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 霜降|廣東話 潮汕話 客家話 閩南話

2021-01-07 騰訊網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俗話講「霜降殺百草」,在此節氣,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霜降節氣後,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

霜降時節

你感受到陣陣寒意了嗎?

讓我們和大灣區之聲方言主播一起

體會

「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

廣東話 聽霜降

大灣區之聲主播

肥光

霜降前四日頗寒

宋·陸遊

草木初黃落,風雲屢闔開。

兒童鋤麥罷,鄰裡賽神回。

鷹擊喜霜近,鸛鳴知雨來。

盛衰君勿嘆,已有復燃灰。

潮汕話 聽霜降

大灣區之聲主播

志雄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宋·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

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

明日黃花蝶也愁。

客家話 聽霜降

大灣區之聲主播

曾萍

舟中雜紀

元·王冕

老樹轉斜暉,人家水竹圍。

露深花氣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壯,看山思欲飛。

操舟有吳女,雙槳唱新歸。

閩南話 聽霜降

大灣區之聲主播

許睿

新秋

唐·杜甫

火雲猶未斂奇峰,欹枕初驚一葉風。

幾處園林蕭瑟裡,誰家砧杵寂寥中。

蟬聲斷續悲殘月,螢焰高低照暮空。

賦就金門期再獻,夜深搔首嘆飛蓬。

霜降習俗 吃柿子

霜降時節,一些地區的人們要吃柿子。「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而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霜降習俗 送芋鬼

廣東一些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以瓦片壘梵塔,在塔裡放柴點燃,待到瓦片燒紅後,毀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闢兇迎祥。

霜降習俗 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霜降賞菊」被認為是這一節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是生命力的象徵。霜降時節秋菊盛開的時候,很多地方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

