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金鍊子到社會話題,《說唱新世代》用生存遊戲逼出「真說唱」

2020-12-23 騰訊網

因《極限挑戰》為觀眾熟知的綜藝導演嚴敏,今年執導了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出品的說唱類綜藝《說唱新世代》。節目裡,以素人為主的40位說唱選手,在生存真人秀規則下,創作出了打破觀眾對說唱固有印象的作品,他們對現實社會話題的思考也引發了廣泛的共鳴。《說唱新世代》因此網上獲得了9.0的高分。

嚴敏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說唱新世代》裡的生存遊戲真人秀是他搭建的一個實驗框架,想逼出真正的說唱精神。嚴敏認為說唱本是極具包容性和多樣性的音樂形式,過往由於很多原因被嚴重窄化,他希望通過節目打破大眾對於說唱的刻板印象。

《說唱新世代》劇照

就是要看看歌手是不是真的real、peace&love

目前國內的說唱類綜藝,多採取選手競演形式,由導師或製作人決定晉級或淘汰。嚴敏把生存遊戲真人秀引入了《說唱新世代》——40位說唱選手聚集在孤立封閉的「說唱基地」生活創作和比賽,「黑膠唱片嗶特幣」成為了他們日常生活,乃至繼續在節目裡「生存」的重要保障。一旦「嗶特幣」用罄,等不到比賽就會被淘汰。節目裡,選手們可以通過比賽贏得「嗶特幣」,也可以找關係好的借,「嗶特幣」多的選手如姜雲升甚至搞了個「賽中賽」來決定借給誰,順便摸一把對手的實力。

《說唱新世代》海報

嚴敏表示,他引入生存遊戲真人秀的目的,是想逼出說唱精神真正的樣子。「搖滾的精神是on the road(在路上),說唱的精神是keep real(保持真實)、peace&love(和平與愛),有些說唱歌手喜歡把『keep real』掛在嘴邊,但一個真真正『real』的人,為什麼要一直說『keep real』呢?我們有句老話,人缺什麼才喊什麼。」嚴敏提到他很不喜歡的說唱圈的一些現象,比如有的說唱歌手先跟人產生beef(過節),然後發歌diss(踩、嘲諷),由此形成一個渦流,裹挾進來更多的人,造起了熱度,同時還高喊和平與愛。

《說唱新世代》的真人秀部分,是嚴敏打造的一個微縮版小社會,也是他搭建的一個實驗框架。「單純通過歌曲去找到的40個我認為最有思想、有特色的說唱歌手,把他們放在說唱基地幾個月。在節目的規則甚至是這些人之前約定俗成的規則裡面,其實形成了一個小的社會結構。在這個社會裡他們究竟如何表現,是真的real嗎?在有衝突時、在壓力下真的可以love&peace嗎?我想看看,也想給觀眾看看。」雖然節目還沒錄製結束,嚴敏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一個寫出能夠閃光的文字的人,他不一定是完美的,但大概率會是個可愛的人。」

《說唱新世代》海報

不再單純炫酷,而是關注社會話題

過往中國說唱音樂留給大眾的普遍印象,是節奏上比誰的嘴更快,歌詞裡寫平時自己多酷多牛,受眾範圍一直很小。《說唱新世代》目前播出了5期,《而立》《love paradise》《畫》《她和她和她》等多首歌曲已經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討論。這些歌曲,快嘴說唱的部分並不多,歌詞也很少自我炫耀,更多是關注性別公平、校園暴力等現實社會話題。自稱B站深度用戶的嚴敏表示:「說唱本來是一個極具包容性和多樣性的音樂形式,但之前由於很多原因被嚴重窄化,我們的節目是為了打破這些刻板印象。」

《說唱新世代》劇照

「很多國外音樂形式傳到中國之後,都進行了很好的本土化,比如搖滾、藍調、爵士等,唯獨說唱音樂是個例外。很長時間以來,許多說唱歌手覺得自己要像黑人一樣生活才夠real,要唱大金鍊子、香車美女,才是HIPPOP。最終中文說唱的形象一度變成了邯鄲學步。」此外,很多說唱歌曲的傳唱度是通過圈子裡的beef(過節)和diss(踩、嘲諷)、我最厲害我最real、渾身的潮牌酷玩這些符號實現的。在嚴敏看來,雖然這符合傳播邏輯——被高度符號化的東西才是可複製的,並通過可複製實現傳唱度,但他認為這是不對的。

