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末位淘汰制」是個好思路

2020-12-12 華聲在線

周家和

連日來,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在吃飯這件事上,本就厲行節約、不喜浪費的廣州人推出了諸多杜絕浪費的妙招,讓享用美食這件事更加理性,更有「章法」。比如,剩菜多的菜品下架,餐廳為杜絕浪費採用末位淘汰制。(《光明日報》9月10日4版)

近來,全國各地餐飲烹飪酒店行業紛紛向當地餐飲經營單位,發出綠色餐飲自律倡議,包括提供免費打包盒;供應小份菜;點餐時提示客人夠吃為好等等,可僅有這些還不夠,減少餐飲浪費不能僅靠消費者自覺,還要靠餐飲企業有務實的新招。

比如,就以現在一些餐館推出小份菜為例,雖說是個好辦法。可好辦法要做好也不易。因為小份菜的量,並非減半就一定合適。點一盤小份菜,好吃,但不夠吃;點兩盤又吃不了,最後還不是又回到原來的量和價的老路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即使推出小份菜,客人沒吃多少又剩了,這就不是菜品總量的問題了。

剩菜量多的菜品,不一定全是量多的原因,因為菜品不合消費者的口味,食材原料質量不好,或廚師烹飪水平不高,也都是造成餐飲浪費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此,餐飲企業不僅要在提高服務質量上,還要在提升菜品口味上下功夫。餐廳服務員不僅要了解菜品的特點,還要主動為客人推薦適合其口味菜品的服務,這些也都是不可或缺的。

「菜品末位淘汰制」,是個好思路。因為一道頻繁被消費者眷顧的菜品,如果剩餘量總是較大,就一定有原因,餐廳有關人員必須分析原因。首先要搞清楚是不是總量過大,如果是,就要將該菜品減量、減價推出小份菜。如果推出小份菜後還有較多剩餘量,就不是量的問題,而是用的食材或廚師的廚藝問題了。要麼,想辦法改進提高加工水平,要麼就淘汰該菜品,增加其它新的品種。

筆者以為,減少餐飲浪費,重在實效。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合理消費,光碟行動,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氛圍。另一方面,餐飲企業也要擔起責任,從後廚加工到前廳服務的各個環節,都要強化管理。通過各種科學有效的措施,創新方式方法,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烹飪專業技術水平,在確保節約的前提下,更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口味需求。

