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末位淘汰制」為什麼能大行其道

2020-12-12 小楊談管理

「末位淘汰制」的優點是增加企業活力,是一個只從企業不考慮員工的制度。末尾淘汰制是一項殘酷的競爭制度。是一項倒逼員工免費加班的制度。是一項壓迫員工獲得感,安全感的制度。華為為什麼能大行其道。個人認為主要有三點。

1、就業壓力大,人民群眾生活艱難,不敢輕易辭職。俗話說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一抓一大把,企業不怕招聘不到人。人民群眾為了生活沒辦法只能任企業壓榨。

2、違法成本低,華為公開違反勞動法實行996,臨時增加末位淘汰制,收到懲罰力度小。

3、力量不對等,企業的能力遠大於一線員工個體,員工只能被動適應末位淘汰制。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企業要慎行「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制的目的是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但它的出現一直備受爭議,一方面受到很多大企業的熱捧,例如微軟、Facebook、阿里、華為、騰訊、京東等;而另一方面也被眾多職場人員所唾棄
  • 華為2020年新年致辭末位淘汰制,屬於違法解除勞動關係
    華為作為中國知名企業,其管理方式被外界議論。華為是一家崇尚「末位淘汰」的企業,華為的憂患意識與狼性文化一直都是業內典範。每年華為招聘的人數很多,給的薪資也很高。但相對而言,華為的內部考核嚴格,員工淘汰的比列很高。末位淘汰制指的其實就是一種強勢管理,旨在給員工壓力,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與工作效率,通過強而有力的競爭是整個團隊處在一種向上的狀態,進而提高企業效益。
  • 傑克·韋爾奇死亡,華為、阿里、京東都在用他創造的「末位淘汰制」
    更被現在幾乎所有企業學習直至今日仍在使用的就是「末位淘汰制」。45歲的韋爾奇剛執掌GE時,面對的是一家正在走下坡路的臃腫的官僚機構。韋爾奇先從內部管理體制下手,減少了管理層次和冗員,將原來8個層次減到3-4個層次,並撤換了部分高層管理人員。「績效不佳的人通常不得離開公司。」
  • 2020年了,末位淘汰制是否符合勞動法?
    華為任正非曾表示:「每年華為要保持5%的自然淘汰率。」其實並不止華為實行末位淘汰制,現在非常多的企業都有末位淘汰制,前陣子市值剛剛破萬億的亞馬遜,20萬員工的每次績效考核,後10%的人都有可能被淘汰。「末位淘汰制」這個制度有正反面,但今天法貓從勞動者的角度來看,這個嚴厲的制度,是否符合現在的勞動法呢?標準的「末位淘汰」是這麼定義的?
  • 我設計的末位淘汰制,讓公司賠償8萬元
    文 / 水心,人資部落籤約作者1我相信,末位淘汰制,是很多公司正在或曾經使用過的一種績效考核方式。華為、阿里、小米、騰訊等國際大鱷也紛紛為這種制度「代言」、站臺。通過末位淘汰制,通過內部競爭確實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與危機感,確實可以推動公司的發展。但是,這種制度也備受爭議。首先績效考核中的末尾淘汰制可能涉及違法的問題,其次,末位淘汰制的殘酷性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現代人才管理的理念。
  • 末位淘汰永不停止!華為成功離不開殘酷的淘汰制,任正非慈不掌兵
    慈不掌兵,任正非作為華為「狼群」的「狼王」,既有心慈的一面,也有心狠的一面。菩薩心腸,霹靂手段,說得就是任正非這種人。任正非對員工很好啊,他把自己的絕大數股份都分給了員工,在很多員工都買房以後,他還是住在一個很小的出租房裡。
  • 你贊同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嗎?為什麼?
    職場上,「末位淘汰制」並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如果運用合理,它可以激起企業內部的良性競爭,如果運用不合理,就會成為企業變相裁員的方式,使得職場人的利益受到損害。 所以,老王可以分別來說一說這兩種情況。 1、很多大企業都選擇了「末位淘汰制」,來保持團隊活力與新陳代謝。
  • 末位淘汰制合法嗎?
    末位淘汰制合法嗎?很多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通常的操作方法是: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並將考核等級分為A級、B級、C級、D級,在考核中被評為D級的員工,公司會以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這種行為是否合法?下面小王給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 你贊同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嗎,為什麼?
    你贊同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嗎,為什麼?公司實行末尾淘汰制本人是非常贊同的,人是社會型動物,在組織中要做出自己的貢獻,才會被組織認可,而末尾淘汰制對公司職業化發展是利大於弊的。末尾淘汰制是遵循二八法則的一種演化,二八法則是指公司內部百分之八十的業績來源於百分之二十的優秀員工創造的,而另外百分之八十的員工則只創造百分之二十的業績,這種情況在銷售型公司中最能體現出來。
  • 華為末尾淘汰制,無需任何情面可言,為的就是要打造狼群團隊
    眾所周知,以末位淘汰制為首的狼性文化是華為的標誌。任正非從管理層的角度出發,向外界解釋說:「換掉一些考評不達標的員工,才能引入更多高質量的員工。」不得不說,這一機制的確立,許多人可能會因處於末位面臨失業。