《說唱新世代》劇照

一種技巧能否變成音樂形式,標誌是它能否成為表達的通用工具。比如在美國教堂裡的音樂,最早是最傳統的合唱形式,後來有了布魯斯,現在甚至可以聽到說唱了。「說唱在美國已經成為一種廣義上的音樂形式了。百老匯廣受歡迎的音樂劇《漢密爾頓》,講的是美國建國功勳之一的漢密爾頓的人生經歷,包括他的法庭辯論等等,用的就是說唱。」嚴敏說,《說唱新世代》恰恰是想抹去那些附加的、程序化、符號化的東西,把說唱還原成一種創作表達手段,只看詞和編曲。

《說唱新世代》劇照

網綜也要堅持敘事的邏輯

嚴敏擔任導演的電視臺真人秀綜藝《極限挑戰》前四季備受歡迎,《說唱新世代》是他第一次嘗試製作網絡綜藝。但他認為網綜和電視臺綜藝只是在播出平臺和盈利機制上有所差別,內容上、本質上並沒有任何不同。「電視上放的綜藝和在網絡上放的綜藝,如果說投資相同、團隊相同,我覺得本質沒有任何不同,所以我覺得我們的電視製作者不應該對於網綜和臺綜有任何區別的對待。」

《說唱新世代》海報

拍網綜之前,嚴敏也聽過一種觀點,說網綜就需要拍得碎片化一些,這樣能夠增加播放量和點擊率。由此催生了一種邏輯,認為網綜碎片化就是好的,越碎片化越容易上熱搜。他本人對此並不認同:「如果一個節目是由各種各樣熱搜點構成的話,那麼我們看到的網絡綜藝其實更像是抖音前100名短視頻精選,由無數碎片構成,彼此之間缺乏邏輯和關聯。這也是我之前看到的某些網絡綜藝所存在的情況。」

