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報全媒體訊 小區好不好,住進前看硬體,住進後看物業。近日,鐘樓區北港街道試行小區物業管理服務考核末位淘汰制,安置小區連續兩個季度考核都排在末位的物業企業,會被加入黑名單,不得參與轄區內的所有物業招投標。
2018年,北港街道全面完成了「村改居」,原先的村民全部搬進新建安置小區,成為了居民。「村民變居民,村委變社區」,面臨的是社區治理、小區管理的新形勢、新變化。
物業下大力氣,清理樓道亂堆放。
北港街道現有11個社區,其中完全由安置房小區組成的社區就有6個;有24個住宅小區,分別由16家物業公司提供服務。
由於小區性質不同,交付時間、設施設備投入、物業公司管理服務水平不同,各小區的整體環境面貌也存在較大差異。北港街道結合城市長效管理、文明城市考核相關內容,制定《北港街道物業企業考核管理辦法》,對服務於街道所有小區的物業企業按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等定期考核,並將物業企業定期檢查、評比的結果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備。
北港街道物管科科長邵利傑介紹,考核主要以保潔、保安、綠化、消防安全等物業服務的基本項目為主,商品房小區物業服務企業在街道網評辦每月展開的「三全網格」考評中,連續三個月排名墊底的,將被取消當年創優評先資格;對於安置小區物業,連續兩個季度排名末位的,加入黑名單,不得參與轄區內的所有物業招投標。通過這種做法,促使轄區內的物業服務企業不斷提高物業服務水平和主動服務意識,實現物業服務標準化、制度化、常態化,並向精細化不斷靠攏和提升。
小區樓道內外亂堆放、私搭亂接電線充電一直是小區管理的難點。考核辦法試行以來,各物業公司配足人員和車輛,對小區樓道內外的亂堆放、私拉亂接電線集中進行地毯式清理整治,小區沿街商鋪購置清洗清掃設備十餘臺,進行油漬重汙清洗。截至目前,共清運廢置垃圾物品500餘車,排查整治私拉亂接電線事件750多起,施劃機動車停車位2000多個、非機動車停車位3萬多平方米,完成復綠面積2萬多平方米,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很多小區以前存在的道路亂停車、毀綠停車等不文明行為。清理整治的同時,樓道也得到了美化,成為了黨建陣地、精神文明宣傳陣地,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須曉清 胡豔 圖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