  • 董明珠:格力從來不搞末位淘汰制!真正優秀的團隊,不需要!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末位淘汰制的話題。今天看到格力的董明珠講,在第一個季度格力收入少了三百個億,然後在少了這麼多收入的情況下也堅持不裁員,即便員工的能力不行,那麼工資給少一點也不會裁員。末位淘汰制的定義是什麼?大概就是一個團隊裡面肯定有好、中、差。那麼排在最末的這個人,他就會被團隊淘汰掉,然後重新引進人才,然後形成新的團隊,然後又會有最差的一個人,然後繼續淘汰。
  • 董明珠:我從來不搞末位淘汰制。一線教師:縣管校聘就是末位淘汰
    但是我們的教育行業現在卻越來越喜歡用績效考核和末位淘汰制了!首先,什麼是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是績效考核的一種制度。末位淘汰制是指工作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結合各個崗位的實際情況,設定一定的考核指標體系,以此指標體系為標準對員工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的結果對得分靠後的員工進行淘汰的績效管理制度。末位淘汰制的作用:一方面末位淘汰制有積極的作用,從客觀上推動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精簡機構等;另一方面末位淘汰制也有消極的方面,如有損人格尊嚴、過於殘酷等。
  • 末位淘汰制是否合法
    末位淘汰製作為一種績效管理方式,提高了企業內部的競爭力,從而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故許多企業都在引用末位淘汰制的管理方式。隨著勞動法和勞動合同不斷完善和普及,大家都知道企業不能以末位淘汰制單方解除員工勞動合同,若企業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屬於違法解除,勞動者可以申請經濟賠償金,但是,企業根據末位淘汰制對員工進行調崗換崗是否違法?考核處於末位是否代表不能勝任工作?員工不滿調崗行為或者不到新崗位報導,被公司辭退後是否可以主張經濟賠償金?
  • 聊聊企業的「末位淘汰制」及維權方式
    企業的「末位淘汰制」說白了就是將考核相對靠後的員工進行辭退的一種管理方式。其具有很大的爭議性,因為這個制度很殘忍,看似符合「適者生存」的定義,實際卻是一種對勞動成果的不尊重。「末位淘汰制」如何從法律層面看待?
  • 原子智庫 | 微軟、中興都曾吃過虧的「末位淘汰制」,是否該被淘汰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董小姐」的快人快語再次將廣受爭議的「末位淘汰制」置於聚光燈下。在諸多人力管理制度中,恐怕「末位淘汰制」是勞資雙方衝突最為激烈的一項。大量企業奉之為保證勞動效率的管理法寶,部分企業甚至以此為人力管理的終極武器。而在勞動者一方看來,「末位淘汰制」則帶有濃厚的冷酷、壓榨色彩。此外,關於「末位淘汰制」是否符合勞動法也一直爭論不斷。
  • 騰訊遊戲在華為恢復上架,談騰訊員工績效管理:末位淘汰正反作用
    Part1經雙方友好協商,騰訊遊戲相關產品已在華為遊戲中心恢復上架。1月1日上午,華為全面下架騰訊遊戲。對此,騰訊遊戲社區公告回應:「因華為手機遊戲平臺與我們的《手機遊戲推廣項目協議》未能如期續約,導致今天凌晨騰訊遊戲的相關產品被突然下架。目前我們正積極與華為手機遊戲平臺溝通協商,爭取儘快恢復。」
  • 華為取消末位淘汰
    華為取消末位淘汰「你們今天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的棟梁」——2020年任總最新內部講話。會上直言:我們遇到想像不到的困難,但這也是一個最大的機會,歷史上每個國家的崛起大多在危難時候。任正非還表示:華為的戰略定位就是一家商業公司,期望商業上能成功,沒有其他戰略定位。
  • 考核排名末位=不勝任工作?雙角度正確看待末位淘汰制的優與劣!
    末位淘汰制、不能勝任工作和勞動合同解除01一、什麼是「末位淘汰制我們研讀該案例的裁判要點後認為:法院之所以不認可「末位淘汰制」,並不是從根本上否定「末位淘汰制」本身的合法性和科學性。而只是當企業運用考核管理法將末位的結論後果與勞動合同解除直接關聯並採取辭退措施時,司法機關對「末位淘汰制」導致的這一結論的合法性是持否定意見的。法院認為:即使員工在考核中居於尾末位次,也不能等同認定其屬於法律上的「不能勝任工作」。
  • 末位淘汰制=不勝任工作?處於末位的員工就該任由企業處置嗎?
    末位淘汰制=不勝任工作?處於末位的員工就該任由企業「處置」嗎?小程曾是一家公司的研發工程師,2012年5月入職,並與公司籤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是,在未經民主程序,未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情況下,進行實施考核,並進行「末位淘汰」違反法律規定。因此,法院最終判決支持了小程的請求。『末位淘汰制』合法嗎?「末位淘汰」作為企業的一項考核制度,首先要經過民主程序,這是該制度是否具備合法性的依據。
  • 學校實行末位淘汰制是否合理,你們學校是末位淘汰制嗎?
    學校實行末位淘汰制是否合理?最近我們學校開始實行末位淘汰制度了,教師所教科目連續兩次倒數第一的被淘汰。制度剛開始實施的時候大家都很有怨言,紛紛抱怨制度不合理。有的老師甚至開始讓學生背題了,因為對於月考來說能考的題型並不多,學生實在學不會就把題背過,考試的是時候也不會丟太多的分。可是這樣做真的好嗎?學生思維能力訓練不出來,到了高考的考場上怎麼辦?你能搞到高考真題讓他背誦嗎?教育是個長期的工程,一味的看重短期成績必然是不正確的。同時教育是個良心活,如果沒有衡量標準,必然有人不好好工作、上班期間摸魚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