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說唱新世代》展現了說唱的多樣性,和展現了人的多面性,被尊重的感覺真的太好了。
最近《說唱新世代》和《中國新說唱》都在熱播,口碑卻走向了兩個極端,一個是在挖掘中文說唱的可能性,另一個卻一直在對這個圈子進行無止境的消耗,可悲。
01《中國新說唱》的消耗戰
當提起《中國新說唱》或者《中國有嘻哈》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它們把中文說唱帶到了地上,對於推廣中文說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這一點確實是不能被否認的,但同時,這檔節目的貢獻不應該被無限放大,如果沒有那麼多說唱歌手在默默的付出,如果沒有《Listen Up》,如果沒有韓國的《Show Me The Money》,也不會有如今的《中國新說唱》。
當今這個社會,會有無數個聲音告訴你:想要面子就賺不了大錢。同樣的道理,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如果你非要堅持那個小眾的自我,就不可能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流量。
《中國新說唱》正是想通了這一點,所以他們選擇丟掉一部分面子,來換取所謂主流市場的一席之地,他們並不是走向娛樂,他們是直接把自己放在了輿論的中心,也成為了娛樂的焦點,而方法,就是展開一場消耗戰。
4年時間,對於選手的消耗,對於導師的消耗,這檔節目最不缺少的就是話題和爭議,這本來是一場盛世的狂歡,但在競爭對手出現之後,它的弊端卻顯露無疑。
02說唱的多樣+人性的多面
相信大家應該也都看過B站的《說唱新世代》了,我發現一個奇妙的現象,就是節目中根本找不出一個真正讓大家反感的人,不管是導師還是選手,如果對比一下隔壁的說唱節目你就會發現,這其實非常難得的。
不管是說唱文化還是選手的個性,其實都是非常多面的,而有些節目卻過於強調立人設,這對於那些走到終點人來說當然是好事,但對於那些無故被淘汰的選手來說卻像是「無妄之災」:來節目之前頂多就是沒人氣,沒想到來了之後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我喜歡《說唱新世代》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它給了音樂和歌手足夠的尊重。
《說唱新世代》給了歌手們足夠的展示空間,不僅展示了他們的音樂,也展示了他們獨特的個性,節目從沒有斷章取義,因為這裡本身就沒有真正的「反派」,哪怕是自稱獵人的那奇沃夫都很可愛,雖然他在1V1環節中面臨著失敗,但只要收穫了愛和尊重,那就不算失敗。
相反,隔壁說唱節目中,選手一出場甚至你都可以看到他/她臉上的標籤,要麼是高手,要麼是小丑,而他/她可能會帶著這樣的標籤走過一季,從這些標籤中,你大概也可以看出節目到底要捧的是誰了吧?
03結語:《說唱新世代》最大的缺點
B站《說唱新世代》也不是沒有缺點,它最大的缺點就是太窮了,我印象中上一個這麼窮的節目還是《極限挑戰》。
從硬碟故障到這一次選手把CD唱炸了,而且據說現場沒有空調,全員熱到不行,觀眾在屏幕前都能看到大家臉上的汗珠了,節目組被逼發起眾籌,真的太可憐了,誰來救救小破站吧。
節目組的窮的原因可能是把經費都花在做內容上了,當然還包括選手們的飲食起居,不過這樣也好,就像寶藏山在節目中說的:藝術家就必須要痛苦和飢餓。現在他們真的過上了痛苦和飢餓的生活,祝:寫出好歌。
最後,《說唱新世代》第五期好聽的歌真的太多了,大家最喜歡的是哪首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往期導讀:《中國新說唱》:張靚穎選的人全都淘汰了,GALI成為唯一的希望
《我們的歌2》官宣6位歌手,張藝興、GAI再聚首,創作指數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