相關焦點

  • 末位淘汰制合法嗎?
    末位淘汰制合法嗎?很多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通常的操作方法是: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並將考核等級分為A級、B級、C級、D級,在考核中被評為D級的員工,公司會以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這種行為是否合法?下面小王給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 為什麼說企業要慎行「末位淘汰制」
    畢竟人都有個三衰六旺,最先執行末位淘汰制的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不也申請過破產,後來重組又煥發新機,所以嘛!不要趕盡殺絕。華為的末位淘汰就比較人性化,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淘汰,華為會讓不適應崗位的員工到總部再培訓,可去新的崗位應聘,應聘成功後可轉入新崗位。
  • 末位淘汰制是否合法
    末位淘汰製作為一種績效管理方式,提高了企業內部的競爭力,從而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故許多企業都在引用末位淘汰制的管理方式。隨著勞動法和勞動合同不斷完善和普及,大家都知道企業不能以末位淘汰制單方解除員工勞動合同,若企業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屬於違法解除,勞動者可以申請經濟賠償金,但是,企業根據末位淘汰制對員工進行調崗換崗是否違法?考核處於末位是否代表不能勝任工作?員工不滿調崗行為或者不到新崗位報導,被公司辭退後是否可以主張經濟賠償金?
  • 2020年了,末位淘汰制是否符合勞動法?
    其實並不止華為實行末位淘汰制,現在非常多的企業都有末位淘汰制,前陣子市值剛剛破萬億的亞馬遜,20萬員工的每次績效考核,後10%的人都有可能被淘汰。「末位淘汰制」這個制度有正反面,但今天法貓從勞動者的角度來看,這個嚴厲的制度,是否符合現在的勞動法呢?標準的「末位淘汰」是這麼定義的?
  • 華為「末位淘汰制」為什麼能大行其道
    「末位淘汰制」的優點是增加企業活力,是一個只從企業不考慮員工的制度。末尾淘汰制是一項殘酷的競爭制度。是一項倒逼員工免費加班的制度。是一項壓迫員工獲得感,安全感的制度。華為為什麼能大行其道。個人認為主要有三點。
  • 你贊同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嗎?為什麼?
    職場上,「末位淘汰制」並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如果運用合理,它可以激起企業內部的良性競爭,如果運用不合理,就會成為企業變相裁員的方式,使得職場人的利益受到損害。 所以,老王可以分別來說一說這兩種情況。 1、很多大企業都選擇了「末位淘汰制」,來保持團隊活力與新陳代謝。
  • 聊聊企業的「末位淘汰制」及維權方式
    企業的「末位淘汰制」說白了就是將考核相對靠後的員工進行辭退的一種管理方式。其具有很大的爭議性,因為這個制度很殘忍,看似符合「適者生存」的定義,實際卻是一種對勞動成果的不尊重。「末位淘汰制」如何從法律層面看待?
  • 學校實行末位淘汰制是否合理,你們學校是末位淘汰制嗎?
    學校實行末位淘汰制是否合理?最近我們學校開始實行末位淘汰制度了,教師所教科目連續兩次倒數第一的被淘汰。制度剛開始實施的時候大家都很有怨言,紛紛抱怨制度不合理。可是轉過頭來一想,這樣真的好嗎?我們最初給學生留公共自習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學生自己總結、整理知識。現在大家都把學生的時間擠佔了,學生沒有自己整理知識、消化知識的時間了,這對學生的學習真的是有益的嗎?對於數學物理等一些科目,本來是需要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可是形勢比人強,大家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 我設計的末位淘汰制,讓公司賠償8萬元
    文 / 水心,人資部落籤約作者1我相信,末位淘汰制,是很多公司正在或曾經使用過的一種績效考核方式。華為、阿里、小米、騰訊等國際大鱷也紛紛為這種制度「代言」、站臺。通過末位淘汰制,通過內部競爭確實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與危機感,確實可以推動公司的發展。但是,這種制度也備受爭議。首先績效考核中的末尾淘汰制可能涉及違法的問題,其次,末位淘汰制的殘酷性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現代人才管理的理念。
  • 末位淘汰制=不勝任工作?處於末位的員工就該任由企業處置嗎?
    末位淘汰制=不勝任工作?處於末位的員工就該任由企業「處置」嗎?小程曾是一家公司的研發工程師,2012年5月入職,並與公司籤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是,在未經民主程序,未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情況下,進行實施考核,並進行「末位淘汰」違反法律規定。因此,法院最終判決支持了小程的請求。『末位淘汰制』合法嗎?「末位淘汰」作為企業的一項考核制度,首先要經過民主程序,這是該制度是否具備合法性的依據。
