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制合法嗎?

2021-01-09 法律人王明慧

末位淘汰制合法嗎?

很多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通常的操作方法是: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並將考核等級分為A級、B級、C級、D級,在考核中被評為D級的員工,公司會以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這種行為是否合法?下面小王給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首先聲明,這種直接因績效考核末位而解除勞動合同的做法是違法的。第一,末位淘汰不是法定解除條件,《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第二,考核末位不等於不能勝任工作。

隨著法律意識的增強,很多公司對末位淘汰進行了加工,促使其成為法定的解除條件,目前主要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情形是末位——降職、降級、免職、調崗——不服從管理——解除,種情況下是對考核末位的員工實行降職、降級等,員工因為不服安排而採取曠工或者辱罵等不當方式對抗,此時公司會以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而解除勞動合同;第二種情況是末位——調崗/培訓——再次考核末位——不能勝任解除。在這種情況下,是對考核末位的員工進行調崗或培訓,經培訓後再次考核末位的公司會以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

這種經加工的末位淘汰制是具有合法依據的,因此,小王提醒勞動者注意:當自己被降職或調崗時,要正確應對,切忌以曠工等消極方式應對;如果自己因考核末位被培訓時,記住公司不能以培訓考試不合格而解除,只有培訓後再次被評為末位的才可以認定為不能勝任工作。

