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外面的大街上,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行人戴著耳機聽音樂,甚至有人開車時也戴著耳機。耳機中的音樂可以隔離外界環境,讓聽者充分享受自己的世界。那麼,走路、開車或長時間使用耳機有什麼影響呢?今天就和亮健好藥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聽力是指啟動聽覺器官並接收聲音信息的能力。聽覺器官是耳朵。由耳朵、聽覺神經和聽覺中樞共同活動來完成的聽覺在通常情況下是可以聽到16~20000赫的純音。
耳機是可以接受媒體播放器或接收器發出的電訊號,利用揚聲器將其轉化成可以聽到的音波的設備。耳機常用在聽音樂、打電話,或隔離周圍環境的聲音。
一、走路或開車時戴耳機有什麼影響 ?
在走路或開車時使用耳機,使用者會專注於聽音樂,對周邊環境失去警惕性,容易忽視紅綠燈、汽車喇叭聲等的變化,增加了發生危險的機率。
二、長時間戴耳機有什麼影響?
長時間用耳機聽音樂時,耳機靠近鼓膜,鼓膜在特殊環境下長時間地震動,反覆刺激,沒有伸縮空間,容易出現鼓膜疲勞,漸漸地會出現聽力下降情況。耳機使用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造成聽力損失。
同時,長期使用耳機容易堵塞耳道,引起細菌生長。耳道細菌的生長會引起瘙癢或中耳炎等病症,導致聽力下降。嚴重者可引起耳聾、耳鳴現象。
三、如何正確使用耳機?
長時間用耳機聽音樂會造成鼓膜疲勞和聽力損傷,進而引起聽力下降。人體會出現失眠、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煩躁等表現,對身體健康危害極大。那麼以下正確使用耳機的方法則顯得尤為重要:
1.使用時機要注意:走路、開車、工作、學習等期間儘量不要使用耳機,以便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保障安全。
2.使用場景要注意:在建築工地、酒吧、體育場館、火車等場所不要使用耳機,建議使用耳塞保護聽力。在以上環境中使用耳機,多數人群會將音量調得較大,無形中便對聽力造成了損害。
3.使用合適的耳機:可降低背景噪音的降噪耳機,能夠讓使用者在低音量下清晰地聽到聲音,是不錯的選擇。
4.注意耳機音量:在安靜的環境下,將音量調節到不超過最大音量60%的舒適水平,有助於保護聽力。
5.限制使用時間:將耳機使用時間限制在不超過1小時,讓聽覺器官及時休息,減少對聽力的危害。
當出現很難聽到門鈴、電話鈴、鬧鐘等高音,打電話時聽不清對方說的話,在餐廳等嘈雜環境或其他社交場合不能及時聽到他人說話時,則需要及時向醫生或聽力保健專業人員了解情況。