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汨羅江」人文筆記】連雲翠璧舞青龍

2021-02-12 嶽陽晚報社

湖南省東北部,汨羅江左岸。羅霄山脈在湖南境內第一大支脈,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座,呈東北—西南走向,曲折百裡與幕阜山隔江相望。東部橫亙湘贛邊陲,順汨水西南流,穿越長壽鎮。連雲山主峰海拔1600.3米,屬嘉義鎮地盤,經汨羅江—福壽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一路西去。

連雲山,山連雲。她的偉岸身軀背依瀏陽,面向平江,三面群山起伏,一面平川蜿蜒,其山體坡度大,巖石抗風化能力強,屬潤溼的大陸性氣候,雨量充沛,溪流縱橫,自然植被好,於是乎形成雲霧相伴、山水相連的天然景象。

知青歲月插隊嘉義鎮,從早到夜開門見山,看雲起雲落,望峰沒峰現,連雲山屏障綿延高聳南天,常有雲氣覆其上。麗江洞,徐家洞,辜家洞,灶門洞,在那山青水秀的白雲深處,依然迴蕩四十餘年前的青春之歌,成為我溯溪登峰的永恆力量。從國營連雲林場攀援絕頂,密林陡坡野徑無人。一座七彩水晶石巖尖峰鶴立趙公坳,狀如筍削,犬牙交錯,白雪瑩然,金碧輝煌,大自然造山運動的奇妙絕作,造就「連雲翠璧」地理標誌。

聽人說連雲山頂招雲即有雨,應與冰山雪崩同理。雲朵者,飛龍也,與山嶺土龍、河流水龍遙相呼應。一方山水養一方人,連雲山麓自古英雄蜂擁賢士輩出。宋仁宗皇祐年(1049)李綱進士及第,官至輕車都尉,邑人吳革《題李進士綱連雲玉山畫像》:「玉山嵯峨白雲裡,翠樓鴻濛插天起。千丈芙蓉雲作梯,玉龍翻然吼秋水。」後來平江又出了一位儒林君子,方暹,字明甫,家居連雲山麓,學者尊稱連雲先生。元末明初,幕阜連雲山下有位道人,姓晏號阜雲,嘗賣藥遊江湖,並掌握道術能致雷雨,歲旱求禱輒應。著名詩人胡天遊《題晏阜雲畫龍》留下336字長句序賦。「幕阜何巍峨,連雲亦巃蓯。兩山蒼蒼知幾重?下有百尺潭,上有千仞峰。」可見平江之山,北條以幕阜為宗,南條以連云為宗,均自江西大庾嶺出脈,幕阜山屬黃龍,連雲山便是一條青龍。

水,純溪

連雲山又名純山,純水出焉,西流入於汨水。從地理形勝看,純水源出連雲山的胸門口,古稱灶門洞,即今日純溪小鎮。

從獻鍾集鎮經小巖、大巖溯溪而上,穿過山門,爬上陡峭山路十八彎,抵達純溪小鎮。連雲主峰如同一尊頂天立地的佛像端坐東南,高低近山從兩側突奔而來,純溪水百折不撓搶關奪隘,繞過水口嘴的包公祠直奔灶頸巖,化作一道瀑布跌入山腳下的深潭。明代餘大乾《連雲山》詩:「衡嶽南來第一支,彤雲掩映愜幽棲。巖頭石室依然在,欲問田郎一指迷。」仙人與先人棲居的巖頭石室,灶門洞有一處,巖洞形似半邊月亮,就叫月光巖。土地革命時期曾是湘鄂贛省蘇維埃駐地,彭德懷、鍾期光、傅秋濤都曾在此戰鬥過。提起連雲山的灶門洞與月光巖,當地無人不曉。倒是純溪這個充滿詩意的地名,不經意間成為人們夢幻中古老的記憶。

