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下午,由澳門大學霜冰雪創作實驗劇團、澳門大學學生會戲劇社組成的劇組,在黃鶴樓公園落梅軒演出話劇《苦盡甘來》,吸引了數百名武漢高校學生、市民和黃鶴樓公園遊客觀劇。
話劇《苦盡甘來》在黃鶴樓公園落梅軒上演。通訊員供圖
《苦盡甘來》是澳門青年學子去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創作的一部話劇,講述一個以父女成長為脈絡,以「傳承」「尋根」為主題的親情故事。劇中的父親用從前的苦換來現在的甘,以身教傳承中國人吃苦耐勞的美德,體現古往今來中華民族千磨萬擊仍不忘初心,自強不息的精神。長江日報記者現場看到,學生演員們激情投入,將一對父女的故事演繹得生動感人。
《苦盡甘來》團隊。通訊員供圖
霜冰雪創作實驗劇團演員王詩琳告訴記者,劇組團隊自去年開展全國巡迴演出計劃,已在國內12個城市演出38場。原定今年4月來武漢送上此劇,因疫情暴發無法前來,團隊於是製作兩首抗疫組曲:《甘苦與共》《甘苦相依》,表達澳門青年與內地同胞同甘共苦、相伴同行的心願。後來團隊在澳門舉辦疫情藝術展,並將《黃鶴樓歸燕重逢》等展品,寄贈黃鶴樓公園及武漢博物館,希望繼續傳遞同胞之情,同心戰勝疫情,共同走向美好生活。
一位黃鶴樓公園的志願者在演出後參與座談,他起身第一句就說了劇裡的臺詞「中國人,再多的苦也啃得下」。這位志願者說,他不懂粵語,但他聽懂了、看懂了,演出比他預期的好,非常有創意。
《苦盡甘來》團隊與現場觀眾。通訊員供圖
團隊成員表示:「疫情期間我們在遠方為武漢加油,並曾約定待疫情消退、春暖花開之時再會。今天,我們收到武漢大學生藝術節的邀請,能夠親身來到這座英雄城市,履行承諾送上演出,非常感恩這份苦盡甘來終於到來,謹以此劇致敬每一位為武漢戰疫付出的你們!」
據悉,12月5日晚上7時,澳門學子還將在武漢光谷九町劇場演出一場《苦盡甘來》。(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