不管是臺綜還是網綜,嚴敏的觀點是都應該堅持敘事的價值和敘事的邏輯。「包括堅持把一件事情講清楚,堅持把故事講完整,我覺得這是一個基本要求。所以我不認為拍網綜和拍臺綜有什麼不同。」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佟娜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說唱新世代結束,萬物皆可說唱到來了!
    說唱新世代結束,今年最好看的說唱節目結束了!昨晚,小破站的說唱節目《說唱新世代》落下了帷幕,雖然比不過中國新說唱的熱度,但是在整體的評價上,好評也是居多的,不少人都說看了這個節目發現,說唱不一定是underground,說唱不一定要大金鍊子,說唱不一定是diss,說唱可以是說「她」,說唱可以使說「20歲的自己」,說唱不只有熱血,說唱可以有溫暖,萬物皆可說唱,就是這樣一個看似隨便的節目
  • 中國rapper的覺醒故事能否在《說唱新世代》上演?
    但顯然,如果只是把綜藝效果拉滿,卻沒有將說唱的內核精神拿出來討論,這檔節目絕對拿不了豆瓣8.8,觀眾也只會一笑而過。從已經播出的兩期來看,《說唱新世代》的得分點很明顯,一是選手們突破外延的作品表達,二是綜藝賽制的大膽嘗新,三是說唱母題與中國社會文化的本土結合。
  • 終於,《說唱新世代》把說唱還給了真實的態度表達
    新世代說了什麼故事? 《說唱新世代》構建了一個新的說唱遊戲世界。選手作為居民在這一片說唱基地裡生存,生存法則就是贏取嗶特幣,生存一天需要至少消耗一張,嗶特幣用完之日就是淘汰之時。
  • 催婚、抑鬱症、校園暴力,《說唱新世代》一切皆可說唱
    畢竟過往說唱留給大眾的印象,是快嘴饒舌的節奏,以及大金鍊子、香車美女、潮和酷等歌詞裡頻繁出現的意象。但不止是《畫》,《說唱新世代》的很多說唱歌手,都跟這樣的印象背道而馳——他們並不總是快嘴饒舌,也可以舒緩悠揚;他們的作品關注現實社會和真實生活,既有描述女性職場狀態的《她和她和她》,也有控訴校園暴力和高考替考事件的《real life》、感慨而立之年肩頭責任的《而立》……憑藉這些「不像傳統說唱」的作品,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出品的說唱真人秀綜藝《說唱新世代》收穫了更廣泛層面的觀眾的認可
  • 說唱rapper迭代記:從「武戲」到「文戲」
    從選手風格到作品內容,甚至可以說《說唱新世代》正走在《中國有嘻哈》的反面。在競技賽制的框架下,《說唱新世代》相比幾年前《中國有嘻哈》則儘可能多地展示了rapper的日常生活,放大選手本身的性格為人態度,愉悅輕鬆的真人秀部分是和大眾印象中說唱節目最差異化的存在。《說唱新世代》選手一改說唱歌手的大金鍊子、奢飾品、只是懟人、一副高高在上的形象。
  • 劍指豫章書院,《說唱新世代》也太頂了吧!
    用8小時完成了一場站在人生終點的嚴肅思辨,魚翅可以說是變成了說唱詩人。這樣的作品,在同類節目上很難找到,出現在《說唱新世代》裡卻一點都不意外。看節目時經常會蹦出的問題是:這居然也能說唱?說唱舞臺上居然能有如此深刻的社會觀察,看慣了大金鍊子小手錶的觀眾絕對想像不到。這也不是聖代第一次用這樣獨特的角度去創作了,早在節目的第一期他也說唱過校園暴力,微博名叫的是「聖代聖代俠」早已說明了一切,他的目標可能是做rapper屆的魯迅。
  • 《說唱新世代》火了,B站該預習下「綜N代」話題了
    被冠以「小破站」名號的B站,這次可以說是借著《說唱新世代》揚眉吐氣了一把。雖然節目依舊存在選手太素、製作經驗不足、推廣成本過高等問題。但開播之後,豆瓣評分迅速攀升,並且頻頻登上微博話題熱搜榜。在說唱題材競爭激烈的當下,《說唱新世代》依然成為了今夏的黑馬。
  • 同為說唱綜藝,《說唱新世代》贏在哪?
    ,雖說「回到那個夏天」,但是我們知道肯定是回不去的,我也沒有覺得這次重聚能到如此濃墨重彩的程度,甚至第一集取名叫「吳亦凡小白世紀擁抱」。「《新世代》雖然也在利用黃子韜和Ty以及黃子韜憤然離場來製造話題,但是節目組懂得掌握分寸,絕不會將此作為節目的主體而大肆宣揚,後面還是踏踏實實地,大篇幅在做說唱舞臺的呈現。」豆瓣網友「律靜明」豆友「西鄉塘塘主」則一語精闢:「說唱從來就不只是娛樂,生於草根的它從出生之日就帶著批判的刺。
  • 「說唱新世代」火了B站該預習下「綜N代」話題了
    被冠以「小破站」名號的B站,這次可以說是借著《說唱新世代》揚眉吐氣了一把。雖然節目依舊存在選手太素、製作經驗不足、推廣成本過高等問題。但開播之後,豆瓣評分迅速攀升,並且頻頻登上微博話題熱搜榜。特立獨行的《說唱新世代》,從錄製地點開始就「不走尋常路」。放棄了高大上的舞臺場地,選擇了廢舊工廠為錄製場地。並且,雖然依舊有導師參與,但拋棄了以往說唱節目常用的導師戰隊PK形式,而是建造了帶有現實世界法則的「嘻哈小鎮」的世界觀。選手們通過答題被分到小鎮不同的四環街區,依靠嗶特幣在街區中生存。