以上是關於末位淘汰制的一些注意事項,小王在此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相關焦點

  • 普法課堂|「末位淘汰制」辭退員工合法嗎?
    普法課堂|「末位淘汰制」辭退員工合法嗎?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公司實行「末位淘汰
  • 末位淘汰制是否合法
    末位淘汰製作為一種績效管理方式,提高了企業內部的競爭力,從而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故許多企業都在引用末位淘汰制的管理方式。隨著勞動法和勞動合同不斷完善和普及,大家都知道企業不能以末位淘汰制單方解除員工勞動合同,若企業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屬於違法解除,勞動者可以申請經濟賠償金,但是,企業根據末位淘汰制對員工進行調崗換崗是否違法?考核處於末位是否代表不能勝任工作?員工不滿調崗行為或者不到新崗位報導,被公司辭退後是否可以主張經濟賠償金?
  • 末位淘汰制=不勝任工作?處於末位的員工就該任由企業處置嗎?
    末位淘汰制=不勝任工作?處於末位的員工就該任由企業「處置」嗎?小程曾是一家公司的研發工程師,2012年5月入職,並與公司籤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法院在判決中認為,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有管理權,但管理權的行使不能侵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通過民主程序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實施對勞動者的管理權,可以與勞動者協商確定考核方式和措施。但是,在未經民主程序,未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情況下,進行實施考核,並進行「末位淘汰」違反法律規定。因此,法院最終判決支持了小程的請求。
  • 「末位淘汰制」辭退員工合法嗎?
    案情介紹: 孫先生在某公司做銷售已經六年有餘,最近公司開始實行「末位淘汰」,每月業績最後一名自動離職,還不給任何補償。孫先生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天通苑南公共法律服務站進行諮詢,在勞動合同未到期的情況下,這種「末位淘汰」的辦法辭退員工,符合《勞動合同法》嗎?
  • 我設計的末位淘汰制,讓公司賠償8萬元
    通過末位淘汰制,通過內部競爭確實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與危機感,確實可以推動公司的發展。但是,這種制度也備受爭議。首先績效考核中的末尾淘汰制可能涉及違法的問題,其次,末位淘汰制的殘酷性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現代人才管理的理念。
  • 考核排名末位=不勝任工作?雙角度正確看待末位淘汰制的優與劣!
    03三、我國法院不認可「末位淘汰制」嗎?上述所援引案例為指導案例,具有對全國法院審判案件的指導作用,故值得企業和HR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們研讀該案例的裁判要點後認為:法院之所以不認可「末位淘汰制」,並不是從根本上否定「末位淘汰制」本身的合法性和科學性。而只是當企業運用考核管理法將末位的結論後果與勞動合同解除直接關聯並採取辭退措施時,司法機關對「末位淘汰制」導致的這一結論的合法性是持否定意見的。法院認為:即使員工在考核中居於尾末位次,也不能等同認定其屬於法律上的「不能勝任工作」。
  • 你贊同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嗎?為什麼?
    現在這樣真的合理嗎?」 職場上,「末位淘汰制」並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如果運用合理,它可以激起企業內部的良性競爭,如果運用不合理,就會成為企業變相裁員的方式,使得職場人的利益受到損害。 所以,老王可以分別來說一說這兩種情況。
  • 學校實行末位淘汰制是否合理,你們學校是末位淘汰制嗎?
    學校實行末位淘汰制是否合理?最近我們學校開始實行末位淘汰制度了,教師所教科目連續兩次倒數第一的被淘汰。制度剛開始實施的時候大家都很有怨言,紛紛抱怨制度不合理。可是轉過頭來一想,這樣真的好嗎?我們最初給學生留公共自習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學生自己總結、整理知識。現在大家都把學生的時間擠佔了,學生沒有自己整理知識、消化知識的時間了,這對學生的學習真的是有益的嗎?對於數學物理等一些科目,本來是需要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可是形勢比人強,大家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 2020年了,末位淘汰制是否符合勞動法?
    其實並不止華為實行末位淘汰制,現在非常多的企業都有末位淘汰制,前陣子市值剛剛破萬億的亞馬遜,20萬員工的每次績效考核,後10%的人都有可能被淘汰。「末位淘汰制」這個制度有正反面,但今天法貓從勞動者的角度來看,這個嚴厲的制度,是否符合現在的勞動法呢?標準的「末位淘汰」是這麼定義的?
  • 為什麼說企業要慎行「末位淘汰制」
    要知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的道理,如果通過末位淘汰制把某個團隊的員工都淘汰了,最後發現問題其實出在團隊的領導身上,那真是追悔莫及了。 企業想要推動末位淘汰制也一樣,第一種資源當然就是足夠的財力,我們上述所提到的企業,員工的待遇和福利都是比較優等的,不然為什麼那麼多人擠破頭要擠進去,在末位淘汰制的高壓下必然就需要高薪來做支撐,不然的話誰願意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拼得頭破血流。
  • 董明珠:我從來不搞末位淘汰制。一線教師:縣管校聘就是末位淘汰
    但是我們的教育行業現在卻越來越喜歡用績效考核和末位淘汰制了!首先,什麼是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是績效考核的一種制度。末位淘汰制是指工作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結合各個崗位的實際情況,設定一定的考核指標體系,以此指標體系為標準對員工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的結果對得分靠後的員工進行淘汰的績效管理制度。末位淘汰制的作用:一方面末位淘汰制有積極的作用,從客觀上推動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精簡機構等;另一方面末位淘汰制也有消極的方面,如有損人格尊嚴、過於殘酷等。
  • 你贊同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嗎,為什麼?
    你贊同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嗎,為什麼?公司實行末尾淘汰制本人是非常贊同的,人是社會型動物,在組織中要做出自己的貢獻,才會被組織認可,而末尾淘汰制對公司職業化發展是利大於弊的。末尾淘汰制是遵循二八法則的一種演化,二八法則是指公司內部百分之八十的業績來源於百分之二十的優秀員工創造的,而另外百分之八十的員工則只創造百分之二十的業績,這種情況在銷售型公司中最能體現出來。
  • 華為「末位淘汰制」為什麼能大行其道
    「末位淘汰制」的優點是增加企業活力,是一個只從企業不考慮員工的制度。末尾淘汰制是一項殘酷的競爭制度。是一項倒逼員工免費加班的制度。是一項壓迫員工獲得感,安全感的制度。華為為什麼能大行其道。個人認為主要有三點。
  • 聊聊企業的「末位淘汰制」及維權方式
    企業的「末位淘汰制」說白了就是將考核相對靠後的員工進行辭退的一種管理方式。其具有很大的爭議性,因為這個制度很殘忍,看似符合「適者生存」的定義,實際卻是一種對勞動成果的不尊重。「末位淘汰制」如何從法律層面看待?
  • 原子智庫 | 微軟、中興都曾吃過虧的「末位淘汰制」,是否該被淘汰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董小姐」的快人快語再次將廣受爭議的「末位淘汰制」置於聚光燈下。在諸多人力管理制度中,恐怕「末位淘汰制」是勞資雙方衝突最為激烈的一項。大量企業奉之為保證勞動效率的管理法寶,部分企業甚至以此為人力管理的終極武器。而在勞動者一方看來,「末位淘汰制」則帶有濃厚的冷酷、壓榨色彩。此外,關於「末位淘汰制」是否符合勞動法也一直爭論不斷。
  • 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績效排名最後就必須被辭退!合情合理合法嗎
    今天我們來聊「末位淘汰」的話題,現在有一些公司,為了自身的利益考慮,或者用他們美化過的語言,表達叫做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為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而採用了一種做法,叫做末位淘汰。顧名思義,就是將業績排名最後的這名員工給淘汰掉了,這個在銷售的崗位當中是比較常見的。
  • 傑克·韋爾奇死亡,華為、阿里、京東都在用他創造的「末位淘汰制」
    更被現在幾乎所有企業學習直至今日仍在使用的就是「末位淘汰制」。45歲的韋爾奇剛執掌GE時,面對的是一家正在走下坡路的臃腫的官僚機構。韋爾奇先從內部管理體制下手,減少了管理層次和冗員,將原來8個層次減到3-4個層次,並撤換了部分高層管理人員。「績效不佳的人通常不得離開公司。」
  • 「菜品末位淘汰制」是個好思路
    比如,剩菜多的菜品下架,餐廳為杜絕浪費採用末位淘汰制。(《光明日報》9月10日4版)近來,全國各地餐飲烹飪酒店行業紛紛向當地餐飲經營單位,發出綠色餐飲自律倡議,包括提供免費打包盒;供應小份菜;點餐時提示客人夠吃為好等等,可僅有這些還不夠,減少餐飲浪費不能僅靠消費者自覺,還要靠餐飲企業有務實的新招。
  • 董明珠:格力從來不搞末位淘汰制!真正優秀的團隊,不需要!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末位淘汰制的話題。今天看到格力的董明珠講,在第一個季度格力收入少了三百個億,然後在少了這麼多收入的情況下也堅持不裁員,即便員工的能力不行,那麼工資給少一點也不會裁員。末位淘汰制的定義是什麼?大概就是一個團隊裡面肯定有好、中、差。那麼排在最末的這個人,他就會被團隊淘汰掉,然後重新引進人才,然後形成新的團隊,然後又會有最差的一個人,然後繼續淘汰。
  • 董明珠:我從來不搞末位淘汰制。我在想,為什麼學校就可以呢?
    有的學校每到中招高招常常勸退一部分後進生,想方設法勸退這些孩子不讓他們參加高考,難道這不是末位淘汰嗎?有的老師對學習差的孩子變著法的諷刺挖苦,要麼懲罰,更多的是乾脆不管徹底放棄,這難道不是末位淘汰嗎?高考不也是一種末位淘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