霜降

不是為了凍結一切

而是來自冬的問候

秋夕霜降

歲月靜好

相關焦點

  • 聽 寒露|廣東話 潮汕話 客家話 閩南話
    聽 寒露|廣東話 潮汕話 客家話 閩南話大灣區之聲  作者:  2020-10-08 寒露,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
  • 廣東話 潮汕話 客家話 閩南話
    古往今來 詩人們留下不少描寫中秋的詩篇 讓我們跟隨大灣區之聲主播 感受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廣東話
  • 聽 小滿 | 廣東話 潮州話 客家話 閩南話
    聽 小滿 | 廣東話 潮州話 客家話 閩南話大灣區之聲  作者:  2020-05-20 小滿時節的到來,標誌著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相繼進入夏季,南北溫差進一步縮小,降水進一步增多。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
    三種方言的廣東讓一個沒學過外語的中國人聽法語和德語,大概會覺得兩種語言聽起來都是嘰裡咕嚕的鬼話。同樣道理,多數北方人對「廣東話」的印象就是「一種我聽不懂的話」。其實,廣東的漢語主要分為三類: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分別為廣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使用,三種方言在歷史上進入廣東的時間和方式都有相當大的差別。
  • 廣東話和粵語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有客家潮汕?
    但是要說到廣東,情況就複雜了。1.廣東三大民系潮汕(閩南) 客家 廣府(粵語)是廣東三大民系。這三大民系的方言,飲食文化,建築文化等等風格迥異。廣府民系全球人口6600萬左右,客家民系全球6500萬左右,閩南語系全球人口7500萬左右。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
    廣東的漢語主要分為三類: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分別為廣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使用,三種方言在歷史上進入廣東的時間和方式都有相當大的差別。  三種方言的廣東  讓一個沒學過外語的中國人聽法語和德語,大概會覺得兩種語言聽起來都是嘰裡咕嚕的鬼話。同樣道理,多數北方人對「廣東話」的印象就是「一種我聽不懂的話」。其實,廣東的漢語主要分為三類: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分別為廣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使用,三種方言在歷史上進入廣東的時間和方式都有相當大的差別。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哪家最正宗
    三種方言的廣東讓一個沒學過外語的中國人聽法語和德語,大概會覺得兩種語言聽起來都是嘰裡咕嚕的鬼話。同樣道理,多數北方人對「廣東話」的印象就是「一種我聽不懂的話」。其實,廣東的漢語主要分為三類: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分別為廣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使用,三種方言在歷史上進入廣東的時間和方式都有相當大的差別。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客家人必須要了解!!
    同樣道理,多數北方人對「廣東話」的印象就是「一種我聽不懂的話」。其實,廣東的漢語主要分為三類: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分別為廣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使用,三種方言在歷史上進入廣東的時間和方式都有相當大的差別。
  • 最難懂10大方言四川話竟然上榜,第一你猜不到
    第六名:客家話難懂指數:6.5上口指數:5客家方言又稱客家語、客語、土廣東話,主要流行於廣東東部、東南部、北部和福建、江西南部等地區。以梅州、河源等為代表。聽蘇州人吵架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因為聽不出來狠重的地方。第三名:粵語難懂指數:9上口指數:4粵語,又叫廣東話、白話,是全國七大方言之一,據歷史專家分析,粵語與古漢語很相似。
  • 你的閩南話夠標準嗎?閩南話水平測試大綱首發
    ­  考試形式類似普通話考級­  60分可拿三乙,95分為一甲­  在我市昨日舉行的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上,《閩南話水平測試大綱》(以下簡稱《大綱》)首次公開亮相。根據《大綱》,閩南話水平測試的內容包括基本和常用的閩南話語音、詞彙和語法。
  • 潮汕話,一門學到老都學不會的方言
    「排外求生」的方言其實,相對於廣東其他地區而言,潮汕地區的方言保留得比較好,其中一個深層的社會原因是排外心理。現在當我們談論「潮汕人」的時候,一般會跟「潮汕話」(語言學稱「粵東閩語」)聯繫起來。在世界各地,潮汕話是維繫海內外潮汕人情感的重要紐帶,承載著潮汕的文化和歷史。潮汕族群文化的賡續,和鄉音母語世代傳遞有著重要的關係。潮汕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福建的閩語。兩宋之後,地少人多,閩語隨福建移民播遷至粵東,在本土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 普通話、粵語、潮汕話、客家話發音字典古詩文、字源、甲骨文查詢
    普通話發音字典www.zdic.net粵語發音字典www.yueyv.com潮汕話發音字典>www.mogher.com客家及其它方言發音字典cn.voicedic.com古詩文網www.gushiwen.org字源甲骨文查詢
  • 廣東省三大方言知多少,別再說白話就是廣東話了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來廣東工作。由於珠三角地區有廣東最為發達的城市群,所以成為外省人最先踏足的地方。而珠三角地區主要講的是廣府話,即我們說的「粵語」「廣東話」「白話」。所以在外省人的固有印象中,好像廣東人說的都是白話。
  • 客家話真的是中原古音嗎?
    作為一個普通的方言愛好者,讀後頗有疑惑,客家話真的是中原古音麼?這需要從客家人的歷史說起。自稱古代北方移民後代的傳說並非客家獨有客家話,顧名思義,是客家人的話。客家的本意是指外來的人,相對本地人而言;現在說的客家專指客家民系,是客家人的簡稱。
  • 超有用閩南話教學
    現主要分布地除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外,還廣泛分布於閩東北地區、浙東南區、及廣東粵東、粵西地區、海南島及東南亞的大部分華人社群。全世界使用閩南語的有7000多萬人。這個閩南語教學視頻是我在大四的時候熬夜通宵做的,一個晚上單單一個鏡頭就錄製無數遍,再進行後期編輯,簡單的1份30秒就花了7-8個小時完成!!!分享出來,希望你們喜歡,拒絕吐槽~ 但要點讚!
  • 來一句兩岸最熟悉的閩南話
    太空都能聽到的閩南話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日前,在廈門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的「閩南語歌·詩·古詩吟唱會」上,臺灣安平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金安用閩南話吟誦起李白的《將進酒》,韻律和諧,平仄相合。「是不是聽出了點兒唐朝古音的味道?」從臺上下來,蔡金安依然餘興未了。
  • 學會這幾句潮汕話,走遍潮汕都不怕!
    是團結一致,結果被稱為對外地人「排外」;亦是「東方猶太人」的稱號,橫掃亞洲國內省份各地首富榜單席位;或是牛肉火鍋,憑藉一鍋清湯徵服世界、揚名中外;還是聽不懂的潮汕話,讓膠幾人為之驕傲的最難學方言……採訪了一眾大學生,最終得出結論:遇到潮汕人或初到潮汕,潮汕話就是讓人記憶深刻又心生畏懼的初印象。
  • 閩東話、閩南話、福州話的聯繫與區別
    中原移民在西晉末年遷入閩南的過程中,第一站是現在的南京和鎮江(他們在南京定都),另一部分人經過浙江來到了福建,落腳點在福州和泉州(然後泉州那一支還有繼續南遷到粵東的),所以福州的閩民系的先祖當然也是來自古河洛地區。
  • 四川話和廣東話沒有關係?這些常用詞可否吃下去?淵源還很挺深!
    四川,以川渝地區食物的麻辣而出眾,廣東則是以廣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地區食物的清淡而出彩,看似兩個地方飲食差異比較大,加上相距千裡,也讓人聯想到他們的語言也大不相同。事實上,四川話和粵語有時候你聽起來的話,感覺是出自於一個語言體系。
  • 「聲大音重不好聽」的潮陽話,卻是最標準的潮汕話?
    潮州話,(Diê ziu uê / Dio ziu uê ),又名潮語、潮汕話,是廣東潮汕民系使用的語言,是潮汕人的母語,為廣東三大漢語方言之一,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南語系次方言,也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