒醉題字:「不可隨處小便」,酒醒後改動字的順序,成為名言
    許多的名言可能並不是作者構思許久的,有時或許是突如其來的靈感,有時又或許是巧妙之間的變動。我們今天所熟知的一句名言,它創造出來的初衷反而不是後來外界知曉的意思,而是源於一次酒醉之後的洋洋揮灑。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書法家于右任先生,想必大家都知道,而關于于右任先生還有一個小故事,他曾酒醉題字:「不可隨處小便」,酒醒後改動字的順序,後來竟然成為名言。
  • 他醉酒後題字:「不可隨處小便」,醒後重新排序,竟成為至理名言
    民國時期,有一位名叫于右任的大師,他的醉酒題詞:「不可隨處小便」,在改變了單詞順序後成為了一句名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民國文學泰鬥于右任于右任,1879年生於光緒年間。他兩歲時母親病故由姑姑撫養長大。在他16歲那年,憑藉自己優異的成績考入縣學校,成為了一名秀才。 1898年,于右任因天資聰穎,出類拔萃,被陝西提督葉爾愷賦予「西北奇才」稱號。
  • 復旦創始人于右任:醉酒寫「不可隨處小便」,改變順序成處世警言
    提到我國的書法家,我們不得不想到張旭、王羲之等人,而于右任是民國時期的一個書法家,他也寫下了許多的流傳很久的書法作品。他在一次醉酒的時候隨便寫了「不可隨處小便」這句話,在他酒醒了之後,將這句話的順序進行了重新排列,排列之後的句子更是一語驚人,成為了處世的警言。
  • 他酒醉後亂寫「不可隨處小便」,清醒後打亂順序成處世警言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大書法家於佑任。於老已來寶島三個年頭了,一貫的深居簡出,但獨在異鄉的寂寥之意也時時的湧上心頭。今天年關剛過,借著年味餘暉,邀請了一眾故友親朋及其子侄來家中一聚,略解思鄉之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於老雖然海量,怎奈年事已高,已略感倦意。
  • 十一句警世名言,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做人需清醒知趣!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今天給大家總結十一句經典的警世名言,句句在理,充滿智慧。1.志行萬裡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非懷細以害大。這句話出自《三國志·吳志·陸遜傳》。能成大事的人,必然心胸開闊,不會計較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2.智者棄其所短而採其所長,以致其功,明君用士亦猶是也。物有所宜,不廢其材,況於人乎?這句話出自《潛夫論》。聰明的人自動放棄自己的短處,而充分運用自己的長處,從而使事業獲得成功,聖明的君主任用下官也就像這樣。
  • 警世名言108句
    中國古代的警世名言108句中國古代的警世名言108
  • 諸葛亮的警世名言,十幾個字,做到的人,將立於不敗之地
    大家不要往下翻,也不要去讀諸葛亮的警世名言,不妨先靜下心來想一想,相信大家也能想到一些方法。比如說凡事三思而行,能做到這個的人,那麼他失敗的機率就大大減少,成功的機率就大大提高。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實在想不出其他的方法,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諸葛亮的警世名言,不足15個字,做到的人,將立於不敗之地!文字如下:思者慮遠,遠慮者安,無慮者危。——諸葛亮讀完諸葛亮的這句名言,可以看出諸葛亮是在勸誡大家去做一個思考這,也只有做一個思考者,他就善於把將要發生的事兒,或是沒有發生的事兒,可能發生的事兒都會想得很周到。
  • 《警世通言》十大名句:毀譽從來不可聽,是非終久自分明
    《警世通言》是明末作家馮夢龍纂輯白話短篇小說集,其內容題材多來自民間傳說,作為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高峰之一,《警世通言》構築了自己獨特的藝術世界。書中也有很多警示名言,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其中的一部分。1、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八尺軀。
  • 小夥深夜醉酒,得大媽收留,次日醒來一句話,大媽竟當場淚崩