  • 考核排名末位=不勝任工作?雙角度正確看待末位淘汰制的優與劣!
    末位淘汰制、不能勝任工作和勞動合同解除01一、什麼是「末位淘汰制我們研讀該案例的裁判要點後認為:法院之所以不認可「末位淘汰制」,並不是從根本上否定「末位淘汰制」本身的合法性和科學性。而只是當企業運用考核管理法將末位的結論後果與勞動合同解除直接關聯並採取辭退措施時,司法機關對「末位淘汰制」導致的這一結論的合法性是持否定意見的。法院認為:即使員工在考核中居於尾末位次,也不能等同認定其屬於法律上的「不能勝任工作」。
  • 董明珠:我從來不搞末位淘汰制。一線教師:縣管校聘就是末位淘汰
    但是我們的教育行業現在卻越來越喜歡用績效考核和末位淘汰制了!首先,什麼是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是績效考核的一種制度。末位淘汰制是指工作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結合各個崗位的實際情況,設定一定的考核指標體系,以此指標體系為標準對員工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的結果對得分靠後的員工進行淘汰的績效管理制度。末位淘汰制的作用:一方面末位淘汰制有積極的作用,從客觀上推動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精簡機構等;另一方面末位淘汰制也有消極的方面,如有損人格尊嚴、過於殘酷等。
  • 普法課堂|「末位淘汰制」辭退員工合法嗎?
    普法課堂|「末位淘汰制」辭退員工合法嗎?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公司實行「末位淘汰
  • 傑克·韋爾奇死亡,華為、阿里、京東都在用他創造的「末位淘汰制」
    韋爾奇有個著名的綽號——「中子彈傑克」,因為他有著強悍的管理手段,雷厲風行的裁員速度世人皆知。他所推行的「六西格瑪」(流程改善的工具與程序)標準、全球化和電子商務幾乎重新定義了現代企業。更被現在幾乎所有企業學習直至今日仍在使用的就是「末位淘汰制」。45歲的韋爾奇剛執掌GE時,面對的是一家正在走下坡路的臃腫的官僚機構。
  • 董明珠:格力從來不搞末位淘汰制!真正優秀的團隊,不需要!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末位淘汰制的話題。今天看到格力的董明珠講,在第一個季度格力收入少了三百個億,然後在少了這麼多收入的情況下也堅持不裁員,即便員工的能力不行,那麼工資給少一點也不會裁員。第二它不適合底子比較薄的初創企業,因為底子薄的初創企業沒有很多試錯成本,這樣的試錯動作可能有個一到兩次就完蛋了。所以務必要注意接下來講的內容適用的邊界條件。末位淘汰制的定義是什麼?大概就是一個團隊裡面肯定有好、中、差。
  • 原子智庫 | 微軟、中興都曾吃過虧的「末位淘汰制」,是否該被淘汰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董小姐」的快人快語再次將廣受爭議的「末位淘汰制」置於聚光燈下。在諸多人力管理制度中,恐怕「末位淘汰制」是勞資雙方衝突最為激烈的一項。大量企業奉之為保證勞動效率的管理法寶,部分企業甚至以此為人力管理的終極武器。而在勞動者一方看來,「末位淘汰制」則帶有濃厚的冷酷、壓榨色彩。此外,關於「末位淘汰制」是否符合勞動法也一直爭論不斷。
  • 華為2020年新年致辭末位淘汰制,屬於違法解除勞動關係
    華為是一家崇尚「末位淘汰」的企業,華為的憂患意識與狼性文化一直都是業內典範。每年華為招聘的人數很多,給的薪資也很高。但相對而言,華為的內部考核嚴格,員工淘汰的比列很高。末位淘汰制指的其實就是一種強勢管理,旨在給員工壓力,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與工作效率,通過強而有力的競爭是整個團隊處在一種向上的狀態,進而提高企業效益。
  • 你贊同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嗎,為什麼?
    你贊同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嗎,為什麼?公司實行末尾淘汰制本人是非常贊同的,人是社會型動物,在組織中要做出自己的貢獻,才會被組織認可,而末尾淘汰制對公司職業化發展是利大於弊的。末尾淘汰制是遵循二八法則的一種演化,二八法則是指公司內部百分之八十的業績來源於百分之二十的優秀員工創造的,而另外百分之八十的員工則只創造百分之二十的業績,這種情況在銷售型公司中最能體現出來。
  • 朱芳雨對球隊實行末位淘汰制,保證了球隊的強盛不衰!
    總結起來就是對球員實行末位淘汰制,淘汰不適合球隊的球員,同時從二隊提拔新人,充分發揮「鯰魚效應」。作為CBA的九冠王,廣東隊也不是一直很強,曾經也出現過人員斷檔的情況,直到朱芳雨上任,情況才有了好轉。過去廣東隊也和其它CBA球隊一樣,捨不得把自己辛苦培養的球員送出去,可是朱芳雨不這麼想。
  • 小區物業服務企業末位淘汰制 提升管理服務水平
    常報全媒體訊 小區好不好,住進前看硬體,住進後看物業。近日,鐘樓區北港街道試行小區物業管理服務考核末位淘汰制,安置小區連續兩個季度考核都排在末位的物業企業,會被加入黑名單,不得參與轄區內的所有物業招投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