溪谷沿岸開闢出旅遊棧道,徒步溯溪行,一條白帶從峽谷天頂飄逸而來,浪花濺濺,水響聲聲,盤盤錯錯的傾洩旋繞。純淨的水珠兒,或離雲霧灑脫,或伴蒸氣彌散,溪澗叢林中漫天遍地總是水分與空氣的洗滌,從鼻息沁入心靈,像山眼泉水那般清澈透亮地汩汩湧流,掃蕩枯枝落葉,裝扮苔蘚巖石,芊草黃花,吊藤金果,枝枝蔓蔓將波光倩影點化。惟妙惟肖的金龜石,形同帥印的掛榜石,圓渾深幽的酒缸潭,臨淵踏險的仙人橋,心隨境移,境由心生,各人有各人的聯想,各人有各自的感受,如同進入一個清涼的夢幻世界。著名畫家周令釗來了,少小離家老大回,一住數日捨不得離去,他帶走滿腦子色香鮮活的創作靈感,留下「家鄉好純溪美」的讚嘆。

「移青山,堵白水,不讓白水水白流。」上個世紀70年代初,平江掀起大辦水電高潮,連雲山徐家洞、福壽山白水寺、幕阜山大江洞,三座中型水庫同時開戰,直到80年代末全部竣工。灌溉與電力遵隨水渠悄悄地流淌,在那個幾乎完全依靠人力手工的時代,數萬民工以鮮血汗水甚至生命,用鋼筋砌石混凝土完成戰天鬥地的偉大工程。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每年盛夏季節,戶外運動愛好者雲集連雲山,避暑,溯溪,攀援,漂流。站立徐家洞水庫大壩,50多米高的拱壩攔截高峽平湖,它命名為「沱龍峽」—— 全球落差最大的漂流。身穿橙色救生衣,藉助高山峽谷陡峭石溪的激流衝浪,全憑操槳掌控橡皮艇,最具挑戰的山地兩人自助峽谷漂流。沱龍峽漂流全長5公裡,總落差299米,單個最高落差19米,最長滑道120米,怪石嶙峋,草木繁茂,勇往直前,無可挑剔,更有絕壁飛瀑衝洩而來,冷湫湫瓢潑潑的刺激,領略生命之水的無窮魅力。

樹,古木

2016年夏日,北羅霄國家森林公園首次發現「冰川元老」穗花杉原生群落,我立馬又奔它進山。

國營蘆頭林場主峰十八折海拔1272.米,黃花尖海拔1168米,第三高峰雷公尖海拔777.5米,順麗江水至山口,最低點海拔僅124米,峰谷相對高差1148米,陡峭峽谷的地理氣候,成為動植物多樣性的生長繁衍基地。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看中了這片沃土,與平江縣政府合作,創辦北羅霄國家森林公園。

其實任何一種新物種發現,或者發現一種新物種,蘊藏天時地利的物因人緣,與大自然對話的崇高意境自古可遇不可求。多年林業調查養成習慣,徐志毅隊長有事沒事喜歡鑽山打洞往林子裡穿,察看樹林的長勢,嗅聞溪澗的清香。那天有點別致,高大的青岡、擬赤楊、甜櫧栲闊葉樹在太陽斜照下放著綠光,林間溪澗卻乾枯無水,亂石長滿青苔,底床鋪滿雜物,暴雨山洪衝倒的古老樹蔸及枯心樹幹空架擱置,靜悄悄的蟲影獸跡吸引探索者目光。他站立懸崖邊靜靜地掃瞄,山風吹拂林海蕩漾,忽然發現溝底有根高高的杉樹結掛紅果子,靈光一閃,紅豆杉?又似乎不像。敏銳的職業指向,徐志毅扶攀樹枝藤蔓穿過溪澗深溝,石巖陡壁發現一個穗花杉原生群落,面積大約5畝,數量30多株,結果的穗花杉最大的胸徑達17.6釐米,高約9.6米,樹齡至少400年以上。

我不敢冒險攀爬陡峭的百丈深淵,離吳主大王廟不遠的小徑,數株花豹皮樟從拐角撐天挺立,便有一株穗花杉紅果纍纍欣然迎候。徐隊長告訴我,穗花杉為紅豆杉科、穗花杉屬的常綠小喬木或灌木,第四紀大陸冰川侵襲後殘留下的古老孑遺植物,故有「冰川元老」之稱,是我國特有的二級保護樹種,世界稀有的珍貴植物。我問它比大家熟悉的紅豆杉呢,徐工程師說,紅豆杉起源約2250萬年前,穗花杉起源1億4千萬年前。這次穗花杉原生群落的發現,充分表明平江縣和北羅霄國家森林公園山地珍稀植物的古老性、殘遺性和原始性,屬湖南生物多樣性主要地區之一。