    徐大媽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遇到這樣的事,只因好心收留了一晚倒在她家門口的醉酒小夥,不想次日驚喜就來了,而且這個驚喜還是她萬萬沒有想到的。那天深夜,她出門倒垃圾的時候,正好看到門口圍著一些人在說閒話。那些圍觀的人只會圍著指指點點,卻沒有一個人出來救他,哪怕只是披肩衣裳。看小夥渾身都凍得起了雞皮疙瘩,徐大媽心善,不忍見他凍壞了,於是便當著眾人的面,架起小夥的胳膊,一點點慢慢拖回了屋裡,好心收留了他一晚。
  • 《易經》十句警世名言,句句戳人心,值得收藏
    既然前人已經幫我們總結好,那我們不妨更好的學習下這幾句警世名言。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己。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己。美處處都存在,大家都知道美的存在,那是因為有醜陋與美好對比而給人美的感覺。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與之善良對比而給人惡的感覺。
  • 諸葛亮的警世名言,短短只有12個字,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
    關於思考這個問題,從古至今,很多人都提出過不同的理論,警世名言更是層出不窮,不過在這些名言警句中,我更加對諸葛亮的「思者慮遠,遠慮者安,無慮者危」12字名言感興趣,因為短短12個字,就把思考對於人的重要性講得淋漓盡致,讓人深思。至於這12字名言的深意究竟在哪裡,我結合實際繼續為你分析。
  • 勵志的辦公室題字 人生格言勵志書法作品
    勵志的辦公室題字——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勵志的辦公室題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勵志名言名句 楊少英書法作品《天行健》作品選自:聚藝上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名言出自《周易》,它成為了清華大學的校訓,成為了無數企業家的座右銘。
  • 警世格言
    【警世格言】          《民族的九大悲哀》        哈利勒·紀伯倫(黎巴嫩詩人)---1、悲哀啊!一個民族,政治家是狐狸,哲學家是騙子,藝術不過是修補與模仿;7、悲哀啊,一個民族敲鑼打鼓歡迎新的統治者,然後用噓聲送走他,接著又吹吹打打歡迎另一個新的統治者;8、悲哀啊!
  • 他是誰家的?深夜蕪湖民警幫一醉酒男子找家!
    大半夜裡一哥們兒喝多了,找不到家了,在小區裡大喊:「睡覺的都給我起來,把窗戶打開!」好多人都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兒,紛紛起床打開窗戶往外看發生了什麼,該男子看好多家亮燈了大喊:「看看我是誰家的,趕緊把我領回去!」這種酒精上頭不識家門,連自己都姓甚名誰都忘得一乾二淨的醉酒者,蕪湖警方就遇到了。
  • 千古名言「朽木不可雕也」,後面一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然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由孔聖人其中的一名弟子而引出來的千古名言。孔子是歷史上有名的教育家,門下有三千多名弟子,然而不少弟子名留青史。雖然被後人稱為聖人,但身為老師也會很多淘氣的學生,但他從不用打罵學生的方法來教育,卻用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來表達他的不滿。
  • 莫言:獲諾貝爾獎,為港珠澳大橋題字的第一人,他的才華實至名歸
    但是莫言雖然在文學創作上得到了認可,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己寫詩的水平並沒有多麼高明,於是莫言便十分謙遜的婉拒了眾人的請求。但是眾人可並沒有打算就此放過莫言,多次對莫言明示暗示。於是莫言只好勉為其難為港珠澳大橋題字:「一橋飛架東西,三地連成一體。」而莫言也就因此成為了為港珠澳大橋題字的第一人!
  • 一人一筆,百餘部電影,他從普通工人成為名導御用片頭題字人
    有這麼一位老人,他是許多影片的御用題字人,他別具一格的字體至今仍是港產片的寵兒。他叫華戈,本名馮兆華,祖籍廣東順德。或許你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但是《阿飛正傳》、《食神》、《精武風雲》、《一代宗師》、《掃毒》、《無雙》……,這些影片你一定不陌生。不巧,它們的片名題寫都出自華戈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