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13: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簡寫IFFR)被稱為「世界新銳導演的最重要舞臺」,每年的1月或2月舉行。誕生於1972年的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在其創辦人Huub Bals的努力下,致力於發掘,推動遠東地區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獨立藝術電影的創作,該影展宣揚個人主義,是年輕人的能量。
影展1995年才開始設立競爭性的金虎獎(Hivos Tiger Award),金虎獎競賽單元針對年輕作者,十五部作品只接受處女作或第二部作品,金虎獎一共三個,也不分高下。這在全世界電影節都少見,除了充分說明他們反對標準,以鼓勵為先以外,至少還有效避免了評委們意見的折衷和折衷導致的平庸。鹿特丹的左派立場,更明確地表現在對發展中國家電影的支持。鹿特丹電影節堅持欣賞、認可、包容當代先鋒、新銳、實驗、創新的電影表達方法和觀念,尊重電影作品質樸和獨立的表達。2016年,鹿特丹影展改制後,僅有一部作品可以獲得最高獎-金虎獎。
2019年12月,鹿特丹也任命了新的藝術總監,來自荷蘭的Vanja Kaludjercic擔任新任IFFR電影節總監,Kaludjeric此前曾是電影流媒體平臺MUBI的收購總監,並曾在Les Arcs歐洲電影節、塞拉耶佛、荷蘭以及鹿特丹電影節工作,並曾負責策劃鹿特丹的講座和大師班。
第50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IFFR)將採取線上線下混合的方式分兩階段舉行,2月1日至7日,與6月2日至6日。2月展映部分包含金虎獎競賽單元、大銀幕單元、Ammodo金虎獎短片競賽單元與Limelight單元。6月則將圍繞50周年舉行特殊策展計劃。本屆開幕片為丹麥電影《正義騎士》。
由李孟橋擔任導演、編劇,竇靖童主演,賀開朗特別出演的電影《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入圍第50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發布首款海報以及國際版預告片。影片講述了女孩(竇靖童飾)踏上了一段掙脫束縛、探尋自我的旅途。該片將於2021年全國上映。
預告片中,伴隨著「你記不記得你曾經在海裡自殺」、「我不明白你為什麼活得沮喪」等女孩的靈魂發問,節奏不斷遞進、壓迫,直到旅程逐漸展開,「好像在做夢,我想醒過來」畫風一轉,仿佛又踏進了一個迅疾而又躁烈的奇遇世界。山巒、壁畫、彩霞……沿途奇景不斷變化,而女孩就在這其中徜徉遊弋,最終自我解脫,躍入大海。
影片簡介:女孩獨自來到拉薩旅行,而一隻被供奉的「五彩神蝦」意外改變了她的所有計劃。女孩決定獨自駕車穿越半個中國將神蝦送歸大海。一路上,她遇到了形色各異的人和事,回憶、夢境與幻覺也斷續湧現在她眼前。最終,放蝦之旅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落幕,女孩也抵達了她內心最隱秘的世界。
作為竇靖童首部主演的電影作品,本片把自己投射其中,她或安然或狂放,或綿柔或恣意,不斷地解鎖自己的內心隱秘世界,探尋自己,接受自己。在11月竇靖童發行第三張錄音室專輯《GSG MIXTAPE》的採訪中她提到:「在這個世界上,你有A組問題,我有B組,我們可能沒有辦法做到完全的相互理解,如果你不接受你自己,就很難接受世界。」
這是黑白華語片連續第四年入選鹿特丹主競賽,此前三年的《北方一片蒼茫》《完美現在時》《她房間裡的雲》最終全部獲得了最佳影片金虎獎。
本片配樂由主演竇靖童親自參與,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屆鹿特丹電影節中,由竇靖童父親竇唯參與配樂的《春江水暖》也曾入選,父女二人完成了接龍入圍。
春江水暖 Dwelling in the Fuchun Mountains (2019)
導演: 顧曉剛
六百年前元朝畫家黃公望先生以富春江兩岸風貌畫下《富春山居圖》,為迎接2022年亞運會,富陽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新城建設。在此背景下,《春江水暖》講述杭州富春江畔,四兄弟分四季輪流照顧中風後失智的母親,四個家庭面臨親情與生活的考驗,藉由一年四季的冷暖變化如畫卷般徐徐展開。
導筒專訪顧曉剛:此外,李駿碩的《濁水漂流》(香港),魏瑛娟與陳宏一的《揭,大歡喜》(臺灣)入圍大銀幕單元。王洪飛的荷蘭臺灣合拍片《狂歡時刻》,杜琪峯等香港導演執導的電影《七人樂隊》入圍Limelight單元。
廖沛毅的《歡樂谷》(香港)與蘇匯宇的《女性的復仇》(臺灣)入圍Ammodo金虎獎短片競賽單元。
此外,美國導演凱莉·雷查德(《第一頭牛》《某種女人》)獲得第50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Robby Müller獎。
原標題:《竇唯竇靖童父女參與作品接龍入圍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電影節,國際電影節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