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時間是每年的4月22日,是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從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生態環境。面對日益惡化的地球生態環境,每個人都有義務行動起來,用行動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2020年4月22日我們迎來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為了讓大家能更清楚地了解森林的生態服務功能,小編已經準備好了以下必學知識點,敲黑板,劃重點咯!趕緊來學習一下吧!
森林生態服務功能
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指生態系統與生態過程所形成及所維持的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條件與效用,主要包括森林在固碳釋氧、涵養水源、保育土壤、積累營養物質、淨化大氣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森林防護和森林遊憩等方面提供的生態服務功能。
總碳儲量
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 在陸地上, 森林面積雖然只佔全球非冰表面的40%, 但其生物量約佔陸地生物量的 90%, 其土壤碳儲量約佔全球土壤碳儲量的 73%。
作為全球氣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森林在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研究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寄託著人類降低大氣 CO2含量和減緩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的希望。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 森林破壞( 尤其是熱帶雨林的破壞) 已成為繼化石燃料燃燒之後, 大氣中 CO2濃度增加的第二大來源。
年涵養水源量
森林涵養水源, 通常指森林生態系統對降水的攔截和滯蓄。
森林涵養水源功能表現在多個方面, 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蓄水功能、調節徑流功能、森林削洪抗旱功能和森林淨化水質等。
森林涵養水源主要表現在通過對降水的截留、吸收和下滲, 對降水進行時空再分配, 減少無效水, 增加有效水。
年固土量
森林植被根系具有固土作用, 集中表現在深根的錨固作用, 淺根的加筋作用, 樹木蒸騰作用, 降雨截留, 消弱濺蝕等方面。
林木根系固土的基本理論依據就是林木根系的存在, 通過其加筋作用、錨固作用、蒸騰降低孔壓的作用而提高了土體的抗剪強度, 表現為根系的存在提高土體的黏聚強度以及根系與土體之間的摩擦力, 提高了土體的摩擦強度。
年滯塵量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被稱為"地球之肺"。
森林樹冠可有效阻滯大氣中懸浮的塵埃,發揮淨化空氣的作用是森林生態系統所具有的重要生態服務功能。
年保肥量
森林具有良好的防止土壤侵蝕功能. 它的龐大根系有改良、固持和網絡土壤的作用。
林冠層和枯枝落葉層可削減並消滅侵蝕性降雨, 有攔截、分散、滯緩和過濾地表徑流的作用。這些作用防止了水土流失, 保護了土壤結構的穩定。
森林產生的凋落物不但是土壤有機質的重要來源, 而且是土壤最為活躍、最起作用的表面層, 其在維持土壤穩定、改良土壤結構, 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以及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根據林地比無林地多保留純N、P、K等養分, 折算成碳酸氫銨、過磷酸鈣和硫酸鉀等化肥量。
年吸收大氣汙染物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被稱為"地球之肺",對汙染物具有淨化緩衝作用的過濾器效應,是森林生態系統所具有的重要生態服務功能之一。
這些知識點,你都get到了嗎?
來源 |中國林業網
監製 | 劉小虎
編審 | 張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