  • B站說唱節目定名為《說唱新世代》
    於是我在微博搜索「說唱新世代」,發現了有個用戶叫「說唱新世代官方微博」,沒有上傳頭像,只有一個粉絲叫新手指南……我迅速地關注了該官博,成為它第二個粉絲。 官博申請通過了#說唱新世代#話題的主持人,並說了句「萬物皆可說唱!以年輕之名,為青春發聲;以表達之名,與從眾交手」,本文開頭的報名海報裡也有這句話。
  • 封面會客廳|《說唱新世代》選手石璽彤:說唱「小萌新」的綜藝養成記
    這些細微的變化,都來源一檔綜藝節目——《說唱新世代》的開播。今年夏天,B站推出首檔自製說唱音樂類綜藝,以豆瓣9.0的評分,幾乎成為同期播出音樂類節目裡口碑的「無冕之王」。而在9月24日,@說唱新世代官方微博發布的信息中,石璽彤憑藉網友投出的307083張唱片,拿下當周周榜冠軍,證明了其在參賽選手中的超高人氣。
  • 《中國新說唱》丟失的東西,《說唱新世代》找回來了,真漂亮
    前言:《說唱新世代》展現了說唱的多樣性,和展現了人的多面性,被尊重的感覺真的太好了。最近《說唱新世代》和《中國新說唱》都在熱播,口碑卻走向了兩個極端,一個是在挖掘中文說唱的可能性,另一個卻一直在對這個圈子進行無止境的消耗,可悲。
  • 從《說唱新世代》看B站的自製綜藝之路
    我 會 一 直 陪 著 你 《說唱新世代》選手陳近南寫給抑鬱症群體的一首說唱歌曲《來自世界的惡意》,在登上微博熱門話題的同時,也將《說唱新世代》這個零營銷、零差評、卻也因此「名不見經傳」的B站自製說唱綜藝帶到了觀眾們的視野裡。
  • 《說唱新世代》:被譽為國產音樂綜藝的標杆,全程高能無撕X!
    在你看來說唱是什麼樣的?從以往的一些綜藝中來看,說唱似乎除了女人、房子、金錢以及相互diss就沒有其他的內容了。包括之前網絡平臺上製作的一些關於說唱的節目,都只是讓觀眾樂呵樂呵,轉頭就忘。而這個夏天B站製作了一檔說唱的綜藝節目,不論是從整個節目的立意還是從製作流程來說都可以被稱為國產音樂綜藝的標杆,與其他為博熱度撕逼的節目不同,這檔綜藝全程高能而且沒有撕逼戲碼,豆瓣評分更是高至9.2分。在此之前我們所熟知的說唱歌手基本上都是帶著大金鍊子,而且學歷不怎麼樣,滿嘴髒話跑火車,而《說唱新世代》中的說唱歌手不僅業務能力強,他們都有一顆虛心好學的心。
  • B站《說唱新世代》重新定義中文說唱
    8月29日,由嗶哩嗶哩(簡稱:B站)自製並獨播的首檔說唱類綜藝《說唱新世代》第二期上線。截至目前,《說唱新世代》總播放量超過6800萬,彈幕數136萬,豆瓣評分8.8,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選手在「說唱基地」集合  說唱,作為當代年輕人喜聞樂見的音樂形式,是B站用戶十分熟悉的表達方式之一。
  • 《說唱新世代》:不看則已,一看入坑
    2017年,《中國有嘻哈》的成功,讓說唱一舉出圈。節目紅了,盯的人也就多了,2018年,節目更名為《中國新說唱》。從「嘻哈」到「說唱」,變的不僅僅只是一個名字。8月中旬,《中國新說唱3》推出,熟悉的配方、熟悉的選手,卻是讓人審美疲勞的味道,豆瓣評分跌至4.8分(8873人評價)就是一個反映。
  • 新世代rapper在B站裡,參加了一場說唱變形計
    是時候注入一些中國本土的元素,打造我們自己年輕一代自由表達的說唱立場了。從這個角度來看,B站《說唱新世代》的嘗試與探索,就站在了"前無古人"的位置上。從競演綜藝到rapper"變形計"8月22日,《說唱新世代》首期播出,最先引發關注的,是說唱基地主理人黃子韜。
  • 《說唱新世代》究竟是什麼寶藏節目啊?
    沒那麼愛聽說唱的我,最近兩周竟然都中了B站的毒。是的,B站自己製作了一檔說唱節目:《說唱新世代》,直接硬剛請來了阿giao和藥水哥的《中國新說唱2020》。比起後者,《說唱新世代》好像話題熱度不是很高,名字也略顯拗口,但是……它是B站製作的大型音樂綜藝呀,這我還是頭一回聽說,相信很多人也沒聽過。
  • 《說唱新世代》:歡迎來自Z世代的新鮮辛辣表達
    愛世界、愛和平、愛家鄉,性別平等、教育平等、婚戀自由,反對暴力、關心抑鬱症患者等少數人群……這些主流熱切關注的話題,不會經常在說唱作品中聽到。但現在,都在《說唱新世代》的舞臺呈現。選手們大大方方地表達自我,擁抱世界。觀眾們也被真實情緒感染打動,在這裡找到各個維度的共鳴。
  • 當《說唱新世代》走出小國寡民,B站可準備好?
    在《極限挑戰》嚴敏團隊的策劃下,節目開宗明義地就告訴觀眾這是一檔音樂生存真人秀,跳出了「導師搶人-組戰隊-晉級」的固定模式,而是大膽地把規則遊戲化。如果說剛才還是在著重描述「生存秀」的部分,那麼「音樂性」則體現在選手和作品的定位上。在《新說唱》還在吃網紅、回鍋肉的老本時,《新世代》大但選擇了重塑素人群像,選手以18-24歲的年輕人為主,作品立意同樣再次扣題「萬物皆可說唱」,大到世界,小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