人,燈塔

夏至時節萬物生長燦爛,山谷溪流的清純幽香縷縷飄落,天光雲影倒映麗江河水。踏過山口大橋,沿坳上曲徑穿行,腳步輕靈清早驚醒狗吠牛望。我特意從蘆頭林場步行去拜訪喻傑故居,尋找青春記憶。

1974年4月18日,上山下鄉第一天出工,從知青點過來扛運木材。喻傑(1902-1989),本名喻達仁,「達老子」正在菜園整理昨夜暴風雨吹倒的藤架,他抬頭望了望路過的青年先鋒。等我從村部扛上杉樹返程,再沒有見到他。

竹林深處當陽半坡上那棟簡樸民居,黃泥青瓦亮窗木樓依然保持原貌,像一座燈塔永遠守望故鄉的青山綠水。踏著斜坡臺階走進泥坯老屋,陳列室門籬敞開,空無一人,廳廊零散的桌椅板凳散發訪客的餘香。1986年初湖南省政府準備到平江縣召開扶貧工作現場辦公會議,我在辦公室工作,陪同縣委書記去麗江村向喻老匯報,請他出山坐鎮。談到脫貧致富,喻老一針見血指出,平江過去富,富在山上;現在窮,也窮在山上。這麼多年「左」的錯誤,不搞休養生息,不準多種經營,山區折騰成了窮山惡水,群眾的生活便越來越窮。現在搞扶貧開發,不是恩賜,這是還債,還老區人民為革命流血犧牲的債。

靜靜地一個人,細細地重溫喻傑事跡展覽,我依然記得他的犀利眼光,他說話的鏗鏘聲。喻老就像一顆種子,永遠紮根人民的土地。1985年初,《人民日報》和新華社播發了喻傑回鄉後帶領群眾艱苦創業的動人事跡,稱他為「真正的共產黨人,實在的人民公僕」。國家主席李先念讀後寫信給他,稱他為「老幹部的楷模」。面對讚譽,喻老平靜如山清淡似水:「當年一起出去鬧革命的有兩百多人,只有我一個人活著回來了。」    攝影 天工作美皮皮

