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位老人,他是許多影片的御用題字人,他別具一格的字體至今仍是港產片的寵兒。他叫華戈,本名馮兆華,祖籍廣東順德。
或許你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但是《阿飛正傳》、《食神》、《精武風雲》、《一代宗師》、《掃毒》、《無雙》……,這些影片你一定不陌生。不巧,它們的片名題寫都出自華戈之手。
31歲才入行的華戈,無論多高難度、多複雜的字,他都能即席揮毫。可誰能想到,在此之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電器工人。
從店鋪招牌到電影題字
1979年,在工友們的慫恿下,華戈參加了「香港青年學藝比賽」,落筆驚豔,就此嶄露頭角,開始有人找他手寫招牌。由於新店題字的日薪比工人高,華戈辭掉了電器行的工作,開始全職寫字。
為了能在這個行業迅速立足,華戈不僅收費便宜,還能自己設計字體。對於他而言,既然做了,就要用心做到最好!
在華戈的努力下,他的筆跡慢慢遍布香港,後經人介紹開始為電影寫字,這一寫就是三十年。他的字受到多位導演追捧,從王家衛到周星馳再到劉偉強……都不乏由他題字的影片。
王家衛拍攝《2046》時,請華戈為整條街的門牌信箱和招牌大字題字。需要涉獵不同範疇文化,字體風格多變,觀眾認不出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吳勉勤拍攝《六指琴魔》時,請華戈題寫名字。華戈根據霸氣而飄逸的主角與一曲三折又撲朔迷離的劇情,將「六指琴魔」寫出了氣勢十足而哀婉動人的風格,同時注入了一股濃厚的現代感,引人入勝。
此外,從1991年的《逃學威龍》,到2016年的《美人魚》,華戈與周星馳的合作一直沒有間斷過。
字的靈魂
對於華戈而言,字體其實是人的性格,要給每個字賦予靈魂。
時間久了,他摸索出一套心得:寫片名前先看過故事大綱,根據劇情和故事背景決定字體風格。給道具寫字,則根據需要翻閱各種相關畫報、歷史相片,看看那時候流行什麼字。
他的《跛豪》寫出了智謀和豪放感,《一念無明》寫出了漠視與沉重感。
他寫《倩女幽魂》時,為了表現人鬼分離的苦痛與痴纏,將字寫得斷斷續續,筆畫藕斷絲連,寫出幽怨而陰森苦楚的感覺。
寫《魔警》時,由於主角有多重人格,性格複雜多變,剛毅與魔化並存,字的分寸拿捏恰到好處。
到了《葉問》,則根據不同時期的特徵,寫不同味道的字。在《葉問前傳》中,通過低調、乾瘦、內斂的字跡呈現葉問的青澀階段。到了《葉問》的時候,已經有所名氣,則字跡乾脆利落。
字的極致
一人一筆,百餘部電影,華戈用一生去追求字的極致。他的字博採眾長、美觀大方,具有獨特的電影視覺美感。
由華戈與方正字庫合作開發的方正字跡-華戈行書,目前已在方正字庫官網上線,字體既有大氣磅礴的氣勢,又有不失法度的和諧。
書寫率意自然,筆畫變化豐富,字形靈動多變。
筆勢貫通,勾挑、點畫之間牽連著的遊絲。筆力遒勁協調,用墨枯潤相間,用筆豐潤而有骨力。
方正字跡-華戈行書繼承傳統而不失個性化,字中有份無可比擬的意趣,尤其適合於影視標題、海報的應用。
作為一款雅俗共賞的書寫字體,華戈行書在產品包裝、品牌名稱、商業海報、媒體標題、戶外廣告、商號招牌、匾額等各類大眾方向,均可有不俗的應用表現。
靈動多變、率性自然,
華戈行書,
以字之韻,
寫活港產片的名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