相關焦點

  • 【屈原新聞】「溯源汨羅江」採風團來我區河伯潭開展祭詩採風活動
    6月12日,「溯源汨羅江」採風團來我區鳳凰鄉河伯潭村開展祭詩採風,採風活動自汨羅江下遊入湘江口開始至汨羅江發源地江西修水縣黃龍山止,途經屈原管理區、汨羅市、平江縣,江西省修水縣。該活動以「溯源汨羅江,一路詩意行」為主題,通過文學採風、航拍、自媒體、論壇等方式探訪和展示汨羅江畔璀璨的人文歷史、自然畫卷。
  • 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如約而至
    詩祖和詩聖,使汨羅江積厚流光;2005年,著名臺灣詩人余光中在汨羅江邊抒懷:「那淺淺的一灣汨羅江水啊,灌溉著天下詩人的驕傲。」2017年,汨羅與世界許下「三年之約」,即2020年起航「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而今,「三年之約」如期而至——2020年12月11日至14日,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正式啟航。
  • 汨羅江
    汨羅江啊,汨羅江今夜,我悄悄躲在江邊痛哭一場請別笑一個武文弄字的莽夫,壯懷激烈地寫下《汨羅江》滾滾的汨羅江喲,即使你怒吼,你泛濫也衝不掉《九歌》與《天問》的悲壯,即使你洶湧,你澎湃也衝不掉我對山河的表白 汨羅江呵,其實,不僅僅是因為端午長久以來,我一直想為你寫首詩一直想用艾草薰香那波光粼粼的江水將深入雄黃骨髓的中國黃倒入那波瀾不驚的汨羅江舀一勺江水。
  • 藍墨水的上遊——汨羅江
    汨羅江——中國為數不多自東向西流淌的江河之一,這裡是端午文化的發源地,是龍舟之鄉。屈原在這裡明志、杜甫在江畔長眠、黃庭堅安魂於此,深厚的人文底蘊讓這條河流有了別樣的意義。汨羅江總長253 公裡,它源於湘、鄂、贛交界的幕阜山脈系的黃龍山,下瀉山地丘陵,一路奔流過洞庭湖平原,最後注入洞庭湖,其中有192.9公裡流經平江縣境內。
  • 周文彰: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隨吟
    周文彰◆ ◆ ◆ ◆為了光大屈原精神,傳承家國情懷,堅守文化自信,開創詩意之旅,2012年12月12-14日,湖南省嶽陽汨羅市舉辦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此次活動,全程貫穿「詩」的元素,包含「汨羅江之夜」詩歌晚會暨「汨羅江文學獎」頒獎典禮;長樂古鎮、正則學校、屈子文化園、書畫院、瞭家山社區、中華詩詞高峰論壇等12個主體活動。中華詩詞學會是這次活動的主辦單位之一。我參加了全程活動,對汨羅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傳承和弘揚楚辭文化、加快汨羅發展的實際行動及其效果留下深刻印象。「小縣大志,一江萬流」,就是我所作的概括。
  • 汨羅江的前世今生
    拷問江水,追問汨羅江的前世今生,更覺得汨水神奇與偉大。只想寫篇汨羅江的文章,準備了五六年,還是不能動筆,我還缺少一個依據,雖有寫作的衝動,但還沒有到時候,我在等,我在等一個姓,我在等一個字,我在等自己的一個緣分,餘生是否會相逢,我一直在企盼。相逢相會我的文章就出來了。
  • 朗誦︱汨羅江
    作者︱高原紅   朗誦︱玉雕龍  剪輯︱溫泉雖未看見那千古一躍但我聽見汨羅江在驚濤中咆哮
  • 魂兮汨羅:首屆汨羅江文學獎一等獎作品(龐小偉)
    終評評委:龐小偉的組詩《魂兮汨羅》,它是一部向屈原和汨羅江致敬的優秀作品,以追溯和代入的方式,為讀者重塑了一個源頭性漢語詩人的形象
  • 探訪「汨羅江之夜」:舞臺與江融為一體,編鐃古樂穿越千年
    「汨羅江之夜」詩歌晚會彩排現場「汨羅江之夜」詩歌晚會彩排現場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張為 胡清)「汨羅江之夜」詩歌晚會暨首屆「汨羅江文學獎」頒獎典禮,作為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重頭戲,有哪些亮點?12月11日晚,記者來到晚會彩排現場——新建好的汨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心,一探究竟。設置在江面上的表演環節:「屈原」和「漁父」在烏篷船上對話舞臺在江邊,江面上有烏篷船緩緩而來,「屈原」和「漁父」在船上對答。作為一個獨具意境的引入,觀眾可以在一瞬間回到2300年前,仿佛看到屈原在汨羅江邊行吟求索的模樣。
  • 10.28最美 •連雲山輕裝登高
    連雲山:又名純山,海拔1600.3米,山向面平江、北濟陽,隔汨羅江與幕阜山南北對峙,山內峭壁千仞,群山起伏,溝壑縱橫,森木密茂,常有雲氣覆蓋其上。遠視之,如入雲端。非天高氣爽之日,難見山巔,故得名。 運氣好還可以看到雲海哦☟
  • 什麼是汨羅江?|草地·神州風物
    在中國眾多河流中,無論長度還是流量,汨羅江都不起眼,這裡卻是端午文化的源頭汨羅江是中國為數不多從東向西流淌的江河之一。 汨羅江全長250多公裡。在中國眾多河流中,無論長度還是流量,汨羅江都不起眼,卻因為屈原投江而蜚聲四海。這裡是端午文化的源頭,是龍舟之鄉。中國人有誰不知道汨羅江?
  • 汨羅江,到底是條什麼河?
    1992年,臺灣詩人余光中出版《青青邊愁》散文集,《詩魂在南方》一文中有這樣的句子:汨羅江,你是藍墨水的上遊。從此,汨羅江就成了「藍墨水的上遊」。那麼,1992年前的汨羅江怎麼定位?中華文明以刀為筆3000年,以墨記文2000年,以藍水寫字僅百年,廣博的汨羅江,它應該不屑成為「藍墨水的上遊」。歷代文人達成的共識是,屈原為詩神,杜甫為詩聖,李白為詩仙,王維為詩佛。
  • 夜讀 | 汨羅江
    汨羅江,一夜化身名川,被所有國人朝仰,儼然已是兩千多年。「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公元前300餘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終於攻破楚國國都,屈原或已心灰意冷。自被楚懷王逐出郢都,屈原流放生涯已數年有餘,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
  • "家國同慶·幸福璧泉"喜迎中秋活動順利開展
    中秋國慶雙節到來之際,9月26日上午,由共青團璧山區委員會、璧山區璧泉街道團工委、璧山區璧泉街道新塔社區、新塔社區正南小區黨支部、重慶市璧山區童樂家園社工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的"家國同慶·幸福璧泉"喜迎中秋主題活動在璧泉街道新塔社區順利開展,此次共計80餘名青少年兒童和家長參與。
  • 汨羅:積極申建汨羅江文化生態保護區
    1月5日下午,汨羅市文旅廣電局組織召開第三批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專家評審會,對汨羅江詩文吟誦等6個非遺申報項目進行初步評審。嶽陽市文旅廣電局相關負責人,汨羅市文旅廣電局主要負責人以及汨羅市非遺專家評審委員會專家參加。
  • 首屆汨羅江文學獎現代詩10萬大獎獲得者身份揭曉:河南基層獄警
    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歐陽林)首屆汨羅江文學獎獲獎作品日前揭曉了!經終評委員會認真評審,並經監督組全程監督,公證部門現場公證,組委會組織專業人員核實、查詢,確定現代詩、白話散文、古體詩詞曲賦三類體裁獲獎作品一共287件。
  • 散文║汨羅江 流淌千年的思緒/李海龍
    說起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歷史,你一定會想起長江和黃河,而流淌千年的浪漫主義和愛國主義文化長河,應該是汨羅江了。汨羅江,戰國楚地今湖南境內一條不算知名的河流,因為一個人,一個熱愛祖國、心憂天下而懷才不遇的人,一個滿腹經綸、志趣高潔、孤傲不馴、創造[楚辭]詩體的人,在公元前278年縱身一跳,從此汨羅江天下揚名,他就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 宛唐翠羽:​七律十首
    牛犢遊韁明月影,桑榆漫舞彩雲霞。朱顏無可奈何處,獨把新爐煮鼎茶。七律*大寒風前烈火逢真玉,雪後大寒瞻鐵松。壁鑿燈穿深五夜,編從韋絕過三冬。甕城北鬥浮霜月,山寺南屏送晚鐘。國祚綢繆雞黍計,安危須仗錦司農。七律*石家莊抗疫感賦花暗燕山疫繞梁,新冠重克石家莊。
  • 上遊•夜雨丨汨羅江詩會拾韻 - 耕夫
    汨羅江詩會拾韻耕夫香草美人地,詩意汨羅江。12月11日至14日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在湖南省汨羅市隆重舉行,我代表重慶詩詞學會見證了由中國作協、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中華詩詞學會、湖南省文聯、湖南省作協和嶽陽市政府主辦的這一文化盛事。汨羅春秋時為羅子國都城,因世界歷史文化名江汨羅江縱貫全境而得名。南承長沙,北接嶽陽。是屈原魂歸之地。光大屈子精神,傳承家國情懷,彰顯文化自信,開創詩意之旅,拾數韻。
  • 汨羅江跑團50人「出徵」君山半程馬拉松
    汨羅江跑團在東泰·汨羅壹號集體出發10月31日,汨羅江跑團50名跑者組團從東泰·汨羅壹號向君山進發,"徵戰"21.0975公裡的半程馬拉松。"1、2、3,加油!"當天中午1時半,在東泰·汨羅壹號售樓中心前,50名精神抖擻的跑者集體為自己吶喊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